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扑朔迷离的案情将几个家庭裹挟其中,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故事。这三个孩子尤其是朱朝阳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觉察与思考。

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

对孩子价值信念的正确引导


  当观众看着朱朝阳这个乖巧学霸走向罪恶,不禁可惜又困惑。一个看似谦逊有礼又能力过人的孩子为何会一步步黑化,最终走上邪恶?记得家长会后,老师与朱朝阳妈妈单独沟通的那个片段,朱妈妈对老师说“一个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在其信念中,只要成绩好就代表了全部,这种狭隘的思维之下是价值观的偏差,她给孩子传递的是“要成功,只要成功,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小小的朱朝阳认同并执行着妈妈的这个错误价值观,未及长大便已走歪。
  叹息之余,更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孩子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小种下积极、正向、健全的价值信念才是给孩子一生成长的最好礼物。相反,没有正确价值信念的引领,即便孩子聪慧过人,也会偏离了正确的成长方向。

离异家庭中一方角色的缺失

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自父母离异后,朱朝阳便对父亲的爱有着执着的渴望,他希望以自己的好成绩和乖巧懂事来唤起父亲对自己的关注,只因为他的父亲在与其母亲离婚后不仅卸下了丈夫角色,更是褪下了父亲角色,而这对于孩子成长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家长常常会问我:父母离婚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其实,离异家庭本身是不会影响到孩子心理成长的,但离异后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的确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母亲之爱,也需要父亲之爱,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后仍能认识到并履行好各自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不因为离婚造成对孩子成长的角色缺失,直至孩子成年,那么在这样的关系下,既能满足孩子对父亲和母亲双方爱的需求,也能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发展,如此这般,孩子不仅更珍惜爱,也会更懂得爱。

教会孩子如何爱他人

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爱的需求是每个人在各个成长阶段都会产生的基本需求,它贯穿我们一生,在电视剧中每个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对爱的需求表达:在小女孩普普身上,强烈表现出对弟弟的爱;在张东升身上,强烈表现出对妻子的爱;而严良与朱朝阳身上,都有对其父亲爱的渴望。然而,我们在剧中也会看到有的人不会爱,张东升不知道如何爱妻子、朱朝阳妈妈不知道如何爱孩子……《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说: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这里所有人犯的错都是因为对爱有了错误的理解,有的人把爱理解为占有,有的人把爱理解为卑微,有的人把爱理解为自私,有的人把爱理解为强迫与控制。
  所以,面对爱的基本需求,教会孩子如何爱别人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不能因为对一个人的爱伤害另一个人。

溺爱型教养方式滋长孩子的任性和固执,甚至误了卿卿性命


  当小小的朱晶晶从窗口摔下致死后,有人感叹她太可怜了。是的,作为一个五岁的儿童,她还未能发展起足够的道德认知,她的行为只是在与母亲互动中形成的行为反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朱晶晶妈妈对女儿的溺爱客观上害了朱晶晶。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一般分为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溺爱型。而朱晶晶的妈妈采取的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她积极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却较少对孩子提出要求,极少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控制,她允许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之下,朱晶晶变得霸道任性、固执、自我控制能力弱、不懂得理解他人,终因任性丢了自身性命。

家有高智商的孩子更要关注其积极人格的养成


  当张东升每一次面对朱朝阳时,他是有强烈的同类人的感受的,他俩是同一类人—同样高智商、同样爱好数学、同样痴迷笛卡尔,同样外表温顺、懂事、乖巧,同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对周围的人就像是一颗潜在的炸弹。一旦涉及冲突,就可能引爆他人、引爆社会。



  因此,对于家有高智商孩子的家庭而言,后天教育中更要去关注孩子积极人格的养成,培养孩子开放的胸怀、接纳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以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家有高智商的孩子未必是每个家长都能应对得了的,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智慧和远见。如若处理不好,过于“短视”,就会像朱朝阳妈妈一般,以为孩子的任务只是搞好学习,结果日后出现大问题。当发现孩子的资质禀赋超常后,做父母的要放下那份窃喜,尤其要注意对其进行积极人格的引导和教育,把发展“温暖的心”看得和“聪明的脑”同样重要,实现智力与非智力的和谐发展,让孩子成为品格魅力与才华交相辉映的人。
  这部剧在最后以“献给童年”的字样完结,反映出孩子童年时的家庭教育有多么的重要!我国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先生说过: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危害在社会,表现在学校,根子在家庭。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这部电视剧是献给童年,不如说它是給所有家长的觉察,让我们共同去思考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倡关注睡眠健康,并明确提出两个目标,一是成年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目前的6.5小时提高到7~8小时,二是失眠症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减缓。  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
期刊
虽然很多人把《裁缝》定义为复仇类型的电影,但是显然复仇主题的电影不会取这样的名字。“裁缝”这个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女性,很明了这是围绕女人展开的故事。如果因为女主是技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神乎其神,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改变人生轨迹,那片名为何不叫《设计师》呢?或者其他和“美”有关的词,而“裁缝”听起来那么普通,“缝”的定义又那么广阔,既可以缝高定时装,也可以缝破碎的布片,直观上又让
期刊
过去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传播,不仅使国内外的经济和产业受到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带来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产生的典型消费现象:或者囤积,或者青年人消费观的转变,或者网络消费的增加等,我们邀请到相关专家分别对此进行解读,期望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拥有健康的消费体验,获得科学消费决策的能力。第一
期刊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息,要通过我流传到这个世界上,我很荣幸,承接了这个任务。十几年来,因为这本书,我受到了无数的祝福和感恩,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在跌跌撞撞地经历书中的所有过程。那一个金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我自己一直在体会、实践,愈加觉得当初写下这
期刊
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  “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  “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  “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  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渴望让身边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在他人的
期刊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
期刊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流行词“扶弟魔”,它是指一味牺牲自己,永远帮衬弟弟,不计成本愿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献一生的好姐姐。  “扶弟魔”姐姐们究竟值不值得同情?  许多读者朋友通过《心理与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我思故我在  “扶弟魔”姐姐是不值得同情的,表面她会很值得同情;但是这种没界限的生活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其中她也享受了被看见、被崇拜、被称赞。也找到
期刊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偏远地区的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87万。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小小年纪便和父母分离,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团聚,平时由祖辈或者亲戚帮忙照顾。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调研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继而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
期刊
老师,我想转学,我讨厌这所学校,我不要继续待在这里了!”学生小A被班主任带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就开始哭诉。  待小A冷静下来后,通过交谈,我得知她毕业于市重点初中,是班长,级部前10名的优等生,同学羡慕的对象,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带着一堆光环来到了高一,来到了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在这里,她只是4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切显得平平无奇。对比之下,失落感倍增。  小A的父母一向十
期刊
晓东走进我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班里一个跟他关系还不错的男同学搞起了对象,这个男同学经常给他看那个女生给他写的小纸条,还怂恿他也搞对象,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心里既轻松又不轻松,轻松在于晓东还算个明白人。他说看到同学在搞对象,自己心里也有些想法,也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去那么做。  我问:“那你为什么又纠结呢?”  他说:“一是这是学校的红线不能碰。二是他觉得也挺麻烦,学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