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更加深刻地表达主题。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大量数字拥挤在新闻报道中不仅削弱了新闻的清晰度,而且让受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本文从一条新闻说起,结合作者多年新闻实践经验,从数字的来源、选取、处理和使用四个方面对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 数字 运用
2009年12月5日,中央一媒体在新闻节目中以“以情动迁,和谐拆迁,一切为拆迁百姓造福”为题,报道某市铁路西客站改建工程,15万居民完成搬迁,无一例上访。文中提到:“22.7万平米拆迁面积,3600多户、15万居民,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建设如何保证顺利有序?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看房、选房、联系周转房和搬家全程跟踪、免费服务;设立补助基金,帮助孤、老、残、特困户等特殊群体优先动迁。一系列关爱民生的服务举措让拆迁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组数字:拆迁3600户、拆迁面积22.7万平方米、拆迁人口15万人。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平均每户41.67人,人均居住面积仅仅1.47平方米。这篇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有悖于生活常理,从而使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第一要求是准确。数字是语言文字中最准确的符号。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更加深刻地表达主题。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笔头好的记者能想办法让‘一串电话号码跳起舞来’。他们总是努力把满篇数字的东西,写得生动活泼一些。”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数字却成了令编辑、记者头痛的角色——数字是很重要的事实材料,新闻报道离不开数字,尤其经济新闻更离不开数字,但大量数字拥挤在新闻报道中削弱了新闻的清晰度,让受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如何处理好枯燥乏味的数字,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已经成为编辑、记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一、数字来源要权威、准确
数字里面有政治。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必须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作为记者表述新闻观点或陈述新闻事实的重要依据,新闻报道中选取数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这条生命线。数字用得恰当,能使新闻报道的观点清楚、论据充分;运用不当甚至出错,不光是个文字错误,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争议。所以,数字的来源一定要有权威性,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说服力。准确、客观是权威的前提,权威是准确、客观的保障。目前,在新闻报道中滥用个案或偶然数字想象绝非是个别。一些记者在采写稿件时为追求轰动效应甚至杜撰数字,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严重违背新闻从业道德的行为。
数字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政府或其他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如果数字来源于非权威机构,运用数字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准确性,推算它的合理性,考虑它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抽样调查的方法是否科学,调查结果是否真实。记者引用数字时一定要交代数字的来源,必要时还要作出说明。
二、数字选取要有整体概念
著名记者艾丰有一句名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情。”作为一名记者要善于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来思考和发现问题。数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根据已有数字来分析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做好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明白数据所产生的背景、意义,用统筹的方法实现数字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记者在选取数字时要有整体概念,把每一组素材数字都要放在宏观和全局的背景中来分析、判断和认识,通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选取最能反映新闻事实变化与发展的数字,来实现新闻主题从“量”的思考到“质”的飞跃,让受众真正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薛建平、胡创伟写过一篇新闻报道《中国一日:数字与希望》:
一年365天,中国一日知何是?研读中国经济运行最新情况通报,你会发现串串生动鲜明而又令人惊讶的数字:每天,中国人要消费近6000多万公斤猪肉,1000多万公斤食油和7.5亿公斤粮食。如此巨大的“胃口”,足以令任何政治家挠头,而中国的粮油市场却多年保持稳定。
……
现在,中国每天实际利用外资近l亿美元,融资规模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
联合国人口问题专家曾把“中国现象”称之为“奇迹中的奇迹”。因为,中国毕竟以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新华社1994年9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经济运行通报中,挖掘出重大的新闻主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文选取的30多个数字全部事关老百姓的“衣”、“用”、“食”、“住”、“行”,每一组数字都紧扣新闻主题,在比喻和背景的衬托下,给读者留下了生动而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结尾坚持用数字说话,首尾呼应,增加了整篇报道的厚重感和感染力。
三、数字处理要有一致性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数字往往是事实的要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就像一篇议论文,记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判断就是这篇议论文的论点,而相应的数字则是论据中最直接、最客观的部分。新闻报道中的“用数字说话”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典型方法。归纳推理论证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不可有距离。因此,在运用数字论证记者观点和判断的过程中,要求记者处理数字要上下、前后一致,恰如其分地说明记者的观点和判断,从而保持新闻报道内在逻辑的一致。
下面看一篇报道《喜售新棉》:
8月16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6团8连今年新棉开秤的第一天。一辆辆小四轮满载着刚收获的棉花来到了棉场。
第一个交售棉花的,是8连老农工郭新玉。老郭这天雇了8名甘肃外来工给他摘花,共摘籽棉216公斤。
……
农工刘中新一天就交了516公斤籽棉。
……
天黑灯亮的时候,交棉花的人还络绎不绝。到晚上11点半时,8连共收籽棉1200余公斤。
……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一天,8连共收籽棉1200余公斤,其中,郭新玉、刘中新两人交了216公斤 516公斤=732公斤。也就是说除了他们俩人外,8连总共收購了468公斤新棉。那么“一辆辆小四轮满载着刚刚收获的棉花来到棉场”,“天黑灯亮的时候,交棉花的人还络绎不绝”,这样生动的场景怎么可能出现?
四、数字使用要讲究一个“活”字
英国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谈到:“他(或她)最容易理解他个人经验范围内的事。当他读到他的国家收支赤字是1亿美元或国民生产总值是50亿美元时,他并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当他听到国家的债务摊到每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头上是2美元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让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活”起来的基本规律:关痛痒,见冷暖,数字才有生命。作为一名记者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把理性的数字变成受众感性的认识。
精:用兵之道,在精不在多。记者运用数字时,要以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为标准,择要而用,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数字说明新闻主题。凡不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数字,应坚决舍弃。
替:把受众不易理解的数字,尽量替换为大家熟悉的一些具体、形象的标准或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数字。比如,《长江日报》刊发的一篇批评公款吃喝的报道《一次支委扩大会 吃掉“白菜两万斤”》,消息以“2万斤白菜”替代吃喝的花费。看似一个简单的替代,使消息具有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数字都比较小,而我们一些成就性报道往往需要浩大的数字来展示。数字越大,受众往往越缺乏感性认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大数字化为小数字,把概括性的数字分解成细小的数字,以便于理解。比如说,报道全市汽车拥有量为两万辆,只是这样报道其效果可能会很平淡,如果把它“微分”一下,化为“全市平均每5户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这样就增加了新闻的可接受性。
喻:把抽象、枯燥数字比喻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增加形象性,以强化数字效果。四川凉山乡邮递员王顺友,从业20年,在深山中跋涉的距离达到53万公里。央视在报道中将其喻为“20年走了21个长征路”,令人印象深刻。
比:有对比才能有鉴别,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方式使这些数字“活”起来。比的方式有纵比和横比。它对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既准确明晰,又方便可信。2005年,国内不少媒体以“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A380”为题,报道中国纺织品在中法进出口贸易中的不对称地位,可谓一语中的。
此外,在有关数字的报道中,图表法不时出现在媒介上,特别是在体育比赛和成就报道这类新闻中,更被大量运用。
北宋哲学家邵雍写过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10个数,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作为新时代画卷的记录者和描绘者,每一名记者只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学知识和对经济现实的充分了解,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用心体会、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发现更多赋予数字生命的方法。新闻里的每一个数字也一定会跳起舞来。■
(作者单位:莱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新闻报道 数字 运用
2009年12月5日,中央一媒体在新闻节目中以“以情动迁,和谐拆迁,一切为拆迁百姓造福”为题,报道某市铁路西客站改建工程,15万居民完成搬迁,无一例上访。文中提到:“22.7万平米拆迁面积,3600多户、15万居民,如此大规模的搬迁建设如何保证顺利有序?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看房、选房、联系周转房和搬家全程跟踪、免费服务;设立补助基金,帮助孤、老、残、特困户等特殊群体优先动迁。一系列关爱民生的服务举措让拆迁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组数字:拆迁3600户、拆迁面积22.7万平方米、拆迁人口15万人。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平均每户41.67人,人均居住面积仅仅1.47平方米。这篇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有悖于生活常理,从而使听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第一要求是准确。数字是语言文字中最准确的符号。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更加深刻地表达主题。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笔头好的记者能想办法让‘一串电话号码跳起舞来’。他们总是努力把满篇数字的东西,写得生动活泼一些。”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数字却成了令编辑、记者头痛的角色——数字是很重要的事实材料,新闻报道离不开数字,尤其经济新闻更离不开数字,但大量数字拥挤在新闻报道中削弱了新闻的清晰度,让受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如何处理好枯燥乏味的数字,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已经成为编辑、记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一、数字来源要权威、准确
数字里面有政治。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必须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作为记者表述新闻观点或陈述新闻事实的重要依据,新闻报道中选取数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的真实性这条生命线。数字用得恰当,能使新闻报道的观点清楚、论据充分;运用不当甚至出错,不光是个文字错误,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争议。所以,数字的来源一定要有权威性,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说服力。准确、客观是权威的前提,权威是准确、客观的保障。目前,在新闻报道中滥用个案或偶然数字想象绝非是个别。一些记者在采写稿件时为追求轰动效应甚至杜撰数字,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严重违背新闻从业道德的行为。
数字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政府或其他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如果数字来源于非权威机构,运用数字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准确性,推算它的合理性,考虑它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抽样调查的方法是否科学,调查结果是否真实。记者引用数字时一定要交代数字的来源,必要时还要作出说明。
二、数字选取要有整体概念
著名记者艾丰有一句名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情。”作为一名记者要善于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来思考和发现问题。数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根据已有数字来分析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做好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明白数据所产生的背景、意义,用统筹的方法实现数字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记者在选取数字时要有整体概念,把每一组素材数字都要放在宏观和全局的背景中来分析、判断和认识,通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选取最能反映新闻事实变化与发展的数字,来实现新闻主题从“量”的思考到“质”的飞跃,让受众真正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薛建平、胡创伟写过一篇新闻报道《中国一日:数字与希望》:
一年365天,中国一日知何是?研读中国经济运行最新情况通报,你会发现串串生动鲜明而又令人惊讶的数字:每天,中国人要消费近6000多万公斤猪肉,1000多万公斤食油和7.5亿公斤粮食。如此巨大的“胃口”,足以令任何政治家挠头,而中国的粮油市场却多年保持稳定。
……
现在,中国每天实际利用外资近l亿美元,融资规模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
联合国人口问题专家曾把“中国现象”称之为“奇迹中的奇迹”。因为,中国毕竟以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新华社1994年9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经济运行通报中,挖掘出重大的新闻主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文选取的30多个数字全部事关老百姓的“衣”、“用”、“食”、“住”、“行”,每一组数字都紧扣新闻主题,在比喻和背景的衬托下,给读者留下了生动而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结尾坚持用数字说话,首尾呼应,增加了整篇报道的厚重感和感染力。
三、数字处理要有一致性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而数字往往是事实的要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就像一篇议论文,记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判断就是这篇议论文的论点,而相应的数字则是论据中最直接、最客观的部分。新闻报道中的“用数字说话”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典型方法。归纳推理论证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不可有距离。因此,在运用数字论证记者观点和判断的过程中,要求记者处理数字要上下、前后一致,恰如其分地说明记者的观点和判断,从而保持新闻报道内在逻辑的一致。
下面看一篇报道《喜售新棉》:
8月16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6团8连今年新棉开秤的第一天。一辆辆小四轮满载着刚收获的棉花来到了棉场。
第一个交售棉花的,是8连老农工郭新玉。老郭这天雇了8名甘肃外来工给他摘花,共摘籽棉216公斤。
……
农工刘中新一天就交了516公斤籽棉。
……
天黑灯亮的时候,交棉花的人还络绎不绝。到晚上11点半时,8连共收籽棉1200余公斤。
……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一天,8连共收籽棉1200余公斤,其中,郭新玉、刘中新两人交了216公斤 516公斤=732公斤。也就是说除了他们俩人外,8连总共收購了468公斤新棉。那么“一辆辆小四轮满载着刚刚收获的棉花来到棉场”,“天黑灯亮的时候,交棉花的人还络绎不绝”,这样生动的场景怎么可能出现?
四、数字使用要讲究一个“活”字
英国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谈到:“他(或她)最容易理解他个人经验范围内的事。当他读到他的国家收支赤字是1亿美元或国民生产总值是50亿美元时,他并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当他听到国家的债务摊到每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头上是2美元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让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活”起来的基本规律:关痛痒,见冷暖,数字才有生命。作为一名记者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把理性的数字变成受众感性的认识。
精:用兵之道,在精不在多。记者运用数字时,要以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为标准,择要而用,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数字说明新闻主题。凡不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数字,应坚决舍弃。
替:把受众不易理解的数字,尽量替换为大家熟悉的一些具体、形象的标准或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数字。比如,《长江日报》刊发的一篇批评公款吃喝的报道《一次支委扩大会 吃掉“白菜两万斤”》,消息以“2万斤白菜”替代吃喝的花费。看似一个简单的替代,使消息具有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数字都比较小,而我们一些成就性报道往往需要浩大的数字来展示。数字越大,受众往往越缺乏感性认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大数字化为小数字,把概括性的数字分解成细小的数字,以便于理解。比如说,报道全市汽车拥有量为两万辆,只是这样报道其效果可能会很平淡,如果把它“微分”一下,化为“全市平均每5户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这样就增加了新闻的可接受性。
喻:把抽象、枯燥数字比喻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增加形象性,以强化数字效果。四川凉山乡邮递员王顺友,从业20年,在深山中跋涉的距离达到53万公里。央视在报道中将其喻为“20年走了21个长征路”,令人印象深刻。
比:有对比才能有鉴别,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等方式使这些数字“活”起来。比的方式有纵比和横比。它对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既准确明晰,又方便可信。2005年,国内不少媒体以“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A380”为题,报道中国纺织品在中法进出口贸易中的不对称地位,可谓一语中的。
此外,在有关数字的报道中,图表法不时出现在媒介上,特别是在体育比赛和成就报道这类新闻中,更被大量运用。
北宋哲学家邵雍写过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10个数,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作为新时代画卷的记录者和描绘者,每一名记者只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学知识和对经济现实的充分了解,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用心体会、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发现更多赋予数字生命的方法。新闻里的每一个数字也一定会跳起舞来。■
(作者单位:莱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