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首先应服务读者而不是作者——一个接受美学的理解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学术期刊界一个重要景观,就是大学学报占据大半江山。大概只要是大专以上的高等学校就一定出版学报,因此中国的大学学报应不少于千家。这是多么宏大的一支学术期刊队伍啊!
其他文献
顾炎武北游期间,广泛地经营过产业,为其学术活动、遗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对其北游期间经济生活的考察,一方面,可以窥见顾氏实学经世品格之一斑;另一方面,可以深切感受其独
“豪”作为晚明语境下的士人情关之理想,既积淀着特定社会的文化底蕴,也负载着晚明士人的审美理想,因此探讨晚明士人豪之情美,其要义有三:一是揭示尚豪之心理契因;二是辨析尚豪之美
《编辑之友》正在开展关于“绿色出版”的讨论,笔者拜读了第9期、第11期的有关文章,如《绿色出版:你准备好了么?》《倡导绿色出版,加快推进出版发展方式的转变》,觉得缺失了一项重要内容:语言的纯洁与健康。现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参加“绿色出版”的讨论。    “语言失范,逻辑混乱”    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因为现代社会的语言环境出了问题,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生前曾用“语言失范,逻辑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不仅仅是用于修饰人的外表形态,更是注重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文字美学也是现代文学作品、文字新闻等内容积极追求的一大元素,经过美学修饰后的文字变得更为华丽。广义上的编辑包括了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的编辑,狭义上的编辑则一般都是指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人员。作为一项精神活动,编辑过程也是大脑思维运转的一个过程。利用编辑行为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与再创造,这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