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和毕业生就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应化危为机,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心态,强化对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课外生活和实训实验等各个方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但也还存在部分教学机构和教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认识高度不够,与专职思政课教师的配合不够,从而不能有效地形成思政教育工作的合力。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有待创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主要有思政课、主题班会、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等,形式虽然不少,但针对性不强。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人才培养出来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也有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应重点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进行培养。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细节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一些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价值观改造的课程设置上和教学效果关注度不够,如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态
笔者与团队老师一起,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态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态还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就业目标过高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首选在上海就业的达72.36%,选择行政事业单位人数达27.02%,优先考虑工作环境的达78.11%,优先考虑薪酬待遇的占79.5%,期望月薪在6000元以上的占31.3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单位性质、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就业目标定位过高。
学生专业意识不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择业时优先考虑专业知识对口的只占35.87%,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导致应聘失败的占到了21.74%,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的只占36.3%。这些数据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意识不强,没有把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与选择的就业岗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业指导有待加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没有参加过关于创业培训的占56.52%,没有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占70.19%,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25.93%,三支一扶计划的有22.83%,报名参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讲座及课程的只有46.89%。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疫情期间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防疫知识指导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微信、QQ等平台迅速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要求学生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及防护。落实最严格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健康状况、见习就业以及出行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统计,为高职院校对疫情防控的总体把握提供准确的依据,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做好高职院校教学实训保障工作 受疫情影响,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仍坚定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同时,把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教育模式作为创新工作的一次机遇,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改革。组织低风险地区学生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参加实训实习和技能训练,努力把疫情对教学实训的影响降到最低。
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 受疫情影响,高職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紧紧围绕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树立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帮助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历练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升学、创业动态,及时向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等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服务。
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高职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训的全过程,指导高职院校学生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技术人才。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和普通高校一样,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过程,仅靠团委、学工部等专职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是不够的,更需要院校党委要对思政教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广大教师的全员参与,全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任务,加强专职辅导员与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沟通协调,强化教师思政教育绩效的考核,切实形成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 高职院校要根据形势需要和各阶段教学任务,统筹好主题班会的内容,利用“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扩大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强化学生对“奉献精神”的培养和历练。组织学生到“劳模馆”现场教学,用鲜活的事迹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 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适时精准调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态,努力做到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并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优质人才资源。
疫情是一面镜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检验,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创新,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提高。高职院校只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全面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使高职院校学生真正成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技能人才,必将对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形成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课外生活和实训实验等各个方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但也还存在部分教学机构和教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认识高度不够,与专职思政课教师的配合不够,从而不能有效地形成思政教育工作的合力。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有待创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主要有思政课、主题班会、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等,形式虽然不少,但针对性不强。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人才培养出来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也有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应重点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进行培养。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细节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一些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价值观改造的课程设置上和教学效果关注度不够,如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态
笔者与团队老师一起,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态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态还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就业目标过高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首选在上海就业的达72.36%,选择行政事业单位人数达27.02%,优先考虑工作环境的达78.11%,优先考虑薪酬待遇的占79.5%,期望月薪在6000元以上的占31.3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单位性质、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就业目标定位过高。
学生专业意识不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择业时优先考虑专业知识对口的只占35.87%,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导致应聘失败的占到了21.74%,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的只占36.3%。这些数据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意识不强,没有把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与选择的就业岗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业指导有待加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没有参加过关于创业培训的占56.52%,没有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占70.19%,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25.93%,三支一扶计划的有22.83%,报名参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讲座及课程的只有46.89%。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疫情期间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做好高职院校学生防疫知识指导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微信、QQ等平台迅速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要求学生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及防护。落实最严格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健康状况、见习就业以及出行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统计,为高职院校对疫情防控的总体把握提供准确的依据,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做好高职院校教学实训保障工作 受疫情影响,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仍坚定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同时,把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教育模式作为创新工作的一次机遇,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改革。组织低风险地区学生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参加实训实习和技能训练,努力把疫情对教学实训的影响降到最低。
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 受疫情影响,高職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紧紧围绕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树立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帮助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历练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升学、创业动态,及时向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等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服务。
思政教育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高职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训的全过程,指导高职院校学生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技术人才。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和普通高校一样,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过程,仅靠团委、学工部等专职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是不够的,更需要院校党委要对思政教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广大教师的全员参与,全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任务,加强专职辅导员与各部门和全体教师的沟通协调,强化教师思政教育绩效的考核,切实形成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 高职院校要根据形势需要和各阶段教学任务,统筹好主题班会的内容,利用“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扩大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强化学生对“奉献精神”的培养和历练。组织学生到“劳模馆”现场教学,用鲜活的事迹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 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适时精准调适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态,努力做到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并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优质人才资源。
疫情是一面镜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检验,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创新,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提高。高职院校只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全面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使高职院校学生真正成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技能人才,必将对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形成积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