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崔荣荣、牛犁的《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1368—1949年)》针对服饰文化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以作者多年田野调查实践与明代以来传世物质材料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服饰造型变化以及影响汉族民间服饰文化变迁的诸多因素,通过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形成了多重论述角度,并在此基础上以女性社会角色变化为视角进而论述了性别文化、社会发展与服饰变革之关系,最终构成了在社会变迁视角下对服饰变革的全面解读。
关键词:《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變迁(1368—1949年)》 服饰文化 社会变迁
服饰作为“深深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中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标志着人类由蒙昧经历野蛮而走向文明的漫漫历程,和人类有着其他物品无法比拟的亲密关系。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服饰无不关系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正如有些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服饰的变化不完全是任性的、不可捉摸的,它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时代的一面忠实的镜子。”服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创造。
由崔荣荣、牛犁所著,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的《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1368—1949年)》一书紧扣服饰文化与社会变迁二者的相关性,综合服饰文化发展背后的诸多推动因素,对于影响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因素有着详实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此书图文并茂、示例丰富、素材多样,以大量精美的实物图为佐证材料,以作者多年的民间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为依托,全方位、多维度地解读了明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民间服饰变革,是我国研究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宝贵财富。
该书结合考古学、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对明代以来汉族民间的服饰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诠释了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的产生、发展、积淀与延续均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活动等有着较深的渊源。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服饰文化研究的全新视野,展开了一个由服饰变革出发的多重论述视角。
一、服饰艺术的多维视角
作为服饰文化的研究著作,首先一点便是对服饰外在形态的研究和分析,该书在开篇前三章便对服饰演变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历史维度上分为明代、清代和民国服饰,从性别上分为男子服饰和妇女服饰,从职业上分为士人、商人和普通民众服饰。书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首服、主服、足服,以及云肩、首饰等配饰进行直观详尽的介绍,分别就其形制、质地、色彩、图案、功能等元素做出明确的阐述,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汉族民间服饰生活艺术及其基本格局大有裨益。例如,针对云肩这一精美的女性礼服装饰物,作者从可追溯的文献记载再到可以验证这一流行的传世画作及其形制特点都做出了详实的说明,而书中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穿着方式、搭配技巧、发展轨迹的说明更使读者对服饰品有了直观而清晰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很多史书专著重视宫廷礼服的研究,而本书更多的是关注传统民间服饰的变革。一个朝代的确立和覆亡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风俗的兴盛和消亡,古人云“上行下效谓之风”,透过民间服饰的生成、发展、嬗变、消亡的规律能描绘出一个朝代的统治方针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移风易俗是实现统治必不可少的策略,在这一进程中服饰的变革既有渐变也有突变,例如清朝女性服饰就是满汉文化融合产生的服饰渐变结果,民国时期的剪辫、放足则是政治影响下的风俗突变。民间服饰在不断更迭的过程中或变化或消亡,对于研究学者来说在存世的作品中寻找到存在时代特征的蛛丝马迹是极其繁杂的工作,而本书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书中摘选的大量史书、志、传记等文学作品,以及当代画作、雕塑等艺术品可以看出作者在汉族民间服饰特色内容佐证上的精准度以及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准确性和专业性的高度追求。
二、社会变迁的全方位梳理
从明朝到民国可谓是中国思潮进步,变革汹涌的重要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下的商品化经济、政治突变下的民族融合、中西碰撞下的文化交融,这些都使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也显示出了现代世界观和思维理念的初期形成,想必作者在时间节点的选择上也是有所考量的。这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有共同作用于民间服饰变革,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服饰样貌。
美国史学家伊丽莎白·赫洛克曾说过:“服饰很容易受政治的影响,我们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是由人民掌权还是由世袭贵族掌权。当贵族专权时他们对服饰就会过于偏爱而置它的适宜、实用于不顾。”尤其在古代中国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封建国家的服制体系中,服饰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地位与身份,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该书还认为,政治与经济紧密相连,并且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重要原因。从服装的商品属性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购买力直接决定了服装时尚的更新速度和装饰价值。而不同时期思想意识的变化,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服饰上。明朝初期政治统治集中,经济上百废待兴,服饰等级森严,到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统治日渐腐败,“资本主义”萌芽,社会风尚发生剧变,服饰风尚呈现出“求新求异”“男女混装”“奢华与僭越”共生的特点。到了清初,朝廷为了强化统治的权威性施行的“剃发易服”引发了激烈的民族冲突,随后的“十从十不从”缓和了民族矛盾,随着社会的推进、经济生产的改善开始出现满汉文化融合的大趋势,服饰上相互借鉴,“由俭入奢”的服饰风尚弥漫,直至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在中国资本主义和工业生产尚未成型的情况下,西方元素的流入势必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审美,出现了服饰多元化的端倪。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封建统治消亡,民国政府高喊“民主”口号,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陋习被革除,新事物被接受,服饰的等级制度日渐解体,带有反封建色彩的剪辫、放足运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书中用“弃旧纳新”“改革易俗”“中西杂糅”“西俗东渐”简练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服饰风尚。在统治阶级的更替中,服饰由一种文化事象上升到了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例如,明朝的网巾又称“天下一统巾”被明太祖赋予“万发俱齐”之意,到清朝仍有大量汉族人民为了抵抗满族统治而佩戴网巾,以表达对故国的追思。再比如,辫发系清朝男子的形象标志,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而它在当时洋人的眼中却是民族符号的象征,代表了典型中国人的形象。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断语巧妙而又准确地总结了从明朝到民国初期的服饰变革与社会风尚,材料的分析客观而尊重事实,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用心。
关键词:《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變迁(1368—1949年)》 服饰文化 社会变迁
服饰作为“深深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中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标志着人类由蒙昧经历野蛮而走向文明的漫漫历程,和人类有着其他物品无法比拟的亲密关系。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服饰无不关系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正如有些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服饰的变化不完全是任性的、不可捉摸的,它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时代的一面忠实的镜子。”服饰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创造。
由崔荣荣、牛犁所著,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的《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1368—1949年)》一书紧扣服饰文化与社会变迁二者的相关性,综合服饰文化发展背后的诸多推动因素,对于影响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因素有着详实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此书图文并茂、示例丰富、素材多样,以大量精美的实物图为佐证材料,以作者多年的民间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为依托,全方位、多维度地解读了明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民间服饰变革,是我国研究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宝贵财富。
该书结合考古学、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对明代以来汉族民间的服饰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诠释了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的产生、发展、积淀与延续均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活动等有着较深的渊源。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服饰文化研究的全新视野,展开了一个由服饰变革出发的多重论述视角。
一、服饰艺术的多维视角
作为服饰文化的研究著作,首先一点便是对服饰外在形态的研究和分析,该书在开篇前三章便对服饰演变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历史维度上分为明代、清代和民国服饰,从性别上分为男子服饰和妇女服饰,从职业上分为士人、商人和普通民众服饰。书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首服、主服、足服,以及云肩、首饰等配饰进行直观详尽的介绍,分别就其形制、质地、色彩、图案、功能等元素做出明确的阐述,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汉族民间服饰生活艺术及其基本格局大有裨益。例如,针对云肩这一精美的女性礼服装饰物,作者从可追溯的文献记载再到可以验证这一流行的传世画作及其形制特点都做出了详实的说明,而书中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穿着方式、搭配技巧、发展轨迹的说明更使读者对服饰品有了直观而清晰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很多史书专著重视宫廷礼服的研究,而本书更多的是关注传统民间服饰的变革。一个朝代的确立和覆亡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风俗的兴盛和消亡,古人云“上行下效谓之风”,透过民间服饰的生成、发展、嬗变、消亡的规律能描绘出一个朝代的统治方针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移风易俗是实现统治必不可少的策略,在这一进程中服饰的变革既有渐变也有突变,例如清朝女性服饰就是满汉文化融合产生的服饰渐变结果,民国时期的剪辫、放足则是政治影响下的风俗突变。民间服饰在不断更迭的过程中或变化或消亡,对于研究学者来说在存世的作品中寻找到存在时代特征的蛛丝马迹是极其繁杂的工作,而本书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书中摘选的大量史书、志、传记等文学作品,以及当代画作、雕塑等艺术品可以看出作者在汉族民间服饰特色内容佐证上的精准度以及作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对准确性和专业性的高度追求。
二、社会变迁的全方位梳理
从明朝到民国可谓是中国思潮进步,变革汹涌的重要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下的商品化经济、政治突变下的民族融合、中西碰撞下的文化交融,这些都使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也显示出了现代世界观和思维理念的初期形成,想必作者在时间节点的选择上也是有所考量的。这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有共同作用于民间服饰变革,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服饰样貌。
美国史学家伊丽莎白·赫洛克曾说过:“服饰很容易受政治的影响,我们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是由人民掌权还是由世袭贵族掌权。当贵族专权时他们对服饰就会过于偏爱而置它的适宜、实用于不顾。”尤其在古代中国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封建国家的服制体系中,服饰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地位与身份,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该书还认为,政治与经济紧密相连,并且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重要原因。从服装的商品属性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购买力直接决定了服装时尚的更新速度和装饰价值。而不同时期思想意识的变化,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服饰上。明朝初期政治统治集中,经济上百废待兴,服饰等级森严,到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统治日渐腐败,“资本主义”萌芽,社会风尚发生剧变,服饰风尚呈现出“求新求异”“男女混装”“奢华与僭越”共生的特点。到了清初,朝廷为了强化统治的权威性施行的“剃发易服”引发了激烈的民族冲突,随后的“十从十不从”缓和了民族矛盾,随着社会的推进、经济生产的改善开始出现满汉文化融合的大趋势,服饰上相互借鉴,“由俭入奢”的服饰风尚弥漫,直至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在中国资本主义和工业生产尚未成型的情况下,西方元素的流入势必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审美,出现了服饰多元化的端倪。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封建统治消亡,民国政府高喊“民主”口号,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陋习被革除,新事物被接受,服饰的等级制度日渐解体,带有反封建色彩的剪辫、放足运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书中用“弃旧纳新”“改革易俗”“中西杂糅”“西俗东渐”简练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服饰风尚。在统治阶级的更替中,服饰由一种文化事象上升到了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例如,明朝的网巾又称“天下一统巾”被明太祖赋予“万发俱齐”之意,到清朝仍有大量汉族人民为了抵抗满族统治而佩戴网巾,以表达对故国的追思。再比如,辫发系清朝男子的形象标志,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而它在当时洋人的眼中却是民族符号的象征,代表了典型中国人的形象。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断语巧妙而又准确地总结了从明朝到民国初期的服饰变革与社会风尚,材料的分析客观而尊重事实,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