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很多,并且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它作为一项重要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学习动机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分类,到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形成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化,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总结近年来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组成的复杂化、分类的深细化、理论的统一性和实际应用化等方面。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动机中的一种,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课题,早在1930年左右就开始了动机的科学研究。在心理学中,动机的含义一般被定义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己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动机能够使得个体的行动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一定程度的兴趣、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顽强的意志努力。
动机与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息息相关,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动机类型,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是学习动机。人们总是在不断探索:人为什么学习?什么能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习?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这些问题意味着学习与动机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学习动机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亲赖,并被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性研究。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包若维奇曾指出:“在阐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动机研究的同时,我们把这种活动的一切推动力称之为动机。”可见,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源动力,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活动及效果,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活动,受到智力因素(感觉、知觉、记忆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等)二者的制约。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智力因素是没有明显的悬殊,导致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而且,随着人的年龄的不断增长,学习的成效与智力因素的相关性逐渐减弱,而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在逐渐地增强。有调查得出:“人的成就的取得往往智力因素只占25%,而非智力因素却占75%。”这充分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动机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动机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先要有做事情的动机激发,然后才会有行动,并且其他非智力因素只能转化成为动机,才能对人们的学习行为产生直接的作用。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的分类问题,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看法,分类的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动机类型。综合以往的研究,常见的分类法主要有: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可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或者是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时间,可分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等。
在众多的学习动机分类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分类最得人们和研究人员的喜爱,并且应用得最为广泛,得到心理学家的公认,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是在学习活动之内,不在学习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力的作用,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例如诗书爱好者喜欢品味古人的诗词,舞蹈爱好者喜欢欣赏和学习美丽舞姿。外部动机是由学习过程之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动机,即学习是受外部诱因影响而激发出来的,并不是因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其动机的满足不在学习活动之内,而在学习活动之外。比如为了获得爸妈的奖励或者避免老师的惩罚,取悦于老师和家长等。
学习受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驱使。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要从两方面同时着手,要做到两手一起抓,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内部动机的作用较持久且强烈,引起的是主动学习,它能使学习者自觉掌握知识,与长远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而外部动机的作用较短暂且弱小,引起的学习是被动的,它与短期目标相联系,不能保证学习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外在条件一旦“消失”,由外在条件激发起来的外部动机也会很快失去作用。但不能说内部动机的作用大于外部动机的作用,因为对于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利用外部动机激发其学习活动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儿童的学习教育中,儿童很容易受到外部动机的影响,并且大部分内部动机是由外部动机激发形成的。因此,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转化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的所有资源,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激发二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中形成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支配一个人的同一种学习活动有可能是多种的。因此,对教师来说,充分了解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类型,有利于针对具备不同学习动机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三、学习动机的体系
关于学习动机的体系,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方面反映了学习动机所涉及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国内外学者都赞同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包括需要和诱因,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在以往各种动机体系的基础上,国外学者Martin在2009年时,根据学生适应和适应不良的区别,提出了一个综合而又简短的学习动机体系,将学习动机的结构划分为自我效能感、兴趣、掌握目标取向、承诺、逃避竞争、努力回避六项。[6]其中前面四个为适应性的学习动机,后两个为适应不良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适应性学习动机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97年,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7]学生有自信能完成特定的学业,会影响该生的课程选择,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持续性,影响其是否能战胜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来应对学业压力。并且学生对某种知识的信念可能是乐观或者悲观,相应地就会对学习过程采取积极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教育心理学也有很多相关的实证性研究证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愿意付出努力并且获得好成绩。
兴趣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结构,它反映了人类去学习的天生潜能,研究者将兴趣分为个人兴趣和环境兴趣。个人兴趣具有意愿性,当个体想改变环境时,环境兴趣就会随之改变。这个观点的提出,说明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课程设置的趣味性,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兴趣,通过课程趣味性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二是课堂环境的设置,特别是幼儿和小学生,课堂环境的设置得有意思,会吸引儿童,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发生。
掌握目标取向是学习动机的结构中被研究得最多的因素之一,它是指在关注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来掌控任务,以自身比较来评估任务完成的情况,而不是和他人比较,学习是以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培养的,依据自我参照的标准致力于自我提高。最新研究表明,掌握目标取向是适应性的动机结构,对学习有积极的作用。持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并不断努力。这一观点吸引了很多教学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目光。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动机中的一种,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课题,早在1930年左右就开始了动机的科学研究。在心理学中,动机的含义一般被定义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己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动机能够使得个体的行动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一定程度的兴趣、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顽强的意志努力。
动机与人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息息相关,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动机类型,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是学习动机。人们总是在不断探索:人为什么学习?什么能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习?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这些问题意味着学习与动机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学习动机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亲赖,并被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性研究。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己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包若维奇曾指出:“在阐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动机研究的同时,我们把这种活动的一切推动力称之为动机。”可见,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源动力,是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活动及效果,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活动,受到智力因素(感觉、知觉、记忆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等)二者的制约。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智力因素是没有明显的悬殊,导致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而且,随着人的年龄的不断增长,学习的成效与智力因素的相关性逐渐减弱,而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性在逐渐地增强。有调查得出:“人的成就的取得往往智力因素只占25%,而非智力因素却占75%。”这充分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动机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动机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先要有做事情的动机激发,然后才会有行动,并且其他非智力因素只能转化成为动机,才能对人们的学习行为产生直接的作用。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的分类问题,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看法,分类的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动机类型。综合以往的研究,常见的分类法主要有: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可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或者是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时间,可分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等。
在众多的学习动机分类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分类最得人们和研究人员的喜爱,并且应用得最为广泛,得到心理学家的公认,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是在学习活动之内,不在学习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力的作用,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例如诗书爱好者喜欢品味古人的诗词,舞蹈爱好者喜欢欣赏和学习美丽舞姿。外部动机是由学习过程之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动机,即学习是受外部诱因影响而激发出来的,并不是因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其动机的满足不在学习活动之内,而在学习活动之外。比如为了获得爸妈的奖励或者避免老师的惩罚,取悦于老师和家长等。
学习受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共同驱使。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要从两方面同时着手,要做到两手一起抓,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内部动机的作用较持久且强烈,引起的是主动学习,它能使学习者自觉掌握知识,与长远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而外部动机的作用较短暂且弱小,引起的学习是被动的,它与短期目标相联系,不能保证学习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外在条件一旦“消失”,由外在条件激发起来的外部动机也会很快失去作用。但不能说内部动机的作用大于外部动机的作用,因为对于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利用外部动机激发其学习活动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儿童的学习教育中,儿童很容易受到外部动机的影响,并且大部分内部动机是由外部动机激发形成的。因此,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转化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的所有资源,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激发二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中形成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支配一个人的同一种学习活动有可能是多种的。因此,对教师来说,充分了解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类型,有利于针对具备不同学习动机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三、学习动机的体系
关于学习动机的体系,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方面反映了学习动机所涉及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国内外学者都赞同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包括需要和诱因,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在以往各种动机体系的基础上,国外学者Martin在2009年时,根据学生适应和适应不良的区别,提出了一个综合而又简短的学习动机体系,将学习动机的结构划分为自我效能感、兴趣、掌握目标取向、承诺、逃避竞争、努力回避六项。[6]其中前面四个为适应性的学习动机,后两个为适应不良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适应性学习动机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97年,班杜拉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7]学生有自信能完成特定的学业,会影响该生的课程选择,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持续性,影响其是否能战胜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来应对学业压力。并且学生对某种知识的信念可能是乐观或者悲观,相应地就会对学习过程采取积极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教育心理学也有很多相关的实证性研究证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愿意付出努力并且获得好成绩。
兴趣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结构,它反映了人类去学习的天生潜能,研究者将兴趣分为个人兴趣和环境兴趣。个人兴趣具有意愿性,当个体想改变环境时,环境兴趣就会随之改变。这个观点的提出,说明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课程设置的趣味性,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兴趣,通过课程趣味性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二是课堂环境的设置,特别是幼儿和小学生,课堂环境的设置得有意思,会吸引儿童,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发生。
掌握目标取向是学习动机的结构中被研究得最多的因素之一,它是指在关注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来掌控任务,以自身比较来评估任务完成的情况,而不是和他人比较,学习是以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培养的,依据自我参照的标准致力于自我提高。最新研究表明,掌握目标取向是适应性的动机结构,对学习有积极的作用。持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并不断努力。这一观点吸引了很多教学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