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认识人的心理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心理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它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1]人的需要是从动物的本能需要衍化而来的,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在人心理—行为过程中处于起点的位置,尤其是人们在接受外部信息时,需要往往决定着灌输是否有效。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内外诱因的刺激下产生需要、欲望等心理活动和状态,并由此而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人的行为是一个过程,是人的心理的反映。在人的心理中首要的和基本的驱动力是需要。在我党已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人的行为上,而对人的心理重视得不够,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调节和引导人的需要,忽视了需要在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灌输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指导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确实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到灌输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实,这和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者灌输的东西如果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或根本就不是受教育者的需要,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误以为只要灌输总有收获,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建立在受众需要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才会收到实效。
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决定了人类的需要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视角来划分,需要有种类的不同:如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的特殊需要和群体的共同需要。从不同的视面来认识,需要不同层次的分类主要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此外还有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之分。“现实的积极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源泉”。[2]社会需要源自个人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人的需要要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不仅如此,个人需要的满足还要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依靠社会提供保障,个人需要及其满足是受社会需要制约的。为了使社会能够向前发展,人们必须压制个人的需要,甚至牺牲个人的需要,将这些能量转移到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众的目标上来,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在现实中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际上是灌输社会需要的成功。它有赖于受教育者的参与,有赖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内在的个人需要得到尊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对教育管理规范的顺从,而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因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基础。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在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做人的工作。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人的需要及意识心理,就容易理解人的心理结构和其它方面”。[3]正视并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
二、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要适应新的教育精神,在民主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使受教育者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提高。
(二)要注意改变角色,不再把受教育者看作是纯粹的管理规范的接受者,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因势利导,寻求学生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由训导、监督学生的教育警察向帮助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转变。
(三)要在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之以需,导之以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受教育者把对各种行为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是一种与自我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四)要正确对待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江泽民在2000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干部和群众,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不同。做工作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4]这里所讲的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很多都是个人需要的反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有一个正确对待个人需要的问题。
个人需要可分为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有可能满足的和不可能满足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等等。认识个人需要的特征是正确对待个人需要的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有什么样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其次要帮助他们认识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而又有可能满足的需要;再次要在对大学生个人需要中的长远需要在进行辨别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引导,使之同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群体需要和谐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需要是一种群体需要。社会中各个群体的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之间总是会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正确引导群体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意对高校学生中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作正确的区分和引导。
高校学生中那些家庭富裕、学业优良、多才多艺的大学生群体容易成为强势群体;家庭贫困、学业落后、缺少才艺甚至于长相平平的大学生则容易形成弱势群体。强势群体易产生优势感,也容易产生优越感。优势感含有较大的积极成分,而优越感往往产生惰性、骄狂和恣意妄为。弱势群体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也容易因为失落无助而产生对教育者对学校的不满,对强势群体和对社会的对立情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强势群体进行引导时要帮助他们珍惜已有的成绩和荣誉,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进一步展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需要、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的需要;帮助他们认识校内外,国内外的竞争的新情况新特点,鼓励他们迎接新的挑战,创出新的业绩。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引导关键在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从物质和精神上去温暖他们。弱势群体成员有的是家庭困难确实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有的是性格内向,缺少交流需要精神上的抚慰,有的是在学习、生活、恋爱中遇到了挫折后的迷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困惑和面临的现实困难。
对大学生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引导也要发挥教育的功能。当然这种教育不应该是乏味的说教,而应该以一定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的作用,从而取信于广大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
(六)要科学灌输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灌输社会需要的工作。这种灌输的内容是否反映广大学生的根本需要,灌输的动力是否主动积极,灌输的形式是否乐于让人接受,灌输的范围是否能覆盖到位,以及灌输本身是否与发展中的实践相一致,是决定灌输效果好坏的关键。那么怎样科学灌输呢?
1.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有新内容。
要用先进的优秀的科学成果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全面地提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信息,增强科学灌输的时代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提供精神食粮,而且是要经过加工的、富有时代感的、体现针对性的佳品,既要有营养又要“好吃”。
2.科学灌输要有新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需要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主动性。这就需要一方面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教育,不断提高其觉悟,另一方面要创设有效机制激发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促进觉悟。要在高校中形成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氛围,消除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歧视;要用利益机制调整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要有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和展示才能的舞台;要有功过分明、奖惩到位的激励机制;要有各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带头人,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开创新局面,积累新经验。
3.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有新形式新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的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里说的“适得其反”在高校中确实一定程度地存在。若教育工作者讲的东西学生接受不了,长此以往,学生听了就会烦。学生不愿听报告而愿意外出参观,不常听广播而愿意看电视,有了电脑最喜欢的是上网浏览;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可能兴趣不大,但在考试前会很认真地看教材、看笔记。这些说明深层次的接受主要还是靠阅读,是“入眼入脑”。“看”的效果要比其他的好得多,因为这更有贴身感,更具有渗透性。当前在这方面高校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进程。软件在内容上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一些反面教材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加以思想引导;在形式上则应该力求把那些深奥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或计算机程序,以吸引大学生主动使用。
4.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占领制高点,提高覆盖面。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到了校园生活中。高雅的健康的和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都让大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有所影响,并反映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上。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主旋律就十分必要。要弘扬主旋律就要占领制高点,主要包括校园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校内讲座、论坛、图书馆、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等,要通过这些制高点发散和辐射主旋律,提高覆盖面。当前尤其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占领网上阵地。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对外宣传反映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并把开发制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加以推广和普及。
5.科学灌输社会需要必须同发展中的校内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导向性。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越深入人的思想,心理问题就越多。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一些社会问题缺乏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存在一些苦恼和疑问。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科学灌输社会需要必须同发展中的实践相结合。联系成就鼓舞学生,联系问题解惑释疑,使大学生自觉满足社会需要。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灌输的导向功能,提高科学灌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2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044.
[3]陈佑清.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J].教育研究,2002,(6).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9,29.
[5]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4,(6).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心理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它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1]人的需要是从动物的本能需要衍化而来的,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在人心理—行为过程中处于起点的位置,尤其是人们在接受外部信息时,需要往往决定着灌输是否有效。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内外诱因的刺激下产生需要、欲望等心理活动和状态,并由此而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人的行为是一个过程,是人的心理的反映。在人的心理中首要的和基本的驱动力是需要。在我党已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人的行为上,而对人的心理重视得不够,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调节和引导人的需要,忽视了需要在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灌输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指导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渝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确实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到灌输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实,这和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者灌输的东西如果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或根本就不是受教育者的需要,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误以为只要灌输总有收获,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建立在受众需要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才会收到实效。
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决定了人类的需要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视角来划分,需要有种类的不同:如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的特殊需要和群体的共同需要。从不同的视面来认识,需要不同层次的分类主要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此外还有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之分。“现实的积极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源泉”。[2]社会需要源自个人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人的需要要靠人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不仅如此,个人需要的满足还要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依靠社会提供保障,个人需要及其满足是受社会需要制约的。为了使社会能够向前发展,人们必须压制个人的需要,甚至牺牲个人的需要,将这些能量转移到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众的目标上来,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在现实中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际上是灌输社会需要的成功。它有赖于受教育者的参与,有赖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内在的个人需要得到尊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对教育管理规范的顺从,而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因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基础。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在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做人的工作。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人的需要及意识心理,就容易理解人的心理结构和其它方面”。[3]正视并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
二、尊重人的心理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要适应新的教育精神,在民主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使受教育者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提高。
(二)要注意改变角色,不再把受教育者看作是纯粹的管理规范的接受者,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因势利导,寻求学生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由训导、监督学生的教育警察向帮助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转变。
(三)要在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之以需,导之以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受教育者把对各种行为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是一种与自我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四)要正确对待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江泽民在2000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干部和群众,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不同。做工作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4]这里所讲的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很多都是个人需要的反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有一个正确对待个人需要的问题。
个人需要可分为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有可能满足的和不可能满足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等等。认识个人需要的特征是正确对待个人需要的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有什么样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其次要帮助他们认识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而又有可能满足的需要;再次要在对大学生个人需要中的长远需要在进行辨别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引导,使之同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群体需要和谐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需要是一种群体需要。社会中各个群体的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之间总是会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正确引导群体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意对高校学生中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作正确的区分和引导。
高校学生中那些家庭富裕、学业优良、多才多艺的大学生群体容易成为强势群体;家庭贫困、学业落后、缺少才艺甚至于长相平平的大学生则容易形成弱势群体。强势群体易产生优势感,也容易产生优越感。优势感含有较大的积极成分,而优越感往往产生惰性、骄狂和恣意妄为。弱势群体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也容易因为失落无助而产生对教育者对学校的不满,对强势群体和对社会的对立情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强势群体进行引导时要帮助他们珍惜已有的成绩和荣誉,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进一步展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需要、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的需要;帮助他们认识校内外,国内外的竞争的新情况新特点,鼓励他们迎接新的挑战,创出新的业绩。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引导关键在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从物质和精神上去温暖他们。弱势群体成员有的是家庭困难确实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有的是性格内向,缺少交流需要精神上的抚慰,有的是在学习、生活、恋爱中遇到了挫折后的迷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困惑和面临的现实困难。
对大学生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引导也要发挥教育的功能。当然这种教育不应该是乏味的说教,而应该以一定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的作用,从而取信于广大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
(六)要科学灌输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是灌输社会需要的工作。这种灌输的内容是否反映广大学生的根本需要,灌输的动力是否主动积极,灌输的形式是否乐于让人接受,灌输的范围是否能覆盖到位,以及灌输本身是否与发展中的实践相一致,是决定灌输效果好坏的关键。那么怎样科学灌输呢?
1.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有新内容。
要用先进的优秀的科学成果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全面地提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信息,增强科学灌输的时代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提供精神食粮,而且是要经过加工的、富有时代感的、体现针对性的佳品,既要有营养又要“好吃”。
2.科学灌输要有新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需要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主动性。这就需要一方面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教育,不断提高其觉悟,另一方面要创设有效机制激发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促进觉悟。要在高校中形成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氛围,消除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歧视;要用利益机制调整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要有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和展示才能的舞台;要有功过分明、奖惩到位的激励机制;要有各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带头人,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开创新局面,积累新经验。
3.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有新形式新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的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里说的“适得其反”在高校中确实一定程度地存在。若教育工作者讲的东西学生接受不了,长此以往,学生听了就会烦。学生不愿听报告而愿意外出参观,不常听广播而愿意看电视,有了电脑最喜欢的是上网浏览;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可能兴趣不大,但在考试前会很认真地看教材、看笔记。这些说明深层次的接受主要还是靠阅读,是“入眼入脑”。“看”的效果要比其他的好得多,因为这更有贴身感,更具有渗透性。当前在这方面高校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进程。软件在内容上要针对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一些反面教材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加以思想引导;在形式上则应该力求把那些深奥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或计算机程序,以吸引大学生主动使用。
4.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占领制高点,提高覆盖面。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到了校园生活中。高雅的健康的和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都让大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有所影响,并反映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上。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主旋律就十分必要。要弘扬主旋律就要占领制高点,主要包括校园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校内讲座、论坛、图书馆、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等,要通过这些制高点发散和辐射主旋律,提高覆盖面。当前尤其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占领网上阵地。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对外宣传反映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并把开发制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加以推广和普及。
5.科学灌输社会需要必须同发展中的校内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导向性。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越深入人的思想,心理问题就越多。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一些社会问题缺乏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存在一些苦恼和疑问。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科学灌输社会需要必须同发展中的实践相结合。联系成就鼓舞学生,联系问题解惑释疑,使大学生自觉满足社会需要。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灌输的导向功能,提高科学灌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2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044.
[3]陈佑清.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J].教育研究,2002,(6).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9,29.
[5]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