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音缭绕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论述的是鲁迅作品中蕴含的复仇情节,这一情节既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又表现在行为层面上。他的“复仇”不仅是个人性的冲动,还停留在对社会的思考,是鲁迅天性优柔善良的“原始自我”和饱经忧患后的乖戾强悍的“社会自我”的化身。因此作品中强烈的复仇意识及复仇行为理所当然成为解读鲁迅其人其文的基砖,也是了解鲁迅心理背景不可缺少的一个线索。
  关键词:鲁迅 精神复仇 行为复仇
  哲学家舍勒尔认为:“报复冲动是一种特定的心灵的自我毒害,它直接引导出一种持久的心理状态——怨恨。”①而这一怨恨往往又会激发起人的冲动,导致行为上伤害。作为文学的一个永恒的母体,“复仇”往往使读者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鲁迅笔下所描写的复仇者形象更是异常丰富,通过对他作品的探讨,能更深刻的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触摸他伟大的灵魂。
  一、 “立人”为本的精神复仇
  鲁迅曾深深感触,他发现“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袭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②说到底就是我们民族还缺少那种真正站起来的“人”,针对这一情况,鲁迅奋笔急书,用他文学的武器捍卫人的尊严,因此,一种维护灵魂的复仇意识由然而生,成为他作品中的主旋律,小说《铸剑》中的眉间尺的母亲将仇恨深深地埋于心底十六年之久,为得就是等儿子长大后替他的父亲报仇,他的那种坚韧的、恒久的毅力正是鲁迅内心挣扎的表现,他之所以强调这种坚韧的战斗精神就是提醒麻木的国民不要因时间的消逝就冲淡自己的信念与决心,成为精神俘虏。
  “复仇”的内涵不仅停留于个人的报复,还有一种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和愤激心理。小说《兔和猫》中作者把这一心理发泄到一只黑猫身上,以此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恨。某种程度上讲,那只“猫”正是强大势力的象征,他以狰狞的、锋利的爪子欺凌弱小的生灵——小白兔。“我”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目睹一切后产生了报复心理:“那只猫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了,我决心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我”也许就是指鲁迅本人,我的想也正是鲁迅的想。《坟 。杂忆》中,鲁迅说:“有时也想: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回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可见“我”便是鲁迅的化身了,由气而愤,由愤而恨。鲁迅十分欣赏“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于是他的作品就蕴含了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一种激励的、愤激的力量,一种教人崛起的力量。
  虽然鲁迅笔下的复仇者都是鲁迅用以“立人”的模型,但是仅仅是轻轻的敲击又怎能让麻木的灵魂清醒呢。于是他真正做到“毒辣勇猛”把单纯于精神层面上的复仇升级,把意识转化为行为。这就是他作品中复仇的又一表现。
  二、唤民觉醒的行为复仇
  鲁迅对敌人那种深恶痛绝的阶级仇恨,是至死都没有丝毫改变过的。他对冯雪峰说:“我确是不容易改变,就算记住敌人的仇恨是一种错误吧,也只好错误了。——不念旧恶,什么话!”正是基于他的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精神上的仇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内心的需要,因此,行为复仇便呈现于读者眼前。1925年6月,鲁迅在《杂记》中写道:“我总觉得复仇是不足为奇的……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又疑心这话是怯汉的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在鲁迅眼中,那些丑恶的黑暗势力是一群眼冒绿光的豺狼,希望可以彻底地消灭他们,于是他把自己的心缚在手中的笔上,“淹没”他们的嚣张气焰。《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都是以血一般事实和火一般的决心唤醒仍然“沉睡”的人的良知,也用他锋利的笔杵抒解他内心的仇恨,一种蕴含着强大力量的报复。然而为何会用血淋淋的复仇行为宣泄自己内心情绪呢?
  三、 作家复仇思想形成的根源
  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当然就更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了。复仇意识总是产生于强烈的仇恨当中,而仇恨的产生总是会有一定的原因,它也许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留下的一股深刻而强烈的反思,也许是自身经历在他脑里留下了一道黑暗的疤痕。
  (一)社会环境,以及遗留的历史、文化对鲁迅的深刻影响。
  从社会现实来看,鲁迅的一生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苦难,最黑暗的时期。他耳闻目睹并切身感受到反动统治对爱国青年的血腥屠杀,对仁人志士的凶残迫害;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暴戾与欺凌;无聊文人为统治者帮闲对进步青年的毁谤和诬蔑,以及周围许多人的冷漠、市侩。所有这些都让鲁迅感到现实的黑暗、恐怖与冷酷,令他“出离愤怒”更感到一种悲哀。于是在他心里埋下了一棵复仇的种子,在与北洋军阀的对峙中鲁迅写了《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无常》《铸剑》等文章,阐述了被压迫者的复仇思想。1933年,53岁的鲁迅写下了一段充满血泪的文字:“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郁积起来,将我埋的不能呼吸……”③在《〈呐喊〉自序》和《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叙了他所看到的世态炎凉。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狂人之口揭示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本质,颇具迷惑力的仁义道德背后隐藏着令人颤栗的“吃人”嘴脸。是这些历史、文化的因素造成了中国社会现实的黑暗,并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障碍,正是这些原因促使鲁迅内心复仇意识的萌发。
  (二)家庭环境是鲁迅复仇意识产生的根源所在。
  鲁迅创作《野草》前后经历了生平最深刻的一次精神与情感的危机——“兄弟失和”,鲁迅被周作人夫妇逐出了象征着“兄弟怡怡”与家庭温馨的八道弯宅院,他痛切地感觉到被“流放”的痛苦,体验到一种绝望的“无归属感”,“一个可以用哪怕是不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世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在一个突然失去了幻想和光亮的世界中,一个人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异乡人,是陌生客。他的流放无可补救,因为他被剥夺而失去了对故园的记忆和对乐土的希望。人与人之间,演员与背景之间的这种脱节,正是另人感到荒诞之处。”④于是他只好将这一情绪释放到文学作品中。
  “小说,就是作家的自叙传。”郁达夫曾引法朗士的名言这样谈创作。鲁迅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是无情的解剖我自己。”无疑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指出他有“复仇意识”, 是把他当作为当时最具时代性的中国人来“个案分析”,来读懂那个时代,来了解中国人心灵深处至刚至柔的部分,从而有益于中国人的进步,民族的富强。这也是对鲁迅先生毕生苦思的“国民性”问题的继承。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概括地分析了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然后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措施,为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依据,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提出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日后的大学学习和社会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了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工作。高中教学中,地理课程是文科生的重点学习科目,在高考中占据一定的分值,所以,在地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本文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前言:思维的创新和提高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
期刊
摘要:裴斯泰洛奇在和谐教育的教育目标下提出了“要素教育”的主张,对儿童道德教育方面有许多先进的阐述。反观我国当下道德教育的现状存在学校道德教育应试性强、教育性弱,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被忽视以及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脱节的困境,并提出我国德育应从家庭教育开始,改革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相衔接的改革措施力求解决这些困境。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道德教育;启示  裴斯泰洛齐作为19世
期刊
摘要: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金融业通过改革改制,加快自身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思想政治工作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各种社会组织、各类经济实体大量涌现,特别是随着对传统的劳动制度的改革日益
期刊
【摘 要】 对高校班级党支部的建设,在重视其自身建设的同时,又要在领导方式、支部书记的选拔培养、队伍结构、监督方式及培训形式等方面做好保障措施,促进班级党支部更好更快的成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高校 班级党支部 保障措施  高校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在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
期刊
教育体制改革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打下了扎实的人力基础,但是在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前进道路上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和关怀意识相对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应具有的服务性行业的特点将逐渐凸显出来。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程开设不存在设置问题,基本由国家法定设置,但最近几年出现的择校、择师现象,能充分说明家长、
期刊
摘要:美育教育是中专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教育是中专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美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而语文教育又是实施美育教育重要手段,二者互相交织,互为影响。中专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语文课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试从语文教学中探讨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具体来讲,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去进行。 
期刊
[摘要] 阐述了能动学习的概念,即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智力发展状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动学习是一种自我学习过程,对课堂教学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要做好学习时间的把握、学习方式的掌握、学习效果的体现等几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能动学习;教学;教育;促进  [作者简介] 程舒通,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教育。  [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基本上贯穿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渗透于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之中,对人类的文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群众文化工作者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对提升群众文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决定了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进行重点探索,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效能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群众文化;存在问题;激励机制;探析  
期刊
摘要: 本文拟从巧妙创设对话情境,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 课后复习,要有意识地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三个方面来论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 对话 强化 复习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