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行为习惯、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健康心理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的残疾学生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的文明程度、精神风貌如何,也是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随着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物质生活日趋发达,聋哑人犯罪现象却有所增加,这一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忧虑和担心,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所以,认真研究和分析聋哑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德育教育的现状,是关系家庭和睦邻,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聋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德育教育对象看,当前聋生思想道德行为多种多样:
1、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走向误区。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如:不爱吃食堂的饭菜,浪费粮食,经常吃零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盲目,精神恍惚,学习得过且过等。
2、在对待家庭其他成员中,感情冷漠,自私自利,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很少关心他人。还有一些聋生不愿意回家,对父母有抵触情绪和仇恨态度。在已毕业的学生当中,与父母关系不合的例子很多,有的聋生甚至离家出走,毫不顾及家人的感受。
3、法制观念淡薄,行为偏激,不记后果。小偷小摸的现象极为普遍。
从德育教育者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版面观点。主要表现:(1)忽视思想品德课,只是把它放在课程表上,没有真正走入课堂。(2)只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品德培养。在教学教程中,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内容,更没有将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内容用于实际。(3)职教课中忽视职教意义及劳动品质的培养,只重视职教技能的传授。
2、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形势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德育教育缺乏思考,缺乏研究,缺乏热情,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浮浅,业余时间经常打牌、逛街、聊天、炒股……很少参加政治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低。缺乏进取精神,只满足现状,不肯继续学习相关知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3、从家庭教育状况来看,更令人担忧。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只顾及孩子的吃穿,很少了解他们内心感受及思想活动,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实行棍棒教育,动不动就打,使学生心灵埋下仇恨的种子;陋习很多,行为不检点,腐蚀聋生纯洁的心灵;不懂手语,对聋生大撒把,任其自由发展。所有这些都影响了聋生的健康成长。
改进聋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1、学校是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首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突出地位来认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因此,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重视自身人格培养。在工作中,要以身立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无声语言去感染和教育学生。(2)多方面改革,造就德育教育新环境。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首先,改革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单一的现状,增加政治,纪律,法制教育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等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以提高聋生整体德育素质。其次,要求每位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德育教育不光是政治老师的事情,其他各学科的老师也要根据自己本学科特点,适当添加德育教育内容,自觉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第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坚持以愉快教学为主,寓教育于娱乐中。第四,改变单一落后的德育教育形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有益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3)参加社会实践扩大德育教育渠道。由于寄宿,聋生的生活空间极其狭小而闭塞,获得德育教育渠道很少。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有益活动,有助于开阔聋生视野,活跃聋生思想,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组织残健儿童手拉手活动,培养聋生健全的人格;请革命老人讲战斗故事,培养聋生爱国热情;请民警介绍犯罪案例,提高聋生的法制意识,增加法律知识;利用全助残日,组织一些互帮互助活动等。(4)举办家长学校,改变家长观念。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它伴随着聋生的一生。聋生可以从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中得到教育,并终身难忘。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只有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办家长学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制定课程,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家长及学生在家的不良行为作出分析总结,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纠正办法。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形成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聋生。
2、完善机制,形成有利于德育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几年来,聋校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一些品质较低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这样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及时改变当前人才评价、干部任用、人才招聘等方面重才轻德的作法,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保证聋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要加强对聋生德育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负责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关注在校聋生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愉快地在校学习。另一方面,关心社会聋哑人的工作、婚姻、生活,使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受歧视,安居乐业。
德育是一项综合各种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对聋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复杂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实行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信托的共同育人力量,才能达到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要求。
聋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德育教育对象看,当前聋生思想道德行为多种多样:
1、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走向误区。在生活上贪图享受,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如:不爱吃食堂的饭菜,浪费粮食,经常吃零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盲目,精神恍惚,学习得过且过等。
2、在对待家庭其他成员中,感情冷漠,自私自利,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很少关心他人。还有一些聋生不愿意回家,对父母有抵触情绪和仇恨态度。在已毕业的学生当中,与父母关系不合的例子很多,有的聋生甚至离家出走,毫不顾及家人的感受。
3、法制观念淡薄,行为偏激,不记后果。小偷小摸的现象极为普遍。
从德育教育者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版面观点。主要表现:(1)忽视思想品德课,只是把它放在课程表上,没有真正走入课堂。(2)只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品德培养。在教学教程中,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内容,更没有将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内容用于实际。(3)职教课中忽视职教意义及劳动品质的培养,只重视职教技能的传授。
2、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形势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德育教育缺乏思考,缺乏研究,缺乏热情,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浮浅,业余时间经常打牌、逛街、聊天、炒股……很少参加政治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低。缺乏进取精神,只满足现状,不肯继续学习相关知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3、从家庭教育状况来看,更令人担忧。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只顾及孩子的吃穿,很少了解他们内心感受及思想活动,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实行棍棒教育,动不动就打,使学生心灵埋下仇恨的种子;陋习很多,行为不检点,腐蚀聋生纯洁的心灵;不懂手语,对聋生大撒把,任其自由发展。所有这些都影响了聋生的健康成长。
改进聋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1、学校是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阵地。学校首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突出地位来认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因此,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重视自身人格培养。在工作中,要以身立标,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无声语言去感染和教育学生。(2)多方面改革,造就德育教育新环境。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首先,改革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单一的现状,增加政治,纪律,法制教育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等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以提高聋生整体德育素质。其次,要求每位教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德育教育不光是政治老师的事情,其他各学科的老师也要根据自己本学科特点,适当添加德育教育内容,自觉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第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坚持以愉快教学为主,寓教育于娱乐中。第四,改变单一落后的德育教育形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有益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3)参加社会实践扩大德育教育渠道。由于寄宿,聋生的生活空间极其狭小而闭塞,获得德育教育渠道很少。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有益活动,有助于开阔聋生视野,活跃聋生思想,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组织残健儿童手拉手活动,培养聋生健全的人格;请革命老人讲战斗故事,培养聋生爱国热情;请民警介绍犯罪案例,提高聋生的法制意识,增加法律知识;利用全助残日,组织一些互帮互助活动等。(4)举办家长学校,改变家长观念。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它伴随着聋生的一生。聋生可以从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中得到教育,并终身难忘。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只有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办家长学校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制定课程,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家长及学生在家的不良行为作出分析总结,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纠正办法。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形成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聋生。
2、完善机制,形成有利于德育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几年来,聋校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一些品质较低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这样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及时改变当前人才评价、干部任用、人才招聘等方面重才轻德的作法,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保证聋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要加强对聋生德育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负责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关注在校聋生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愉快地在校学习。另一方面,关心社会聋哑人的工作、婚姻、生活,使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受歧视,安居乐业。
德育是一项综合各种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对聋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复杂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实行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信托的共同育人力量,才能达到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