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环境意识等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然资源;教育内容;园本课程
近年来,在新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因地制宜,对幼儿所处的环境及现实、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和提升,并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有效研究。
一、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孩子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获取的丰富的可利用教育资源。春天,带领孩子们到田间观赏绿油油的麦田、到山上观察粉红色的桃花、到小河里捉小蝌蚪;夏天,带领孩子们到小溪边玩沙,到小溪里玩水枪、打水仗,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本领;秋天,带领孩子们参观农民们的秋收景象,让孩子们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冬天,带领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孩子们的心,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孩子们唱歌、跳舞、游戏,欢乐无比。他们用花草编花篮、草帽,小巧玲珑;用泥巴、瓜果做个雕塑,栩栩如生;用树叶、草叶、草秸拼贴图形,生动有趣。大自然中这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使之想象力更为丰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巧用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首先,学会甄别,要分得清哪些资源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多年来,我们本着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等原则,重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勤俭节约、团结合作传统美德的形成。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看,从藤上摘下的黄瓜,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绿色的枝叶,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就尽现眼底。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就能充分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深挖自然资源,构建园本课程
构建园本化特色课程的实施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的自然资源也能多渠道地运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暗藏着许多有效整合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契机,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采集挖掘适合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内容,是一条可取的有效途径。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农忙时节带领孩子去田边地头给农民伯伯送凉开水和毛巾,既培养了孩子对他人、社会亲近的态度,体验帮助人的快乐,又让孩子了解了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同时还知道原来我们吃的粮食是这样来的。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自然,鼓励他们自己去动手做一做,唤起孩子对劳动的热爱。同时,农村幼儿园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让幼儿搞一些科学观察与实验。早春时节我们在附近的小池塘里观察青蛙那又黑又粘的卵是怎样慢慢变成蝌蚪的,蝌蚪又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由此幼儿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细致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记录。这样的观察其实很有意义,师生共同在探究中成长,提高了科学素养。
在农村,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自然界的事物,有些是他们所熟悉的,有些是他们感到好奇的,那么我们就拿这些事物来构建语言课程。可选择幼儿熟悉的话题来进行讲述活动,如“我家的小动物”,这样的话题孩子们讲一百遍都不会有重复的内容!“说说我的新发现”的话题也会让幼儿有极大的谈话、交流欲望,这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间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我们还特意经常用优美词句向幼儿描述所看到的自然风景,使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对文学语言进行情境欣赏、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语言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虽然我园地处农村,但是我们周围有自然资源这个天然的教育资源宝库,实践证明: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我们用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勇于探索的品德。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去发掘民间珍宝,相信不久的将来,自然资源一定会在幼儿教育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然资源;教育内容;园本课程
近年来,在新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因地制宜,对幼儿所处的环境及现实、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和提升,并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有效研究。
一、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孩子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获取的丰富的可利用教育资源。春天,带领孩子们到田间观赏绿油油的麦田、到山上观察粉红色的桃花、到小河里捉小蝌蚪;夏天,带领孩子们到小溪边玩沙,到小溪里玩水枪、打水仗,孩子们在“玩”中学到了本领;秋天,带领孩子们参观农民们的秋收景象,让孩子们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冬天,带领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孩子们的心,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孩子们唱歌、跳舞、游戏,欢乐无比。他们用花草编花篮、草帽,小巧玲珑;用泥巴、瓜果做个雕塑,栩栩如生;用树叶、草叶、草秸拼贴图形,生动有趣。大自然中这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使之想象力更为丰富,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巧用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首先,学会甄别,要分得清哪些资源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多年来,我们本着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等原则,重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勤俭节约、团结合作传统美德的形成。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看,从藤上摘下的黄瓜,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绿色的枝叶,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就尽现眼底。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就能充分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深挖自然资源,构建园本课程
构建园本化特色课程的实施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的自然资源也能多渠道地运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暗藏着许多有效整合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契机,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采集挖掘适合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内容,是一条可取的有效途径。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农忙时节带领孩子去田边地头给农民伯伯送凉开水和毛巾,既培养了孩子对他人、社会亲近的态度,体验帮助人的快乐,又让孩子了解了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同时还知道原来我们吃的粮食是这样来的。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自然,鼓励他们自己去动手做一做,唤起孩子对劳动的热爱。同时,农村幼儿园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让幼儿搞一些科学观察与实验。早春时节我们在附近的小池塘里观察青蛙那又黑又粘的卵是怎样慢慢变成蝌蚪的,蝌蚪又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由此幼儿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细致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记录。这样的观察其实很有意义,师生共同在探究中成长,提高了科学素养。
在农村,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自然界的事物,有些是他们所熟悉的,有些是他们感到好奇的,那么我们就拿这些事物来构建语言课程。可选择幼儿熟悉的话题来进行讲述活动,如“我家的小动物”,这样的话题孩子们讲一百遍都不会有重复的内容!“说说我的新发现”的话题也会让幼儿有极大的谈话、交流欲望,这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间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我们还特意经常用优美词句向幼儿描述所看到的自然风景,使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对文学语言进行情境欣赏、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语言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虽然我园地处农村,但是我们周围有自然资源这个天然的教育资源宝库,实践证明: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我们用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勇于探索的品德。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去发掘民间珍宝,相信不久的将来,自然资源一定会在幼儿教育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