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伤害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偏远地区的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87万。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小小年纪便和父母分离,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团聚,平时由祖辈或者亲戚帮忙照顾。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调研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继而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更多的焦虑、抑郁,以及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等。研究发现,自伤行为,即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很高,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中亟待引起关注的现象。

身上的伤口


  小红,今年15岁,是一个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她的手臂内侧有一些细小的伤口,据她说都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划的。那些伤口看起来不是很深,但细细密密,还是让人觉得揪心。小红说,“只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用笔划一下自己,我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我也不会划得很深。”
  小红是个内向的女孩,平时很少主动和老师说话。她在班里虽然有两三个好朋友,但是也很少和她们说自己的心里话。小红觉得爷爷奶奶也不懂她。每当遇到烦恼的时候,小红不知道应该和谁说,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有时候就是一些小事,我觉得不好意思,怕他们笑我,也怕爷爷奶奶告诉爸爸妈妈。”
  小红平时主要和爷爷、奶奶、弟弟一起生活,父母在小红很小的时候就去外地打工,只在春节时回家待半个月。平时父母一般只在周末打一会儿电话,每次都要求小红好好学习。对于小红来说,她觉得爸爸妈妈只关心她的学习成绩,根本不关心她的心里感受。“有一次,妈妈在电话里又骂我了,说我成绩下降了,对不起他们。我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怎么办,心里很难过。我一着急就用笔划了手臂,有点痛,不过忽然感觉这样心里好过了一点。其实,我真的希望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一点,不是只在乎我的学习,可以多听听我说话。”父母的指责让小红背负着很大的压力,小红的第一次自伤行为就这样出现了。

那些说不出口的心里话


  “我知道爸爸妈妈很忙,家里没有钱的话,我和弟弟就没办法上学了。他们一直叫我和弟弟好好学习,希望我能考上好大学。可是我有时候觉得很累,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大学,感觉就是为了他们。我也努力过,但是学习太难了,我的成绩一直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在小红的心里,学习好像是父母安排的任务。虽然有时候也模糊地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考上好大学就可以走出村子,去外面的大城市生活。但是小红看到村里有些姐姐没考上大学就在县城打工,好像也过得挺好。
  “我不敢跟爸爸妈妈说,我怕他们知道了生气。”小紅学习的内在动机不够强,但是她并不敢和父母说,父母也不知道小红的想法。压抑、矛盾的内心让小红觉得非常纠结,尤其是在受到父母批评以后,她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其实,我觉得更难过的是,他们只关心我的学习,好像我就是一个学习机器,根本不关心我。之前我们班同学很流行在手机上玩一种游戏,但是我的手机玩不了,就跟他们说想换一个手机。他们一开始答应了,说只要我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进步了就给我买。但是他们说话不算话,我考好了也不给我买,还说我只想着玩。还有我用的手机太旧了,班里的同学们虽然不说,但是我觉得他们一定在背后嘲笑我。”处于青春期的小红很敏感,希望在同学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但是父母的失信,不仅使她对父母失望,也担心自己受到同学的嘲笑。
  小红的自伤行为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件件看似不大的小事之后,她选择给自己的手臂划几下,好像这样“心里就不那么难受了”。

自伤的背后


  小红最初出现自伤行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她一时难过,不知道如何处理才不经意做出的行为。
  但是这个行为给小红带来了心理上的获益,她感觉“这样心里好过一点”。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亲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更加需要耐心和沟通,如果此时父母能够多花一点时间倾听孩子,可能他们就不会选择伤害自己。小红自身性格比较内向,没有形成与人倾诉的习惯,所以遇到问题往往会将消极情绪,比如愤怒、悲伤、焦虑等转向自己,通过伤害自己来进行情绪上的表达和宣泄。这提示了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上,不仅需要父母和其他重要关系人(比如教师等)的关心,还需要教会留守儿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如何疏通负面情绪。
  小红的自伤行为在一些负性事件的刺激下,不断反复。
  对于小红来说,自伤是一种宣泄,也是她处理这些负面事件的一种方式。甚至,她可能已经形成了“负性事件—伤害自己”这样的恶性循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想要帮助小红,必须帮助她打破这样的循环,使她采用其他健康的方式来应对负性情绪。因此,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像小红这样的留守儿童时,需要给予留守儿童以充分的社会支持,教会他们寻求帮助,向他人倾诉,想办法解决问题等,让他们遇到问题不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小红的自伤行为虽然还没有到危及生命的程度,但是其风险是不容小觑的。
  自伤的背后往往是非常沉重的负面情绪和纠结的内心,更是对自己和他人无声的控诉。今日的自伤,难保不会变成明日的自杀行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情绪,用支持的、温暖的、关爱的、耐心的态度、语言以及行为表达出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总而言之,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儿童的自伤行为更应该引起重视,家长和学校应通力合作,帮助留守儿童学会情绪管理,提高应对负面压力事件的能力,用理解和爱与孩子沟通,给孩子的内心建造一个安全的城堡,让他们相信自己不孤单,值得被爱。
其他文献
女性作为最小社会化单位—家庭的重要成员,其在婚姻中的身份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这一转变的发生让女性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现代女性对于自己在婚姻中身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她们开始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可想而知,当身份变得多样时,女性平衡多重身份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大。  然而,在共同面对的这一压力面前,为什么有些女性可以在多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适应良好
期刊
我曾经一想到“追星”,脑海中就浮现出粉丝对明星狂热的追捧和不可理喻的迷恋,直到遇到小d。当认真地倾听了她的故事,尤其是听她讲到对一个球星长达十年深深的爱恋时,我感到震撼,也是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作“理解来访者”。由外及内,对小d的了解逐渐深入  小d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感觉她有些疲倦,穿着拖鞋,脚指甲已很久没有修剪过,说话时略带笑意。这个大四的姑娘在室友的建议下来寻求心理咨询帮
期刊
“你家孩子谁来带?”“爷爷奶奶是不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当下社会,更多女性步入职场,年轻夫妇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小孩,祖辈父母参与孙辈养育的现象已成常态。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祖辈父母和年轻父母共同养育下一代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大多数的市民正体验着或者曾经体验过“三代同堂”的酸甜苦辣。诚然,隔代养育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家庭负担,降低了养育的经济成本,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信下面这样的对话场景
期刊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倡关注睡眠健康,并明确提出两个目标,一是成年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目前的6.5小时提高到7~8小时,二是失眠症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减缓。  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
期刊
虽然很多人把《裁缝》定义为复仇类型的电影,但是显然复仇主题的电影不会取这样的名字。“裁缝”这个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女性,很明了这是围绕女人展开的故事。如果因为女主是技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神乎其神,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改变人生轨迹,那片名为何不叫《设计师》呢?或者其他和“美”有关的词,而“裁缝”听起来那么普通,“缝”的定义又那么广阔,既可以缝高定时装,也可以缝破碎的布片,直观上又让
期刊
过去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传播,不仅使国内外的经济和产业受到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带来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产生的典型消费现象:或者囤积,或者青年人消费观的转变,或者网络消费的增加等,我们邀请到相关专家分别对此进行解读,期望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拥有健康的消费体验,获得科学消费决策的能力。第一
期刊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息,要通过我流传到这个世界上,我很荣幸,承接了这个任务。十几年来,因为这本书,我受到了无数的祝福和感恩,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在跌跌撞撞地经历书中的所有过程。那一个金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我自己一直在体会、实践,愈加觉得当初写下这
期刊
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  “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  “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  “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  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渴望让身边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在他人的
期刊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
期刊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流行词“扶弟魔”,它是指一味牺牲自己,永远帮衬弟弟,不计成本愿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献一生的好姐姐。  “扶弟魔”姐姐们究竟值不值得同情?  许多读者朋友通过《心理与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我思故我在  “扶弟魔”姐姐是不值得同情的,表面她会很值得同情;但是这种没界限的生活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其中她也享受了被看见、被崇拜、被称赞。也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