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比较泉州地区几座新建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就建筑布局、造型特点、材料与施工的运用,重点阐述泉州地区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对该地区建筑的影响,表达该地区建筑与闽南地域的关联和时代精神的转化。
【关键词】闽南;博物馆;地域特性
一、建筑原型与布局特点
土楼是福建山区富有代表性的民居形式,特殊的形象特征,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民居形式。在福建民居形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民居或大或小、或圆或方,都表现出中轴线对建筑的控制,尤其厅堂空间用严格的对称展现了严肃、方正和井井有条,这种规整对称的格局、左右均齐的配置和平面铺开的空间序列,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的共同特色,这些在唐宋时期由中原移民带来的技术体系被牢固的保存下来,并形成对均衡对称的审美。泉州的博物馆多沿用较为这些传统的整体格局,采用轴线对称的多进深的空间组织手法,沿着轴线层层深入,并从入口开始就形成一条视觉通廊,使得轴线的概念在人的行为、心理感觉上得到体现,并利用唐风建筑形制的演变与地方性的现代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建筑形态。在泉州市博物馆平面布局中,则是将中国庭园合院与西方现代广场进行组构,总图布局以中轴对称进行构架,主馆居中南镇2.3公顷的馆前广场,以中国庭院型式布置,广场内按不同功能设置了具有闽南色彩和历史内涵的休闲绿化空间及旱喷泉;广场东西两侧设有两组弧形文化柱以限定东西向广场空间;广场南向以透空铁栅围墙和牌楼为空间限定构筑物;环形联廊边栏设“美人靠”,既作交通道路又作为敞开式休息空间;使参观人群在室内封闭空间漫长行走路线后转换到开放式庭院空间休息调整,这些都是适应南方地域布局上的特点。
二、建筑造型特色与文化认同
官式大厝与土楼建筑,成为泉州地区博物馆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性的要素原型。而泉州官式大厝的传统等级对当地人们产生的心理优势,又为土楼形象的确认树立了障碍,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土楼为形式中心的概念甚少被当地人接受,而将官式大厝正面开间作为公共建筑入口则成为不可动摇的观念。在泉州市博物馆立面的设计中,“宫殿式”大厝正面的模式成为该展馆的入口形式,并成为尊重泉州当地人民对传统模式认知的心理需求。而闽台缘博物馆四个承托在白石基座之上的巨大的红色斜阶屋盖,也共同构成了闽南传统建筑大厝屋盖的意向。泉州市博物馆南门楼则以层层扬起的“鞍脊”构成特点,借鉴传统“三重檐”的屋面为母体,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形体既具现代特色又有传统神韵,泉州博物馆群表现出来的层层叠檐升起的动感,既体现了层层绚丽的历史波澜,又意喻了重重叠叠涌向新高度的辉煌未来。
三、地方建筑材料的运用、文化交融与工艺组合
泉州地区的传统建筑多以红砖红瓦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红砖文化区”,还有独特的“出砖入石”的外墙做法,泉州地区的砖红与“出砖入石”的特殊性,表达了建筑对于材料的真实反映,代表了地域色彩的典型倾向,砖红迸发出的活力,反映了当地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火热豪放的追求。在泉州地区的博物馆设计当中,红砖的运用就是对泉州地区红色环境的一种呼应,“出砖入石”、海蛎墙等各种墙体砌筑方式成为特色,各种墙体材料的运用也成为博物馆本身的结构内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色调和表面肌理均表现出红砖文化特征。除了红砖的运用,也适当的增加泉州地区石材的精湛工艺——镂雕,如泉州市博物馆南门楼仿石主体配以石雕花饰及额扁构建,并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完成了对福建地区曲线形式的变形与抽象。闽海地区地处东部沿海,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在本地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既有内地文化艺术的介入,也有西亚以及南洋文化的融合。华侨的“衣锦还乡”和不惜斥巨资大兴土木,带来了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以及繁复的装饰,显示出海外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融入、发展作用。1991年在东湖之畔落成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体楼宛如一艘远航归来,停靠港湾的双桅帆船,象征海外交通这一历史主题。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主楼正面由圆弧状拱门连接东西两翼,寓意博物馆起着连接泉州与海外乡亲的桥梁作用。
博物馆作为文化建筑,在建筑形象的控制上应尊重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在分析了上述几例泉州地区的博物馆后,可以看出无论是形式的提取、材料与色彩的应用均与闽南的地域有所关联,同时又有时代精神的转化,这些博物館均表达出对建筑浓厚的闽南地域特性的应用与转化。
参 考 文 献
[1]陈丽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地域文化中的运用[J].中国博物馆.2000(2)
[2]黄乐颖.地方文化博物馆设计研究及实践[D].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闽南;博物馆;地域特性
一、建筑原型与布局特点
土楼是福建山区富有代表性的民居形式,特殊的形象特征,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民居形式。在福建民居形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民居或大或小、或圆或方,都表现出中轴线对建筑的控制,尤其厅堂空间用严格的对称展现了严肃、方正和井井有条,这种规整对称的格局、左右均齐的配置和平面铺开的空间序列,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的共同特色,这些在唐宋时期由中原移民带来的技术体系被牢固的保存下来,并形成对均衡对称的审美。泉州的博物馆多沿用较为这些传统的整体格局,采用轴线对称的多进深的空间组织手法,沿着轴线层层深入,并从入口开始就形成一条视觉通廊,使得轴线的概念在人的行为、心理感觉上得到体现,并利用唐风建筑形制的演变与地方性的现代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建筑形态。在泉州市博物馆平面布局中,则是将中国庭园合院与西方现代广场进行组构,总图布局以中轴对称进行构架,主馆居中南镇2.3公顷的馆前广场,以中国庭院型式布置,广场内按不同功能设置了具有闽南色彩和历史内涵的休闲绿化空间及旱喷泉;广场东西两侧设有两组弧形文化柱以限定东西向广场空间;广场南向以透空铁栅围墙和牌楼为空间限定构筑物;环形联廊边栏设“美人靠”,既作交通道路又作为敞开式休息空间;使参观人群在室内封闭空间漫长行走路线后转换到开放式庭院空间休息调整,这些都是适应南方地域布局上的特点。
二、建筑造型特色与文化认同
官式大厝与土楼建筑,成为泉州地区博物馆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性的要素原型。而泉州官式大厝的传统等级对当地人们产生的心理优势,又为土楼形象的确认树立了障碍,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土楼为形式中心的概念甚少被当地人接受,而将官式大厝正面开间作为公共建筑入口则成为不可动摇的观念。在泉州市博物馆立面的设计中,“宫殿式”大厝正面的模式成为该展馆的入口形式,并成为尊重泉州当地人民对传统模式认知的心理需求。而闽台缘博物馆四个承托在白石基座之上的巨大的红色斜阶屋盖,也共同构成了闽南传统建筑大厝屋盖的意向。泉州市博物馆南门楼则以层层扬起的“鞍脊”构成特点,借鉴传统“三重檐”的屋面为母体,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形体既具现代特色又有传统神韵,泉州博物馆群表现出来的层层叠檐升起的动感,既体现了层层绚丽的历史波澜,又意喻了重重叠叠涌向新高度的辉煌未来。
三、地方建筑材料的运用、文化交融与工艺组合
泉州地区的传统建筑多以红砖红瓦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红砖文化区”,还有独特的“出砖入石”的外墙做法,泉州地区的砖红与“出砖入石”的特殊性,表达了建筑对于材料的真实反映,代表了地域色彩的典型倾向,砖红迸发出的活力,反映了当地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火热豪放的追求。在泉州地区的博物馆设计当中,红砖的运用就是对泉州地区红色环境的一种呼应,“出砖入石”、海蛎墙等各种墙体砌筑方式成为特色,各种墙体材料的运用也成为博物馆本身的结构内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色调和表面肌理均表现出红砖文化特征。除了红砖的运用,也适当的增加泉州地区石材的精湛工艺——镂雕,如泉州市博物馆南门楼仿石主体配以石雕花饰及额扁构建,并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完成了对福建地区曲线形式的变形与抽象。闽海地区地处东部沿海,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在本地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既有内地文化艺术的介入,也有西亚以及南洋文化的融合。华侨的“衣锦还乡”和不惜斥巨资大兴土木,带来了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以及繁复的装饰,显示出海外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融入、发展作用。1991年在东湖之畔落成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体楼宛如一艘远航归来,停靠港湾的双桅帆船,象征海外交通这一历史主题。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主楼正面由圆弧状拱门连接东西两翼,寓意博物馆起着连接泉州与海外乡亲的桥梁作用。
博物馆作为文化建筑,在建筑形象的控制上应尊重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在分析了上述几例泉州地区的博物馆后,可以看出无论是形式的提取、材料与色彩的应用均与闽南的地域有所关联,同时又有时代精神的转化,这些博物館均表达出对建筑浓厚的闽南地域特性的应用与转化。
参 考 文 献
[1]陈丽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地域文化中的运用[J].中国博物馆.2000(2)
[2]黄乐颖.地方文化博物馆设计研究及实践[D].天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