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装的眼睛》一书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分析各种文体资源,揭示现代新闻报道的生态。通过分析文本,新闻写作的技巧也随之展开,且因秉承神圣伦理精神,使得新闻写作的技巧无限丰富,文本的生命力空间也被放大。
【关键词】新闻观 文体 新闻写作 价值
一、“武装的眼睛”:作者的新闻学立场
新闻报道和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方法问题,首先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人们如何“理解”新闻将直接决定新闻工作者如何“报道”和“写作”新闻。作者的新闻学观建立在对新闻理解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批判了传统新闻定义,但他并没有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指出,色彩斑斓的新闻的定义只不过是单纯的技术论思想的反映,这是作者思考新闻传播的逻辑起点。
第一,他将新闻传播纳入社会学知识框架思考,“新闻传播是由‘框架’与‘表述’所决定的。”所谓“框架”,“考验的是传播者的人类认知、生命体验、社会期待”;所谓“表达”,是指“纯熟运用语言组织语境”。由此,他认为用“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来规范、引领新闻传播是片面的,新闻应是“供给一种自由竞争、讨论的机制。它呼告的是理性反馈。”从形式上看来,这并不是一个严肃的新闻定义,然而这是深刻的,呼唤出了新闻学的精神,从更广泛的视野揭示出了新闻传播是一种“文化生产”。这种创见,是源于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他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说:“新闻是人性、社会事件、传媒、文体形式的有机相乘。”
第二,书中的历史思维。首先,这是由新闻传播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存在价值体现在它的时间性和真实性。因此,传受双方在理解具体的新闻事件时必须结合社会情景作出适当的调整,且纵向考察事件的形态,谭嗣同有云,“报纸都是当代史”。这就是他所强调的“单元观念史”,这是新闻从业者的记忆官能,一种在历史的纬度里的“新闻眼”。作者的新闻史观,强调了历史的鲜活性,为新闻史学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反对简单地将一切抽象化、数字化、超然化,呼唤的是具体的历史记忆。他把这种新闻传播学的品质称为“感情记忆”。当然,这也是作者对目前新闻传播界的历史性反思,是知识分子良心的呐喊!他提出了新闻传播的两种危险倾向:一是新闻的娱乐化,由信息和娱乐合成的新概念的流行;二是将新闻传播错误地理解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以及行为。
第三,新闻学的“生态框架”的建构,通过作者的“采访论”、“写作论”、“文体论”而体现出来——努力将新闻传播导入社会学框架。
一是,对新闻传播文化的生产机制的考察。新闻传播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构成方式,制约着社会语言、思维、公共空间的形成,而新闻是人类追寻精神的文化力量。传者与受者展开了互动的文化生产,新闻成为受众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
二是,新闻学“生态框架”的研究范围限定——“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将“公共空间”列入讨论,是作者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反思与建设。“议程设置”过分夸大了媒体人的客观效能,对受众的主观能动性缺少信心。事实上,人类无论在何种情景下都离不开知识背景、生命背景,换句话说,作者承认每个生命个体的同时在场是以不牺牲个人立场为前提的,因为,无论人们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信息,都无异于盲人摸象。
三是,新闻传播是健全社会的利器。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实质上就是搜集情报,将信息制作成信息包,并将它们传布四野。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一种文化生产,而这种文化生产是否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决于一种良性的传播机制。
这种理想将外化为新闻实践,我们知道新闻学是由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与新闻史组成,而作者并不是将三者分割开来,而是将其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文体资源的开发
第一,如何理解新闻文体?作者对新闻文体的理解已超越传统意义,他不仅看到了多元化时代下的新闻文体的变化,并且将新闻文体作为一种社会背景。作者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新闻文体:其一,用历史的视野去诠释新闻文体,这主要体现在文体形态的单元史构成,这是记者的智慧资源。其二,“新新闻主义”的视野。他反对抽象统一的标准,重新诠释了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客观主义”,即不仅是客观的事实,而且还有真实的情感,在多种样态的事实中产生它们的符号学意义。
第二,文体的分类。文体的分类是新闻写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因划分标准不同,使得研究成果大相径庭。作者认为文体的分类有两个特征:其一,文体分类的相对流变性。每种文体的运用背后总是离不开信息体系、论证、方法、风格的选择,这就使得在应对具体的新闻背景与不同的新闻事件之时,它的规则只能成为一个相对的参考体系。其二,文体之间的互相吸纳性。每一种文体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每种文体都是在努力揭示不同新闻事件中的信息,反映的差别只是微妙的。虽然如此,他也无法避免对文体的分类,把新闻文体分为印刷媒介文体写作和电子媒介写作。因此,这不仅超越了标准之间的差别,也将所有新闻文体纳入了自己的视野。
第三,新闻叙述的“修辞学”。作者将“新闻叙述自来就是一种修辞化叙述”引入了新闻文体理论,这是他新闻价值观的逻辑必然,是系统新闻观下在新闻文体理论方面的反映。他在探讨了各种叙事理论后,提出新闻写作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手段,“更应该是战胜人生的号音、交流心灵的使者”,是新闻价值观、结构与容量、文体与因素、气息与文体、修饰与篇幅、语言的运用的综合。
第四,新闻写作的意义。新闻写作是多种特征的综合体。新闻写作是一种传播,而其文本具备信息、符码和载体三元素,记者则是传播中的“守门人”,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学者型记者”,他们风格不同的自由表达构成了新闻写作的主体。因此,新闻写作不是一种对新闻现象的摹写,而是一种创造。在此基础之上,他揭示出新闻写作的规律:一是事实是说话的语言;二是对事实的运作;三是社会人生的探寻。
三、新闻文体的展开: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
作者紧紧抓住新闻文体的精神,结合具体的形态,展示新闻写作的技巧,凸显新闻文体的品格。他在书的后记中直接述说了自己的“神圣伦理精神——对新闻精神的敬畏而操作的”。他将这种“神圣伦理精神”融进了各种新闻文体之中。
作者进一步解析每种文体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是每种文体区别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它是新闻写作的框架,但结构只能是历史的,新的生产方式总要出现,记者不能总是以形害意,分类的理论总是滞后的。因此,新闻文体的写作必然要求总结一些技巧与原则。事实上,所有的新闻写作专著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技巧的研究上,然而,这种技巧与原则是抽象的,他将这些技巧予以展开,在文体的“工作台”、“形态”、“可能选择的空间”、“样态”、“形式”中去书写他们的灵魂。
第一,记者主体精神的确立。其一,需要社会学的眼光,在“社会学想象力”中,“人们会让想象的社会目标与当下的状况产生对比、抗衡,从而认知在一个网络之中的些小事物所深蕴的含义。”其二,记者思想的高度,这取决于记者生命空间的大小,以及他社会学眼光、灵活运思的能力。其三,让记者的认知、审美体验融于叙事中,结合人的命运、性格来书写,然而,记者主体精神的确立,是新闻记者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理想和动力。而记者主体精神反映在新闻写作上就是记者新闻写作的思维和心理。作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尊重现象与反缩减;其次,要有多向思维;最后,要在大的生命空间中纵横。如此,记者需要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或对文本存在的人类学感知,需要广阔的生命空间,走进新闻本体,充分地进行交流。这反映出记者的主体精神包括命运观、人性观和文本观,也包括对技巧的具体运用。
第二,紧紧把握文体的特点。在这个层面,他关注的已经是文体的外化——文本。文本已不是如文体那样抽象,但它表现文体。而文本就是写作的结晶,作者用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来展示写作的技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新闻写作上主要是新闻写作的结构和技巧,其目的也是让叙事清晰、完整、立体和符号化。他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写作的结构:一是由其外部入手来观察新闻结构的外在形体和基本格局;二是讨论新闻写作的内部结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五个要素;三是对新闻写作结构的本质规定——主体、结尾和背景。技巧则包含新闻语言和新闻写作的笔法,如果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新闻写作的结构,如此,也不能穷尽其意义。总之,他的着眼点是交流,便要在展现理论图景这一写作策略外,完成进一步的具体沟通。
第三,突出经典新闻写作的特点。一是他所举范文之多,且尽可能关注统一的现代性原则而不分中外;二是突出时代主旋律,反映出新闻文体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注意历史性,文体的新旧构成了一个广阔的新闻场;三是善于分析技巧、认知和感悟,并互相充实。四是在这个新闻场中,扩大我们的“生命空间”,让所有的因素在具体的新闻样态中激荡。
参考文献
1、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自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2、王春泉,《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3、王春泉,《武装的眼睛——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关于王春泉的历史思维在新闻学的运用,请参考王春泉,《历史意识在新闻学研究中的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指王春泉的《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和《武装的眼睛——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这三本专著
(作者;王强,西安政治学院基础系哲学教研室教员,博士;王小娟,西安陆军学院政工教研室教员,硕士)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关键词】新闻观 文体 新闻写作 价值
一、“武装的眼睛”:作者的新闻学立场
新闻报道和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方法问题,首先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人们如何“理解”新闻将直接决定新闻工作者如何“报道”和“写作”新闻。作者的新闻学观建立在对新闻理解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批判了传统新闻定义,但他并没有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指出,色彩斑斓的新闻的定义只不过是单纯的技术论思想的反映,这是作者思考新闻传播的逻辑起点。
第一,他将新闻传播纳入社会学知识框架思考,“新闻传播是由‘框架’与‘表述’所决定的。”所谓“框架”,“考验的是传播者的人类认知、生命体验、社会期待”;所谓“表达”,是指“纯熟运用语言组织语境”。由此,他认为用“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来规范、引领新闻传播是片面的,新闻应是“供给一种自由竞争、讨论的机制。它呼告的是理性反馈。”从形式上看来,这并不是一个严肃的新闻定义,然而这是深刻的,呼唤出了新闻学的精神,从更广泛的视野揭示出了新闻传播是一种“文化生产”。这种创见,是源于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他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说:“新闻是人性、社会事件、传媒、文体形式的有机相乘。”
第二,书中的历史思维。首先,这是由新闻传播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存在价值体现在它的时间性和真实性。因此,传受双方在理解具体的新闻事件时必须结合社会情景作出适当的调整,且纵向考察事件的形态,谭嗣同有云,“报纸都是当代史”。这就是他所强调的“单元观念史”,这是新闻从业者的记忆官能,一种在历史的纬度里的“新闻眼”。作者的新闻史观,强调了历史的鲜活性,为新闻史学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反对简单地将一切抽象化、数字化、超然化,呼唤的是具体的历史记忆。他把这种新闻传播学的品质称为“感情记忆”。当然,这也是作者对目前新闻传播界的历史性反思,是知识分子良心的呐喊!他提出了新闻传播的两种危险倾向:一是新闻的娱乐化,由信息和娱乐合成的新概念的流行;二是将新闻传播错误地理解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以及行为。
第三,新闻学的“生态框架”的建构,通过作者的“采访论”、“写作论”、“文体论”而体现出来——努力将新闻传播导入社会学框架。
一是,对新闻传播文化的生产机制的考察。新闻传播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构成方式,制约着社会语言、思维、公共空间的形成,而新闻是人类追寻精神的文化力量。传者与受者展开了互动的文化生产,新闻成为受众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
二是,新闻学“生态框架”的研究范围限定——“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将“公共空间”列入讨论,是作者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反思与建设。“议程设置”过分夸大了媒体人的客观效能,对受众的主观能动性缺少信心。事实上,人类无论在何种情景下都离不开知识背景、生命背景,换句话说,作者承认每个生命个体的同时在场是以不牺牲个人立场为前提的,因为,无论人们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信息,都无异于盲人摸象。
三是,新闻传播是健全社会的利器。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实质上就是搜集情报,将信息制作成信息包,并将它们传布四野。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一种文化生产,而这种文化生产是否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决于一种良性的传播机制。
这种理想将外化为新闻实践,我们知道新闻学是由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与新闻史组成,而作者并不是将三者分割开来,而是将其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文体资源的开发
第一,如何理解新闻文体?作者对新闻文体的理解已超越传统意义,他不仅看到了多元化时代下的新闻文体的变化,并且将新闻文体作为一种社会背景。作者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新闻文体:其一,用历史的视野去诠释新闻文体,这主要体现在文体形态的单元史构成,这是记者的智慧资源。其二,“新新闻主义”的视野。他反对抽象统一的标准,重新诠释了新闻报道的本质特征——“客观主义”,即不仅是客观的事实,而且还有真实的情感,在多种样态的事实中产生它们的符号学意义。
第二,文体的分类。文体的分类是新闻写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因划分标准不同,使得研究成果大相径庭。作者认为文体的分类有两个特征:其一,文体分类的相对流变性。每种文体的运用背后总是离不开信息体系、论证、方法、风格的选择,这就使得在应对具体的新闻背景与不同的新闻事件之时,它的规则只能成为一个相对的参考体系。其二,文体之间的互相吸纳性。每一种文体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每种文体都是在努力揭示不同新闻事件中的信息,反映的差别只是微妙的。虽然如此,他也无法避免对文体的分类,把新闻文体分为印刷媒介文体写作和电子媒介写作。因此,这不仅超越了标准之间的差别,也将所有新闻文体纳入了自己的视野。
第三,新闻叙述的“修辞学”。作者将“新闻叙述自来就是一种修辞化叙述”引入了新闻文体理论,这是他新闻价值观的逻辑必然,是系统新闻观下在新闻文体理论方面的反映。他在探讨了各种叙事理论后,提出新闻写作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手段,“更应该是战胜人生的号音、交流心灵的使者”,是新闻价值观、结构与容量、文体与因素、气息与文体、修饰与篇幅、语言的运用的综合。
第四,新闻写作的意义。新闻写作是多种特征的综合体。新闻写作是一种传播,而其文本具备信息、符码和载体三元素,记者则是传播中的“守门人”,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学者型记者”,他们风格不同的自由表达构成了新闻写作的主体。因此,新闻写作不是一种对新闻现象的摹写,而是一种创造。在此基础之上,他揭示出新闻写作的规律:一是事实是说话的语言;二是对事实的运作;三是社会人生的探寻。
三、新闻文体的展开: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
作者紧紧抓住新闻文体的精神,结合具体的形态,展示新闻写作的技巧,凸显新闻文体的品格。他在书的后记中直接述说了自己的“神圣伦理精神——对新闻精神的敬畏而操作的”。他将这种“神圣伦理精神”融进了各种新闻文体之中。
作者进一步解析每种文体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是每种文体区别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它是新闻写作的框架,但结构只能是历史的,新的生产方式总要出现,记者不能总是以形害意,分类的理论总是滞后的。因此,新闻文体的写作必然要求总结一些技巧与原则。事实上,所有的新闻写作专著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技巧的研究上,然而,这种技巧与原则是抽象的,他将这些技巧予以展开,在文体的“工作台”、“形态”、“可能选择的空间”、“样态”、“形式”中去书写他们的灵魂。
第一,记者主体精神的确立。其一,需要社会学的眼光,在“社会学想象力”中,“人们会让想象的社会目标与当下的状况产生对比、抗衡,从而认知在一个网络之中的些小事物所深蕴的含义。”其二,记者思想的高度,这取决于记者生命空间的大小,以及他社会学眼光、灵活运思的能力。其三,让记者的认知、审美体验融于叙事中,结合人的命运、性格来书写,然而,记者主体精神的确立,是新闻记者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理想和动力。而记者主体精神反映在新闻写作上就是记者新闻写作的思维和心理。作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尊重现象与反缩减;其次,要有多向思维;最后,要在大的生命空间中纵横。如此,记者需要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或对文本存在的人类学感知,需要广阔的生命空间,走进新闻本体,充分地进行交流。这反映出记者的主体精神包括命运观、人性观和文本观,也包括对技巧的具体运用。
第二,紧紧把握文体的特点。在这个层面,他关注的已经是文体的外化——文本。文本已不是如文体那样抽象,但它表现文体。而文本就是写作的结晶,作者用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来展示写作的技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新闻写作上主要是新闻写作的结构和技巧,其目的也是让叙事清晰、完整、立体和符号化。他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写作的结构:一是由其外部入手来观察新闻结构的外在形体和基本格局;二是讨论新闻写作的内部结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五个要素;三是对新闻写作结构的本质规定——主体、结尾和背景。技巧则包含新闻语言和新闻写作的笔法,如果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新闻写作的结构,如此,也不能穷尽其意义。总之,他的着眼点是交流,便要在展现理论图景这一写作策略外,完成进一步的具体沟通。
第三,突出经典新闻写作的特点。一是他所举范文之多,且尽可能关注统一的现代性原则而不分中外;二是突出时代主旋律,反映出新闻文体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注意历史性,文体的新旧构成了一个广阔的新闻场;三是善于分析技巧、认知和感悟,并互相充实。四是在这个新闻场中,扩大我们的“生命空间”,让所有的因素在具体的新闻样态中激荡。
参考文献
1、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自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2、王春泉,《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3、王春泉,《武装的眼睛——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关于王春泉的历史思维在新闻学的运用,请参考王春泉,《历史意识在新闻学研究中的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指王春泉的《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和《武装的眼睛——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这三本专著
(作者;王强,西安政治学院基础系哲学教研室教员,博士;王小娟,西安陆军学院政工教研室教员,硕士)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