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国课校本化的三个方面入手,启示教师应该作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多研究教材,课堂实施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课校本化 校本研究 研究型
作为教师不从事科研活动,那么他的教育教学永远会在低层次上徘徊。唯有依靠校本科研,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作为教师的您如果懂得了校本科研的真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并自觉的纳入研究的轨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也一直会不断的提升。
诗人王诺虚有绝句:“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随着校本科研活动的深入,“国课校本化”(对教材根据学情有针对性的适当的进行处理和整合)我校的研究活动于2005年开始,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针对我在校本研究中的体会,从以下三个个方面介绍“国课校本化”的研究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国课校本化”的研究之一:“课程标准详解”
教师要做的就是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为了能准确理解、区分三维目标及其内涵,要反复研读专家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在对相关理论层面有所了解后,首先是要通览教材,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理清教材的思路;其次是提炼每一节课所蕴含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第三是研究课程标准,结合课标的要求,明确每一课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的达成程度,形成了“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的初稿。这样教师对所执教的一整册教材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每一课的集体备课、研究交流,达成共识,讲“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形成共享资源。
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为了让这项研究活动成果真正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决定让我来上一节“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体现的引路课,虽然当时的我也是个半瓶水,但是我还是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我希望通过我和我们集备组的努力,把这节课上好、上实。于是在“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依次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形成的初稿,在校长的审阅时,发现了问题:每个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目标时教师与学生所要开展的活动并不是非常一致,有时甚至混淆,于是我和集备组成员重新进行讨论修改。形成的第二稿,在校长再次审阅时,发现“学生主体”体现还是不够,于是把原来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分解成由“学生活动”牵引到“教师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再次明确审定每个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每个目标的达成度是怎样的,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如何自主开展,针对学生活动教师如何实施引导教学,如此反复,请教同事、校长、专家,终于形成定稿。我也成功的完成了这次引路课,博得老师校长的好评,也激励着我决心进一步学习研究。虽然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想到这项研究活动正在踏踏实实的实施着,看到我们大家正在一点一滴的收获着,我校的老师都乐此不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国课校本化”之二:构建课堂知识微结构
所谓的知识微机构就是把我们每堂课的知识点分为: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并进行分解,配备具体的知识框图,将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整合,不但细化了知识点,还给学生提供了规律可循。
有时候校本科研要像钻井一样,不但要在钻的过程中不时学习、思考、分析,而且要学会越钻越深。“知识微结构”的研究就是在“课程标准详解”研究中的深入。
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表面看来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紧密联系的,而我们的学生并不能把握这一点,所以学起来就总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先有了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将这些知识(包括本课的新知,包括已学的旧知,包括为学的新知)一点一点的串起来,就像一个串并联电路图一样。起初的时候,我以为就是将本节课的方法性知识进行提炼归纳,所以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每一个方法性知识的提炼和应用,自己在处理教材和做练习题时,总是想着要提炼方法性知识,并做好记录。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在一次校长的听课点评中,我偶然发现实质上并不限于此,更多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用线给它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网,这张网越四通八达越能将学习的核心稳稳抓住。有了这样的启发之后,我开始进入到其他老师的课堂,看看这位老师如何做,再看看那位老师如何做,不断地从他们的身上学习构建只是微结构的方法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慢慢的体会它的真正意义,同时领会到,知识微结构的建立是以本节课的内容为核心,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联系得越好说明你对知识的把握越到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帮助越大。慢慢的在我的教学中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深入,首先自己在备课时将本课知识微结构构建起来,虽然开始的时候学生意识并不强,但是再逐渐地渗透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而逐渐得我将它应用于各种新授课、复习课,特别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更是体现它的应用价值。
“国课校本化”之三:学法研究
新课程改革,如果只研究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学生怎么学”。适应这一课改要求,学校开展了一项新的校本科研内容——学科学法研究。经大连市科研所常老师的培训,我针对自己课堂教学问题,选定了“听讲法”、“交流法”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首先我初步制定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法步骤,而在每次课堂中我都注意它的实施操作,将它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在课下及时进行反思,而每周在对它的实施状况、学生的反应、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反思,想出对策及时调整,从而完成两种学法的操作模式。
“听讲法”的操作模式
步骤(一)实施前
1. 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学会听讲的重要性
2. 教给学生把握时机听讲的方法,有效分配注意力
1) 从课堂的一般结构入手:引言——正题——升华
2) 从教师的习惯入手:语速——放慢的时候;语调——语气重的时候;手势——敲黑板的时候;提示语——请注意等
3. 明确听什么:切入点,思路,方法,知识间联系,易错点,不同点。
步骤(二)实施一
课前:通过学案明确听课主题,明确错的题或不会的题,预定课堂上重点听
步骤(三)实施二
课上:
1. 多种方式提醒听讲:敲黑板,提醒坐姿,提高语调,加重语气,做记录等
2. 多种方式检查听的效果
1) 重复教师或者发言同学的话
2) 结合做题检查
3) 建立课堂知识结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聪明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入到校本研究中,拿着“国课校本化”的这个有利的武器,我相信,我们都是最棒的教师。
【关键词】国课校本化 校本研究 研究型
作为教师不从事科研活动,那么他的教育教学永远会在低层次上徘徊。唯有依靠校本科研,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作为教师的您如果懂得了校本科研的真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并自觉的纳入研究的轨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也一直会不断的提升。
诗人王诺虚有绝句:“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随着校本科研活动的深入,“国课校本化”(对教材根据学情有针对性的适当的进行处理和整合)我校的研究活动于2005年开始,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针对我在校本研究中的体会,从以下三个个方面介绍“国课校本化”的研究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国课校本化”的研究之一:“课程标准详解”
教师要做的就是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为了能准确理解、区分三维目标及其内涵,要反复研读专家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在对相关理论层面有所了解后,首先是要通览教材,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理清教材的思路;其次是提炼每一节课所蕴含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第三是研究课程标准,结合课标的要求,明确每一课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的达成程度,形成了“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的初稿。这样教师对所执教的一整册教材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每一课的集体备课、研究交流,达成共识,讲“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形成共享资源。
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为了让这项研究活动成果真正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决定让我来上一节“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体现的引路课,虽然当时的我也是个半瓶水,但是我还是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我希望通过我和我们集备组的努力,把这节课上好、上实。于是在“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应点提炼”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依次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形成的初稿,在校长的审阅时,发现了问题:每个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目标时教师与学生所要开展的活动并不是非常一致,有时甚至混淆,于是我和集备组成员重新进行讨论修改。形成的第二稿,在校长再次审阅时,发现“学生主体”体现还是不够,于是把原来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分解成由“学生活动”牵引到“教师活动”,并在此基础之上,再次明确审定每个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每个目标的达成度是怎样的,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如何自主开展,针对学生活动教师如何实施引导教学,如此反复,请教同事、校长、专家,终于形成定稿。我也成功的完成了这次引路课,博得老师校长的好评,也激励着我决心进一步学习研究。虽然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想到这项研究活动正在踏踏实实的实施着,看到我们大家正在一点一滴的收获着,我校的老师都乐此不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国课校本化”之二:构建课堂知识微结构
所谓的知识微机构就是把我们每堂课的知识点分为: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并进行分解,配备具体的知识框图,将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整合,不但细化了知识点,还给学生提供了规律可循。
有时候校本科研要像钻井一样,不但要在钻的过程中不时学习、思考、分析,而且要学会越钻越深。“知识微结构”的研究就是在“课程标准详解”研究中的深入。
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表面看来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紧密联系的,而我们的学生并不能把握这一点,所以学起来就总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先有了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将这些知识(包括本课的新知,包括已学的旧知,包括为学的新知)一点一点的串起来,就像一个串并联电路图一样。起初的时候,我以为就是将本节课的方法性知识进行提炼归纳,所以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每一个方法性知识的提炼和应用,自己在处理教材和做练习题时,总是想着要提炼方法性知识,并做好记录。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在一次校长的听课点评中,我偶然发现实质上并不限于此,更多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用线给它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网,这张网越四通八达越能将学习的核心稳稳抓住。有了这样的启发之后,我开始进入到其他老师的课堂,看看这位老师如何做,再看看那位老师如何做,不断地从他们的身上学习构建只是微结构的方法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慢慢的体会它的真正意义,同时领会到,知识微结构的建立是以本节课的内容为核心,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联系得越好说明你对知识的把握越到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帮助越大。慢慢的在我的教学中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深入,首先自己在备课时将本课知识微结构构建起来,虽然开始的时候学生意识并不强,但是再逐渐地渗透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而逐渐得我将它应用于各种新授课、复习课,特别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更是体现它的应用价值。
“国课校本化”之三:学法研究
新课程改革,如果只研究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学生怎么学”。适应这一课改要求,学校开展了一项新的校本科研内容——学科学法研究。经大连市科研所常老师的培训,我针对自己课堂教学问题,选定了“听讲法”、“交流法”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首先我初步制定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法步骤,而在每次课堂中我都注意它的实施操作,将它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在课下及时进行反思,而每周在对它的实施状况、学生的反应、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反思,想出对策及时调整,从而完成两种学法的操作模式。
“听讲法”的操作模式
步骤(一)实施前
1. 做好思想工作:明确学会听讲的重要性
2. 教给学生把握时机听讲的方法,有效分配注意力
1) 从课堂的一般结构入手:引言——正题——升华
2) 从教师的习惯入手:语速——放慢的时候;语调——语气重的时候;手势——敲黑板的时候;提示语——请注意等
3. 明确听什么:切入点,思路,方法,知识间联系,易错点,不同点。
步骤(二)实施一
课前:通过学案明确听课主题,明确错的题或不会的题,预定课堂上重点听
步骤(三)实施二
课上:
1. 多种方式提醒听讲:敲黑板,提醒坐姿,提高语调,加重语气,做记录等
2. 多种方式检查听的效果
1) 重复教师或者发言同学的话
2) 结合做题检查
3) 建立课堂知识结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聪明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入到校本研究中,拿着“国课校本化”的这个有利的武器,我相信,我们都是最棒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