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有着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但是,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还存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其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还存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及其滥用、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等问题。
一、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陈旧
思品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思品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当前很多老师的思品课教学依旧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基本是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思想品德课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思品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思品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应试教育”因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模式,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应试教育”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探讨
中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当务之急。
(一)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度”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和拓展。但这种深化和拓展必须有个“度”,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在讲授中忽视了这个“度”,任凭教师随心所欲、尽情拓展,这样尽管教师费了功夫,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有可能不得要领。所以,深化和拓展教材要有“度”,要以大纲为依据,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为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正在向思品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的发展,把21世纪新的德育要求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但网络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又起着负面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应当有所创新,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另外,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品、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由此可见,心理教育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思想品德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再加之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又密切相关,因此必然要求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课程。将心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可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这种意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而思想品德课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轨道上,老师上课时的任务就是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一字不差地答要点,有打油诗云:“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就使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
实践研究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主、自我调控、自我决断等方面;主动性是在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行动,其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主动参与以及兴趣等方面。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其发展目标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战能力等方面。要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很健全,学校基本还是采用原有的评价标准,偏重结果,忽略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初中思品教学课程改革,其中评价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要想真正调动起广大思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设计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根本目标,促进教师和谐、健康的发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振武.“金字塔”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06期
[2]黄佩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12期
[3]段玉昌.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练”[J];安徽教育;1988年11期
[4]王章贵.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法改革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12期
[5]桂德明.错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06期
[6]罗慕生.指挥棒与棒指挥──谈中考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挥作用[J];江西教育;1995年Z1期
[7]桂德明.走出困境的思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06期
[8]熊斌.新·准·深·活·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Z1期
[9]王荣光.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其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还存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及其滥用、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等问题。
一、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陈旧
思品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思品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当前很多老师的思品课教学依旧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基本是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思想品德课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思品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思品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应试教育”因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模式,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应试教育”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探讨
中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当务之急。
(一)教师要把握教学中的“度”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和拓展。但这种深化和拓展必须有个“度”,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在讲授中忽视了这个“度”,任凭教师随心所欲、尽情拓展,这样尽管教师费了功夫,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有可能不得要领。所以,深化和拓展教材要有“度”,要以大纲为依据,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为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正在向思品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的发展,把21世纪新的德育要求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但网络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又起着负面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应当有所创新,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另外,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品、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由此可见,心理教育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思想品德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再加之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又密切相关,因此必然要求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课程。将心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可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这种意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而思想品德课长期以来一直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轨道上,老师上课时的任务就是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一字不差地答要点,有打油诗云:“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就使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
实践研究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主、自我调控、自我决断等方面;主动性是在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行动,其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主动参与以及兴趣等方面。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其发展目标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战能力等方面。要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很健全,学校基本还是采用原有的评价标准,偏重结果,忽略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初中思品教学课程改革,其中评价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要想真正调动起广大思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设计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根本目标,促进教师和谐、健康的发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振武.“金字塔”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06期
[2]黄佩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12期
[3]段玉昌.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练”[J];安徽教育;1988年11期
[4]王章贵.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法改革初探[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12期
[5]桂德明.错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06期
[6]罗慕生.指挥棒与棒指挥──谈中考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挥作用[J];江西教育;1995年Z1期
[7]桂德明.走出困境的思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06期
[8]熊斌.新·准·深·活·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Z1期
[9]王荣光.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