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以《平原》为方法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10日,《收获》六十周年庆典朗诵会,毕飞宇上台,取下架在光滑头顶上的眼镜,以作家中罕见的动人普通话,朗诵了下面这段: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
  这是《平原》的开头,发表在2005年的《收获》上,时隔十二年,毕飞宇从他众多的得奖作品中选择《平原》献给《收获》庆典,可见情有独钟。他自己在访谈中说过,这部长篇写了三年半,是他整个写作生涯中“运气最好的一部”,因为它从来没有被打断过,也使得他在交稿后用很长时间来适应告别了《平原》的日子。
  最近九歌出版社重新推出了毕飞宇“一口气”写下来的小说,我也重新看了《平原》。小说讲述了“文革”后期苏北平原上的王家庄,插一句,“地球上的王家庄”毫无疑问将随着毕飞宇的小说成为文学地理学上的著名座标,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苏童的江南香椿树街一样进入历史。
  王家庄的麦子鼓了,年轻的身体也呼之欲出,跟着母亲改嫁到王家庄的端方,也从拖油瓶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和成分不好的地主女儿三丫互相暗暗喜欢上了,有了开辟鸿蒙偷食禁果的一夜,用小说中的描述,二人“一上来就全力以赴,有点像最后的一搏,是那种鞠躬尽瘁的劲头。他们不是亲嘴,是吃。可是,吃不饱,越吃越饿”。因为三丫的出身,他们情爱的第一顿,也成了最后一顿。不能和端方在一起,还被家里安排嫁给一个瘸子,三丫选择了自杀。毕飞宇在自杀一场戏中展现的控制力,让他稳稳成为中国第一排作家。
  三丫选择喝敌敌畏自杀,可因为害怕,敌敌畏并没有真的下肚,但是,在王家庄全村人的围观下,尤其端方飞奔而来,众目睽睽下他抱着她,她把他的手放在胸口,这戏必须往下演,而且,为了逼真,必须送镇上,送镇上还不够,一路让村里医生兴隆给吊着盐水。是盐水坏了事,吊进三丫身体里的是兴隆偷偷制作的汽水,三丫就这样没了。毕飞宇没有接着渲染端方和王家庄的悲痛,因为三丫的命不好,她的葬礼遇到了轰轰烈烈的唐山大地震,而因为王家庄离震中很远,地震只影响了王家庄的飞禽走兽,送葬的队伍赶着去捞虾捡鱼,三丫之死就这样在小说中过去了。
  《平原》二十四章,三丫在第十二章死去,后面主线是王家庄书记吴蔓玲和端方的撕扯,但是就像三丫的死,彰显的其实是王家庄的整体人情和生态,毕飞宇要写的,不是端方的两次恋情,而是一個村庄的1976肖像。虽然我个人不完全同意毕飞宇对“文革”的整体把握,包括飘荡在王家庄内部的鬼和缠绕老鱼叉的鬼,都显得平面而教条,其寓言效果没有逸出任何同类小说,好在毕飞宇的作家直觉让他对大事件非常警惕,他的所有作品虽然都有历历在目的政治史野心,但是他的人物没有一次泛滥成社会学符号,之前的《青衣》如此,《平原》如此,之后的《推拿》也如此。
  也是因此缘故吧,《平原》交稿前,毕飞宇几乎是以壮士断腕般的心肠,把三十三万的原著删到了二十五万,其中寓意特别显豁的“顾先生”部分就删了四万。时隔多年,删掉了的八万字让毕飞宇想起来,还有点痛心私生子沦落江湖一般,但是,回头重看顾先生部分,真要为作者当年的决心点赞,实在这个顾先生,太不“平原”了。相比之下,饱受读者和评论抨击的吴蔓玲,虽然在形形色色的小说评述中被描述成了一个政治动物,但在小说内部的展开过程中,她却获得了比三丫更强劲的艺术面值,而且也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作者本人的史观。
  一心为公的吴蔓玲,在端方的身影里获得了爱的觉醒,她似乎无懈可击其实千疮百孔的青春由此获得了最后的整合机会。可惜的是,端方却在她的爱力中下跪了。小说最后,被疯狗咬伤的吴蔓玲疫情发作,被村民摁在了地上,她不断呼唤端方,端方终于赶来,他们彼此呼唤了对方的名字,吴蔓玲突然安静下来,她的目光也“极度的柔和”,“眼睛开始笑了”,“脸也笑了起来”,然后小说剧烈抖动,吴蔓玲一把拽住端方,搂紧了端方的脖子,一口咬了下去。
  小说结尾在吴蔓玲的呓语中,“端方,我终于逮住你了”,戛然而止,犹如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吴蔓玲的结局让许多论者包括作家本人都认同“异化”这个主题,在任何意义上,吴蔓玲和狗、和端方的关系,包括养猪人和猪、和人的关系,都可以看成是异化,但是,《平原》的叙事本身突破了异化,换句话说,作者宽敞的叙事让这个1976的异化故事获得了另外一面,就像乡村生活叙事有效地阻击了三丫之死的政治延绎。
  因此,朴素点说,如果我们不是被千篇一律的伤痕寓言文学开垦过,吴蔓玲咬住端方的这一口,为什么一定要被读解成历史释放的“病毒”,而不能是平原馈赠的“力量”,一种虽然可怕但始终滚烫甚至足以改写病毒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我也不同意作者在访谈中,把端方未来的命运想象成某个地方的包工头,两次抱住过为爱死去活来的姑娘的端方,难道就不能成为命运的一个书写者?甚至,成为毕飞宇吗?
  这是《平原》给我的想象,也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理由。小说人物已经超越了作家的想象,小说也飞跃了作家设定的年份,这才是“平原”的题中之意,迈向一个“内心世界”更辽阔的20世纪,借此既挣脱对中国作家构成语境也构成噩梦的卡夫卡和弗洛伊德,也挣脱整整三代的伤痕书写。这种能量,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马不停蹄的“一口气”写作状态,他提着这口气,在苏北平原上奔驰,地主女儿和公社书记获得一样的篇幅,泰山之死穿插小猪之殇,时间和空间互相制衡,这才让《平原》真气浩荡,穿山越岭。
其他文献
刘强:很高兴我们能进行这场跨越年龄和时空的交流。我想开门见山进入谈话。请先说说你的诗观。  项美静:老师好!我以为诗也是一种宗教,且是综教。但,绝不是说教。而我们的灵魂是孤独的,需要对话,需要喂养。我写诗,用诗喂养我的灵魂,让生活更像一首诗。 “我的灵魂是流浪的旅人/随身的行囊/只有一页稿纸”。  刘强:你如何理解诗的功能性?  项美静:诗歌就是历史,自然也必然会介入时代。其次,因诗歌创作有其高度
期刊
夏商的长篇小说《乞儿流浪记》写的是现代都市旁边一个荒凉小岛的传奇,这里面发生的一切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在蔑视、敌意和极度贫困中顽强生存的弃婴,原始的乞讨,同样原始的海边渔猎生活,被跨海大桥工程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的野兽一般尚未开化的民工,他们的野蛮、欲望、犯罪、疾病、死亡以及随之而来集自杀与谋杀于一身的疯狂卖淫,无不以极端直观的摄相呈现在你面前。你或许可以很自然地将夏商笔下的这些人物命名为“底层”或
期刊
摘 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整本《疼痛》就是表现了“吾年不安”。这种不安表现在诗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生理的、心理的、观念性的、实物性的,等等,否则不足以说明这块被命名为“痛苦”基石的厚实和沉重,从而证实挺直的指向和高度。这一系列的“疼痛”不仅呈示了一种赵氏宣泄的模式,它还必须被视为一种自省。  关键词:赵丽宏 疼痛 崇高感 坠落 暗物质 脊梁  当我们说崇高的时候,“疼痛”这个词,已被提升到“虚无”的层
期刊
清理旧物,无意中发现诗人蒋锡金先生的一篇“追记”,题为《南京解放时的荊有麟》。这是锡金先生1977年11月14日访问孔罗荪的追记,谈话地点在上海淮海中路1610弄5号孔罗荪家中。“追记”全文是:  武汉第三厅时期好像大家都不觉得有这个荊有麟。  以后到了重庆,在郭老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中荊有麟便出现了。由于他的行踪诡秘,文艺界对他都怀有警惕性。  南京解放的时候我正在南京,那时还有陈瘦竹和方光焘。
期刊
我最早的写作是从诗歌开始的。那时是初中。我已经忘记了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就写下了第一首诗。或许是上课实在无聊,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突然发现了一种可以表达自我的途径;又或者,仅仅是对那些字词排列起来所产生的神奇效果感到惊讶,進而自己也想尝试这语言的魔术。最开始的写作动机真的是无法说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我没有想到会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有许多半途而废的计划,比如学画画,学音乐,学外语……算起
期刊
给作家排座次,其实是个很无聊的事,因为文学这东西,首先不能强求审美标准和尺度统一,其次也不是靠投票、靠领导就可以决定。说到底,在基本审美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文学作为一种被欣赏的对象,完全可以由个人的好恶决定。或者说,哪怕是再有名的评论家所认为最好的作家作品,只要是读者不喜欢,完全可以扔一边。强迫人喜欢,是一种恶劣的霸道的病态强迫症,这话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这样说。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为什么还滥俗地让鲁
期刊
《蜡日》  陶渊明有些诗,不看专家的注释或分析还好,看了反而觉得更糊涂。这里只好采取“摆落悠悠谈”(陶渊明《饮酒》其十二),自己来做主的大胆策略,直接面对原作。这时没有中介也许更好些,例如《蜡日》这首诗就是如此。诗云: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这首诗的格调颇近于民歌。所谓“蜡日”是古代年终的一个大节日,后来称为“腊日
期刊
诗美艺术的扭转  项美静是一位女史诗人,诗学甚深,诗作亦丰。她是浙江湖州人,较长时间居住台北,在中外十数家媒体发表诗作,出版诗集《与文字谈一场恋爱》等,受到中外华文诗坛的关注和赞赏。当下,中国新诗发展到她这儿,诗美艺术发生了一种扭转,即更重视诗的叙事和描摹。  项美静喜欢写微型诗,近作《微诗一百○八首》,追求唐代寒山子等“天台三圣”(三僧)诗的禅味,诗美艺术堪佳。以之为例,先做一些品读,而后再评论
期刊
戴冠青:林湄姐,您与其他海外作家不同,近几年一写就是几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如《天望》《天外》等,每一本都是沉甸甸的五六十万字,内容也相当厚重。请问您是怎么给这几部小说命名的?是不是都与“天”有关?  林 湄:是,都与“天”有关。人处地球表面,依感官意识改变和创造物质世界。“天”是超世俗超人脑认识能力之外,虽眼不能见手不能触却与人类存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虚空”,然科学家已证实“虚空”也是一种存在,可惜
期刊
一直都觉得,人总会面临“如何置放自己”的问题。但比这个问题更困扰人的,是“如何寻找一张自己的地图”。这张“地图”,除让人知道自己此刻所处位置,更说明自己从何处来,可能往何处去。对于那些早早离开故乡的人,这张“地图”比原乡更能代表“故乡”。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甚至适应在新的环境中急剧变化的自己,这说起来简单,实则艰辛。  和很多精神生活逐渐成熟之后才开始写作的人不一样,我的写作开始较早。对我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