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技校毕业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本岗位的工作,使现有的设备、资源能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满足企业的期望。这就要求技校毕业生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能独立完成工作。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强,并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什么是操作技能呢?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操作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由于操作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在不断地操作训练中慢慢完成,仅仅靠看、听、想是无法实现的。有些学生操作几遍,感觉会了,就认为达到了实习要求,不需要再继续操作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表面的操作,而是掌握隐含在操作中的技巧和方法。虽然老师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操作还停留在机械的模仿阶段,既没有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地步,又没有彻底消化和吸收,转化成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而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轻视了实习操作对提高操作技能的作用,再加上操作的过程也是体力消耗的过程,因此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难免在精神和体力上难以承受。所以,分析学生掌握的现状,合理进行实习操作,抓住关键,集中学生精力,有重点地进行操作训练,对完成阶段性的操作技能的提高大有益处。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大体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零散认识阶段。学生初期进行实习,对所进行的操作项目和学习的操作技能不可能马上直接接受下来,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针对操作部位的有关了解或需要记忆的结构型式、零部件名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通过操作练习逐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熟悉程度,这时学到的知识点和技术面比较初级和零散。由于它们都以新的面孔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对它们的感觉是既陌生又好奇,如不同的组织结构、形状各异的零部件、各式各样的工具以及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学生非常想认识和了解它们,总是想马上就把它们接受下来,但这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学生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操作中慢慢熟悉,逐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这个阶段的长短要根据该专业的复杂难易程度来定,是一个认识、了解和熟悉零散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过程。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求老师耐心、细致、全面地讲解和示范操作每一个环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地方。同时在整个讲解和示范过程中,进度不宜过快,应有层次、有条理、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每节课的操作内容虽然不宜过多,但需要强调和注意的方面一定要具体、全面。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操作速度不能要求过快,应尽量培养他们边操作边思考的习惯,并充分发挥身体其他器官的作用,如手、眼、耳等,要求他们从一开始,就锻炼手感、目测和耳听能力,因为这些能力的训练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大有帮助。例如:校传动轴的灵活度时,必须用手指去捻动轴,完全凭手感去判断轴是轻松还是沉重,如果手感能力较差,则判断不准,造成较大的误差,影响平校质量。总之,在这一阶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靠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操作中的方方面面,逐步去体会和理解,并在操作练习中去运用和掌握,为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做好专业知识和基础技术的积累准备。
第二个阶段:结合阶段。随着实习的深入,操作难度的增加,使操作方法不再单一。这些内容多体现在零部件的装配上,甚至有些零件的安装和定位必须使用成套的专用工具才能完成,并且在使用中要同时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否则,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所以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不同的操作方法,而且要把它们灵活地结合起来,并使之有效地运用和发挥。如调整齿轮啮合量大小的操作练习中,开始让学生用目测和用测微片去判断和检查两齿牙最大啮合部分的间隙大小,但对于小齿轮,由于尺寸和间隙过小,用上述方法检测比较困难,特别是测微片无法使用。为了准确判断出小齿轮的啮合量,就要采用目测和手感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操作,即既要用目测判断有无间隙,又要用手感去判断其中一个齿轮的晃动量的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齿轮啮合量,但要掌握这一点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否则误差很大,影响了齿轮的正常传动。这个阶段是一个慢慢体会、概括和总结的过程,是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操作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实习,要求老师在讲解和示范操作中以突出技能、技巧为主,并说明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如操作省时省力、容易提高平校质量等。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印象,在讲解中可先不提出,而是启发学生想出各种方案和措施,引导学生探讨和交流,并采用学生的方法在示范操作中去实施,加以比较,让学生体会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最后采用要讲解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体会它的技巧。这些技巧可能结合了多种方法,其中也可能包含了学生的一些构思和想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操作技能的了解和熟悉,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开阔思路,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所掌握的各种操作技能,并在不断地操作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三个阶段:补充和完善阶段。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有自己能感受到。随着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大,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但实际工作是错综复杂的,随时可能遇到想象不到的问题,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同时对所了解和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不断地运用,可能还会发现新的不足之处,经过不断改进和检验去逐步完善它。这一阶段的实习最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校内实习与工厂实习结合起来,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操作练习,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操作技能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习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学习和提高技能的过程,学生实习操作的目的是他们必须获得和熟悉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才受企业欢迎,才是企业需要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必须重视操作技能。要重视操作技能,首先要重视并搞好实习操作。
什么是操作技能呢?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操作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由于操作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在不断地操作训练中慢慢完成,仅仅靠看、听、想是无法实现的。有些学生操作几遍,感觉会了,就认为达到了实习要求,不需要再继续操作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表面的操作,而是掌握隐含在操作中的技巧和方法。虽然老师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操作还停留在机械的模仿阶段,既没有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地步,又没有彻底消化和吸收,转化成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而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轻视了实习操作对提高操作技能的作用,再加上操作的过程也是体力消耗的过程,因此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难免在精神和体力上难以承受。所以,分析学生掌握的现状,合理进行实习操作,抓住关键,集中学生精力,有重点地进行操作训练,对完成阶段性的操作技能的提高大有益处。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认为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大体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零散认识阶段。学生初期进行实习,对所进行的操作项目和学习的操作技能不可能马上直接接受下来,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针对操作部位的有关了解或需要记忆的结构型式、零部件名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通过操作练习逐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熟悉程度,这时学到的知识点和技术面比较初级和零散。由于它们都以新的面孔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对它们的感觉是既陌生又好奇,如不同的组织结构、形状各异的零部件、各式各样的工具以及不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学生非常想认识和了解它们,总是想马上就把它们接受下来,但这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学生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操作中慢慢熟悉,逐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这个阶段的长短要根据该专业的复杂难易程度来定,是一个认识、了解和熟悉零散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的过程。因此针对这一特点,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求老师耐心、细致、全面地讲解和示范操作每一个环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地方。同时在整个讲解和示范过程中,进度不宜过快,应有层次、有条理、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每节课的操作内容虽然不宜过多,但需要强调和注意的方面一定要具体、全面。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操作速度不能要求过快,应尽量培养他们边操作边思考的习惯,并充分发挥身体其他器官的作用,如手、眼、耳等,要求他们从一开始,就锻炼手感、目测和耳听能力,因为这些能力的训练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大有帮助。例如:校传动轴的灵活度时,必须用手指去捻动轴,完全凭手感去判断轴是轻松还是沉重,如果手感能力较差,则判断不准,造成较大的误差,影响平校质量。总之,在这一阶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靠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操作中的方方面面,逐步去体会和理解,并在操作练习中去运用和掌握,为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做好专业知识和基础技术的积累准备。
第二个阶段:结合阶段。随着实习的深入,操作难度的增加,使操作方法不再单一。这些内容多体现在零部件的装配上,甚至有些零件的安装和定位必须使用成套的专用工具才能完成,并且在使用中要同时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否则,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所以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不同的操作方法,而且要把它们灵活地结合起来,并使之有效地运用和发挥。如调整齿轮啮合量大小的操作练习中,开始让学生用目测和用测微片去判断和检查两齿牙最大啮合部分的间隙大小,但对于小齿轮,由于尺寸和间隙过小,用上述方法检测比较困难,特别是测微片无法使用。为了准确判断出小齿轮的啮合量,就要采用目测和手感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操作,即既要用目测判断有无间隙,又要用手感去判断其中一个齿轮的晃动量的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齿轮啮合量,但要掌握这一点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否则误差很大,影响了齿轮的正常传动。这个阶段是一个慢慢体会、概括和总结的过程,是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操作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实习,要求老师在讲解和示范操作中以突出技能、技巧为主,并说明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如操作省时省力、容易提高平校质量等。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印象,在讲解中可先不提出,而是启发学生想出各种方案和措施,引导学生探讨和交流,并采用学生的方法在示范操作中去实施,加以比较,让学生体会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最后采用要讲解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体会它的技巧。这些技巧可能结合了多种方法,其中也可能包含了学生的一些构思和想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操作技能的了解和熟悉,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开阔思路,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所掌握的各种操作技能,并在不断地操作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三个阶段:补充和完善阶段。操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有自己能感受到。随着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大,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但实际工作是错综复杂的,随时可能遇到想象不到的问题,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同时对所了解和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不断地运用,可能还会发现新的不足之处,经过不断改进和检验去逐步完善它。这一阶段的实习最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校内实习与工厂实习结合起来,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操作练习,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操作技能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习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学习和提高技能的过程,学生实习操作的目的是他们必须获得和熟悉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才受企业欢迎,才是企业需要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必须重视操作技能。要重视操作技能,首先要重视并搞好实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