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这些年我国高校不断地尝试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还是存在大部分高校把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上,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建设,导致其不为长远考虑,只是进行功利性探索,以实现短期快速的效果。这也导致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资金配套机制、社会及政策保障机制以及学校孵化机制建立的困难和压力,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 主体系统 激励 保障与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建立正式的专门机构,管理过于分散,且局限于相互割裂的几门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能形成有机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工作部门一头热,教学部门无动于衷。这就容易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条线的产生,从而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少数学生低层次上的一种商业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深入、全面和清晰。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系统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内在原因
1.管理部门机构权责分配紊乱,活动伴有极强精英化痕迹——缺乏协调沟通。缺少良好的管理控制、组织协调,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头管理,不能形成合力来促进教育体系的有效实施,因而,组建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很有必要。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包容与非急功近利的心态才是结出“果实”的重要保障。而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所具备的创业能力和基本知识,将创新创业学科定位至企业管理者速成班以及技术创业培训班等层面,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亦未将此种教育模式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更有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过提高入学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这让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便失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深度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必须成立较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机构,并且由学校的主要领导负责,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2.教师角色过于膨胀或萎缩,偏离“上传下达”——培养对象错位。学校要想培养学生,就要先从培养教师入手。但有时学校认为把老师“教好”就足以把学生教好恰好是“培养对象错位”的体现。认为“管住”、“看住”师资队伍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往往将过多精力放在对教师的培训上而导致学生关注度不够,反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往往表现为教师角色膨胀,偏离“上传下达”。
教师“角色膨胀”指的是自身有一些实力和能力的教师,有时对学校文件所传达的含义理解地不清不楚,甚至将其扭曲,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跟义务,对学校所给予的培训欣然接受,但却没有及时传授给学生,甚至有所保留。认为自己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受益人和真正的培养对象。
诚然,对教师进行的培训若太浅,则达不到培训的目的,也会影响教学与课程的传授。但对教师的培训若太深,却又不能端正其思想意识、树立起价值观念,则会因“太到位”而使得教师充分吸收培训养分,自立门户,甚至利用学生的创新成果为自己做项目、评职称等目的,而同时也会对学生有所保留甚至什么都不教,造成“饿死学生、撑死老师”的局面,教师作为“中间人”,严重偏离学校的教育方针,造成中间粗,两边细,这种主动式偏离“上传下达”一定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
教师“角色萎缩”指的是学校过于忽视老师“教书育人”的本事,不培训老师,而是直接发动学生参与一系列相关课程、赛事以及实践平台,或是由于资金的短缺,而成为教师培训的短板,不得不搁置师资队伍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双创课程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模式,更偏向于经验分享型模式,更重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讲授或感染,而大部分未经系统培训的在校教师尚不具备双创教师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事物,学校更应该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教师自身若没有知识储备,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对学生倾囊相授,却往往可能被学生误解为有所保留,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与发展。造成中间细,两边粗,这种被动式偏离“上传下达”一定也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
3.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性不高、参与度不强、敏感度不足——认知观念差异。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高校大学生往往对这种“新兴事物”没有明确的概念,大多表现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而对于自己在该项目中所处的关键地位更是浑然不觉,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自岿然不动”的即视感。从学生的个人感知来说,对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规章制度不愿主动了解和关注,倾向于吸收新鲜多样的“快餐”资讯,渐而缺乏深度思考,抵制、屏蔽创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过多保护而不愿涉及有关创新创业领域,缺乏一定的冒险和吃苦精神,害怕承担由创新创业失败引致的风险。多数学生依旧认为“双创”教育仅是职业技能培训或创办企业前的辅导,或是以创新创业开办公司为目的创新创业培训。同时,学校、社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正面宣传力度薄弱,关注点偏离;而媒体对创新创业失业、创新疑新的事件大肆报道,意图博人眼球。他人的看法和周遭环境也會影响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社群层次的单一导致高校学生“画饼充饥”,常被很多励志故事吸引但又害怕舆论导向而拒绝实践;目睹周围亲朋好友创新创业失败受人白眼,便怕自己的新想法、新思维也遭冷嘲热讽、不被认可,从而甚至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二、 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激励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应用于教师教学环节——激励措施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特性,而主体性是该模式较为显著的属性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发掘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使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的基本素养。同时以学生的能动主体为着眼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促使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育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而失去自主性。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优良、充裕的教师资源更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基石,但师资却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如果硬着头皮上大课,一个老师就要带上百人的班级,原本的收入一般不会增加,还要进行各种学习和深造,势必造成教师的抵触心理,即使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给优秀教师予以补贴,但像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面对那么多学生,总归还是力不从心。课程效果更是难以保证,所以对学校来说,“短平快”地培育学习后可以马上开课的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 2.针对学生的需求需要——过于满足而疏于改造。本文所理解的教育,无非是为学生创造某种机会或可能,至于是哪种具体的类型或方向,还要看学生本身。学校不应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天然保护伞身份出现,学校不应也不可能提供市场意义上的资本、地租和其他资源,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造就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相反,我们也许更要做的是早早的让大学生知道创新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创新创业必备什么样的素质,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创新创业者的艰难并习得创新创业精神的真谛,学校应注重这一培养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并源源不断的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能只盯着赚钱,而应该多动手,将创意、想法付诸实施,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
三、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师资建设与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资源极度缺失——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需求。我国高校教师组成单一,缺乏“多面手”人才,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容量,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此类“综合性”教师的人数无法弥补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需求。部分高校虽然组织教师接受该教育模式的培训,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在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仍然过低。可以说教师资源在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
2.教师资源极度缺失——专业水平不高亦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自我研修型,无创新创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创业最前线。作为新兴的教学科目,高校中一直没有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自然也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系”毕业生当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出身的人担任。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特别是KAB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落户中国高校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千人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但是,这批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训周期普遍较短,自身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历,除极少数优秀人才外,多数教师采用纯知识讲授方式,缺少实践中的真知灼见,难免“纸上谈兵”。
3.教师资源极度缺失——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完整,缺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高校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而无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拥有社会经验且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方面较有话语权,因此,兼职教师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与社会沟通,无法获得创新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亦无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大学要实现这些转變,关键是拥有大量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也是我们高校的短板,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4.聘请校外企业家导师——外援软肋暴露、水土不服。美国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就是聘请了大量企业界人士来高校现身说法,极大地弥补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但是,也要看到,企业家创新创业师资也有他们的软肋:工作繁忙,应酬不断,已经是超负荷运转,要求他们承担太多的课程有些强人所难。多数情况下,是请他们做一次二三个小时的报告,概略地讲讲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和提炼总结出来的一些人生感受,很难静下心来花时间备课,系统规划讲授内容,往往随意性比较大。
四、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保障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高校与政府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政府创新创业培训指导结合大学生创新与专业需求内容较少。创新创业创新教育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还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还是起步阶段,然而许多高校还只是低头工作而忘记了抬头望路,寻求多组织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部门虽早已经意识到应该增加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如下岗职工、军队转业、妇女、失业者等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此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型的社会教育体系和模式。然而高校与政府目光的互相注视却远远不够,未能很好地形成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公共服务联动工作机制和协同平台。
2.金融服务难以落到实处,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所需经费均各有欠缺。编写教材、邀请名师、筹办讲座、培训老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平台搭建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运作,理论高度上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到位了,但是到一系列实践环节却因为相应的配套资金出了岔子,难免叫人唏嘘。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在支持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已经开拓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服务方面的政策也层出不穷,例如小额担保贷款等。但是,相关的融资政策中对资助对象均要求“毕业生”,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创新创业教育阶段仍是在校期间,许多的创新创业实践也是在校学习期间开始的,在这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融资服务的。然而目前各级各类政府对在校学生的资助却是几乎空白,在校的学生仅仅能得到数额较少的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许多时候是杯水车薪。许多好的项目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资金问题就消失在了萌芽之中。这跟学校的自身实力水平、吸纳资金的技能不无关系,企业和政府在资助或赞助项目时小心谨慎、再三度量并考虑收益和回报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挑剔。
3.政府孵化基地资源很难共享到在校生,缺乏必要的“双创”实践能力锻炼平台。目前各地政府均建设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而且相关的服务体系较为健全。虽然大学生也能够共享使用政府的孵化基地,但由于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等困难使这一合作落实很难。出于课程、安全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适合的空间选件还是应该在大学的校园内。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实力参差不齐,有些学校能够在大学校园内提供办公场所,却很难提供相应的配套办公设备以及办公物资等条件。这就使一些有成熟创新创业项目想法的创新创业团队难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此外,大学生如何能够降低创新创业活动的风险呢?有效方法就是先模拟创新创业,这就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并对大学生提供多维的创新创业咨询服务。目前国内有一些软件供应商开发出了有一定实践意义的电子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可是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均衡导致了许多学生难以参与模拟训练。 4.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政策激励不足导致一些应用型大学教师科研与社会实际应用需求脱节,另外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提高较慢直接导致了校园内缺乏正确的科学研究的氛围与文化导向,学生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创新设计等方面的意识也较淡薄。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便误导了一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使其功利地看待创新创业,肤浅地认识创新,无法拥有科学地思考和认知。一些高校虽在校内也开展了创新创业咨询等服务,但由于师资能力限制很难解决学生在真正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社、企、家支持配合存有认知障碍与偏差——功利性评价占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除了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有关外,整个社会大环境也有脱不开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成高校“独角戏”,需要学生、教师、高校、社会的互动,共同培育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其外延局部延宕的限制,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一般只以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为标准,这便是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成为主流教育观的原因。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得到了部分企业的支持,然而绝大多数企业仅是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更多目的在于对企业的宣传效应,对大学生創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关心。大多数众创空间与关注短期投资的创新创业项目,忽视百年树人的创新实践教育。同时,父母的意见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像一个象牙塔,父母大都希望孩子能安稳、稳定,从小被灌输这种思想,以至于大学生——这个高等教育群体更是对创新创业无所适从;而我国大多数都是工薪家庭、普通阶层,就算高校学生有创新意识,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也会因资金来源、家庭压力、父母期望而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总而言之,从政府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
目前我们的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正全力推动大众创新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如何使全社会自下而上地自觉形成鼓励创新、自觉创新的氛围,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仍然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郭伟,孙海燕.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4(2).
[2]李辉.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13(4).
[3]刘海峰,敬春菊.多维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4).
[4]孙玥,解长福.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1:131-132.
[5]屠火明,刘吕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和突破[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6).
[6]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7]张玉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
[8]郭新宝.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及政府推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7).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 主体系统 激励 保障与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建立正式的专门机构,管理过于分散,且局限于相互割裂的几门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能形成有机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工作部门一头热,教学部门无动于衷。这就容易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条线的产生,从而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少数学生低层次上的一种商业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深入、全面和清晰。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系统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内在原因
1.管理部门机构权责分配紊乱,活动伴有极强精英化痕迹——缺乏协调沟通。缺少良好的管理控制、组织协调,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头管理,不能形成合力来促进教育体系的有效实施,因而,组建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很有必要。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包容与非急功近利的心态才是结出“果实”的重要保障。而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所具备的创业能力和基本知识,将创新创业学科定位至企业管理者速成班以及技术创业培训班等层面,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亦未将此种教育模式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更有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过提高入学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这让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便失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深度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必须成立较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机构,并且由学校的主要领导负责,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2.教师角色过于膨胀或萎缩,偏离“上传下达”——培养对象错位。学校要想培养学生,就要先从培养教师入手。但有时学校认为把老师“教好”就足以把学生教好恰好是“培养对象错位”的体现。认为“管住”、“看住”师资队伍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往往将过多精力放在对教师的培训上而导致学生关注度不够,反而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往往表现为教师角色膨胀,偏离“上传下达”。
教师“角色膨胀”指的是自身有一些实力和能力的教师,有时对学校文件所传达的含义理解地不清不楚,甚至将其扭曲,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跟义务,对学校所给予的培训欣然接受,但却没有及时传授给学生,甚至有所保留。认为自己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受益人和真正的培养对象。
诚然,对教师进行的培训若太浅,则达不到培训的目的,也会影响教学与课程的传授。但对教师的培训若太深,却又不能端正其思想意识、树立起价值观念,则会因“太到位”而使得教师充分吸收培训养分,自立门户,甚至利用学生的创新成果为自己做项目、评职称等目的,而同时也会对学生有所保留甚至什么都不教,造成“饿死学生、撑死老师”的局面,教师作为“中间人”,严重偏离学校的教育方针,造成中间粗,两边细,这种主动式偏离“上传下达”一定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
教师“角色萎缩”指的是学校过于忽视老师“教书育人”的本事,不培训老师,而是直接发动学生参与一系列相关课程、赛事以及实践平台,或是由于资金的短缺,而成为教师培训的短板,不得不搁置师资队伍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更高。双创课程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模式,更偏向于经验分享型模式,更重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讲授或感染,而大部分未经系统培训的在校教师尚不具备双创教师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事物,学校更应该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教师自身若没有知识储备,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对学生倾囊相授,却往往可能被学生误解为有所保留,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与发展。造成中间细,两边粗,这种被动式偏离“上传下达”一定也不是学校想要看到的。
3.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性不高、参与度不强、敏感度不足——认知观念差异。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象,高校大学生往往对这种“新兴事物”没有明确的概念,大多表现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而对于自己在该项目中所处的关键地位更是浑然不觉,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自岿然不动”的即视感。从学生的个人感知来说,对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规章制度不愿主动了解和关注,倾向于吸收新鲜多样的“快餐”资讯,渐而缺乏深度思考,抵制、屏蔽创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过多保护而不愿涉及有关创新创业领域,缺乏一定的冒险和吃苦精神,害怕承担由创新创业失败引致的风险。多数学生依旧认为“双创”教育仅是职业技能培训或创办企业前的辅导,或是以创新创业开办公司为目的创新创业培训。同时,学校、社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正面宣传力度薄弱,关注点偏离;而媒体对创新创业失业、创新疑新的事件大肆报道,意图博人眼球。他人的看法和周遭环境也會影响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社群层次的单一导致高校学生“画饼充饥”,常被很多励志故事吸引但又害怕舆论导向而拒绝实践;目睹周围亲朋好友创新创业失败受人白眼,便怕自己的新想法、新思维也遭冷嘲热讽、不被认可,从而甚至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二、 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激励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应用于教师教学环节——激励措施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特性,而主体性是该模式较为显著的属性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发掘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使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的基本素养。同时以学生的能动主体为着眼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促使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育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而失去自主性。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优良、充裕的教师资源更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基石,但师资却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如果硬着头皮上大课,一个老师就要带上百人的班级,原本的收入一般不会增加,还要进行各种学习和深造,势必造成教师的抵触心理,即使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给优秀教师予以补贴,但像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面对那么多学生,总归还是力不从心。课程效果更是难以保证,所以对学校来说,“短平快”地培育学习后可以马上开课的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 2.针对学生的需求需要——过于满足而疏于改造。本文所理解的教育,无非是为学生创造某种机会或可能,至于是哪种具体的类型或方向,还要看学生本身。学校不应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天然保护伞身份出现,学校不应也不可能提供市场意义上的资本、地租和其他资源,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造就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相反,我们也许更要做的是早早的让大学生知道创新创业是怎么一回事,创新创业必备什么样的素质,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创新创业者的艰难并习得创新创业精神的真谛,学校应注重这一培养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并源源不断的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能只盯着赚钱,而应该多动手,将创意、想法付诸实施,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
三、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师资建设与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师资源极度缺失——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需求。我国高校教师组成单一,缺乏“多面手”人才,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容量,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此类“综合性”教师的人数无法弥补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需求。部分高校虽然组织教师接受该教育模式的培训,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在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仍然过低。可以说教师资源在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
2.教师资源极度缺失——专业水平不高亦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自我研修型,无创新创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创业最前线。作为新兴的教学科目,高校中一直没有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自然也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系”毕业生当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出身的人担任。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特别是KAB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落户中国高校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千人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但是,这批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训周期普遍较短,自身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历,除极少数优秀人才外,多数教师采用纯知识讲授方式,缺少实践中的真知灼见,难免“纸上谈兵”。
3.教师资源极度缺失——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完整,缺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高校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而无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拥有社会经验且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方面较有话语权,因此,兼职教师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与社会沟通,无法获得创新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亦无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大学要实现这些转變,关键是拥有大量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也是我们高校的短板,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4.聘请校外企业家导师——外援软肋暴露、水土不服。美国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国家就是聘请了大量企业界人士来高校现身说法,极大地弥补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但是,也要看到,企业家创新创业师资也有他们的软肋:工作繁忙,应酬不断,已经是超负荷运转,要求他们承担太多的课程有些强人所难。多数情况下,是请他们做一次二三个小时的报告,概略地讲讲自己的创新创业经历和提炼总结出来的一些人生感受,很难静下心来花时间备课,系统规划讲授内容,往往随意性比较大。
四、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保障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高校与政府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政府创新创业培训指导结合大学生创新与专业需求内容较少。创新创业创新教育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还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还是起步阶段,然而许多高校还只是低头工作而忘记了抬头望路,寻求多组织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部门虽早已经意识到应该增加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如下岗职工、军队转业、妇女、失业者等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此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型的社会教育体系和模式。然而高校与政府目光的互相注视却远远不够,未能很好地形成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公共服务联动工作机制和协同平台。
2.金融服务难以落到实处,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所需经费均各有欠缺。编写教材、邀请名师、筹办讲座、培训老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平台搭建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运作,理论高度上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到位了,但是到一系列实践环节却因为相应的配套资金出了岔子,难免叫人唏嘘。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在支持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服务方面已经开拓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服务方面的政策也层出不穷,例如小额担保贷款等。但是,相关的融资政策中对资助对象均要求“毕业生”,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创新创业教育阶段仍是在校期间,许多的创新创业实践也是在校学习期间开始的,在这一教育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融资服务的。然而目前各级各类政府对在校学生的资助却是几乎空白,在校的学生仅仅能得到数额较少的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许多时候是杯水车薪。许多好的项目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资金问题就消失在了萌芽之中。这跟学校的自身实力水平、吸纳资金的技能不无关系,企业和政府在资助或赞助项目时小心谨慎、再三度量并考虑收益和回报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挑剔。
3.政府孵化基地资源很难共享到在校生,缺乏必要的“双创”实践能力锻炼平台。目前各地政府均建设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而且相关的服务体系较为健全。虽然大学生也能够共享使用政府的孵化基地,但由于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等困难使这一合作落实很难。出于课程、安全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适合的空间选件还是应该在大学的校园内。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实力参差不齐,有些学校能够在大学校园内提供办公场所,却很难提供相应的配套办公设备以及办公物资等条件。这就使一些有成熟创新创业项目想法的创新创业团队难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此外,大学生如何能够降低创新创业活动的风险呢?有效方法就是先模拟创新创业,这就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并对大学生提供多维的创新创业咨询服务。目前国内有一些软件供应商开发出了有一定实践意义的电子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可是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均衡导致了许多学生难以参与模拟训练。 4.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政策激励不足导致一些应用型大学教师科研与社会实际应用需求脱节,另外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提高较慢直接导致了校园内缺乏正确的科学研究的氛围与文化导向,学生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创新设计等方面的意识也较淡薄。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便误导了一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使其功利地看待创新创业,肤浅地认识创新,无法拥有科学地思考和认知。一些高校虽在校内也开展了创新创业咨询等服务,但由于师资能力限制很难解决学生在真正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社、企、家支持配合存有认知障碍与偏差——功利性评价占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除了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有关外,整个社会大环境也有脱不开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成高校“独角戏”,需要学生、教师、高校、社会的互动,共同培育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其外延局部延宕的限制,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一般只以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为标准,这便是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成为主流教育观的原因。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得到了部分企业的支持,然而绝大多数企业仅是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更多目的在于对企业的宣传效应,对大学生創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关心。大多数众创空间与关注短期投资的创新创业项目,忽视百年树人的创新实践教育。同时,父母的意见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像一个象牙塔,父母大都希望孩子能安稳、稳定,从小被灌输这种思想,以至于大学生——这个高等教育群体更是对创新创业无所适从;而我国大多数都是工薪家庭、普通阶层,就算高校学生有创新意识,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也会因资金来源、家庭压力、父母期望而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总而言之,从政府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
目前我们的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正全力推动大众创新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但如何使全社会自下而上地自觉形成鼓励创新、自觉创新的氛围,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仍然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郭伟,孙海燕.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4(2).
[2]李辉.内涵发展视界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13(4).
[3]刘海峰,敬春菊.多维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4).
[4]孙玥,解长福.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1:131-132.
[5]屠火明,刘吕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和突破[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6).
[6]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7]张玉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0(4).
[8]郭新宝.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及政府推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