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于在大学生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传播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表现中国特性,体现中国作风,展现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国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用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一.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后备主体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精神脊梁,是引导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锋,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青年知识分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怀着坚定的社会关怀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力量,无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建构,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都有青年一代参与其中,凝结了他们的智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较早的一个群体,一般都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形势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是刻不容缓的。[3]
二.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武装,才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地走向胜利。所以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基础。[4]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国际敌对势力更是进一步将"西化"、"分化"的目标锁定在我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武装自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分散,思想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多以必须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精神的引导,加强对社会科学的重视。大学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文化精神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更应该是社会科学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自然科学的知识,给学生渗入社会科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高校学生入党方面,不能一味地提高党员比例,而忽视了发展党员过程中的考察。有些学校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只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思想成熟程度方面的考察不够,这种以学习方面的量化标准代替思想的进步程度是错误的,这样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思想不夠成熟,也导致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习的不够,所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科学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要提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传播效率,则应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展开一些活动,通过参观、访问、座谈等一些方式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实践。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拿到实际中来进行实践,再把实践得出的成果带上课堂上进行研讨分析。所以高校应该把社会实践环节纳入到正常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并且配以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学生多提供"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活动,也将其纳入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当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受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解其内涵。
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工作实际,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聘请长期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授、讲师以及辅导员加入进来,可以利用网上图书馆的免费资源、网上答疑、网络论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思想教育当中,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融入到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雷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J].学术论坛.2010(1). 6-10.
[2] 王志健. 在大学生中灌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思考[J].德育论衡. 2009(7). 37-39.
[3] 陈金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5)
[4] 周淑芳.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J].企业家天地.2007(4)
作者简介:李睿(1984-),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传播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表现中国特性,体现中国作风,展现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国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用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一.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后备主体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精神脊梁,是引导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锋,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青年知识分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怀着坚定的社会关怀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力量,无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建构,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都有青年一代参与其中,凝结了他们的智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较早的一个群体,一般都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形势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是刻不容缓的。[3]
二.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武装,才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地走向胜利。所以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基础。[4]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国际敌对势力更是进一步将"西化"、"分化"的目标锁定在我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必须以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武装自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分散,思想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多以必须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精神的引导,加强对社会科学的重视。大学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文化精神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更应该是社会科学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自然科学的知识,给学生渗入社会科学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高校学生入党方面,不能一味地提高党员比例,而忽视了发展党员过程中的考察。有些学校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只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思想成熟程度方面的考察不够,这种以学习方面的量化标准代替思想的进步程度是错误的,这样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思想不夠成熟,也导致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习的不够,所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科学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要提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传播效率,则应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展开一些活动,通过参观、访问、座谈等一些方式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实践。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拿到实际中来进行实践,再把实践得出的成果带上课堂上进行研讨分析。所以高校应该把社会实践环节纳入到正常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并且配以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学生多提供"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活动,也将其纳入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当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受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解其内涵。
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工作实际,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聘请长期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授、讲师以及辅导员加入进来,可以利用网上图书馆的免费资源、网上答疑、网络论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政治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思想教育当中,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融入到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雷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J].学术论坛.2010(1). 6-10.
[2] 王志健. 在大学生中灌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思考[J].德育论衡. 2009(7). 37-39.
[3] 陈金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5)
[4] 周淑芳.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J].企业家天地.2007(4)
作者简介:李睿(1984-),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