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通过建班育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本文从“思想铸德”视角出发,从思想铸德的丰富内涵、思想铸德的两个主体、思想铸德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实现“传道立身,铸德育人”这一具体目标。
[关键词] 传道立身;铸德育人;思想铸德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当下,世界各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青年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需要旗帜鲜明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中生根发芽,在教师中开花结果,铸造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之魂。
一、思想铸德的丰富内涵
思想铸德,用什么思想来铸造人的品德?这是首先要理清的概念。
新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教育战线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时代新人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扎实的学识见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新时代,班主任在一线工作中不再开展大而空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未来公民的价值准则都来源于学生当下的成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只有这样,青少年一代才能肩负起国家未来的建设、民族未来的振兴、社会未来的发展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落实《中小学生守则》的核心思想。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注重可操作性”的修改原则,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思想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江苏省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在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运用养成教育、主题活动、道德實践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突出评价激励,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的有力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响亮标志。
明确思想铸德的精神内涵后,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思想铸德的两个主体
思想铸德,铸谁的德?主体是谁?这是第二个需要想明白的问题。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这是汉代著名教育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中阐扬的“善为师”的必要条件,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的师德。“美道慎行”既表明了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又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思想铸德,应该要铸造教师的师德。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元的价值并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价值冲突,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尤为重要。思想铸德,要加大力度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思想铸德,靠的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共生。我所在的学校,一直致力于找寻师生成长的共同意义。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有时候会远远超过我们各自和家人在一起共处的时间,那么学校就应该成为学生和老师生活的场域,而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完全可以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意义,如何让老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自身的持续提升?学校的德育品牌活动《告白致远》促成了我们找寻生活的共同意义。
对于致远初中,每个人心里都有被打动的地方,都有想诉说的话语:可能是课堂的某个瞬间,某个老师的一句话,校园的某个角落,某次活动的瞬间……温暖点亮校园,话语传递美好。我们努力让致远校园成为全体致远人心里最温暖的符号。
让我们来看看几位班主任和学生代表是怎么说的。
周老师说:“在教师生涯启航的第十四年,我有幸走进了工作以来的第四所学校。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所,但我知道这是第一所让我有‘家’一般感觉的学校!”
徐老师说:“致远,一所让我遇见更好自己的学校;致远,一个让我再次幸福成长的学校!它告诉我,原来即使工作了十年,仍可以饱含热情、充满爱心地再一次在教育的路上无所畏惧地勇往前行!”
刚毕业从教的张老师说:“从学生到教师,在致远的大家庭中不断学习成长,我领悟了微笑与语言的力量。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放松平和地聊天,比疾风骤雨地训斥更重要,明白了发自真心的微笑比严肃板正的面孔更重要。在致远,我将持续追寻更好的自己。” 2018级王同学说:“致远,在三年前还很陌生的名词,如今已渗透在我的生命中。它带给我纯真、宁静,给我以最柔软的包容与关怀。它不要求我做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教我做一个更好的‘人’,陪伴我,说:‘孩子,你慢慢长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与班主任杨老师的谈话。这致远,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和战战兢兢的学生;相反地,老师总是亲切地询问我遇到的困难,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分析,还帮助我做出解决方案。致远对我来说,它已经不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充满着活力与人情味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有了更强劲的动力。”
一群有意思的人,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校园里,当老师和同学都相信每一个人都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彼此关照,相互温暖,学校就会成为老师幸福工作、学生用心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记忆中最美好的温暖符号。
这样的润物无声,便是铸德最好的思想。
三、思想铸德的实施路径
思想铸德,如何实施、如何评价?这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重要内容。
思想唯有融入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才会有生命力。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妨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适合学生的教育主题
将思想教育落实落细,必须确立适合学生的主题。在我的班级里,劳动教育、榜样教育和同伴教育成为目前重点开展的教育主题。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此纲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劳动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二是突出的社会性,要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可以促进学生成为脑中有知识、手中有力气、心中有事情的积极青年。
榜样教育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方式。汉代教育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而叶澜教授则把二字结合起来并在《教育概论》中指出:“可以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榜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促进受教育者以榜样的道德精神为基础,调整自己的认知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此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最后通过主观努力内化榜样的精神品质的教育活动。榜样教育的素材多而鲜活: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把他们的故事说给学生听;边防英雄的事迹如此动容,让学生主动了解,致敬英雄!
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伴的榜样就在身边,发起寻找身边的“同伴榜样”活动,让学生观察、表彰、学习、相互影响。
将思想具象化为行动,学生的成长才有了可能。
2.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然而,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进入快速发展期,且生理明显快于心理。他们经历着对情绪的调控、自我意识的增强、意志力薄弱导致的行为反复、自我矛盾等挑战。
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认知水平不同,需要的具体教育活动形式就不同。就我所任教的初中学段学生特点来看,这几种活动形式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与:演讲、辩论、成长故事分享会、舞台剧表演、主题征文、录制音频或视频。
这样的活动形式遵循了人成长的规律,符合青春期学生希望受到关注、追求个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每一位师生的主动成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看见与被看见”“发现与被发现”“成就与被成就”。
用青少年感兴趣的形式,让教育活动有意思,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发挥活动育人的功效。
3.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制保障
思想铸德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成长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机制保障。设立机制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平衡,既要发挥出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更要发挥内部成长动力的积极作用。
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榜样引领作用。班干部自下而上由学生自主推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班级里形成良性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班貌。
要建立底线思维。思想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受主客体环境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建设保持耐心,做好在反复中缓慢推进的准备。
坚持行为底线,不设发展上限;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和影响学生,促成思想的内化和发展。
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知、情、意、行”的规律是落实思想鑄德的必经之路。
总之,思想铸德,需要明确新时代教育思想,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思想铸德,需要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思想铸德,需要知行合一,将思想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参考文献]
[1]孙迎光.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五大历史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J].人民论坛,2019(17).
[2]姜沛民.努力实现新时代教育的新作为[N].光明日报,2018(09).
沈 磊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教师、班主任。曾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京市学校德育创新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南京市先进中学生集体”“江苏省优秀少先队中队”。
[关键词] 传道立身;铸德育人;思想铸德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当下,世界各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青年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需要旗帜鲜明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中生根发芽,在教师中开花结果,铸造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之魂。
一、思想铸德的丰富内涵
思想铸德,用什么思想来铸造人的品德?这是首先要理清的概念。
新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教育战线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时代新人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扎实的学识见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新时代,班主任在一线工作中不再开展大而空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管理者,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未来公民的价值准则都来源于学生当下的成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只有这样,青少年一代才能肩负起国家未来的建设、民族未来的振兴、社会未来的发展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落实《中小学生守则》的核心思想。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方式突出了“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注重可操作性”的修改原则,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思想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江苏省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在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运用养成教育、主题活动、道德實践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突出评价激励,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的有力抓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响亮标志。
明确思想铸德的精神内涵后,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思想铸德的两个主体
思想铸德,铸谁的德?主体是谁?这是第二个需要想明白的问题。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这是汉代著名教育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中阐扬的“善为师”的必要条件,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的师德。“美道慎行”既表明了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又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思想铸德,应该要铸造教师的师德。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元的价值并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价值冲突,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同伴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尤为重要。思想铸德,要加大力度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思想铸德,靠的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共生。我所在的学校,一直致力于找寻师生成长的共同意义。学生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有时候会远远超过我们各自和家人在一起共处的时间,那么学校就应该成为学生和老师生活的场域,而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完全可以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意义,如何让老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自身的持续提升?学校的德育品牌活动《告白致远》促成了我们找寻生活的共同意义。
对于致远初中,每个人心里都有被打动的地方,都有想诉说的话语:可能是课堂的某个瞬间,某个老师的一句话,校园的某个角落,某次活动的瞬间……温暖点亮校园,话语传递美好。我们努力让致远校园成为全体致远人心里最温暖的符号。
让我们来看看几位班主任和学生代表是怎么说的。
周老师说:“在教师生涯启航的第十四年,我有幸走进了工作以来的第四所学校。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所,但我知道这是第一所让我有‘家’一般感觉的学校!”
徐老师说:“致远,一所让我遇见更好自己的学校;致远,一个让我再次幸福成长的学校!它告诉我,原来即使工作了十年,仍可以饱含热情、充满爱心地再一次在教育的路上无所畏惧地勇往前行!”
刚毕业从教的张老师说:“从学生到教师,在致远的大家庭中不断学习成长,我领悟了微笑与语言的力量。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放松平和地聊天,比疾风骤雨地训斥更重要,明白了发自真心的微笑比严肃板正的面孔更重要。在致远,我将持续追寻更好的自己。” 2018级王同学说:“致远,在三年前还很陌生的名词,如今已渗透在我的生命中。它带给我纯真、宁静,给我以最柔软的包容与关怀。它不要求我做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教我做一个更好的‘人’,陪伴我,说:‘孩子,你慢慢长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与班主任杨老师的谈话。这致远,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和战战兢兢的学生;相反地,老师总是亲切地询问我遇到的困难,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分析,还帮助我做出解决方案。致远对我来说,它已经不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充满着活力与人情味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有了更强劲的动力。”
一群有意思的人,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校园里,当老师和同学都相信每一个人都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彼此关照,相互温暖,学校就会成为老师幸福工作、学生用心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师生记忆中最美好的温暖符号。
这样的润物无声,便是铸德最好的思想。
三、思想铸德的实施路径
思想铸德,如何实施、如何评价?这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重要内容。
思想唯有融入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才会有生命力。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妨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适合学生的教育主题
将思想教育落实落细,必须确立适合学生的主题。在我的班级里,劳动教育、榜样教育和同伴教育成为目前重点开展的教育主题。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此纲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劳动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二是突出的社会性,要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三是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可以促进学生成为脑中有知识、手中有力气、心中有事情的积极青年。
榜样教育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方式。汉代教育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而叶澜教授则把二字结合起来并在《教育概论》中指出:“可以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榜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促进受教育者以榜样的道德精神为基础,调整自己的认知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此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最后通过主观努力内化榜样的精神品质的教育活动。榜样教育的素材多而鲜活: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把他们的故事说给学生听;边防英雄的事迹如此动容,让学生主动了解,致敬英雄!
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伴的榜样就在身边,发起寻找身边的“同伴榜样”活动,让学生观察、表彰、学习、相互影响。
将思想具象化为行动,学生的成长才有了可能。
2.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然而,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进入快速发展期,且生理明显快于心理。他们经历着对情绪的调控、自我意识的增强、意志力薄弱导致的行为反复、自我矛盾等挑战。
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认知水平不同,需要的具体教育活动形式就不同。就我所任教的初中学段学生特点来看,这几种活动形式能引发学生的广泛参与:演讲、辩论、成长故事分享会、舞台剧表演、主题征文、录制音频或视频。
这样的活动形式遵循了人成长的规律,符合青春期学生希望受到关注、追求个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每一位师生的主动成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看见与被看见”“发现与被发现”“成就与被成就”。
用青少年感兴趣的形式,让教育活动有意思,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发挥活动育人的功效。
3.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制保障
思想铸德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成长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机制保障。设立机制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平衡,既要发挥出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更要发挥内部成长动力的积极作用。
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榜样引领作用。班干部自下而上由学生自主推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班级里形成良性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班貌。
要建立底线思维。思想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受主客体环境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建设保持耐心,做好在反复中缓慢推进的准备。
坚持行为底线,不设发展上限;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和影响学生,促成思想的内化和发展。
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知、情、意、行”的规律是落实思想鑄德的必经之路。
总之,思想铸德,需要明确新时代教育思想,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思想铸德,需要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思想铸德,需要知行合一,将思想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
[参考文献]
[1]孙迎光.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五大历史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J].人民论坛,2019(17).
[2]姜沛民.努力实现新时代教育的新作为[N].光明日报,2018(09).
沈 磊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教师、班主任。曾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京市学校德育创新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南京市先进中学生集体”“江苏省优秀少先队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