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的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形式,结合教学内容辅以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利用“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经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保持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为配合学生阅读七年级课本中的“用不规则的四边形边角余料来铺地板,可以不留空隙”这部分内容,笔者收集了一些建筑装潢的地板图案和工艺美术品的图案,也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发动学生动手用硬纸片剪一些全等的任意四边形,并在课桌上拼一拼,通过实践活动验证教材中的结论,进而让学生思考:“用不等边的全等三角形可不可以铺成无空隙的地板?”因此,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一些内容翔实、趣味性强的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利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在教学九年级的“测量”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长度,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知能力。
三、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教材的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内容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如七年级数学中“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就有多种答案,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要求学生多想一想,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在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产生一些困惑。有些练习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章节复习题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如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学过用字母来表示数字,所以一时难以理解。笔者用了两种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试一试”对a选取不同的值,从不同的结果中去想、去探究、去归纳;二是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利用数轴,求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在尝试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新教材中的 “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因材施教,或利用相对宽松的课时来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读、想、试、做”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实验学校)
一、利用“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经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保持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为配合学生阅读七年级课本中的“用不规则的四边形边角余料来铺地板,可以不留空隙”这部分内容,笔者收集了一些建筑装潢的地板图案和工艺美术品的图案,也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发动学生动手用硬纸片剪一些全等的任意四边形,并在课桌上拼一拼,通过实践活动验证教材中的结论,进而让学生思考:“用不等边的全等三角形可不可以铺成无空隙的地板?”因此,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一些内容翔实、趣味性强的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利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在教学九年级的“测量”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来测量学校旗杆的长度,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知能力。
三、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教材的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内容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如七年级数学中“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就有多种答案,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要求学生多想一想,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在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产生一些困惑。有些练习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章节复习题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如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学过用字母来表示数字,所以一时难以理解。笔者用了两种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试一试”对a选取不同的值,从不同的结果中去想、去探究、去归纳;二是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利用数轴,求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在尝试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新教材中的 “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因材施教,或利用相对宽松的课时来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读、想、试、做”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