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石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如是说。在今年的“行天下”栏目中,我们邀请一些著名摄影家,把自己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借助他们的眼睛,我们得以多看一些世界。
  津巴布韦如一颗巨大的钻石,安静地镶卧在南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草原在旱季雨季的交替中,枯黄流过碧绿,留下干涸,留下温润,留下生命,留下梦想。金合欢树细碎的羽叶揽住阳光,洒在富饶的土地上,常常有些神秘的光,在土壤的颗粒中闪现,或璀璨,或幽炫,或莹透,梦幻般地捉摸不定,悄无声息地撩拨着人们的欲望之梦。
  津巴布韦是一颗梦幻的石头。
  在津巴布韦的大地上行走,经常会碰到一些稚气可爱的黑人孩子,手指间捏着那些从大地上捡拾的闪亮的石头,向你大声地叫喊着“戴梦得!戴梦得!(diamond)”有时一块面包即可换得,有时却要一叠厚厚的钞票。亦真亦假,亦梦亦幻,不知梦中所得即为真,亦不知真是做了一个梦。
  有人做了很大的梦。
  1870年,年仅17岁的英国人罗德斯来到南部非洲,以“德比尔联合矿业公司”的名义垄断了南部非洲的钻石和黄金的开采,大发横财的罗德斯购置了广阔的土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两个国家,“南罗德西亚”和“北罗德西亚”,献给大英帝国,成为日不落国的殖民地。钻石作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成就了殖民者的野心和梦想。
  1980年4月18日,南罗德西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成立津巴布韦共和国。“津巴布韦”,出自当地黑人土著语言班图语,意为“石头城”。一座用黑色巨石建造的石头城堡,称为大津巴布韦遗址,是撒哈拉沙漠以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结构建筑群,与北部非洲埃及的金字塔双雄并峙,成为非洲大陆最伟大的石头建筑。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津巴布韦,石头的神话!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以“石头”作为国家名称的地方,将世界文化遗产与国家相提并论,津巴布韦具有了全人类共同认可的文化意义。
  伟大的石头,津巴布韦是石头的国度。
  白色的石头创造了财富,造就了一个殖民地的“南罗德西亚”。
  黑色的石头创造了文化,造就了一个独立的“津巴布韦”。
  来到津巴布韦,我赞叹于石头的魔力。
  来到津巴布韦,我尊敬于石头的伟大。
  在津巴布韦,我寻访了三处石头的圣地,用一个摄影人的思维,在镜头里描述了石头生命的轨迹。
  大津巴遗址——民族的尊严
  怀着虔诚的敬意,我走进“大津巴布韦”这座伟大的城(Great Zimbabwe),这座象征着国家尊严的石头城堡。
  典籍,器物,建筑,人类文明的三大物质表现,人类思想的重要物象寄托。
  由于没有文字,非洲黑人文明的史实性记录仅靠口口相传,时间久远,在语言的交流和转换中,词汇的意义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如天空的云摔落到地面即成为雨,人们印证其间的关系还要分析水分子的结构。由于人类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历史被有意地遮掩或篡改,如长满青苔的岩石,无法看清细节,历史已漫漶不清。
  语言的青苔可以遮掩细节,石头的建筑却在证明历史。如同恐龙化石述说着地球的生命史,大津巴遗址雄踞在非洲南部的荒野山岗之中,在证明着一段悠久的黑人文明史。
  镜头对准石头,石头和石头拼搭成怪异的符号,镜头把这些符号还原成历史。
  我在大津巴遗址的废墟间搜寻,竭力想找出那些标志性的残迹,以翻译出石头的密码。乌云如泼散的墨汁,将天空和大地统统染黑,山岗和密林裹着石头的城堡,浸染在神秘的黑色之中。
  我一片茫然,那些石头的密码,如同黑色的蝌蚪游弋在黑色的池塘中,不辨形迹,只是一种感觉的存在。
  一道闪电划破黑色的帷幕,一座圆锥形石塔昂然挺立在废墟之上,荒草凄迷,密林掩映,石塔在瞬间被闪电打磨成耀眼的钻石。那些镌刻在岩石上的人字形二方连续花纹,如同钻石的折光,深深地刺进我的视网膜中,眼睛一片灼痛,却清晰地留下了这些石头上的密码。
  闪电瞬间即逝,大地一片黑暗。
  我期待着闪电再次来临。非洲的雨季刚刚奏响序曲的第一个音符,那闪电如醉乡中美人的一声轻轻梦呓,复又沉沉睡去,再也不肯回来。
  我无奈,颓然坐在废墟上。在放下摄影包的瞬间,我的手突然碰触到包里那支功率强大的闪光灯,我的心一阵战栗!
  我手握着一束强烈的闪电,兴奋地在城墙、隧道、石塔、宫室之间拍摄。大自然给了我明确的启示,这支平时用来在强烈的阳光下为阴影补光以便消除反差的闪光灯,竟然在浓重的阴天里成为人造的闪电,将那些隐藏在黑暗里的历史密码提炼出来。大津巴遗址的结构、工艺、材质与周围环境中的山峦、草木、大地、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却又无法将它们分离,闪电为我证明,影像已成结果,闪光灯只是一种手段。
  我把这种手段称为主观光和客观光的综合运用。摄影既然是用光来做文章,就没有不可用的光。当人的主观认识和大自然的客观表现融为一体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天人合一不再是一个玄虚的概念。
  大津巴遗址在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时期是莫诺莫塔帕王国的首都,由山顶卫城、山下围场和连接两者之间的河谷、平民住宅组成,鼎盛时期曾有十余万人居住,后因战争与灾害被毁弃。大津巴遗址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几百万块人工打造的石头,谜一样地堆积在山野中。我曾三次赴大津巴遗址进行拍摄,试图运用“世界遗产影像学”的方法找到谜底,但无论是借阳光下的阴影还是乌云中的闪电,都只是为那些石头上的密码做了些基本的形态记录。如何破译,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世界遗产的拍摄并非仅仅是一些赏心悦目的照片,这些影像的获取方式与结果,表明了一个摄影家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与态度。   平衡石——国家的象征
  地球因为宇宙的平衡而存在。
  津巴布韦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平衡。
  仍然是那些伟大的石头。
  无论是在首都哈拉雷的郊区,还是在世界遗产地马托波斯,满山遍野中如海潮一般涌动的石头波浪像被施了定身的魔法,瞬间停立,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和角度矗立在大地上,或躺,或卧,或俯,或仰,或凌空欲飞,或斜插入云,鬼斧神工,天惊地怪。这些巨大的石头小则几吨重,大则数百吨,以最不可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依偎相傍,累放叠加,如平地累卵,似蘑菇初生,以险仄的支点寻找着平衡。看似风吹即倒,实则稳如泰山,亿万年神姿如此,风也不动,雨也不改,身世的密码隐藏在那些平衡的支撑之中。
  举世闻名的平衡石,是津巴布韦的自然奇观,造物主的慷慨奉献。
  三亿三千万年前,南部非洲是浩淼的海洋。海床隆起,层岩裂变,巨大的岩石碎块跳跃舞蹈。海洋随着地球气候与地质结构的变化逐渐退缩,海底的巨石在海水运动的作用下,冲击叠撞,形成奇妙的平衡支点。圆石立于尖石,大石立于小石,在海水退去的瞬间,这些石头群落凝立在津巴布韦的大地上。
  我站在平衡石巨大的群落之间,石块似乎还在跃跃欲动。最奇特的一组巨石,五块叠加,错落有致,状如帆船,欲乘风破浪,驶向曾经的故乡。这组平衡石是津巴布韦国家的象征。如同亿万年前的那场地球巨变,津巴布韦在独立后也受到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冲击,国内经济处于危机的边缘,通货膨胀,发行了面值100万亿的钞票,成为世界货币史上的奇迹。在这张巨额面值的钞票上,印着巨帆平衡石的图案,似乎欲借这镇国之宝,找到平衡的支点,稳定住国家的经济形势,保持国家的尊严。
  夕阳西下,柔软的光如金黄色透明的蜂蜜,浸透了那些奇奇怪怪的平衡石,坚硬的苦难裹在无以名状的甜蜜里。巨石上,一个黑人孩子手舞足蹈,在强烈的节奏下唱着古老的班图族歌谣,逆光下的身影像极了那些古老岩洞里的岩画。孩子不知经济危机的忧愁,孩子的欢乐就是阳光。孩子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夕阳里,我按下快门,孩子的身影凝固在镜头中,竟如同退去海水的平衡石,孩子的心灵成为那怪异物质的支点。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终未到来,世界找到了新的支点,世界在平衡中前进。
  雕刻在石头里的灵魂
  津巴布韦人与石头有着天生的缘分。
  津巴布韦的石头是黑色的,与津巴布韦黑人的皮肤有着相同的质感。在那些偏远的山村,住着一些世世代代与石头打交道的石雕艺人。一锤一凿,心手相应,石头上留下的只是感觉,感觉里有清新的呼吸,感觉里有血液的脉动。那些石雕里有身边的鸡和狗,有林中的象和狮,有阳光下的男人和女人。有些极写实,能触摸卷曲的毛发,能对视灵动的眼神。有些极抽象,能看到大脑里的思维,能撞上游走的精灵。
  石雕艺人从来没有经过艺术教育,从不迎合别人的审美意识,只是恣情任意地让自己的灵魂在石头里歌唱。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表现主义,但是表现主义的本质在他们的骨子里。八岁的孩童和八十岁的老人,都有着异想天开的表现力,将想象与现实存在完美结合。他们会把嘴巴放进耳朵里,让眼睛来听,让嘴来看;他们会让乳房长在脊背上,每天接受阳光的抚摸;甚至是男女同体,爱的欢娱没有丝毫距离。他们在两千年前看到了风行世界的后现代,让今天的后现代派艺术家们心悦诚服地跪倒在这些黑色的石头面前。毕加索、马蒂斯、洛克菲勒家族和威尔士王子,纽约现代美术馆和罗丹艺术雕塑馆,都惊叹于这些“世界上最不为人所知的雕塑家”。当西方的艺术圣殿里恭敬地奉迎这些来自津巴布韦的石头时,整个世界发出一片惊呼。
  离开首都哈拉雷,越野车一路向北,经过150公里颠簸的山路,来到一处叫作“腾歌耐歌”的小山村,多么好听的名字。中文译者特地选择了那些富有诗意的汉字叠加在一起,字面上无确切的含义,却又是一种感觉的暗示。小村周围是馒头样的石丘,舒缓的线条让这些石丘充满想象。石丘里面埋藏着取之不尽的蛇纹石,孔雀石,乌石。白天,石丘的岩缝里会沁出一丝冰凉的空气;晚上,会有幽暗的萤光在跳跃。山民们说,那是祖先的灵魂在歌唱。树林中,荒草中,到处是完成的或未完成的雕刻,山民们绝不会混淆,有时仅凭一记凿痕即可判断出是谁的作品。没有两件相同的作品,因为没有两个人的想法是相同的。意识的轨迹流过石头,那些凿痕就把意识固定下来。山民对石头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在挑选石材的过程中,当找到那些符合自己想法的原生形态时,灵魂立刻会钻进石头,鬼使神差地三五下雕凿,或许就会留下旷世绝伦的艺术珍品。
  拍摄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艺术家们都很友好,会给我提供尽可能的拍摄空间,可是那些黑人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有着相同的气质和相同的质感,影象已无法把他们理智地分开。我尽量调动大脑里的技术信息储存,用既往的经验来调节光影、层次、侧光、逆光、反光、补光,但结果仍然差强人意。我无奈地听天由命,凭感觉按下快门,结果却往往出乎意料。我明白,对于艺术来说,一切预先设计都是僵硬的躯壳,鲜活的意识会让结果充满生命的力量。如那些丛林里古老部落的祭祀仪式,形式和过程都不可知,仅凭一种暗示,随着意识的流动,那结果却像平衡石般找到奇妙的支点。
  当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当艺术回归到意识的本原,艺术家和艺术品都找到了表现的方法和存在的理由。
  彩虹上的大瀑布
  津巴布韦当然不仅仅有石头。赞比西河带来上天之水,从非洲中部的安哥拉发源,浩荡南行,流到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交界处,突然从宽1690米的悬崖峭壁上跌下108米深的峡谷,惊涛拍石,巨浪冲天,轰如雷鸣,响彻天地。白天,阳光映射,水雾凝成彩虹,妖娆绚丽;夜晚,月光融入峡谷,梦幻迷离,形成举世罕见的月光彩虹。公元1855年11月16日,英国人利文斯敦乘独木舟沿赞比西河漂流,发现这处后来被证明为世界第三的大瀑布,命名为“维多利亚大瀑布”。这条瀑布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于峡高谷深,水雾如雨,近处拍摄无法表现其宏伟的气势。租一架直升飞机,每小时大约300美元的费用,可以在驾驶员炫技般的飞行中体会到空中探险的惊喜。多角度的观察也可以将大瀑布拍得淋漓尽致。当然,航拍时的技术要求和器材安全则要十分注意,否则将功亏一篑。
  津巴布韦还有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区,与大象与狮子的狭路相逢,则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时刻。
  津巴布韦,摄影人的天堂。
其他文献
2012年2月17日,晴。一辆不太显眼的深色厢式卡车从上海西南郊区开出,目的地是西边不太远的一个小城市,这是它长达九个月漫游的第一站。  车厢里装的是服装道具和七个好玩的人,其中的“头儿”是一个把胡子编了小辫儿、不太像中年人但也显然不算年轻、看起来有些凶悍实际上很温和的人,他刚好跟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个动画片主人公同名,这个名字就是马良。这位坐在卡车上的马良虽然20岁之前也学过绘画,但没有神笔,
期刊
编者按:精彩的201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摄影史上的大师原作越来越频繁地在国内展出,让人们得以更好地领略摄影艺术的精髓;手机摄影与社交网络的结合将“决定性瞬间”的创作与发表能力交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在这一年生发出更多新奇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与此同时,摄影节上的重头演讲、新闻摄影比赛年度照片所揭示的“勇气”与遭受的“质疑”,新生摄影师关注的题材……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在不断丰富和挑战人们对于摄影的认识。
期刊
摄影师自述  摄影对于我来说,就如一次生命的旅程。  旅程需要有个目标,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需要有那么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等我们到达,然后看着我们再次启程,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去过的许多地方后,旅行本身往往成为了最终的目的。旅行对我来说就是行动起来、一直向前,去发现一些自己所不曾预料的地方和情感。  有时候,为了记录和享受这些地方无与伦比的美丽,或者奇妙的瞬间,我会将相机机位
期刊
不少关于成长的故事是从车库或者仓库开始的。说到OFPIX工作室,也有这么一个关键词,而它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报道摄影理想。OFPIX工作室位于北京西直门外一套不大的开间公寓内,这里是奇遇花园咖啡馆的仓库,被一个大书架分割成了两个区域,大部分空间被一张拼凑起来的长条桌和木头椅子占据着,周边堆满了纸箱和书籍,投影仪的幕布就是它面前的白墙。  2012年6月1日,OFPIX工作室摄影师团队正式组建,由发起
期刊
肖像摄影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准确地记录下人物的形与神。绘制一幅肖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相机凭借相对简单的技术则可以瞬间完成。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及人物肖像绘画呢?因为肖像绘画与肖像摄影有着重要的、不可割舍的关联,可以说肖像摄影的基因里融入了早期绘画的“密码”。  就在前不久,我参观了一场关于英国近现代绘画的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近300年来英国画家笔下的风景、人物。当时,我看到一幅人物肖像:画面上,一位半裸
期刊
晴雪飞舞在白桦树梢  我们喜爱的是具有多样性或规则性的任何事物,就像产生于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自然设计。  ——艾迪生(英国文学家)  九月末正是木兰围场白桦林色彩最绚丽的时候,我不仅有机会在这时候来到木兰围场,更有幸碰上一场雪。当雪刚落满秋叶,天就放晴了。我来到一株白桦树下,举头仰望,只见雪白连同金黄一起被碧蓝拥抱。此时,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家,能抵挡色彩美妙搭配的诱惑力,我兴奋地举起镜头,相机的
期刊
2012年9月,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带着索尼α99驾车前往桂林阳朔兴坪。拍摄了两天,美丽的风光加上α99出色的画质演绎,让我收获颇丰。  索尼α99与传统单反的最大区别在于采用了半透明反光镜,采用EVF电子取景模式,在取景器中所看到的影像就是最终照片的效果。曝光值是否准确,背景虚化是否合理,焦点是否在想要的位置,色调是否为心仪的效果,摄影师拍摄前就对这些设定所能得到的效果一目了然,而无须通过回放照片
期刊
灿烂星空一直是大自然中最富魅力的景观之一。仰望星空,总会让我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回忆起简单、纯净的美好时代。  真正与星空结缘,是在1993年从合肥去往武汉的路上。伴随着寂静的村庄,我抬眼望去,璀灿的星光布满了深邃的天空,它们层层叠叠挤在一起,带来莫名的震撼与感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扩张,我们能够看见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愈发催生了我拍摄星空的冲动。  星轨照片,则是一种特别的表现星
期刊
在一个号称“世界末日”到来的年份,索尼公司推出了α99,单电相机迈进了全画幅领域。这款采用半透镜技术的单电相机与单反相机的区别在于反光板为半透明固定式,由此带来了高精准度自动对焦、高速连拍及能实时自动对焦的高清动态影像等明显优势。尤其在实时取景的对焦能力上,现今没有一款单反能与其叫板,这在比较复杂的拍摄环境下有着极大便利,同时对于拍摄视频更是具备先天的优势。  作为首款全画幅数码单电相机,索尼α9
期刊
多重曝光又称多次曝光,是指在同一画面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借助这种创作手法,创作者经巧妙的构思编排,可以把不同场合、不同形象、不同时空的元素,显现在同一画面中,组成一幅另类的、具有离奇色彩的摄影作品。这种创作方式,在胶片时代已经盛行。对数码相机来说,这一功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以佳能EOS 5D Mark Ⅲ为例,目前最多可曝光9次完成一幅作品。  多重曝光,不同于一般的摄影创作,拍摄前必须经过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