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为影像暴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文化背景
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读图成为一种重要交流信息的方式。广义的视觉文化是指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形成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狭义的视觉文化指的是由视觉媒介传播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的来临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人类对于视觉的强烈依赖是视觉文化来临的根本动力。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有80%是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其他知觉共占10%。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直观,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因此才有谚语道“百闻不如一见”。其次,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物质保障。从早起的摄影术到今天的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使得影像的创作更加便利和真实,这一切都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当视觉文化时代来临时,并非简单的由口耳相传和阅读书籍到观看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体的转向,深刻的变化如同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所言: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倾向于高度的视觉化。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当代生活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甚至购物消费活动也视觉化,购物不只是购买商品,同时也是对商品的包装、商场内部环境的视觉快感的消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想今天这样忙碌和劳累,正是处于视觉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直观的影像压倒了抽象的文字,成为了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重要手段。相应地,暴力内容的表达手段也相应的视觉化,以便满足人们对于视觉欲望的满足,这可以说是影像暴力泛滥的基本原因。
二、暴力是人类内心本能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人类对暴力的崇拜和喜爱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是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他形象的比喻说: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其露出的是意识部分,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绝大多部分是无意识部分。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荣格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人类能够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自然法则中繁衍下来并成为生物界最强大的生物,首先得益于人类暴力手段的强大使得人类自身能够在猛虎野狼的强悍威胁下生存下来。在工具还不够发达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集体确保对外暴力的强大,因此,在那个注重以力量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越是强大的暴力越是被人们所推崇。久而久之,暴力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虽然人类已经远离生物界进入到文明时代几千年,但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并没有得到改变。正如西方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所言人类的暴力行为具有先天性的基因,在《论侵犯性》一书中他写到“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性欲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快感”。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也指出,本能有两种:一种是生本能,另一种是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自卫,繁衍,出于自我保护和壮大的原则。而死本能却恰好相反,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其基本特点是具有保守性。就是说,其目的是追求生命的终结,即把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在人那里,死的本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向内的,即人的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另一种是向外的,即在有可能向外发泄的情况下,它不再寻求自我毁灭,而是企图毁灭他物。破坏、侵略、离间、殴斗、战争等是它的一些表现形式。所以弗洛伊德说,死的本能是一个针对外部世界和其他机体的破坏的本能。
三、影像暴力作为暴力的承载形式,具有美学的价值
影像暴力是暴力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追溯人类对于暴力之美的表现和欣赏, 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对力量和强健身体的崇尚和审美需求。这在人类原始记忆中是赢得食物和与异性交配机会的主要因素, 在今天, 它仍然是健美的标准。原始人佩戴用兽骨做成的装饰品, 画在石洞壁上的狩猎图, 都是在炫耀自己的力量, 炫耀自己的力量所带来的胜利。暴力之所以美, 正在于人们对于力量的崇拜, 在于它是生命力的表现, 一种生存权利的扩张。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 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走过的历程的回顾, 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古希腊著名的大理石雕塑《掷铁饼者》、《持矛者》所描述的都是体格强健的躯体, 体现了早期人类对于“强壮”和“力量”的审美表达。约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著名浮雕《拉奥孔》可以说是艺术中最早的对于暴力场面的描述, 雕塑中, 拉奥孔和两个儿子受巨蛇盘缠而痛苦挣扎, 雕塑中的人物激烈地扭曲身体, 目光惊恐而绝望, 所有的肌肉和神经都在传达着紧张而惨烈的死亡气息。艺术家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刻画了这惨绝人寰的暴力瞬间。再比如说希腊神话, 神话本身就充满了暴力, 这成为了传统。还有就是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也无法回避暴力, 因为历史本身充斥着暴力。一直到二十世纪为止, 暴力在艺术作品中还是经常有所表现。可见, 对于暴力的欣赏和追求历史悠久。进入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今天,借助于电子和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暴力的艺术呈现也相应的由雕塑、绘画进入到了影像表现的时代。
四、电影电视特殊的技术艺术手段造就了暴力美学的诞生
影像暴力的泛滥,很大原因在于影像的“暴力美学”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这种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一改由传统媒体的静态形式,改由逼真的动态和声画结合的方式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由于摄影摄像手段以及三维动画技术和剪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大量应用,由此在电影理论中提出了暴力美学和奇观电影的概念。“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剥离了道德意识形态的电影形式,它强调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是一种审美判断而不是道德价值判断,它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而奇观电影则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穆尔维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明确指出了当代电影中的“奇观”现象。所谓的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传播学者周宪将这种电影奇观归纳为四类,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而影片中的暴力因素也借助于奇观的手段表现出奇观的暴力,以此满足观众的需求。比如在动作奇观中,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给人畅快淋漓的快感,从西北片牛仔决斗的拔枪动作,到警匪片中的枪战和飞车,再到卡通片中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无不体现了这种奇观的存在。在这样的片子中,动作的夸张性和刺激性远远超出了情节的需要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使得暴力动作本身成为电影表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祝传鹏,男,山东烟台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与媒介教育。)
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读图成为一种重要交流信息的方式。广义的视觉文化是指经由视听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与单纯由文字媒介传播形成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相区别。狭义的视觉文化指的是由视觉媒介传播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的来临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人类对于视觉的强烈依赖是视觉文化来临的根本动力。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有80%是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其他知觉共占10%。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直观,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因此才有谚语道“百闻不如一见”。其次,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物质保障。从早起的摄影术到今天的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使得影像的创作更加便利和真实,这一切都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当视觉文化时代来临时,并非简单的由口耳相传和阅读书籍到观看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体的转向,深刻的变化如同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所言: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倾向于高度的视觉化。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当代生活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甚至购物消费活动也视觉化,购物不只是购买商品,同时也是对商品的包装、商场内部环境的视觉快感的消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想今天这样忙碌和劳累,正是处于视觉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直观的影像压倒了抽象的文字,成为了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重要手段。相应地,暴力内容的表达手段也相应的视觉化,以便满足人们对于视觉欲望的满足,这可以说是影像暴力泛滥的基本原因。
二、暴力是人类内心本能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人类对暴力的崇拜和喜爱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是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他形象的比喻说: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其露出的是意识部分,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绝大多部分是无意识部分。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荣格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人类能够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自然法则中繁衍下来并成为生物界最强大的生物,首先得益于人类暴力手段的强大使得人类自身能够在猛虎野狼的强悍威胁下生存下来。在工具还不够发达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集体确保对外暴力的强大,因此,在那个注重以力量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越是强大的暴力越是被人们所推崇。久而久之,暴力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虽然人类已经远离生物界进入到文明时代几千年,但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并没有得到改变。正如西方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所言人类的暴力行为具有先天性的基因,在《论侵犯性》一书中他写到“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性欲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快感”。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也指出,本能有两种:一种是生本能,另一种是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自卫,繁衍,出于自我保护和壮大的原则。而死本能却恰好相反,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其基本特点是具有保守性。就是说,其目的是追求生命的终结,即把机体的生命带回到无生命的状态。在人那里,死的本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向内的,即人的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另一种是向外的,即在有可能向外发泄的情况下,它不再寻求自我毁灭,而是企图毁灭他物。破坏、侵略、离间、殴斗、战争等是它的一些表现形式。所以弗洛伊德说,死的本能是一个针对外部世界和其他机体的破坏的本能。
三、影像暴力作为暴力的承载形式,具有美学的价值
影像暴力是暴力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追溯人类对于暴力之美的表现和欣赏, 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对力量和强健身体的崇尚和审美需求。这在人类原始记忆中是赢得食物和与异性交配机会的主要因素, 在今天, 它仍然是健美的标准。原始人佩戴用兽骨做成的装饰品, 画在石洞壁上的狩猎图, 都是在炫耀自己的力量, 炫耀自己的力量所带来的胜利。暴力之所以美, 正在于人们对于力量的崇拜, 在于它是生命力的表现, 一种生存权利的扩张。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 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走过的历程的回顾, 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古希腊著名的大理石雕塑《掷铁饼者》、《持矛者》所描述的都是体格强健的躯体, 体现了早期人类对于“强壮”和“力量”的审美表达。约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著名浮雕《拉奥孔》可以说是艺术中最早的对于暴力场面的描述, 雕塑中, 拉奥孔和两个儿子受巨蛇盘缠而痛苦挣扎, 雕塑中的人物激烈地扭曲身体, 目光惊恐而绝望, 所有的肌肉和神经都在传达着紧张而惨烈的死亡气息。艺术家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刻画了这惨绝人寰的暴力瞬间。再比如说希腊神话, 神话本身就充满了暴力, 这成为了传统。还有就是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也无法回避暴力, 因为历史本身充斥着暴力。一直到二十世纪为止, 暴力在艺术作品中还是经常有所表现。可见, 对于暴力的欣赏和追求历史悠久。进入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今天,借助于电子和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暴力的艺术呈现也相应的由雕塑、绘画进入到了影像表现的时代。
四、电影电视特殊的技术艺术手段造就了暴力美学的诞生
影像暴力的泛滥,很大原因在于影像的“暴力美学”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这种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一改由传统媒体的静态形式,改由逼真的动态和声画结合的方式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由于摄影摄像手段以及三维动画技术和剪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大量应用,由此在电影理论中提出了暴力美学和奇观电影的概念。“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剥离了道德意识形态的电影形式,它强调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是一种审美判断而不是道德价值判断,它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而奇观电影则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穆尔维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明确指出了当代电影中的“奇观”现象。所谓的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传播学者周宪将这种电影奇观归纳为四类,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而影片中的暴力因素也借助于奇观的手段表现出奇观的暴力,以此满足观众的需求。比如在动作奇观中,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给人畅快淋漓的快感,从西北片牛仔决斗的拔枪动作,到警匪片中的枪战和飞车,再到卡通片中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无不体现了这种奇观的存在。在这样的片子中,动作的夸张性和刺激性远远超出了情节的需要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使得暴力动作本身成为电影表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媒介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祝传鹏,男,山东烟台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与媒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