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r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推进数学素质教育,实现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就目前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是新教材老教法,你改你的,我教我的,不管你怎么改,我都是这么教,“以不变应万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数学教学上的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想象力,充满探索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呢?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利用班集体集思广益,培养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课堂上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同时,师生的角色随动态互换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优化组合更多更佳的方案,从而起到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古人亚里多德,做过精炼的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运用深度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对教材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发表具有个性的见解,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他们概括,提炼成自己的观点,为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度和科学性提供保障。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理念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设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甚为重要。要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的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果的猜测。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比如,在立体几何中,设计等体积的正方形、等边圆柱形球体,哪一个表面积最小?让学生凭直觉回答而后再证明。这样观察与思维有机结合,分析与猜测同步进行,使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去激发学生认识矛盾,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解决问题,去创新问题的解法。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内在的联系,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中的图形美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学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同时,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对学生正确的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比如在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很好”、“你很棒”、“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赞许,并且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肯定。因为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赋予的重任。特别是在推行课改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往今来有关“教育是什么”论述的共同基础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交际 特点    教学过程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
期刊
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的设计呢?    一、问题设计的程序性    目前多数教师优化程序的观念十分淡薄,有的一节课就树立四五个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又缺乏有机联系,或教师不能将
期刊
摘 要:《水电站》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专业性、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实际,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对该课程的教学要点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水电站 教学 要点 简析     《水电站》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专业性、综合性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学难度大。目前,中职学
期刊
摘要:自然景物的美是千差万别的。或宏伟壮丽,或秀雅幽静,古代有很多赞美自然风光景物和咏叹事物的诗句,比如谢眺曾写道:“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自然的美是无私的、和谐的。自然美景能使人心情愉悦、陶冶情操。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幼儿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呢?本文试抛砖引玉,从“如何欣赏、家长具体指导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在实践中的经验与做法。  关键词: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重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
期刊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过程倒置。即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尤其是自己以为熟悉的课文)。二是有人无己。备课时会较多地甚至是大量地阅读包括教学参考书在内的相关资料,最后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却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三是重心失当。即热衷于寻找所谓新的教学方法,把备课时间花在资料搜集上的多,花
期刊
在语文教学范畴,正确的语文价值观主要是指对汉语文有科学的认识,并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它的主体是将汉语文作为母语来学习的学生,对象是以“言语”为意义核心的汉语文。   语文价值观对人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文价值观会令言语主体的语文素养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在同一文化群体中,语文价值观层次的高低决定着主体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水平。强调语文价值观的培养,对发展受教育者的语文能力和
期刊
“费时多,收效少”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普遍效果。当前英语教学日益低龄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小学(甚至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的势头方兴未艾。如何真正跳出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快捷的小学英语教学之路,培养出更多的能参与二十一世纪竞争的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初步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浅谈己见。   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活动教学法,这种方法正符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 趣味课堂 有效教学    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时间一长,学生们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我在地理教学中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技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展开师生的双边活  动。它是了解学情的最快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