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演练与答案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 于 清 绮 河 朔 词 义 贞 刚 重 乎 气 质 气 质 则 理 胜 其 词 清 绮 则 文 过 其 意 理 深 者 便 于 时 用 文 华 者 宜 于 咏 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舍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隋书•文学传序》)
  1. 用斜线“/“給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贵 于 清 绮 河 朔 词 义 贞 刚 重 乎 气 质 气 质 则 理 胜 其 词 清 绮 则 文 过 其 意 理 深 者 便 于 时 用 文 华 者 宜 于 咏 歌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点。
  3. 文中“宫商”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两音,请写出其余的三音。
  
  
  二、 阅读名著,完成4~6题。
  4.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诗集,诗歌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炉中煤》《天上的街市》等均是其中的名篇。
  B. 《老人与海》描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最终只带回一副鱼的骨架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性的小说,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C. 《女神》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
  D. 《老人与海》选择了老人圣地亚哥作为主人公;选择了孩子诺曼林作老人的伙伴;选择了辽远的大海作为老人捕鱼的典型环境;选择了一生中难得遇见的大马林鱼作为老人的猎物,让故事集中在84天内完成,体现了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冰山的水下部分要让读者去体会。
  E.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鱼似乎是一种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是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另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
  5. 《老人与海》中有许多象征意义的形象。请分别指出“老人”“大马林鱼”“鲨鱼”“狮子”的象征意义。
  
  
  三、 阅读材料,完成6~8题。
  一朵花
  
  西洋人说一朵花造不成春天。我是中国人,中国人说一朵梅花就能造成春天。
  我家没种梅,但也有植物报春,它是多年生球根,花朵似郁金香而小,像是郁金香远房的不肖子孙。它在每年春分之前就钻出积雪,使人精神大振。冰冻的土地很坚硬,它必须以“怒芽似剑”的姿势开路,然后,它就转换角色,谦卑地、柔和地、十分可人地,在雪地上铺出一片彩色,以春的气息转换人们冬的心情。这花身价平常、地位重要,因为它“一阳来复”占了先机。
  花有千红万紫,也有公侯伯子男,可是一般人家庭院面积有限,花能入选,必有合乎人意的条件,或因为开得早,如梅;或因为开得久,如月季;或因为开得迟,如菊。时机是成功或失败的一个条件。
  以花喻人,他如果开风气,敢实验,就得一“早”字。如果专心致志,再接再厉,就得一“久”字;如果不求近功,大器晚成,就得一“迟”字。社会需要每一种人,他们都能登上“人才”舞台。
  
  
  
  选自《青年文摘》
  
  6. 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7. 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8. 根据文章内容,总结花朵开放的特点和人的性格之间的关联。
  
  
  
  【参考答案】
  
  1.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2. 南朝重音韵文采,北朝质朴刚健。
  3. 角、徵、羽
  4. AD 解析:A选项中《天上的街市》出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D选项中应该为“故事集中在4天内发生”。
  
  
  5. “老人”是“硬汉精神”的象征;“大马林鱼”是人类美好理想和追求的象征;“鲨鱼”是邪恶力量的象征;“狮子”是勇敢、自信、男性(正义)力量的象征。
  
  
  6. “谦卑地、柔和地”等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儿既顽强又谦卑、柔和的特点,也写出了一朵普通的花带给人们的喜悦。
  
  7. 文章开头先写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一朵梅花能造成春天;接着写了自家一朵普通的花;最后分析花与人之间的关系。
  
  8. 开得早的花,就像开风气、敢实验的人一样;开得久的花,就像专心致志、再接再厉的人一样;开得迟的花,就像不求近功、大器晚成的人一样。
  
  (作者:朱彩娥,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少年心事当拿云。
  
  (上接第55页)
  
  【参考答案】
  1.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
  2.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3. 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作者:葛以松,江苏省淮州中学,卜廷才,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淮州中学)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其他文献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难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古代诗词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 题 回 眸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期刊
推荐人语  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什么呢?也许,是农民工、蚁族、留守儿童这些名词,是他们贫困、艰辛、苦难的生存状态,还有,对他们的无比同情与怜悯吧?  不,应该不止这些。 有一则材料开头这样写道: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挂绳,一只小板凳……  我给你这么一个场景,旋即,你会联想到什么?  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作如此想。  但是我们错了。画
期刊
高考状元语文学习方法和经验很多,但如下三点值得同学们在二轮复习中借鉴。  1. 找准薄弱点,有的放矢。  高三的学生,经历过长期的题海战术,肯定知道自己薄弱点是哪里。所以,复习的时候就要针对自己的弱项来复习,不要一把抓。——广东省语文单科状元郑玉婷如是说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不少考点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点和盲点。二轮复习必须对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找出薄弱点和盲点,有的放矢,对
期刊
方法概述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试卷的必考题型。同学们要关注以下方面:  1. 要学会降低难度。有的文言文看起来比较难,但命题老师都会有降低难度的“暗示”。比如文段后的注释、三个正确实词的解释、三个正确的文意选项解读等等都可以让同学们节省很多的精力去理解文本。  2. 学会运用标记。人物比较多,地点比较复杂,官职变换比较多的以及表述对象省略比较多的地方,答题前要学会运用符号做标记,指明文中的重要信
期刊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请以“理性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的哲学  肖凤  1919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多部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在一本杂志上,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的词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学习了西方的“梵”学——《圣经》。  泰戈尔的诗句和《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的爱、大自然的爱、人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买 馒 头  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
期刊
【延伸训练一】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锐利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良知”。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今人所说的知耻、知愧、知恩……无不诠释着良知的内涵。可是,当今社会让有良知者痛心疾首的良知沉睡、麻木甚或泯灭之事却时有发生。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期刊
1.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史怀哲)  2.我们必须全力工作,组合善的精神力量,去对付现实世界的罪恶。  (海伦·凯乐)  3.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  4.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  5.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
期刊
文题亮相  作文题为第6页“本期作文”。  自我检测  你如何审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如何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