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能体现其心理与情感内蕴的作品。其中《过客》一篇刻画了一位孤独者的形象,他在面对绝望和虚无的前行道路时对自我内心进行了审视和拷问。“过客”身上不仅渗透着鲁迅的英雄战斗精神,更有他对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关键词】:《过客》;“自我”;绝望
《过客》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唯一的诗意短剧。它讲述了一个过客在途中遇见了老翁和小女孩,他拒绝了老翁提出的休息的建议,也拒绝了小女孩的布,继续不停地向前走去。这个故事的情节看似简单,但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借“过客”这一形象,表达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与哲学思考。
一、孤寂之于温情
某一处某一日的黄昏,走来一个过客。他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还支着等身的竹杖。这是一个普通的“行走者”的形象,但似乎又有些与众不同的孤寂与刚毅。他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走,慢慢向老翁走去。在他与老翁和小女孩的交谈过程中,小女孩共两次施与过客以温情:一次是拿了水给他喝;另一次是送布给他。而过客对于这两次的态度分别是:一次是将水两口喝尽并道谢;另一次是拒绝,并说“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
对于《过客》一文有不少关于“感激”的解读,大多是从鲁迅先生认为爱有牵绊性这个方面来讲。过客担心如果接受了布施,接受了同情、怜悯,这些“爱”会成为他前进的负担,阻碍他继续前进的步伐。正如鲁迅在致赵其文的信中所说,“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女孩将布送给过客称得上是一种布施,那么拿水给他喝为什么不能称作是布施呢?尽管是过客先发出这个请求的,他说:“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他接过女孩的水后又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从过客认为这对于他没有好处可以看出,接受水的感激与后文拿到布的感激性质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过客的主动讨水喝是否与他拒绝布的坚定本身就矛盾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发了我对文中三个人物内在指向性的思考。
二、三个“自我”
“在《过客》中,作者巧妙地把灵魂深处的三个‘自我’赋予女孩、过客、老翁这三个人物身上,人物的对话其实是人物中心的易位,实现了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审视与拷问。”[2]
联系鲁迅先生自身的经历,他的一生似乎就是在曲折和矛盾中斗争前行的。因此,这出独幕剧表达的可能就是鲁迅内心的三个“自我”之间的矛盾与挣扎。这个观点可以通过文中的一段对话来应证。“翁——前面?前面,是坟。客——(诧异地,)坟?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这里过客的神秘微笑和他对“那些地方”的熟悉让人不由得产生困惑:过客是否清楚前方是什么?如果清楚,那他为何要询问并且表现出诧异状?如果不清楚,那么他在哪里见过这些野百合,野蔷薇呢?(据过客自己说,回到那里,每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每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
这样矛盾纠结的细节在文中还有很多,比如小女孩递给过客一片布,过客起先已经接取了,并且已经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了。这个时候,他忽然竭力站起,认为这太多的好意没法感激。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过客》一文中的三人对话其实更像是鲁迅先生内心的三个“自我”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一个人在定下一个决定或者意志之前,他的心理中总会出现一些对立思想或者说是和决定意志不同方向的观点出现。这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在心理上经过搏斗之后确定的决定和意志才会显得更为坚定,更不容易在日后更改方向。鲁迅先生正是在对内心的自省与拷问当中进一步坚定了他向前走的决心,在不停地反思与斗争中进一步获得前行的力量与勇气。这也就可以解释第一点中关于矛盾的疑问了,过客讨水喝固然是形式所迫——没有一个池塘,没有一个水洼,而他的目的是走向前方,一个“自我”是可以从另一个“自我”中汲取能量的,但终极斗争却是绝望中的死亡。
三、虚妄、绝望和希望
最终,那个“过客”的自我战胜了,他要朝着前方的坟走去,并且是不停地走去,他在黑暗现实的挑战下,直面、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义无反顾。在过客的一意孤行中,潜藏着的是一种令生命奋然前行的力量,过客冷峻、倔强甚至有些怪诞的行为方式正是鲁迅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在写作《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负责。”[3]过客的执着行动体现了鲁迅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观点:让生命活动屈从于自觉的意识和自主的意志。
然而“坟”的前方又是什么呢?过客也这么问过,老翁说:“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所谓的前路,本应是希望的象征,因为只有希望才能鼓舞人不断前行,给予人力量和勇气。而过客的前路是迷离和虚无,是没有目的地的绝望,可过客就是要反抗这种绝望。正如鲁迅先生在《希望》中所言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既然绝望是虚妄的,那么过客为什么还要不顾饥饿,不分昼夜地往前走呢?我想,这正是《过客》的精髓所在,对于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将有的社会秩序,都是鲁迅先生所要拒绝的。因此,在不知怎么走的情况下,他也只能向前走,和黑暗示威,向绝望反抗。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向着所有的绝望与虚妄孑然上路,绝境重生。
注释:
[1]鲁迅/林贤治评注.鲁迅选集.序跋、书信卷:插图评注本·致赵其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5,P110.
[2]古大勇.《过客》、鲁迅“自我”与《呐喊》《彷徨》中主观性人物形象[J].绥化师专学报,2001.
[3]华盖集·北京通信[Z].
参考文献:
[1]鲁春梅.反抗绝望——鲁迅《过客》解读[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7).
[2]刘高峰.行走反抗虚妄——鲁迅散文诗《野草·过客》论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07(3).
[3]李莉.灵魂在暮色中前行——从《过客》看鲁迅的精神特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宋寒冰,杨东霞.彷徨着的“孤独者”与野草丛中的“过客”——兼论鲁迅“绝 望的抗争”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8(6).
作者简介:虞芳艳(1996.02—),女,汉族,浙江余姚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过客》;“自我”;绝望
《过客》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唯一的诗意短剧。它讲述了一个过客在途中遇见了老翁和小女孩,他拒绝了老翁提出的休息的建议,也拒绝了小女孩的布,继续不停地向前走去。这个故事的情节看似简单,但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借“过客”这一形象,表达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与哲学思考。
一、孤寂之于温情
某一处某一日的黄昏,走来一个过客。他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还支着等身的竹杖。这是一个普通的“行走者”的形象,但似乎又有些与众不同的孤寂与刚毅。他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走,慢慢向老翁走去。在他与老翁和小女孩的交谈过程中,小女孩共两次施与过客以温情:一次是拿了水给他喝;另一次是送布给他。而过客对于这两次的态度分别是:一次是将水两口喝尽并道谢;另一次是拒绝,并说“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
对于《过客》一文有不少关于“感激”的解读,大多是从鲁迅先生认为爱有牵绊性这个方面来讲。过客担心如果接受了布施,接受了同情、怜悯,这些“爱”会成为他前进的负担,阻碍他继续前进的步伐。正如鲁迅在致赵其文的信中所说,“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女孩将布送给过客称得上是一种布施,那么拿水给他喝为什么不能称作是布施呢?尽管是过客先发出这个请求的,他说:“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他接过女孩的水后又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从过客认为这对于他没有好处可以看出,接受水的感激与后文拿到布的感激性质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过客的主动讨水喝是否与他拒绝布的坚定本身就矛盾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发了我对文中三个人物内在指向性的思考。
二、三个“自我”
“在《过客》中,作者巧妙地把灵魂深处的三个‘自我’赋予女孩、过客、老翁这三个人物身上,人物的对话其实是人物中心的易位,实现了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审视与拷问。”[2]
联系鲁迅先生自身的经历,他的一生似乎就是在曲折和矛盾中斗争前行的。因此,这出独幕剧表达的可能就是鲁迅内心的三个“自我”之间的矛盾与挣扎。这个观点可以通过文中的一段对话来应证。“翁——前面?前面,是坟。客——(诧异地,)坟?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这里过客的神秘微笑和他对“那些地方”的熟悉让人不由得产生困惑:过客是否清楚前方是什么?如果清楚,那他为何要询问并且表现出诧异状?如果不清楚,那么他在哪里见过这些野百合,野蔷薇呢?(据过客自己说,回到那里,每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每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
这样矛盾纠结的细节在文中还有很多,比如小女孩递给过客一片布,过客起先已经接取了,并且已经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了。这个时候,他忽然竭力站起,认为这太多的好意没法感激。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过客》一文中的三人对话其实更像是鲁迅先生内心的三个“自我”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一个人在定下一个决定或者意志之前,他的心理中总会出现一些对立思想或者说是和决定意志不同方向的观点出现。这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在心理上经过搏斗之后确定的决定和意志才会显得更为坚定,更不容易在日后更改方向。鲁迅先生正是在对内心的自省与拷问当中进一步坚定了他向前走的决心,在不停地反思与斗争中进一步获得前行的力量与勇气。这也就可以解释第一点中关于矛盾的疑问了,过客讨水喝固然是形式所迫——没有一个池塘,没有一个水洼,而他的目的是走向前方,一个“自我”是可以从另一个“自我”中汲取能量的,但终极斗争却是绝望中的死亡。
三、虚妄、绝望和希望
最终,那个“过客”的自我战胜了,他要朝着前方的坟走去,并且是不停地走去,他在黑暗现实的挑战下,直面、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义无反顾。在过客的一意孤行中,潜藏着的是一种令生命奋然前行的力量,过客冷峻、倔强甚至有些怪诞的行为方式正是鲁迅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在写作《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负责。”[3]过客的执着行动体现了鲁迅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观点:让生命活动屈从于自觉的意识和自主的意志。
然而“坟”的前方又是什么呢?过客也这么问过,老翁说:“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所谓的前路,本应是希望的象征,因为只有希望才能鼓舞人不断前行,给予人力量和勇气。而过客的前路是迷离和虚无,是没有目的地的绝望,可过客就是要反抗这种绝望。正如鲁迅先生在《希望》中所言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既然绝望是虚妄的,那么过客为什么还要不顾饥饿,不分昼夜地往前走呢?我想,这正是《过客》的精髓所在,对于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将有的社会秩序,都是鲁迅先生所要拒绝的。因此,在不知怎么走的情况下,他也只能向前走,和黑暗示威,向绝望反抗。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向着所有的绝望与虚妄孑然上路,绝境重生。
注释:
[1]鲁迅/林贤治评注.鲁迅选集.序跋、书信卷:插图评注本·致赵其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5,P110.
[2]古大勇.《过客》、鲁迅“自我”与《呐喊》《彷徨》中主观性人物形象[J].绥化师专学报,2001.
[3]华盖集·北京通信[Z].
参考文献:
[1]鲁春梅.反抗绝望——鲁迅《过客》解读[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7).
[2]刘高峰.行走反抗虚妄——鲁迅散文诗《野草·过客》论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07(3).
[3]李莉.灵魂在暮色中前行——从《过客》看鲁迅的精神特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宋寒冰,杨东霞.彷徨着的“孤独者”与野草丛中的“过客”——兼论鲁迅“绝 望的抗争”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8(6).
作者简介:虞芳艳(1996.02—),女,汉族,浙江余姚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