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舞蹈的创作是要放眼于百姓的喜好、百姓的索求、百姓的日益增长的生活映照,它是需要艺术创作者掘蒂出“神”的深邃。群众舞蹈创作是人民群众心声的反映,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通过文艺创作和表演,达到“自己写,写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培养自己。
关键词:舞蹈;创新;艺术
一、把握群众舞蹈的美
作为群众舞蹈创编者需把守住那无声胜有声之美,把“美”提升至你的作品中去,所花功夫必须有对这意境的追求,百姓可以在喜乐中欢跳,忘却一切烦恼之事。这“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知道哪些须减,哪些须用,哪“不言”创造出另一个境界,准确表达作者的直接用意,为“无言”之外意传达给观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都随之变化着,正是这样的发展现状,要求舞蹈编导的思维紧跟时代。编导的任务应该是发展、提高、创造和创新舞台艺术,应该掌握更多的新东西,不要拒绝学习,应该吐故纳新,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已用之辞。主题鲜明,可能是每一个舞蹈编导最重视的问题。编导作为一个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舞蹈手法来展现生活。因为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光靠舞蹈动作的本身是不够的,要把各部门的工作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才有可能创作出一个新的完美的作品。身为编导既要置身局内去创作作品,也要置身局外去观看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多些思考、多些积累,要抓形象、抓思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要善于去发现,吐故纳新,这样才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一些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东西。题材应尽量选择有可舞性的题材。舞蹈语言新,也就是编导选择的舞蹈语汇不要过于大众化,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人体语言的表达,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受。手法新,这可能是每个舞蹈编导最难表现的,因为不同的手法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艺术创作也就是在追求那顺道之美,不做作,追求美的一瞬,那一瞬我们无需太多的讲述和表达,只需一个抬头、一个眼神、哪怕就一个背影便足以表达创作者的思敏,那是刹那间的美,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二度创作感知臻观者的心灵中去,产生无限遐想,为之生悯,为之娱欢、为之缱绻于作品的感情起落中,创造出永恒之美。
二、把握群眾舞蹈的奇异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作为创造者自身就该对其作品感之动之,然牵引于观众。这一份“感”与“动”正是作者自然的感情流露,是触情而染,染之动情,回旋于真情的怒扬。所以那份“真”是多么的可贵,多么的望尘莫及,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自然”。
舞蹈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舞蹈编导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当人们的情感强烈到难以言喻时,就可以迸发,升华为舞蹈来表现。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力求作品奇,这必须从多方面来考虑,首先得考虑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属于哪种类型,主要想突出和体现什么,除了主题明,还得考虑音乐、服饰等方面。对于创作者而言,哪怕是一点动机都要牢牢抓住,然后再慢慢去丰富它。艺术创作也是一样,不要太多地巧用技法,这技法的运用应是隐藏于作者表达的思想中,作品整个的流线应顺自然的启承转和,不可太多的扭捏。群众舞蹈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才是符合群众文化的主旨,这个真实生活就是要自然的流露,传达群众内心的需求,这样的流露才是美的,才是合乎于群众需要的。因为只有自然的流露才能不拘泥外在的“形”之上,而探索更深意义的“神”之境。
就像2012年的我们的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比赛,有一个小学的舞蹈《星期天的生活》,就是通过对孩子真实童心捕抓,丝毫没有技法的运用,却把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滑”贯穿整个作品,真实反映了孩子玩耍的情趣,顺乎于孩子们自然生活的写照,清新流露。简单的“形”不简单的“神”啊!
三、把握群众舞蹈的特色
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全身心地投入,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编导想要的东西,提炼、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词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闻一多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说明舞蹈在人类艺术生命中的地位和价值。
群众舞蹈写实题材较多,但在写实时,操纵那个“虚”“实”之度是提升作品的空灵意境之美,“实”就是那个“形”,“虚”就是“神”,要神更深于形,才能感之动之于观众,艺术来自生活,但更高于生活,这个高于就是对“空灵”的沉浸,臻之于“神”。
舞蹈编导肩负的任务就是推陈出新。要让自己的作品新颖独特,使自己的舞蹈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体现在:
(一)要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创作条件和环境,所谓的创作环境是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良好创作氛围以及精神环境的营造,让群众文艺创作者感受到了人格的尊严,创作的自由,为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我们除了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的创作,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业务干部要完成一定的创作任务,应注重对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使其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发挥骨干和带动作用。
(二)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确立题材以后,特别是作品有了好的构思以后,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这是创作者必须考虑的。表演艺术不同于想象艺术和造型艺术,小说、散文、书法、绘画、摄影等门类的创作全过程均可以由个人把握,表演艺术必须经过二度创作;群众文艺有别于专业文艺,受到表演人才的极大局限,这就迫使创作者在作品创作初期就要考虑到它的表演形式,那就是: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重点突破。群众文艺创作只有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广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表演技巧之上,才能结出精美的艺术果实。但是,艺术修养的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创作方法的升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为我所用的艺术成果。
(三)文艺创作的管理创新
文艺作品不管规模大小,不管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只要是优秀的,就会流传,就会永刻人们心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工作:一是以活动为舞台,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交流。二是以激励为手段,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三是以组织为抓手,保证群众文艺创作的稳定。四是以规划为目标,指导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
群众文艺创作是人民群众心声的反映,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舞蹈不啻要实实反映百姓需要的精神之余,用庄子的话就是“有形者象”为“无形者而定矣”,在作品中把守住“神”的意境,挖掘心灵深处的触感,把群众舞蹈艺术不仅只停留在表面“形”上,更传颂于“神”的深远之精神境界了。
作者简介:
陈世珍,玉林市玉州区文化馆。
关键词:舞蹈;创新;艺术
一、把握群众舞蹈的美
作为群众舞蹈创编者需把守住那无声胜有声之美,把“美”提升至你的作品中去,所花功夫必须有对这意境的追求,百姓可以在喜乐中欢跳,忘却一切烦恼之事。这“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知道哪些须减,哪些须用,哪“不言”创造出另一个境界,准确表达作者的直接用意,为“无言”之外意传达给观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都随之变化着,正是这样的发展现状,要求舞蹈编导的思维紧跟时代。编导的任务应该是发展、提高、创造和创新舞台艺术,应该掌握更多的新东西,不要拒绝学习,应该吐故纳新,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已用之辞。主题鲜明,可能是每一个舞蹈编导最重视的问题。编导作为一个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舞蹈手法来展现生活。因为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光靠舞蹈动作的本身是不够的,要把各部门的工作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才有可能创作出一个新的完美的作品。身为编导既要置身局内去创作作品,也要置身局外去观看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多些思考、多些积累,要抓形象、抓思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要善于去发现,吐故纳新,这样才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一些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东西。题材应尽量选择有可舞性的题材。舞蹈语言新,也就是编导选择的舞蹈语汇不要过于大众化,要充分发挥人体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人体语言的表达,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受。手法新,这可能是每个舞蹈编导最难表现的,因为不同的手法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艺术创作也就是在追求那顺道之美,不做作,追求美的一瞬,那一瞬我们无需太多的讲述和表达,只需一个抬头、一个眼神、哪怕就一个背影便足以表达创作者的思敏,那是刹那间的美,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二度创作感知臻观者的心灵中去,产生无限遐想,为之生悯,为之娱欢、为之缱绻于作品的感情起落中,创造出永恒之美。
二、把握群眾舞蹈的奇异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作为创造者自身就该对其作品感之动之,然牵引于观众。这一份“感”与“动”正是作者自然的感情流露,是触情而染,染之动情,回旋于真情的怒扬。所以那份“真”是多么的可贵,多么的望尘莫及,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自然”。
舞蹈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舞蹈编导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当人们的情感强烈到难以言喻时,就可以迸发,升华为舞蹈来表现。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力求作品奇,这必须从多方面来考虑,首先得考虑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属于哪种类型,主要想突出和体现什么,除了主题明,还得考虑音乐、服饰等方面。对于创作者而言,哪怕是一点动机都要牢牢抓住,然后再慢慢去丰富它。艺术创作也是一样,不要太多地巧用技法,这技法的运用应是隐藏于作者表达的思想中,作品整个的流线应顺自然的启承转和,不可太多的扭捏。群众舞蹈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才是符合群众文化的主旨,这个真实生活就是要自然的流露,传达群众内心的需求,这样的流露才是美的,才是合乎于群众需要的。因为只有自然的流露才能不拘泥外在的“形”之上,而探索更深意义的“神”之境。
就像2012年的我们的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比赛,有一个小学的舞蹈《星期天的生活》,就是通过对孩子真实童心捕抓,丝毫没有技法的运用,却把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滑”贯穿整个作品,真实反映了孩子玩耍的情趣,顺乎于孩子们自然生活的写照,清新流露。简单的“形”不简单的“神”啊!
三、把握群众舞蹈的特色
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全身心地投入,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编导想要的东西,提炼、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词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闻一多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说明舞蹈在人类艺术生命中的地位和价值。
群众舞蹈写实题材较多,但在写实时,操纵那个“虚”“实”之度是提升作品的空灵意境之美,“实”就是那个“形”,“虚”就是“神”,要神更深于形,才能感之动之于观众,艺术来自生活,但更高于生活,这个高于就是对“空灵”的沉浸,臻之于“神”。
舞蹈编导肩负的任务就是推陈出新。要让自己的作品新颖独特,使自己的舞蹈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体现在:
(一)要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创作条件和环境,所谓的创作环境是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良好创作氛围以及精神环境的营造,让群众文艺创作者感受到了人格的尊严,创作的自由,为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我们除了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的创作,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业务干部要完成一定的创作任务,应注重对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使其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发挥骨干和带动作用。
(二)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确立题材以后,特别是作品有了好的构思以后,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这是创作者必须考虑的。表演艺术不同于想象艺术和造型艺术,小说、散文、书法、绘画、摄影等门类的创作全过程均可以由个人把握,表演艺术必须经过二度创作;群众文艺有别于专业文艺,受到表演人才的极大局限,这就迫使创作者在作品创作初期就要考虑到它的表演形式,那就是: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重点突破。群众文艺创作只有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广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表演技巧之上,才能结出精美的艺术果实。但是,艺术修养的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创作方法的升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为我所用的艺术成果。
(三)文艺创作的管理创新
文艺作品不管规模大小,不管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只要是优秀的,就会流传,就会永刻人们心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工作:一是以活动为舞台,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交流。二是以激励为手段,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三是以组织为抓手,保证群众文艺创作的稳定。四是以规划为目标,指导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
群众文艺创作是人民群众心声的反映,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舞蹈不啻要实实反映百姓需要的精神之余,用庄子的话就是“有形者象”为“无形者而定矣”,在作品中把守住“神”的意境,挖掘心灵深处的触感,把群众舞蹈艺术不仅只停留在表面“形”上,更传颂于“神”的深远之精神境界了。
作者简介:
陈世珍,玉林市玉州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