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课的一些“麻烦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时它又是一门极其“麻烦”的学科。
  其趣味性表现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极强,遇到事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探出个究竟,而科学教材中安排的许多小实验,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麻烦”我认为则是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困难。
  因为学校配备和其它一些原因,有些实验材料是可以从实验仪器中直接拿来用的。而有一些实验的材料还需教师亲自搜集、寻找。例如:国红梅老师所讲的一节关于不同形状承重的一节课,由于她所需要的砝码没有合适的重量,因此便跑了沈阳的好多地方寻找可替代砝码的物体,最后想到了用螺丝帽替代的方法。但螺丝帽也有大有小,于是她便请商家用类似称金子的仪器逐个筛查,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可是又发现用来在纸上放砝码的“小托盘”不标准,会使实验不严谨,于是又费尽心思再寻找合适的替代品,最终想到了用饼干盒。由此可见,有时搜集、寻找合适的实验材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课前准备、课中收发、课后检查实验材料繁琐。
  教材中的实验,有些只需要一、两件实验材料,有些则需要好几件。尤其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材料,种类、数目更是繁多。因此,由教师一个人准备是一件“苦差事”。但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要想让他们把所有的实验材料带齐,一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有时他们所选的材料还不符合要求。学生所带材料不能使用,积极性会逐渐消退,久而久之也就不带了。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无材料可做的情况。所以,经常是任课教师自己东拼西凑,并动脑筋把这些材料有目的地分成若干份,再提供给学生,这也就难免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例如《观察水》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从而观察、得出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结论,我便到处收集不同形状的小容器。这里边有自己买来吃剩下的果冻盒、月饼盒,有朋友家中用来包装洗发水的塑料盒,有同事家的孩子吹泡泡用的小瓶子,还有学生玩橡皮泥时进行制作图案的“印版”……当我把收集来的瓶瓶罐罐清洗干净后,还要分成几组,并且使每个小组内的形状都不相同,而且尽量使小组间的也不相同,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而这只是繁琐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对于一节课包含的多个实验,教师就需准备更多的实验材料,并且在教学中一次次发放、一次次回收。还需课下及时检查实验器材有无破损,如有须及时更换,以免破损器材(如烧杯、试管等玻璃仪器)伤到学生和影响下一次实验及其效果。但无论是几个实验,都需教师课前进行试做。
  三、课中使用实验材料的纪律需反复强调。
  在上课过程中,使用实验材料时的纪律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由于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他们看见桌上的实验材料就会不自禁的去看、去摸,如此便不能认真听讲,也会影响教学进程。再如《观察水》中引导学生得出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结论这一环节。在教学时,我事先把材料发给了每个小组,当进行到此环节时,我便提出活动要求。可话未说完,有些学生就已开始兴致勃勃的动了起来。看此情形,我就急忙强调“先不要动,注意听怎么玩。”而材料用完后,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我只让他们将实验用品放回到桌上的托盘后就继续下面的环节。可仍有学生“意犹未尽”地还在悄悄的摆弄。于是我只好再次强调“刚才的活动已经结束了,有兴趣的话下课再玩好吗?”虽然学生听了劝告,但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心仍系在上面。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麻烦”呢?我想以下几种方法会有所帮助。
  1、提供材料要慎重。实验所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在选用材料时,一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些材料,还要选择一些常见的材料。科学不是神秘的,它应是离学生很近的。因此,可以选择从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方便取得的材料,这样一来学生对材料的表性少一些好奇,而专注于研究材料的主题活动上。要发掘材料的特性,寻求最简洁、最明了的材料来帮助学生解释科学的现象,以求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结构的材料,学生会被材料本身的特性吸引住,专注于研究材料的结果,因而就会避免同主题无关活动的出现。
  2.材料的发放要有次序。材料的呈现及时、到位,学生学习与实验的兴趣就高,反之就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削弱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什么材料什么时候发,是一开始就呈现所有的材料,还是一样一样的发,发的时间最恰当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时候回收等等问题,都需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早早预设,来不得半点马虎。可以是用什么,发什么;用时则发,用毕则收。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开始,平时就可以进行以下培养和训练:(1)培养一名领导能力强、大家认可的小组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即要为小组服务,而不能摆官架子。(2)培养一名字迹工整、写字快的记录员。(3)培养专门负责取、送实验材料和纪律、卫生的人员。
  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分工,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也是小组的负责人,对小组都有一份责任。而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需一点点、一步步地进行,不必操之过急,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学生的自觉性。
其他文献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
【摘 要】交通行业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柱,便利的交通可以增加区域间的交流,加大经济的往来,而路桥建设在整个交通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大路桥的建设数量,提高路桥的施工质量,延长期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是路桥建设的关键性工作。道路桥梁结构建成后,其使用环境全部都是在室外,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及不合理使用等等,都会造成对道路的不程度的损害,这就需要在路桥建设前就要做好实际勘查及相关设计工作,同时也要
合理的轮胎使用,目的在于降低轮胎的磨损速度,防止不正常的磨损和破坏,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随着轮胎技术的进步,特别要求轮胎在高速行驶条件下安全可靠、滚动阻力小、使用寿
本文以柳湾彩陶文化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了柳湾彩陶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在针对柳湾彩陶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分析论述的基础上,针对柳湾彩陶文化的多元化进行了重点解析
摘要:生物课堂教学中好的导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必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如何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学习情趣,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是每位生物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生物课堂导言设计在每一节课中的无穷魅力和其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 导言设计 探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我国小学教育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一代建设者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培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深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分析了制约农村社区教育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优化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医院信息管理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越来越依赖于医院的统计信息。可以说,医院的统计信息是一所医院的“生命线”。在医
期刊
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及祖国建设者的重任,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以及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掌握及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