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我们回顾了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间的影像与在这些影像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们的人生,了解了那个激情彭湃的年代给人们带来的一切奋进的情绪。这一期我们将一起走进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的世界,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影像影响。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其他的经济产业,都在浮夸的掩盖下枯萎的成长,真正的成果却寥寥无几。文化在这一个时期也受到严重的禁锢,创作在这个时期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是一个影像低靡的年代,却又是一个影像难以忘却的年代。
影像·年代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更加迅速的前进,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国民经济在媒体的“报道”中,成倍的“增长”。然而实际上,除了生活于虚夸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无心工作,无心创作,更多的沉醉于崇拜和紧张的兴奋中。影像作品小心翼翼的产生,有的在批斗声中被暂时掩盖,有的在学习声中被封为样板。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打倒四人帮”的余温还未散尽,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全国响起,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外来又化的影响下,不仅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变。80年代生活趋于稳定,社会走向安定,影像的影响随着电视的普及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专业工作者,一部分群众也能够拥有自己的照相机,对于拥有自己的摄像机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想法。
这是一个大喜大悲的时期,很多人对这个时期都是难以忘怀的,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则有着更多的深刻记忆,一些还拿出来与他人分享津津乐道。
影像·电影·图片
受政治的影响,6。年代中期开始,影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反而在江青等人的“指导”下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难于突破。即便是影像工作者几经辛苦创作出来好的作品,也难于通过审查。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时期的艺术展现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感受。
文革开始的头四年中,全国城乡各影院只有“三战”影片,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据相关资料记载:“文革”头四年,截止1970年9月,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没有出品一部故事影片(包括舞台艺术片)。头八年,没有出品一部故事影片。
在百花凋零的70年代,另一批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展现在大银幕上,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这些剧目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题材,依旧围绕着敌我战争和旧社会人们群众的生活。这些“红色经典”被称为“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一个专有名词,来源于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该文提到了最早的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样板戏的辉煌是因为1967年毛泽东主席号召“样板戏要提高,也要普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革”以来奠定的“开创文艺革命新纪元”的“样板戏”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有计划地陆续将“样板戏”摄制成彩色电影公映。因此这一时期在大银幕上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戏剧形式。
1973年的儿童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成了当时银幕上的一颗“红星”。这部片子不仅,至今仍经常播放,其中的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也广为人们传唱,当然此片也得到了江青等人的重视。并在影片制作完成后,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要求改进。这部影片是响应江青“为孩子们拍电影”的号召下完成的,在这样的时代,不管它的艺术目的是什么,它确实给后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影像回忆。
进入80年代,银幕作品更加丰富多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原本被禁锢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影片的题材也越来越广。从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出来的老电影的播放余温刚过,一些从新的视角 以新的手法表现革命战争内容、描写并颂扬普通人物英雄行为的影片很受群众欢迎。如《今夜星光灿烂》《高山下的花环》,《一个和八个》等。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也开始活跃起来,《黄土地》等一批代表作品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平面的影像在这个时代同样具有政治色彩。所有的信纸、张贴画等清一色的在最上面的位置上印有“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下乡去”、“毛主席万岁”、“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战斗中去”等成为一系列的宣传画性质的图片主题标语。另外一些主题的照片也为国家领导人的会晤或者我国领导人会见群众时的场面。
打倒四人帮之后,一批“倒四”的宣传图片也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人们又在宣传改革开放的政治角度创造出更多的画面。逐渐的,人们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采用影像的记录方式。照片,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影像·人生
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思潮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更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特殊年代影像带来的视觉冲击,它们在这些6。年代生人的人生道路上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亲眼目睹了文化大革命,又亲身体会了改革开放。他们不仅从小受到样板戏的熏陶,还经历了影像世界由具有高度的政治目的的传播到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过程。
他们用影像去展现人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专业从事影像工作,从年龄上看,这些人是影像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用影像的方式展现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角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如电视、电影工作者,他们脚踏实地的战斗于工作岗位上,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视觉美餐,他们向人们证明着“我们是专业的”;
二是狂热的影像发烧者,虽然他们有着正式的工作,但是他们更乐于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他们不仅仅用设备去记录身边的人,更会为了兴趣走到一起,编、导、演、播等亲力亲为做出了成绩,他们把曾经的经历用视觉的形式再现出来,他们会用最靠近专业影像制作的方式去创作,生成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传达自己难忘的人生经历,或者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事件。60年代出生人的,并不是都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号召,但是他们对文革都有着难忘的经历,像《难忘知情路》这类题材的作品都可以很好的表达深刻的“知情情”。他们是如此的热爱影像;
三是单纯用影像去记录生活,他们只是简单的用设备记录下身边有意思的事情和画面,展现温馨的家庭时刻,这些偏爱影像记录生活的人也会对专业的影像工作者提出需求,根据这类人群的需要,专业影像者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意。单纯的生活人群对影像的要求只在“自娱自乐”。
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前两类人群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其中一部分人使用的为“广播级”的设备。他们对于技术的更新也较为敏感,是有技术“需求”的一类人群,是广播级和专业级设备销售的市场。而就第三类使用者来讲,民用的DV、Dc更加适合,对于技术的需求也不高,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即可。
别样的人生,别样的影像,“60年代人群”带给影像的是回忆和创作,影像带给他们的是人生经历的再现!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其他的经济产业,都在浮夸的掩盖下枯萎的成长,真正的成果却寥寥无几。文化在这一个时期也受到严重的禁锢,创作在这个时期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是一个影像低靡的年代,却又是一个影像难以忘却的年代。
影像·年代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上更加迅速的前进,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国民经济在媒体的“报道”中,成倍的“增长”。然而实际上,除了生活于虚夸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无心工作,无心创作,更多的沉醉于崇拜和紧张的兴奋中。影像作品小心翼翼的产生,有的在批斗声中被暂时掩盖,有的在学习声中被封为样板。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打倒四人帮”的余温还未散尽,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全国响起,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外来又化的影响下,不仅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变。80年代生活趋于稳定,社会走向安定,影像的影响随着电视的普及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专业工作者,一部分群众也能够拥有自己的照相机,对于拥有自己的摄像机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想法。
这是一个大喜大悲的时期,很多人对这个时期都是难以忘怀的,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则有着更多的深刻记忆,一些还拿出来与他人分享津津乐道。
影像·电影·图片
受政治的影响,6。年代中期开始,影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反而在江青等人的“指导”下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难于突破。即便是影像工作者几经辛苦创作出来好的作品,也难于通过审查。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时期的艺术展现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觉感受。
文革开始的头四年中,全国城乡各影院只有“三战”影片,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据相关资料记载:“文革”头四年,截止1970年9月,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没有出品一部故事影片(包括舞台艺术片)。头八年,没有出品一部故事影片。
在百花凋零的70年代,另一批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展现在大银幕上,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这些剧目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题材,依旧围绕着敌我战争和旧社会人们群众的生活。这些“红色经典”被称为“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一个专有名词,来源于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该文提到了最早的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样板戏的辉煌是因为1967年毛泽东主席号召“样板戏要提高,也要普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革”以来奠定的“开创文艺革命新纪元”的“样板戏”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有计划地陆续将“样板戏”摄制成彩色电影公映。因此这一时期在大银幕上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戏剧形式。
1973年的儿童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成了当时银幕上的一颗“红星”。这部片子不仅,至今仍经常播放,其中的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也广为人们传唱,当然此片也得到了江青等人的重视。并在影片制作完成后,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要求改进。这部影片是响应江青“为孩子们拍电影”的号召下完成的,在这样的时代,不管它的艺术目的是什么,它确实给后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影像回忆。
进入80年代,银幕作品更加丰富多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原本被禁锢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影片的题材也越来越广。从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出来的老电影的播放余温刚过,一些从新的视角 以新的手法表现革命战争内容、描写并颂扬普通人物英雄行为的影片很受群众欢迎。如《今夜星光灿烂》《高山下的花环》,《一个和八个》等。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也开始活跃起来,《黄土地》等一批代表作品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平面的影像在这个时代同样具有政治色彩。所有的信纸、张贴画等清一色的在最上面的位置上印有“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下乡去”、“毛主席万岁”、“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战斗中去”等成为一系列的宣传画性质的图片主题标语。另外一些主题的照片也为国家领导人的会晤或者我国领导人会见群众时的场面。
打倒四人帮之后,一批“倒四”的宣传图片也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人们又在宣传改革开放的政治角度创造出更多的画面。逐渐的,人们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采用影像的记录方式。照片,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影像·人生
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思潮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更大,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特殊年代影像带来的视觉冲击,它们在这些6。年代生人的人生道路上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亲眼目睹了文化大革命,又亲身体会了改革开放。他们不仅从小受到样板戏的熏陶,还经历了影像世界由具有高度的政治目的的传播到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的过程。
他们用影像去展现人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专业从事影像工作,从年龄上看,这些人是影像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用影像的方式展现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角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如电视、电影工作者,他们脚踏实地的战斗于工作岗位上,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视觉美餐,他们向人们证明着“我们是专业的”;
二是狂热的影像发烧者,虽然他们有着正式的工作,但是他们更乐于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生活,他们不仅仅用设备去记录身边的人,更会为了兴趣走到一起,编、导、演、播等亲力亲为做出了成绩,他们把曾经的经历用视觉的形式再现出来,他们会用最靠近专业影像制作的方式去创作,生成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传达自己难忘的人生经历,或者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事件。60年代出生人的,并不是都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号召,但是他们对文革都有着难忘的经历,像《难忘知情路》这类题材的作品都可以很好的表达深刻的“知情情”。他们是如此的热爱影像;
三是单纯用影像去记录生活,他们只是简单的用设备记录下身边有意思的事情和画面,展现温馨的家庭时刻,这些偏爱影像记录生活的人也会对专业的影像工作者提出需求,根据这类人群的需要,专业影像者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意。单纯的生活人群对影像的要求只在“自娱自乐”。
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前两类人群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其中一部分人使用的为“广播级”的设备。他们对于技术的更新也较为敏感,是有技术“需求”的一类人群,是广播级和专业级设备销售的市场。而就第三类使用者来讲,民用的DV、Dc更加适合,对于技术的需求也不高,只要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即可。
别样的人生,别样的影像,“60年代人群”带给影像的是回忆和创作,影像带给他们的是人生经历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