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确实,自然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名山大川的巍峨壮丽,水乡人家的玲珑秀丽,百里牧场的清新芬芳,林荫小道的幽静清雅……这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生活的美。大自然能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视野开阔、耳目一新,让他们心中荡起涟漪,让他们更容易受到美的熏陶,产生追求美、表达美的愿望。而现实中的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呢?请看下面一个教学案例:
师:“人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各种‘人造’的世界中。我们要穿塑料鞋,要穿袜子。天黑了,就要躲进温暖的屋子里。我和很多人聊天,他们都说很少见到天边出现的第一颗大星星,也难得看到树梢后面冉冉升起的月亮。看来我们已经被文明这堵厚墙围隔了起来,自然近在眼前,却又像是远在天边。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从上学之后,我们谁光着脚走过路?”
生1:“家长不让。”
生2:“怕石头扎我们的脚,所以必须得穿鞋。”
生3:“家长嫌地脏,不让光脚。”
师:“家长是好意,是关心孩子,可是从来不能光脚走路,我们的脚从来都没有和地面亲近过,就少了一种很重要的感觉,鞋把我们的脚和自然分开了。”
生1:“天冷了,我们就戴帽子,帽子也把人的头和自然分开了。”
师:“你联想得很好。”
生2:“还有手套,我有好几副手套。”
师:“看来你的手没有过冷的感觉。”
生3:“下雨时,我们有雨衣、雨伞,没被雨水淋湿过。”
师:“雨伞也是一种阻隔,你就不知道雨水淋在头上、脸上是什么感觉。”
生4:“夏天,人还要戴墨镜,不让阳光照射到眼睛。”
师:“有谁见过猪、狗、羊、牛戴墨镜?动物们可以直接与大自然保持一致,人就不行。有的同学说,从来都没玩过土,因为家长怕衣服脏了,不让玩。下雪的时候,由于怕你们摔倒,操场的雪立即都被铲干净了,我们又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感觉。看来现在的人和自然之间的阻隔太多了,阻隔到处都是。这节课我们尝试一下,光脚在地上走路的感觉。这里有柏油路,有土路,有的地方有水,是老师刚泼的。你们在地上走,也许会踩出很多脚印,玩玩看。”
(学生光着脚,走来走去,极度兴奋,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虽然这只是暂时的解脱,但那种被解放的感觉,那种由衷的快慰将长久地留在心里。)
师:“今天的课堂作业的题目就是《亲近大地》,就以画脚印为主,把自己的脚踩在地上的感觉表现出来。你的脚高兴吗?高兴,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感到扎脚吗?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圆圆的石子硌脚的感觉?还是像针扎的感觉?还是细碎的土渣给人的粗糙的感受?把扎的感觉试着画出来,把自己的感觉和同学说说。”
自然是最美的、最熟悉的,然而自然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现在的孩子多被过分保护,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纽带被人为切断了。传统的艺术教育将学生艺术学习的空间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教室成为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只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去理解美、领悟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它明显地降低了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和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当真正面对自然之美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表达它。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她曾经带了几个侄儿侄女外出野营,一路上,孩子们只是争抢着各种零食,任凭着窗外美景的流逝。晚上,被闪烁的群星和阵阵晚风陶醉的三毛大叫:“快出来啊,好美的景色!”然而,孩子们只是冷漠地抬了抬头,又低头凑着篝火看带来的各种卡通漫画了。于是,三毛惊叹:“现在的孩子都已经被商业美术俘虏,几乎要连大自然也抛弃了!”
事实上,自然所蕴涵的审美信息太多了,它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人能体会到久违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身心处于完全放松、宁静而天然的审美享受中。诗人泰戈尔晚年曾办了所学校,他的学生可以光着脚在草地上奔跑,骑在高高的树杈上读书,有人感到吃惊和不理解。对此,泰戈尔说:“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去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我知道,在这个实际世界上,鞋子是要穿的,道路是要铺设的,车子是要使用的。然而,在孩子受教育时期,难道不应该让他们懂得,世界并非是客厅,而是一个诸如自然的东西,而他们的肢体之所以被造得如此的美妙,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应。”确实,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光着脚走路,是孩子们儿时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他们现在的愿望呢?只是因为怕家长说、怕老师怨,才不得不将这种亲近自然的渴望隐藏起来。只有摆脱外界的压力和强制,只有在自然世界中,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他们才成了自由的人。在与大地有了毫无阻隔的接触后,有了情不自禁的感动后,孩子才会找到在柏油路上走和在土地上走的不同感觉,才能体会出光着脚与穿着鞋走路的不同,才有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当孩子光着脚丫兴奋地踏在水上,在软软的土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那种满足感一定是无以言表的,此时也一定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因此,大自然是我们进行艺术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地,正如美国罗恩菲德所描绘的那样:“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
师:“人从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各种‘人造’的世界中。我们要穿塑料鞋,要穿袜子。天黑了,就要躲进温暖的屋子里。我和很多人聊天,他们都说很少见到天边出现的第一颗大星星,也难得看到树梢后面冉冉升起的月亮。看来我们已经被文明这堵厚墙围隔了起来,自然近在眼前,却又像是远在天边。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从上学之后,我们谁光着脚走过路?”
生1:“家长不让。”
生2:“怕石头扎我们的脚,所以必须得穿鞋。”
生3:“家长嫌地脏,不让光脚。”
师:“家长是好意,是关心孩子,可是从来不能光脚走路,我们的脚从来都没有和地面亲近过,就少了一种很重要的感觉,鞋把我们的脚和自然分开了。”
生1:“天冷了,我们就戴帽子,帽子也把人的头和自然分开了。”
师:“你联想得很好。”
生2:“还有手套,我有好几副手套。”
师:“看来你的手没有过冷的感觉。”
生3:“下雨时,我们有雨衣、雨伞,没被雨水淋湿过。”
师:“雨伞也是一种阻隔,你就不知道雨水淋在头上、脸上是什么感觉。”
生4:“夏天,人还要戴墨镜,不让阳光照射到眼睛。”
师:“有谁见过猪、狗、羊、牛戴墨镜?动物们可以直接与大自然保持一致,人就不行。有的同学说,从来都没玩过土,因为家长怕衣服脏了,不让玩。下雪的时候,由于怕你们摔倒,操场的雪立即都被铲干净了,我们又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感觉。看来现在的人和自然之间的阻隔太多了,阻隔到处都是。这节课我们尝试一下,光脚在地上走路的感觉。这里有柏油路,有土路,有的地方有水,是老师刚泼的。你们在地上走,也许会踩出很多脚印,玩玩看。”
(学生光着脚,走来走去,极度兴奋,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虽然这只是暂时的解脱,但那种被解放的感觉,那种由衷的快慰将长久地留在心里。)
师:“今天的课堂作业的题目就是《亲近大地》,就以画脚印为主,把自己的脚踩在地上的感觉表现出来。你的脚高兴吗?高兴,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感到扎脚吗?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圆圆的石子硌脚的感觉?还是像针扎的感觉?还是细碎的土渣给人的粗糙的感受?把扎的感觉试着画出来,把自己的感觉和同学说说。”
自然是最美的、最熟悉的,然而自然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现在的孩子多被过分保护,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纽带被人为切断了。传统的艺术教育将学生艺术学习的空间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教室成为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只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去理解美、领悟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它明显地降低了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和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当真正面对自然之美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表达它。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她曾经带了几个侄儿侄女外出野营,一路上,孩子们只是争抢着各种零食,任凭着窗外美景的流逝。晚上,被闪烁的群星和阵阵晚风陶醉的三毛大叫:“快出来啊,好美的景色!”然而,孩子们只是冷漠地抬了抬头,又低头凑着篝火看带来的各种卡通漫画了。于是,三毛惊叹:“现在的孩子都已经被商业美术俘虏,几乎要连大自然也抛弃了!”
事实上,自然所蕴涵的审美信息太多了,它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人能体会到久违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身心处于完全放松、宁静而天然的审美享受中。诗人泰戈尔晚年曾办了所学校,他的学生可以光着脚在草地上奔跑,骑在高高的树杈上读书,有人感到吃惊和不理解。对此,泰戈尔说:“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去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我知道,在这个实际世界上,鞋子是要穿的,道路是要铺设的,车子是要使用的。然而,在孩子受教育时期,难道不应该让他们懂得,世界并非是客厅,而是一个诸如自然的东西,而他们的肢体之所以被造得如此的美妙,正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应。”确实,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光着脚走路,是孩子们儿时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他们现在的愿望呢?只是因为怕家长说、怕老师怨,才不得不将这种亲近自然的渴望隐藏起来。只有摆脱外界的压力和强制,只有在自然世界中,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他们才成了自由的人。在与大地有了毫无阻隔的接触后,有了情不自禁的感动后,孩子才会找到在柏油路上走和在土地上走的不同感觉,才能体会出光着脚与穿着鞋走路的不同,才有表达内心想法的愿望。当孩子光着脚丫兴奋地踏在水上,在软软的土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那种满足感一定是无以言表的,此时也一定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因此,大自然是我们进行艺术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地,正如美国罗恩菲德所描绘的那样:“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