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通晓英语
信息社会的英语已名符其实地成为世界语,成为各国人民进行国际交往的最重要工具,对人的终生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掌握它,才能吸取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教育科研向深层次拓展,使人有可能一辈子站在国际前沿说话。
二、精通古汉语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捍卫中华文化,这是逃避不了的现实。我们的根终要归到华夏民族这棵树上,吸取其养料,既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孩子们的双眼都注视着我们。因此教师就必须首先掌握古汉语,自觉地从古代文化遗产中发掘营养,博古通今,没有“博古”的能力,何以“通今”?
三、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21世纪信息划时代的到来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数字应用技术的拓展,为音乐教育领域开启了一扇新的世纪之门。计算机作曲、多媒体教学、MIDI乐器制作所带来的音乐的新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正撞击着相对陈旧、封闭和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数字技术衍生出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并正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开化。网络资源将越来越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因此,熟练驾驭信息技术是使教育手段现代化、理想化的捷径。
四、当好心理医生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心理教师的义务,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最直接地表现和激发情感,最有力地拨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郁闷的情感得以散发,愤懑的情感得以发泄,焦躁的情感得以消除,从而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力量。音乐教师更应在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音乐中当好心理医生,让音乐成为学生心灵的鸡汤,让“不协和”的心理从中解决,在求真求善求美中至乐,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中“协和”。
五、敢为教育专家
只有读懂孩子,才能因材施教。所以说教育规律都是从孩子身上领悟总结出来的,不懂得幼儿教育的专家就不是教育家。而且众所周知,胎教用的是音乐而不是朗诵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说人生从胎儿期就已踏进了音乐的王国。这就注定了音乐必与幼儿教育挂钩。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敢当教育家,自觉地去解读孩子,从而达到以最浅显明白的语言高效率地传授课程的思想、行为,撑起孩子灿烂的蓝天。让他们在兴趣的趋动下自主学习,保留他们最原始的那份天性(创造性),不断地去适应时刻变化的世界。
音乐作为诱发想象力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音乐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人。那么音乐教师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具使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大胆创新,使学生既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又是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
六、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
音乐教师要保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兴趣,以便在音乐审美情感教育中拓宽视野,合理渗透科学思想,把音乐放在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把音乐之美、心灵之美与自然科学之美融合在一起,使艺术得到升华。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在欣赏非洲民间音乐的时候,对非洲的地理情况应该了解和认识;在讲解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时,可以联系物理学科的频率、振幅等知识;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演绎“黄金分割”,而在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时穿插“等比数列”。
七、浓厚的社会人文底蕴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生态学研究也表明,社会既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更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音乐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分,它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及相关艺术这个大环境,只有把音乐放在这个大环境中去考察,才能领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比如,音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音乐与自然、地理的关系,音乐与人群、种族的关系,音乐与宗教、民俗的关系,音乐与母语、文学的关系等等。因此教师要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在欣赏德彪西《大海》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印象派音乐的某些特征;在欣赏琵琶曲《十里埋伏》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等等。这种音乐与姊妹艺术及相关文化的综合是很自然的事,并无丝毫牵强附会,不懂或知之甚少都是十分遗憾的。
八、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这是准确传授技艺的关键。失去了准确,就失去了专业教师的资格,所谓音乐教育就无从谈起。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指挥、欣赏、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都是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这就不用多说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是专业知识的机器,要成为主宰专业领域的活方向盘,就是说除了常规的知识技能外,要具备科研、创造能力,以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尽情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九、强烈的审美意识
这是未来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全方位的美的教育,只有美学特征真正揭示了人性的相通之处,超越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教师只有高高地站在美的立足点上,用充满感情的智慧,才能完整地轻而易举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进而与孩子的心灵发生沟通,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同化或顺应,达到一呼万应,天衣无缝的融合。这不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吗?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修养,不断地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儿童之美、人性之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勾画美的意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美妙的音乐用最美的方式传递给乐于接受的孩子。
十、高度智能化的哲学头脑
我们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属性,虽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决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的手段提高人的素质,诸如净化心灵,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等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高度智能化的哲学头脑是教师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的指南针。对教育教学的传授互动,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统领我们的思想,才能透过学科本身,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才能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自如地进行学科综合与分解,才能以孩子灵性的充分发挥为第一推动力,让孩子心灵的火花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才能使他们成长过程中,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示,为自己生活于地球上而骄傲,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一员而自豪,为自己能为他人奉献人生而兴奋不已。
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要求学生对国文、数学等看得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里夏丐尊先生所提出的“人格背景”一词,准确、精要地道出了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从教素质,那就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丰子恺正是由于李叔同的言传身教和人格感化,学习兴趣逐渐集中在艺术,此后选定艺术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方向,成为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的。
可见教师难,要想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要有高素质。虽然以上论述有点理想化,但却是人类对教师素质的真实追求。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教师今天的素质,时代已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未来的人们就是这样来要求教师,期待教师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救世主,为人类创造智慧后代。
热爱孩子,热爱大自然,追求真实中塑造美,立足中华民族,沿着信息化高速公路,以智慧的目光放眼世界,献身教育。让我们每个教师以此自律吧!
信息社会的英语已名符其实地成为世界语,成为各国人民进行国际交往的最重要工具,对人的终生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掌握它,才能吸取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教育科研向深层次拓展,使人有可能一辈子站在国际前沿说话。
二、精通古汉语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捍卫中华文化,这是逃避不了的现实。我们的根终要归到华夏民族这棵树上,吸取其养料,既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孩子们的双眼都注视着我们。因此教师就必须首先掌握古汉语,自觉地从古代文化遗产中发掘营养,博古通今,没有“博古”的能力,何以“通今”?
三、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21世纪信息划时代的到来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数字应用技术的拓展,为音乐教育领域开启了一扇新的世纪之门。计算机作曲、多媒体教学、MIDI乐器制作所带来的音乐的新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正撞击着相对陈旧、封闭和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数字技术衍生出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并正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开化。网络资源将越来越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因此,熟练驾驭信息技术是使教育手段现代化、理想化的捷径。
四、当好心理医生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心理教师的义务,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最直接地表现和激发情感,最有力地拨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郁闷的情感得以散发,愤懑的情感得以发泄,焦躁的情感得以消除,从而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因此可以说音乐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力量。音乐教师更应在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音乐中当好心理医生,让音乐成为学生心灵的鸡汤,让“不协和”的心理从中解决,在求真求善求美中至乐,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中“协和”。
五、敢为教育专家
只有读懂孩子,才能因材施教。所以说教育规律都是从孩子身上领悟总结出来的,不懂得幼儿教育的专家就不是教育家。而且众所周知,胎教用的是音乐而不是朗诵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是说人生从胎儿期就已踏进了音乐的王国。这就注定了音乐必与幼儿教育挂钩。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敢当教育家,自觉地去解读孩子,从而达到以最浅显明白的语言高效率地传授课程的思想、行为,撑起孩子灿烂的蓝天。让他们在兴趣的趋动下自主学习,保留他们最原始的那份天性(创造性),不断地去适应时刻变化的世界。
音乐作为诱发想象力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音乐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人。那么音乐教师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具使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大胆创新,使学生既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又是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
六、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
音乐教师要保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兴趣,以便在音乐审美情感教育中拓宽视野,合理渗透科学思想,把音乐放在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把音乐之美、心灵之美与自然科学之美融合在一起,使艺术得到升华。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在欣赏非洲民间音乐的时候,对非洲的地理情况应该了解和认识;在讲解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时,可以联系物理学科的频率、振幅等知识;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演绎“黄金分割”,而在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时穿插“等比数列”。
七、浓厚的社会人文底蕴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生态学研究也表明,社会既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更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音乐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分,它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及相关艺术这个大环境,只有把音乐放在这个大环境中去考察,才能领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比如,音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音乐与自然、地理的关系,音乐与人群、种族的关系,音乐与宗教、民俗的关系,音乐与母语、文学的关系等等。因此教师要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在欣赏德彪西《大海》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印象派音乐的某些特征;在欣赏琵琶曲《十里埋伏》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等等。这种音乐与姊妹艺术及相关文化的综合是很自然的事,并无丝毫牵强附会,不懂或知之甚少都是十分遗憾的。
八、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这是准确传授技艺的关键。失去了准确,就失去了专业教师的资格,所谓音乐教育就无从谈起。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指挥、欣赏、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都是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这就不用多说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是专业知识的机器,要成为主宰专业领域的活方向盘,就是说除了常规的知识技能外,要具备科研、创造能力,以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尽情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九、强烈的审美意识
这是未来教师所必备的。音乐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全方位的美的教育,只有美学特征真正揭示了人性的相通之处,超越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教师只有高高地站在美的立足点上,用充满感情的智慧,才能完整地轻而易举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进而与孩子的心灵发生沟通,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同化或顺应,达到一呼万应,天衣无缝的融合。这不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吗?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修养,不断地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儿童之美、人性之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勾画美的意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美妙的音乐用最美的方式传递给乐于接受的孩子。
十、高度智能化的哲学头脑
我们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属性,虽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它决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的手段提高人的素质,诸如净化心灵,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等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目标。
高度智能化的哲学头脑是教师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的指南针。对教育教学的传授互动,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统领我们的思想,才能透过学科本身,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才能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自如地进行学科综合与分解,才能以孩子灵性的充分发挥为第一推动力,让孩子心灵的火花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才能使他们成长过程中,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示,为自己生活于地球上而骄傲,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一员而自豪,为自己能为他人奉献人生而兴奋不已。
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要求学生对国文、数学等看得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里夏丐尊先生所提出的“人格背景”一词,准确、精要地道出了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从教素质,那就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丰子恺正是由于李叔同的言传身教和人格感化,学习兴趣逐渐集中在艺术,此后选定艺术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方向,成为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的。
可见教师难,要想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要有高素质。虽然以上论述有点理想化,但却是人类对教师素质的真实追求。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教师今天的素质,时代已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未来的人们就是这样来要求教师,期待教师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救世主,为人类创造智慧后代。
热爱孩子,热爱大自然,追求真实中塑造美,立足中华民族,沿着信息化高速公路,以智慧的目光放眼世界,献身教育。让我们每个教师以此自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