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的未来将持续成为留学生人数输出最多的国家。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33.97万人,占当年全球留学人数的14%。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较2011年又增加了5.99万,达到39.96万,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在人数领跑的同时,对留学生如何更好地融入西方大学,学有所成后回国或者在留学国就业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学术界,学生、家长,中介机构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小团体主义
十年前,在西方大学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零星点缀于西方人中间,今天各种肤色与发色的西方人零星点缀于中国留学生之中。这并非夸张,而且在未来这种现象恐怕还会不断持续。我清晰记得第一次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经历,无论是在教室里,图书馆,餐厅还是咖啡吧,中国留学生无处不在。
不过正因为人数众多,喜欢扎堆、小团体主义是中国留学生留给西方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最深刻的印象。国外大学在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通常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入住宿舍的留学生国别。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或者家长希望和本国人住在一起,理由是沟通更方便,生活习惯相似。
于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依然能做到“三不”:在宿舍不讲外语(因为都是中国人);在课上不讲外语(因为不发言);在学校和社区不讲外语(因为买东西有大量的中国超市,吃饭有大量的中国餐厅,即使是到国外的超市买东西,只要认识钱数就可以了,基本不需要交流)。如此这般,人在西方,除了用外语写论文、做报告,实际上和在中国在语言的使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胆、大方、积极地融入各国人中去是中国留学生融入西方大学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我建议:首先尽量选择和西方人住在一个宿舍。虽然他们的习惯许多和我们不同,比如深夜喜欢Party,不按时洗碗,不注意卫生等等,但不习惯的过程也是锻炼我们与人沟通、协调、谈判、妥协能力的过程。在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沟通、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上才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如。在文化上,我们自己才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
其次,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广交各国友人。西方大学的学生活动很多,你报名注册后,学校的邮件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可以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加。另外,中国人都知道顺藤摸瓜的道理,先结交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外国朋友,再尝试融入他们的圈子,这也是扩展社交的好方法。学校、院系举办的各种讲座一定要多参加。在这样的讲座现场,你很容易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不同肤色的朋友。
总之,打破小团体主义的核心是打开自己,让自己沐浴在多元文化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对方,探索对方,而不是锁在自己的圈子里固步自封。
留学目的模糊
把留学等同于拿文凭,进而你很自然地就会拒绝体验更多多元文化。殊不知,用人单位想要找的是一个拥有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人,懂沟通,能脚踏实地地执行工作任务,拥有立体的语言输出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张文凭。
在职业发展中,文凭和学位只是敲门砖,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人喜欢上你的能力、体察他人的能力、工作的领悟和执行能力、管理能力才是职业发展成功的核心。而这些能力必须通过不断与人沟通、交流、碰撞、融合,以致最终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来培养,这不是一张文凭所能包含的。
我建议大家在留学前,要深入思考和规划以下方面:
1.语言的提高目的要清晰。日常的口语交流是最基本的,听力和阅读技术也需要提前学习。西方的学术写作要求和国内差异巨大,需要重点关注。
2.不要盲目选择热门冷门专业。热门和冷门确实存在,但不能以此为选择专业的唯一指标,主要还是要思考未来你想从事的职业和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3.在国内发展还是国外发展需要一个规划。定位不一样,留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安排重点就不一样。如果打算回国发展,那么选一所有名的学校可能更重要。如果打算在国外发展,专业的扎实度就更重要。在国外成功的职业发展首先基于对当地职场行情、规则、文化的深刻洞察。这就需要广交朋友,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
文化-心理模式障碍
语言障碍和文化-心理模式障碍。语言的障碍无需多解释,由于国内语言教学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中国留学生整体语言输出水平不高。这导致很多留学生无法在西方大学正常地交流与沟通。
所谓文化-心理模式指的是在遭遇相异的模式时出现的不适应、不舒服、不理解等心理反应。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常问吃饭了吗,但如果你这样问西方人,他们会很困惑。
妨碍中国留学生融入西方大学从浅层讲是语言的层面问题,但从深层讲是中西教育不同教育理念造成的文化休克。一个教育文化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另一个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阻碍中国留学生和西方学生交流的是对两个文化都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
比如一个中国学生打算和一个西方学生聊聊儒家文化,那么这个学生不仅仅需要懂儒家文化,还需要对西方是否有对等于儒家伦理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让对方听懂。我类似的经历有不少,要向一个西方人解释清楚中国的事情,你得对西方也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使谈话深入而且有效。如果只是简单地问一些基本问题,恐怕双方很快就会感觉到无聊。
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出国前后都需要了解和学习一些本国和国外的文化常识,才不至于交流时无话可说。同时对于国外的教育方法也要有所了解,西方大学的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式的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做点拨和引导的工作,学生自己需要发展感兴趣的领域和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研究方法,学到研究工具,进而最后成为一个能独立进行研究的学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最终通过西方的研究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与填鸭式思维是国内教育和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学生需要对此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西方大学的学习,学有所成。
总之,以上论述的三个留学问题可能会遭遇的障碍每个人都会有,但每个人又都不一样。不同的思维造就不同的留学结果。说到底,你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决定权永远在于你自己的批判性思考!
然而,在人数领跑的同时,对留学生如何更好地融入西方大学,学有所成后回国或者在留学国就业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引起学术界,学生、家长,中介机构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小团体主义
十年前,在西方大学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零星点缀于西方人中间,今天各种肤色与发色的西方人零星点缀于中国留学生之中。这并非夸张,而且在未来这种现象恐怕还会不断持续。我清晰记得第一次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经历,无论是在教室里,图书馆,餐厅还是咖啡吧,中国留学生无处不在。
不过正因为人数众多,喜欢扎堆、小团体主义是中国留学生留给西方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最深刻的印象。国外大学在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通常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入住宿舍的留学生国别。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或者家长希望和本国人住在一起,理由是沟通更方便,生活习惯相似。
于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依然能做到“三不”:在宿舍不讲外语(因为都是中国人);在课上不讲外语(因为不发言);在学校和社区不讲外语(因为买东西有大量的中国超市,吃饭有大量的中国餐厅,即使是到国外的超市买东西,只要认识钱数就可以了,基本不需要交流)。如此这般,人在西方,除了用外语写论文、做报告,实际上和在中国在语言的使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胆、大方、积极地融入各国人中去是中国留学生融入西方大学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我建议:首先尽量选择和西方人住在一个宿舍。虽然他们的习惯许多和我们不同,比如深夜喜欢Party,不按时洗碗,不注意卫生等等,但不习惯的过程也是锻炼我们与人沟通、协调、谈判、妥协能力的过程。在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沟通、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上才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如。在文化上,我们自己才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
其次,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广交各国友人。西方大学的学生活动很多,你报名注册后,学校的邮件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可以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加。另外,中国人都知道顺藤摸瓜的道理,先结交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外国朋友,再尝试融入他们的圈子,这也是扩展社交的好方法。学校、院系举办的各种讲座一定要多参加。在这样的讲座现场,你很容易找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不同肤色的朋友。
总之,打破小团体主义的核心是打开自己,让自己沐浴在多元文化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对方,探索对方,而不是锁在自己的圈子里固步自封。
留学目的模糊
把留学等同于拿文凭,进而你很自然地就会拒绝体验更多多元文化。殊不知,用人单位想要找的是一个拥有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人,懂沟通,能脚踏实地地执行工作任务,拥有立体的语言输出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张文凭。
在职业发展中,文凭和学位只是敲门砖,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人喜欢上你的能力、体察他人的能力、工作的领悟和执行能力、管理能力才是职业发展成功的核心。而这些能力必须通过不断与人沟通、交流、碰撞、融合,以致最终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来培养,这不是一张文凭所能包含的。
我建议大家在留学前,要深入思考和规划以下方面:
1.语言的提高目的要清晰。日常的口语交流是最基本的,听力和阅读技术也需要提前学习。西方的学术写作要求和国内差异巨大,需要重点关注。
2.不要盲目选择热门冷门专业。热门和冷门确实存在,但不能以此为选择专业的唯一指标,主要还是要思考未来你想从事的职业和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3.在国内发展还是国外发展需要一个规划。定位不一样,留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安排重点就不一样。如果打算回国发展,那么选一所有名的学校可能更重要。如果打算在国外发展,专业的扎实度就更重要。在国外成功的职业发展首先基于对当地职场行情、规则、文化的深刻洞察。这就需要广交朋友,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
文化-心理模式障碍
语言障碍和文化-心理模式障碍。语言的障碍无需多解释,由于国内语言教学方法的相对落后导致中国留学生整体语言输出水平不高。这导致很多留学生无法在西方大学正常地交流与沟通。
所谓文化-心理模式指的是在遭遇相异的模式时出现的不适应、不舒服、不理解等心理反应。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常问吃饭了吗,但如果你这样问西方人,他们会很困惑。
妨碍中国留学生融入西方大学从浅层讲是语言的层面问题,但从深层讲是中西教育不同教育理念造成的文化休克。一个教育文化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另一个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阻碍中国留学生和西方学生交流的是对两个文化都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
比如一个中国学生打算和一个西方学生聊聊儒家文化,那么这个学生不仅仅需要懂儒家文化,还需要对西方是否有对等于儒家伦理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让对方听懂。我类似的经历有不少,要向一个西方人解释清楚中国的事情,你得对西方也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使谈话深入而且有效。如果只是简单地问一些基本问题,恐怕双方很快就会感觉到无聊。
所以,中国留学生在出国前后都需要了解和学习一些本国和国外的文化常识,才不至于交流时无话可说。同时对于国外的教育方法也要有所了解,西方大学的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式的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做点拨和引导的工作,学生自己需要发展感兴趣的领域和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研究方法,学到研究工具,进而最后成为一个能独立进行研究的学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最终通过西方的研究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与填鸭式思维是国内教育和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学生需要对此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西方大学的学习,学有所成。
总之,以上论述的三个留学问题可能会遭遇的障碍每个人都会有,但每个人又都不一样。不同的思维造就不同的留学结果。说到底,你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决定权永远在于你自己的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