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伸训练一】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锐利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良知”。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今人所说的知耻、知愧、知恩……无不诠释着良知的内涵。可是,当今社会让有良知者痛心疾首的良知沉睡、麻木甚或泯灭之事却时有发生。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1) 提示语的角度:
  ①什么是“良知”:同情心、羞耻心、感恩心……是人的是非认识和道德观念。
  ②为什么要“唤醒良知”: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恶行,不能任良知沉睡;面对良知泯灭的事情,也不能冷漠旁观。这样才能构建健全的心灵。
  ③怎么“唤醒良知”:外在的“唤”,引导警戒他人,要有担当正义的精神;内在的“醒”,反思审视自我,要有痛改前非的勇气。
  (2) 提示语中可提炼的观点:
  ①健全的心灵体现在反省自我,避恶从善。
  ②良知是一根理性的刺,唤醒良知要敢于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
  ③唤醒伴随人的一生,是生命的常态,是人生的必修课。
  ④任良知沉睡,或泯灭良知,是心灵的扭曲,也是人性尊严的丢失。
  ⑤唤醒良知,是对所有迷失自我的灵魂的呼唤,重构健全的心灵是其最终目标。
  选材:
  ①“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是: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
  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谢恩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鹃。
  ②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文体:
  (1) 记叙文:文章要在准确把握“良知”内涵的基础上,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唤醒”的过程,构思精巧,转变过程要自然,语言需富有内蕴。
  (2) 议论文:要紧扣 “唤醒良知”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需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延伸训练二】
  请以“春去花还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审题:《春去花还在》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重点扣住“春去”“花在”两个语素,并体现“春”与“花”的关系,要揭示出“春”和“花”的内涵,侧重点在于呈现“花还在”。
  既是比喻性的命题,行文不可纠缠于“春天”和“花”的本身。本文应虚写,即便实写也要有独特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感悟。
  立意:
  “春”是“花”开的时代和环境,“春去花还在”表层意在“孕育花开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依然芬芳,依然美丽”。
  挖掘开去,可以写成“青春已过,但属于青春的美丽还在”“童年已去,但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和纯真还在”“亲人已去,但曾经的爱和精神还在” ……
  构思:
  文章开篇就要简单交代“春去”,重点落在“花开”上。因为这个命题是要让人们坚信“有些东西逝去了,但它曾经有的美好还在”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切不可写成“春曾在”“春已去”“花还在”。结构要合理。
  选材:
  ①冰心先生的春天是早已去了,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永不凋谢的花,承载着她的深情,她的眷恋,装点着不再寂寞的人间。
  ②他们的死亡不是走出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以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开着花朵散发芬芳。春去了,可是花还在,那半卷半开的花瓣中间似有泪水与欢笑的冻结,藏着一半的人生,露着无悔的结局。
  ③在那个阴冷灰暗的清晨,秋瑾因她自杀式的起义被捕,在街市口被处以极刑,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句诗,以笑赴死。死得这般美丽与震撼,她成为历史的传奇,在牺牲中活出自己。
  ④屋后的山丘上,我在驻足遥想,想那逝去的岁月,想那故乡渐渐消失的容颜,想那不变的民风。原来,只要人性之花还在,只要淳朴善良的种子还在,春天就不会远去。
  文体:
  (1) 记叙文,切记夹叙夹议,文中要有必要的点题,切不可贴标签。
  (2) 议论文要有必要的议论分析,切不可堆砌材料。
  (作者: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
其他文献
(一)  韩信忍胯下之辱    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年轻时,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韩信功成名
期刊
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平行和垂直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线面平行与线面垂直的证明又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情形。分析、解答这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三步着手:(1) 从“定量”到“定性”分析;(2) 从“定形”到“定量、定性”上分析;(3) 从方法上分析。       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例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点在底面A1B1C1上的射影是正
期刊
古代诗歌在遣词造句方面极为讲究,诗句通常很凝练,表达上有较大的跳跃性,故而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合理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想象本来应是一种从心所欲的心理活动,可以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然而在理解诗句时,想象必须有一个“度”,必须基于诗意而合乎情理,也就是要“不逾矩”。古诗鉴赏题的解答在许多情况下也离不开想象,而漫无边际的不合理的想象,往往将答题者的思路引入误区,从而导致错答,因此,把握解题过程中想象的“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重点、难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古代诗词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 题 回 眸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期刊
推荐人语  提起“底层”两个字,我们马上想到的是什么呢?也许,是农民工、蚁族、留守儿童这些名词,是他们贫困、艰辛、苦难的生存状态,还有,对他们的无比同情与怜悯吧?  不,应该不止这些。 有一则材料开头这样写道: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挂绳,一只小板凳……  我给你这么一个场景,旋即,你会联想到什么?  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作如此想。  但是我们错了。画
期刊
高考状元语文学习方法和经验很多,但如下三点值得同学们在二轮复习中借鉴。  1. 找准薄弱点,有的放矢。  高三的学生,经历过长期的题海战术,肯定知道自己薄弱点是哪里。所以,复习的时候就要针对自己的弱项来复习,不要一把抓。——广东省语文单科状元郑玉婷如是说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不少考点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点和盲点。二轮复习必须对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找出薄弱点和盲点,有的放矢,对
期刊
方法概述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试卷的必考题型。同学们要关注以下方面:  1. 要学会降低难度。有的文言文看起来比较难,但命题老师都会有降低难度的“暗示”。比如文段后的注释、三个正确实词的解释、三个正确的文意选项解读等等都可以让同学们节省很多的精力去理解文本。  2. 学会运用标记。人物比较多,地点比较复杂,官职变换比较多的以及表述对象省略比较多的地方,答题前要学会运用符号做标记,指明文中的重要信
期刊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请以“理性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的哲学  肖凤  1919年的冬天,已经发表了多部问题小说的十九岁的冰心,在一本杂志上,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十分新鲜的名字——泰戈尔,当她读着那些关于上帝、神、生命、死亡和不朽的爱等等富于哲理的词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虔诚的感动。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冰心学习了西方的“梵”学——《圣经》。  泰戈尔的诗句和《圣经》,都对着她歌唱上帝的爱、神的爱、大自然的爱、人
期刊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买 馒 头  林清玄  ①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②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③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④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