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劳动技能差、缺乏就业竞争力,其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究其原因:是一些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出了问题。大胆改革传统模式,推行适合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189-01
1 什么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
1.1 项目课程的历史沿革
通常认为,项目课程始于克伯屈,并且始于普通教育,但是根据克诺(M.Knoll)的研究,项目课程是始于职业教育,并且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它与自然科学家的实验,法学家的案例研究,军事参谋的沙盘练习(sand-table exercise)属于同一类型的课程模式。与实验、案例研究、沙盘练习一样,项目课程也起源于职业的专门化,只是在内容上不是经验的、解释的或战略研究,而是建造(即设计房屋、修建运动厂,或者制造机器),这充分体现了它的职业教育特色。但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理论研究与实验的还是克伯屈。由于当时我国尚没有课程概念,因此,把他的理论译成了设计教学法,这一巧妙译法却反映了项目课程内涵在克伯屈理论中的变化。
1.2 项目课程的内涵
理解项目课程的关键是理解“项目”。何为项目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项目”一词的涵义不同,从而导致项目课程涵义的差别。有人把课程中的“项目”划分成5种类型: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按照这一划分,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因此,项目课程就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当前急需推行项目课程教学。
2 职业教育实施项目课程的起因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这种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主要进行知识传授,课程结构和内容总体上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模式,对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把握不够,特别是在针对就业和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脱节严重,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从功能上讲,职业教育已经跳出了普通教育的范畴,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尽管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还要进行普通教育,关注学习者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使之成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但是这种关注更多体现在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上面,体现在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对生产、服务实际工作过程的了解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遵循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实施教学和训练,而传统学科型课程显然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即使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这样。另一方面,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讲,职业教育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实施教学和训练还要建立在对学习者实际状况的研究之上。有这样几个事实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是学生不是像人们想象的能够掌握或者只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就能掌握学科型课程高深繁难的专业知识。现在职业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下降,这是教育发展的表现,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更多的人愿意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并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二是相当多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心理烦躁,对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和繁难的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或非常厌烦,学习的失败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信心,也使得一部分学生通过怠学、上网、辍学等方式抵触或逃避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厌学而早就放弃了求学。三是学生对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比较愿意接受。事实反映:学生在教师进行单纯的课堂专业理论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极不理想,约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20%~30%,教师认为已经全部讲过的内容,实际上学生并未理解多少。这样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很低,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职业教育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按照技能型人才的成才规律来进行。所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必须彻底破除目前高深、繁琐、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在课堂上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四个方面反映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构建的要求。
3 项目课程是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1)容易培养学习兴趣。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从课堂理论转变为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教学过程的中心则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协调员、整个学习的“幕后操纵者”。理论教学从枯燥教学转变为兴趣教学,彻底改变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在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课程内容紧扣工作任务,既介绍学生实施项目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学生实施项目后深化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变过去学生的“只会说不会做”为“既会说又会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3)教学结果的评价更科学。项目课程的学习评价一改过去只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的做法,对实施项目的成果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记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评估,学生在重点知识、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合作学习等方面掌握或改善的情况能得以真实反应。
总之,项目课程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选择有其合理性。要超越功利主义的认识局限,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角度来认识这一合理性。改革总是有困难的,只要勇于探索,不懈努力,从领导到教师全员参与,项目课程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只有大胆改革、积极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学校发展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石伟平.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A].教育部职成教司、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189-01
1 什么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
1.1 项目课程的历史沿革
通常认为,项目课程始于克伯屈,并且始于普通教育,但是根据克诺(M.Knoll)的研究,项目课程是始于职业教育,并且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它与自然科学家的实验,法学家的案例研究,军事参谋的沙盘练习(sand-table exercise)属于同一类型的课程模式。与实验、案例研究、沙盘练习一样,项目课程也起源于职业的专门化,只是在内容上不是经验的、解释的或战略研究,而是建造(即设计房屋、修建运动厂,或者制造机器),这充分体现了它的职业教育特色。但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理论研究与实验的还是克伯屈。由于当时我国尚没有课程概念,因此,把他的理论译成了设计教学法,这一巧妙译法却反映了项目课程内涵在克伯屈理论中的变化。
1.2 项目课程的内涵
理解项目课程的关键是理解“项目”。何为项目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项目”一词的涵义不同,从而导致项目课程涵义的差别。有人把课程中的“项目”划分成5种类型: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按照这一划分,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因此,项目课程就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当前急需推行项目课程教学。
2 职业教育实施项目课程的起因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这种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主要进行知识传授,课程结构和内容总体上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模式,对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把握不够,特别是在针对就业和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脱节严重,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从功能上讲,职业教育已经跳出了普通教育的范畴,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尽管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还要进行普通教育,关注学习者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使之成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但是这种关注更多体现在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上面,体现在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有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对生产、服务实际工作过程的了解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遵循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实施教学和训练,而传统学科型课程显然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即使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这样。另一方面,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讲,职业教育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实施教学和训练还要建立在对学习者实际状况的研究之上。有这样几个事实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是学生不是像人们想象的能够掌握或者只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就能掌握学科型课程高深繁难的专业知识。现在职业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下降,这是教育发展的表现,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更多的人愿意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并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二是相当多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心理烦躁,对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和繁难的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或非常厌烦,学习的失败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信心,也使得一部分学生通过怠学、上网、辍学等方式抵触或逃避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厌学而早就放弃了求学。三是学生对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比较愿意接受。事实反映:学生在教师进行单纯的课堂专业理论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极不理想,约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20%~30%,教师认为已经全部讲过的内容,实际上学生并未理解多少。这样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很低,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职业教育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按照技能型人才的成才规律来进行。所以,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必须彻底破除目前高深、繁琐、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在课堂上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四个方面反映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构建的要求。
3 项目课程是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1)容易培养学习兴趣。项目课程教学的核心从课堂理论转变为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教学过程的中心则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协调员、整个学习的“幕后操纵者”。理论教学从枯燥教学转变为兴趣教学,彻底改变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在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课程内容紧扣工作任务,既介绍学生实施项目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学生实施项目后深化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变过去学生的“只会说不会做”为“既会说又会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3)教学结果的评价更科学。项目课程的学习评价一改过去只进行理论知识考试的做法,对实施项目的成果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记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评估,学生在重点知识、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合作学习等方面掌握或改善的情况能得以真实反应。
总之,项目课程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选择有其合理性。要超越功利主义的认识局限,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角度来认识这一合理性。改革总是有困难的,只要勇于探索,不懈努力,从领导到教师全员参与,项目课程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只有大胆改革、积极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学校发展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石伟平.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A].教育部职成教司、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