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做好积累。在积累教学中教师必须当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让学生用积累这把金钥匙开启语文知识宝藏的大门。
1激发兴趣,当好学生积累的引导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积累,除了明确积累的重要性之外,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乐于积累。初中生都有崇拜偶像的心理。于是,我便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1.1巧用偶像。在平时的课堂中或课间休息时间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所崇拜的偶像,询问偶像的一些情况,鼓励他们去搜集偶像的信息。记得有位同学在学习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后,对托尔斯泰十分崇拜,我借机向他讲了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小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一些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并告诉他托尔斯泰把这种笔记本称作“百宝囊”。听完我的话,他当即向我表示,也要用一个百宝囊来积累素材。后来,他确实按说的去做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1.2讲名人故事。初中生最喜欢听故事,我便借助这一特点,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积累的趣事,以此激发兴趣。当讲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时,我便讲起凡尔纳的写作公司,学生听着津津有味的故事,懂得了积累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名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多都与“积累”二字有紧密的联系。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写作时的一些尴尬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与积累的关系,激发了他们积累的热情与主动性。
2搭建平台,做好学生积累的组织者
读书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课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在附录部分对学生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因此,我在注重引发积累兴趣的同时,我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积累的平台,做好积累工作的组织者。
2.1建立流动阅读角。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庭经济情况不富裕,不可能让每位同学订阅报刊杂志。自己出资购买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阅读,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远远达不到大量阅读积累的目的。于是便与学生商量,向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或亲戚朋友处借报刊杂志等,建立流动阅读角,互相交换阅读。这样,学生有了较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书籍,既积累了基本素材,又扩大了知识面,也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2.2延伸课堂。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因此,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这也正是学生积累的一个大舞台。记得在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春酒》一文时,文后设置了一道让学生搜集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文习题。我便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在课外搜集。第二天本来打算用10分钟时间来相互推荐诗文,结果,学生搜集了许多作品,有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等等,材料十分丰富,结果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帮学生挤出积累的时间。初中生在升学的压力下,课业负担重,平时多在题海中苦战,很少有时间自主阅读课外书。在这种情况下,我每周专门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中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并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去阅览室、图书室阅读。平时布置作业尽量精选,大力倡导学生利用省下来到的时间去阅读积累。时间长了,学生告诉我,读书很有乐趣,而且写作文时,明显比以前有话可说了。
3授之以渔,当好学生积累的指导者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掌握积累的基本方法,教师必须当好学生积累的指导者。
3.1做读书笔记。书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总结,读书是知识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是强调读书积累的重要性。书读得多了,知识积累的多了,自然会文思泉涌。我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的书,可以在上面做点批注;借来的书,可以做点摘抄,随时把书中精彩的内容抄下来,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还指导学生把材料分类,如按内容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总之,我经常要求督促,让养成学生养成凡读书必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3.2写生活札记。生活的海洋有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随时给我们提供鲜活的素材。要让学生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深入感悟生活,认真观察生活;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全方位的感悟生活。我让学生坚持写生活札记,及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把生活札记作为写作的素材库,解决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3.3精读背诵。《课标》指出“7~9年级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必背的。可见背诵在语文积累中的重要作用。但我认为不能仅局限于这50篇目,还应该多背一些优秀的文章或语段。于是我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文章或语段(包括课本中的精彩语段)或古典诗文,让他们精读并尽可能多背诵。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通过精读背诵等方式有了相当的语文积累之后,才能初步形成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重视背诵,缺乏足够的语文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学语文离不开精读,对精美的文章不止读一遍,要读若干遍,要读得烂熟,甚至熟读成诵。这时候,作者的语言就会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作者的那些词汇,那些句式,那些表达方式,经过熟读背诵,就能够消化吸收,成为读者语言储备里的东西,作文的时候,想用某些词汇,某些句式,某些表达方式,它们就会涌来笔端,取之左右逢源,写作的能力就提高了。
1激发兴趣,当好学生积累的引导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积累,除了明确积累的重要性之外,最主要的是让他们乐于积累。初中生都有崇拜偶像的心理。于是,我便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1.1巧用偶像。在平时的课堂中或课间休息时间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所崇拜的偶像,询问偶像的一些情况,鼓励他们去搜集偶像的信息。记得有位同学在学习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后,对托尔斯泰十分崇拜,我借机向他讲了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小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一些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并告诉他托尔斯泰把这种笔记本称作“百宝囊”。听完我的话,他当即向我表示,也要用一个百宝囊来积累素材。后来,他确实按说的去做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1.2讲名人故事。初中生最喜欢听故事,我便借助这一特点,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积累的趣事,以此激发兴趣。当讲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时,我便讲起凡尔纳的写作公司,学生听着津津有味的故事,懂得了积累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名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多都与“积累”二字有紧密的联系。讲完故事后,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写作时的一些尴尬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与积累的关系,激发了他们积累的热情与主动性。
2搭建平台,做好学生积累的组织者
读书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课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在附录部分对学生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因此,我在注重引发积累兴趣的同时,我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积累的平台,做好积累工作的组织者。
2.1建立流动阅读角。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庭经济情况不富裕,不可能让每位同学订阅报刊杂志。自己出资购买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阅读,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远远达不到大量阅读积累的目的。于是便与学生商量,向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或亲戚朋友处借报刊杂志等,建立流动阅读角,互相交换阅读。这样,学生有了较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书籍,既积累了基本素材,又扩大了知识面,也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2.2延伸课堂。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因此,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这也正是学生积累的一个大舞台。记得在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春酒》一文时,文后设置了一道让学生搜集海外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文习题。我便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在课外搜集。第二天本来打算用10分钟时间来相互推荐诗文,结果,学生搜集了许多作品,有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等等,材料十分丰富,结果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帮学生挤出积累的时间。初中生在升学的压力下,课业负担重,平时多在题海中苦战,很少有时间自主阅读课外书。在这种情况下,我每周专门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中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并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去阅览室、图书室阅读。平时布置作业尽量精选,大力倡导学生利用省下来到的时间去阅读积累。时间长了,学生告诉我,读书很有乐趣,而且写作文时,明显比以前有话可说了。
3授之以渔,当好学生积累的指导者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掌握积累的基本方法,教师必须当好学生积累的指导者。
3.1做读书笔记。书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总结,读书是知识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是强调读书积累的重要性。书读得多了,知识积累的多了,自然会文思泉涌。我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的书,可以在上面做点批注;借来的书,可以做点摘抄,随时把书中精彩的内容抄下来,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还指导学生把材料分类,如按内容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总之,我经常要求督促,让养成学生养成凡读书必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3.2写生活札记。生活的海洋有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随时给我们提供鲜活的素材。要让学生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深入感悟生活,认真观察生活;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全方位的感悟生活。我让学生坚持写生活札记,及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把生活札记作为写作的素材库,解决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3.3精读背诵。《课标》指出“7~9年级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8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必背的。可见背诵在语文积累中的重要作用。但我认为不能仅局限于这50篇目,还应该多背一些优秀的文章或语段。于是我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优秀文章或语段(包括课本中的精彩语段)或古典诗文,让他们精读并尽可能多背诵。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通过精读背诵等方式有了相当的语文积累之后,才能初步形成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重视背诵,缺乏足够的语文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学语文离不开精读,对精美的文章不止读一遍,要读若干遍,要读得烂熟,甚至熟读成诵。这时候,作者的语言就会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作者的那些词汇,那些句式,那些表达方式,经过熟读背诵,就能够消化吸收,成为读者语言储备里的东西,作文的时候,想用某些词汇,某些句式,某些表达方式,它们就会涌来笔端,取之左右逢源,写作的能力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