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特殊”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千头万绪,几乎每天都要表扬和批评不同的学生。然而,批评只是一种手段,批评要能够指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要严爱当头,讲究方法与艺术,让学生体会到爱,体会到老师的期望,从而促进其人格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是能否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一、 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所谓“严师出高徒”,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風,但需要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要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一次午自习,我班上一个女生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忙着写纸条,发现我注意她之后,偷偷地放到抽屉里了。满满两页纸,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男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从中不难看出:她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这位男生,正陷于情感的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成绩明显下滑。我找她谈话,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如实地说出了实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事后,我没有声张,替她保密,运用思想品德课上的知识引导她:万物生长各有时节,未成熟的青苹果过早收获会又酸又涩,成熟季节的果子才会又香又甜。我们现在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间,很多想法都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她会意的点点头,我了解此时她的心情。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她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她很感激我,从此她变了:脸上重现了笑容,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
由此可见,老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位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要好。批评不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必定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二、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
班主任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尤其是班级的量化考评不理想时,更多的需要批评违纪的学生,一怒之下甚至会列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账旧账一起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灰意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的经验是: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要有耐心。班上一名同学小学时父母离异,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上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他性格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上一位男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他,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他体育训练积极,肯于吃苦,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帮助他重树信心,给他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他学会与人交往,鼓励他融入集体,使他终于有了转变。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三、严爱适时,批评学生应持有爱心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他们中的个别同学因为从小养成的散漫习惯,加之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时难免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这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与其你去大声的训斥他们,不如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犯错的根源所在,千万不能因此厌恶他们,歧视他们,甚至恶语相讥,那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师生间矛盾僵化,学生只会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老师只有倾注全部爱心才能感化学生。我班有一位学习和行为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小涵,在小学时就经常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也对他另眼相待。刚入学就自暴自弃,故意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家长对他不抱任何希望,只想混个初中毕业证书。我清楚这样的学生其实内心也很痛苦、很无奈,他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有一天早上,他迟到了,他心想,班主任一定会狠狠批评自己。出乎他的意料,我并没有批评,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还没有起床,他连早饭还没有吃就赶来了学校之后,我受到很大震动。我批评他不该迟到,但又表扬他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课间我拿来面包给他吃,鼓励他学会自理,自立自强。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西红柿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四、严爱适度,批评方式因人而异
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批评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班主任的批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思想的学生应因人而异。严爱适度,批评学生应权衡利弊得失。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对于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用“交流式”的批评。我班有一位同学,一次月考前被物理老师批评了,他一气之下,物理考试的试卷只写了名字就交来了,他以不答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报复老师。原因是物理老师得罪了他,看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区分对象,对症下药,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严爱适度,恰到好处的适度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对他的批评,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动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的前提是尊重,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然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情合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先生。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的活生生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中切记:批评教育学生要尊重学生,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一、 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所谓“严师出高徒”,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風,但需要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要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一次午自习,我班上一个女生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忙着写纸条,发现我注意她之后,偷偷地放到抽屉里了。满满两页纸,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男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从中不难看出:她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这位男生,正陷于情感的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成绩明显下滑。我找她谈话,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如实地说出了实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事后,我没有声张,替她保密,运用思想品德课上的知识引导她:万物生长各有时节,未成熟的青苹果过早收获会又酸又涩,成熟季节的果子才会又香又甜。我们现在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间,很多想法都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她会意的点点头,我了解此时她的心情。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她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她很感激我,从此她变了:脸上重现了笑容,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
由此可见,老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位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要好。批评不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必定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二、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
班主任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尤其是班级的量化考评不理想时,更多的需要批评违纪的学生,一怒之下甚至会列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账旧账一起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灰意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的经验是: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要有耐心。班上一名同学小学时父母离异,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上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他性格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上一位男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他,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他体育训练积极,肯于吃苦,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帮助他重树信心,给他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他学会与人交往,鼓励他融入集体,使他终于有了转变。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三、严爱适时,批评学生应持有爱心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他们中的个别同学因为从小养成的散漫习惯,加之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时难免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这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与其你去大声的训斥他们,不如找他们谈话,让他们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犯错的根源所在,千万不能因此厌恶他们,歧视他们,甚至恶语相讥,那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师生间矛盾僵化,学生只会我行我素,破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老师只有倾注全部爱心才能感化学生。我班有一位学习和行为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小涵,在小学时就经常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也对他另眼相待。刚入学就自暴自弃,故意表现出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家长对他不抱任何希望,只想混个初中毕业证书。我清楚这样的学生其实内心也很痛苦、很无奈,他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有一天早上,他迟到了,他心想,班主任一定会狠狠批评自己。出乎他的意料,我并没有批评,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还没有起床,他连早饭还没有吃就赶来了学校之后,我受到很大震动。我批评他不该迟到,但又表扬他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课间我拿来面包给他吃,鼓励他学会自理,自立自强。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我从中深深地体会到:“这样的西红柿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不断进步。
四、严爱适度,批评方式因人而异
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批评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班主任的批评方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思想的学生应因人而异。严爱适度,批评学生应权衡利弊得失。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对于脾气暴躁,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用“交流式”的批评。我班有一位同学,一次月考前被物理老师批评了,他一气之下,物理考试的试卷只写了名字就交来了,他以不答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报复老师。原因是物理老师得罪了他,看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区分对象,对症下药,把握好批评的分寸,严爱适度,恰到好处的适度批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对他的批评,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动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的前提是尊重,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然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情合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奚落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严格与尊重、严格与理解、严格与关爱”的有机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先生。人们常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的活生生的中学生,班主任工作中切记:批评教育学生要尊重学生,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