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理的角度看临终关怀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更新、生活节奏渐渐加快的社会。在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同时,慢性疾病也在逐渐地成为人们生命的最大的威胁因素之一;更加残酷的一个现实是这个社会在逐渐地跨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衰老和死亡。一些伦理问题也在逐渐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人们如何才能获得终极关怀;人们应该如何给予患者更好地终极关怀?这一切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化为临终关怀的实践,使临终之人更好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关键词】 伦理 临终关怀 死亡 敬畏生命
  1 谈死亡
  谈起临终关怀,人们首先会遇到的第一个伦理问题,便是何为死亡?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笔者认为死亡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每个人,甚至可以说自然界的每个生命都是注定死亡的。其实,有时候,死亡也可以说是对其他生命的一种馈赠、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延续。一个生命的死亡,就意味着地球上会多了一份空间和资源给那些新生的生命,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每一个诞生的生命都是长生不死的,那对这个地球该是一场多大的灾难啊!大量的空间将被生命所占领,直至没有一丝空间留给新生的生命;大量的资源将会被消耗殆尽,最终,所有生命面临的只有毁灭的唯一一个结局。所以死亡,其实也是大自然留给所有生命的一个礼物。
  那么,死亡后,人们会到哪去呢?肉体的消失就意味着精神的消失么?会不会有灵魂的存在?这又是一个伦理问题。
  笔者认为,肉体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消失。因为人活在世上,必然是作为一个伦理的人存在的,那么作为一个伦理的人就必然会和他人发生关系,在这个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存在于他人的记忆中,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虽然肉体消失了,但他实际上还是活着的,活在与他有关系的活着的人的心中。有一个观点“虽死犹生”的意思便是一个人生前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精神物质财富,死后他所留下的物质精神财富并不因肉体的消失而消失,而是永远地记录在人类的史册,被世人永远铭记。这便是伦理意义上的不死。就像孔子,他的肉体仅仅存在时间几十年的时间,可是他所留下的儒家思想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世人代代相传,这便是人类传承的伟大之处。
  对于人们死亡后,会到哪去(死亡后的人与这个世界还会有联系么)的这个伦理问题。雷蒙德·A·穆迪的《濒死体验》一书指出:
  經历“死亡”[ 濒临死亡的人,但实际上并未死亡,只是有死亡的迹象]的人们,在“死亡”中均经历了以下15个阶段:
  1.1 难以名状的感觉,即经历的事情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描述出所经历的场景。
  1.2 听到消息,即“死亡”的人均听见医生对自己的宣判——“死亡”,但此时被医生判为”死亡“之人是没有任何活着的迹象的,但他确实听见了医生的宣判。
  1.3 安宁平静的感觉,即在受伤经历短暂得痛苦之后,便是前所未有的安宁平静的感觉。
  1.4 噪音,即“死亡”或“临近死亡”时,会出现各种异常的听觉现象,如响亮的滴答声、吼叫声等。
  1.5 黑暗的通道,“死亡”之人会通过一个黑暗的通道。
  1.6 脱离躯体,“死亡”之人会发现自己的意识或者灵魂脱离了躯体,会在躯体上方看着自己的躯体,这时候,该意识体有着更灵敏的听觉和视觉,可以不通过声音,便知道活着的人的想法(即通过思想的传递便知道),可以根据自己所希望看见的想法就看见很远处的东西,但是该意识体没有体温、嗅觉,没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该意识体是活着的人所看不见的)。
  1.7 遇见别人,即“死亡”之人,会在另一个所谓的意识世界,看见自己已故的亲人、朋友等人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由生到死的过程或来保护自己的灵魂。
  1.8 有亮光,该亮光是有思想的,它是明亮的、人世间所见不到的、但不刺眼,给人以极度温暖的感觉的亮光。该亮光有自己的思想,它会通过直接的思想传递与你交流,它会问:“你准备好去死了吗?”或“你觉得你的这一生怎么样?”它不是以某种责备的语气来询问,而是以极度包容的心去接受你。
  1.9 回顾,即在亮光的帮助下,你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帮你回顾你的一生,而且包括细节,在这个过程,这个亮光会特别提醒你:“爱与学习很重要。”
  1.10 界线,该界线即两个世界(生与死)的分界线。
  1.11 返回,即从脱离躯体的意识状态返回到躯体的生的状态(这个过程很快,大多数人无任何记忆,只有少部分人有)。
  1.12 告诉别人,即每个拥有濒死体验经历的人,都有将此事告诉他人的愿望,可是往往被认为是不正常,因此就导致了他们只告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或家人,甚至谁都不说。
  1.13 对生活的影响,即每个“死亡”又复活的人对死亡有了新的看法,他们不再害怕死亡,他们更加地关心他人,并爱学习。
  1.14 对死亡的新看法。
  1.15 确证,即“死亡”之人是精神状态正常的时候对死亡进行描述的,且其对“死亡”后医生们的行为的述说在在场医生的证实下得到确切的肯定,由此可证以上濒死体验描述的正确性。
  由此看来,死亡后的人们很有可能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人们未知的世界。或许死亡并不意味着彻底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2 如何进行临终关怀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是个伦理的人。作为伦理的人,除了要与自己发生关系,必然也会和他人发生关系。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自然也不例外,伦理人必然会和自己、他人发生关系。这里的他人,就包括家人、医护人员、其他患者、以及社会。那么接下来我将从伦理的角度针对以上几种类型的人提出如何更好地进行临终关怀,使死亡不再那么哀伤,而是充满人性的温暖。
  2.1 从患者自身的角度
  作为伦理人的患者虽然是疾病的主角,由于疾病,需要忍受他人感受不到痛苦,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极度郁闷、对自己身体的不信任感、对自己的不自信、对生活的无望感,但是患者应该主动去接受他人的帮助、他人的关心,逐渐地接受自己已经得病的事实,甚至接受自己无法治愈正走向死亡的事实,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开始乐观地生活,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开始考虑自己该如何死亡、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甚至遗嘱的问题。因为只有保持自身的精神愉快,才能够保证自己在不健康的身体的背景下能够活得更久,活得有尊严。甚至可以让自己信仰某个宗教使自己获得终极关怀和心灵的寄托。   2.2 从患者家属的角度
  从伦理的角度看,患者家属显然是患者最亲近的人,也是受患者疾病影响最深的一群人。患者家属会因为患者生病的事实而感到伤痛无力,但是又必须隐藏其情绪以乐观的态度去细心呵护患者、满足患者的要求。因此作为患者家属,应该尽早的接受患者得病的事实,同时也要帮助患者接受自己已得病的事实,安慰患者,甚至让患者了解自己已快死亡的事实。并且尽可能多的与患者的治疗医师沟通,尽量协助医生帮助患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同时患者家属应该在医生作抉择两难时,给予医生以足够的信任,让医生尝试着去做治疗。此时,家属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患者的精神健康上,去陪伴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患者回顾人生,完成其最后的愿望、使他在自然且温馨的环境里安静的等待死亡的到来,而不是一味的强迫医生去尽全力地治疗患者,让患者到生命的最后依旧要靠插管子生活。
  当家属感到精神压力巨大或者无法接受患者即将死亡的事实时,可以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在家属照顾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好好地照顾自己,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才可以照顾好患者。
  2.3 从医护人员的角度
  医学和护理即是科学的同时又是艺术。敬畏生命的伦理决不允许个人放弃对世界的关怀。敬畏生命始终促使个人同其周围的所有生命交往,并感受到对他们负有责任。也就是说要求医护人员不能只为了效率或者抱着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是用那些并无生命的冰冷的仪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而是应该拿出人道主义的关怀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即对于患者,我们的医护人员不能局限于保持和促进他们的生存本身,而是要在任何方面努力实现患者们的最高价值,使他们幸福的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应先仔细了解患者的病例、及其生活背景(因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症状表达会有所不同,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对患者语言的错误理解,所以在接触患者前应先了解患者所处的文化)、生活习惯(有时候医生要求患者为了防止病情加重,叮嘱患者尽可能的减少某种行为或者增加某种行为,但由于患者自身所在环境条件的限制,患者根本无法完成医生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医生因患者个人的特殊情况另行安排治疗方法),甚至可以向之前治疗患者的医生主动了解患者的情况。
  对于那些无法治愈的患者,科学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心灵上的慰藉更加重要。正如南丁格尔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把自己投入到从未感觉过的,对他人的情感之中。”
  即护士应该能够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此时,便要求专科医生可以更加关注患者的疾痛述说,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机器进行诊断。如若专科医生不屑从患者的主观陈述中发现疾病的线索,直到那些症状可以被量化,变得较“客观”了才作判断,就会拖延一些慢性疾病的医疗,致使进展缓慢。如此一来,医生应倾听患者疾痛[ 疾痛更多的是一种患者自己甚至其周围的人对疾病的行为、以及心理感受]的述说,从中找出患者疾病[ 疾病是客观存在的物理身体的事实]的线索,同时适当地安慰患者几句,帮助患者接受得病的事实,另外还应将患者的病情及时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以得出令大家都满意的治疗方案。而作为护士,则应该与病人建立起一种让病人无话不说的人际关系,要理解患者,要多去耐心地倾听患者述说他们的疾痛,引导病人说出他们的真实情况、真实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疾病中的生活,并给予患者以同情,帮助患者接受得病甚至是即将死亡的事实,帮助患者怀着感恩的心直面死亡,还应去了解患者的需求(包括患者喜欢什么),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如果患者喜欢花,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在患者的病床前,为他摆上一束美丽的鲜花?或者不要以担心病菌感染,而减少家属的探视,而应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希望看见家人的愿望。),并且应该细心地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反应,并将患者的不正常反应及时地告知患者家属及其主治医生,以便及早治疗。护士还应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把患者作为患者对待,而什么时候又该将患者视为普通人对待,不让患者察觉到自身与其他人的不同,即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可能做到真正的护理(不要让病人的死亡成为医院的一种程序,而应该让死亡更加地充满人性关怀)。
  对于知情权(即患者得知其病情的权利),患者的病情由谁来告知,我认为应该由患者最亲近的人来告知,让他们一起承担这个消息所带来的痛苦,这才是最符合人性的,但前提是这个最亲近的人愿意告知。医生护士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告知患者其病情。
  当患者临终时,一点点地少量使用吗啡,就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使他保持清醒,在最后的时候也可以说话。如果给患者注射过强的镇静剂,就会剥夺他的意识;为了能人工呼吸,给患者的气管内插上导管输送氧气,就会使他无法说话。医生采取的这种措施可以说是剥夺了患者说话权利的残酷的暴力行为。
  总之,要做好关怀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项:
  (1)任何人都应做关怀工作
  (2)尽最大努力延长患者生命
  (3)让有生之年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学会为患者注射吗啡以缓解疼痛,让患者的注意力远离疼痛,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回顾人生,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4)不能只关怀患者,还要记住,必须关怀患者家属
  2.4 从社会的角度
  在医学社会学中,术语“疾病”被赋予了如下特征:(1)反常的生理状态,由一个人的生理功能障碍构成;(2)患病的主观状态,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得了一种病,并且通常会促使他或她改变自己的行为;(3)一种社会状态,用以提示病人受损的社会角色。由此便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为什么社会学家通常把患病看作是一种越轨行为。(患生理性疾病的病人,像疯子和犯罪一样,如果他们的疾病被判定为足够严重,就代表了一个特殊的人口类别:一个偏离社会主流的人口类别)
  由此可见患者在社会上往往会被污名化,他们往往会被社会上的所谓正常的人群视为异类,由此加重了他们患病后的心理负担。因此,我认为社会应该变得更加包容,对这些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使他们能够像未患病的人那样享受正常的生活。
  同时,社会还要提高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给那些贫困的患者给予足够的经济帮助,是他们可以上医院就诊,不至于沦落到悲惨的离世的局面。
  社会也应该提升医护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地位以及工资上的福利,使她们的家庭生活得以保障,能够安心地呆在自己的护理岗位上,并且不带有私心的全心全意的照顾患者。
  社会还应该加强对临终关怀设施的建设(在我看来,临终关怀设施,不应该向中国现有的医院一样,白墙多人病房,而应该是像家一样,给病人及其家属一些私人空间)。
  另外,社会也应该加强社会的生死教育,使人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死亡。
  总之,伦理的临终关怀,既需要靠患者自身努力,也需要依靠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人士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为临终的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善终,给予临终之人最人性化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日野原重明(日),《临终关怀》,陕西,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5月修订版
  [2]阿瑟·克莱曼(美),《疾痛的故事 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威廉·考克漢姆(美),《医学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4]雷蒙德·A·穆迪,《濒死体验》,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10-01
  [5]阿尔贝特·史怀泽(法),《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魏圆源(1995-)、女,广东,大三,社会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医疗纠纷屡屡发生,甚至危及医护人员的生命。理论上,医患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医学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只能缓解不能消除。沟通是获得信息的手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的重要途径。可见沟通是唯一能缓解、减少纠纷的有效办法。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护理,是护
【摘 要】 本文通过探讨运用湿性原理结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伤口的应用方法及疗效,进而得出结论:运用湿性愈合理论管理治疗慢性伤口,具有疗程短、效率高、减轻患者疼痛等优点,同时对提高伤口治疗的专业技术性有指导性意义,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 湿性愈合 慢性伤口 管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81-01  伤口愈合学会对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视频会议系统。在增加视频会议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为了达到视频会议要求,视频会议系统已经从标清视频升级为高清
【摘 要】 目的:分析改良头套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舒适度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日-2015年5月10日期间我院神经中心一病区行开颅手术治疗患者200名,根据术后佩戴头套种类的不同随机分成改良头套组与传统头套组,每组各100例,对两种头套在患者伤口敷料固定应用中的舒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佩戴头套过程中勒痕、滑脱、发痒及红肿等各项不舒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警察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其二重职能的结构经历了从重视政治职能到加强社会管理职能的理论演变。伴随着警察二重职能理论的变迁,世界各国警察职能结构也经历了转变和调整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公安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笔者以为应当是学以致用。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
"不养生"是作家王蒙的养生之道。生活中,有的吃补药吃出了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坏,都是养生过头的缘故。王蒙"不养生",意思是逍遥而游、无为而治,让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