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二、教育的方式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中国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我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西方教育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它的弊端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
  三、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四、社会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人们过分看中他人的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经验,一位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试问:“经验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不给新人一个机会,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经验,这样一来,有经验的人老了死了,而没经验的人还是没经验,这样社会还能保证继续向前发展吗?西方的社会提供给了人们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对于家庭背景和经验也比较淡化,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完全可以爬到社会上层,而在中国,家庭背景不好的人一开始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冷落。生活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态自然也不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害怕失败,更不敢去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也更缺乏向社会挑战的勇气,缺乏创造精神。
  五、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是文化教学。本文提出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由此导致了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笔者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的现状和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解决本土文化失语的对策,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本土文化;文化失语;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借杜牧的两句诗作为文章的开头。古诗中说的是山与建筑的关系:在松林茂密的山坡上,一条迂回曲折、层迭向上的石级,伸向远处云烟缭绕之间
摘 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趋势和方向。文章具体分析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设计及目的,进一步证实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视,从中考、高考再到大学时期的四、六级考试,听力的比重不容小觑。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值得探讨和研究。国外相关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通过视觉学到新知识的比率高达83%,而听觉只占1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现代教育化的基础,是服务于其他学科的课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那么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了信息技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基于信息资源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环境也应运而生,它必将作为传统教育的一大补充。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课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多媒体”与“因特网”成了划
本文跟随苹果教父乔布斯挖掘“苹果力“的脚步,破译教育信息化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的综合”苹果力”——站得稳讲台的教学思想力、登得上高台的培训传播力、耐得住后台
摘 要: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曾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被列为公共必修课,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遭遇到了尴尬,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新时期下,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深化改革,努力创新,才能不辱使命,逐渐走出“困境”,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文化素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
情感目标的实现既有利于学生心身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但在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于情感目标的教学还是有所欠缺,教师在内容的设计、组织与
《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还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却要滞后得多。传统文言文教学长时期以来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模式: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们忙于记词义、记用法、记译文。教学目的是应对考试,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以字
作者简介:宋飏,男,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实习员,法学硕士。  摘要: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法律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的一个类别,其应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为导向,其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①法律硕士培养实习实践环节,是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关键性环节,是能否实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