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能力的培养。从阅读让学生学会观察、让阅读与思想相随、以表演为主, 感悟语言文字运用、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效果这四个方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简约、高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观察 思考 感悟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叶圣陶说:“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中不难看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能力的培养。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简约、高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会观察
阅读教学包含了听、说、读、写及理解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它是识字的一种强化训练,又是理解内容,积累字、词、句及学习和了解写作题材、主题、写作技巧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借助课文,提高学生对观察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持久性。
例如《翠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翠鸟。文中这样写道:“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衣。”“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教这两段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读到这里,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喜欢它吗?你看过翠鸟这样的形态吗?通过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瞬间的动作特点,才能写得这样逼真。
上完这节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生动和激动人心的事物发生,而许多同学对生活的感受不深,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感知,没有用心观察,因而,他们面对生活的许多新鲜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看到了也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事物,并养成习惯。这样,我们在表达时也能像作者那样下笔如有神了。”
课后,我有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并多提供一些描写小动物的书籍让学生来阅读,同学们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对观察事物的兴趣也渐渐浓厚起來。
二、让阅读与思想相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尤为注意把读书与学生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小马过河》时,笔者向学生提出疑问: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遇到困难后,它是怎么做的?妈妈有没有直接告诉小马能不能过河?她是要求小马怎么做的?通过这件事,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既能有的放矢,又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经过充分地思考、交流之后,笔者出示了“因为老牛__,所以__;因为松鼠__,所以__;最后小马明白了__的道理。”这样一个填空,让他们最终感悟出(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由于阅读伴随着思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 以表演为主, 感悟语言文字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动作、形象,也满足了学生爱模仿、喜幻想、表现欲强的心理需要。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蜘蛛织网》这篇课文中,第2-7小节是小动物们召唤蜘蛛出去玩的部分。配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文给小动物们配上了活泼的语言和动作,因而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小蜘蛛做事情一心一意的态度,笔者请他们先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动物们都说了哪些话,再对比当时小蜘蛛的表现,同桌互相读一读、,演一演,最后再请个别学生分角色表演读。一听说要扮演小动物,学生可开心了,读演小牛的学生把手放在头顶当牛角,边做边读;读演小羊的学生一声声“咩——咩——”叫,真像是大草原上的小肥羊来到了大家身边;还有调皮的小狗,演它的学生一边读,一边还做了个在草地打滚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台上的人演得尽兴,台下的人看得入迷。渐渐地,一个专心做事的小蜘蛛在学生的心里扎了根。
通过表演读文,学生充分体验了课文角色的内在情感,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对课文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就不再觉得枯燥,学习成了最快乐的事。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 优化课堂效果。
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可是,在使用这些多媒体资源时,如果不加选择,不择时机滥用,教学中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奋点,反而滋长了学生的贪玩心,课堂效率的提高就是空谈。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呢?
1 1、 在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触摸到的事物时运用。
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铠甲”、“降落伞”、“豆荚”等图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和理解到植物妈妈的外形,教师就不再去多费唇舌了,也节约了教学时间。
22、 在朗读、想象都无法达到的效果时运用。
如在教学《观潮》时,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丰富的想象都无法感受潮来时壮观、雄伟气势场面的时候,抓住时机插入多媒体课件,学生就很容易从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课堂上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尽享阅读的美妙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观察 思考 感悟 多媒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叶圣陶说:“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中不难看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能力的培养。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简约、高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会观察
阅读教学包含了听、说、读、写及理解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它是识字的一种强化训练,又是理解内容,积累字、词、句及学习和了解写作题材、主题、写作技巧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借助课文,提高学生对观察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持久性。
例如《翠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翠鸟。文中这样写道:“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衣。”“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教这两段课文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读到这里,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喜欢它吗?你看过翠鸟这样的形态吗?通过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瞬间的动作特点,才能写得这样逼真。
上完这节课,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生动和激动人心的事物发生,而许多同学对生活的感受不深,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感知,没有用心观察,因而,他们面对生活的许多新鲜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使看到了也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事物,并养成习惯。这样,我们在表达时也能像作者那样下笔如有神了。”
课后,我有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并多提供一些描写小动物的书籍让学生来阅读,同学们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对观察事物的兴趣也渐渐浓厚起來。
二、让阅读与思想相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尤为注意把读书与学生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小马过河》时,笔者向学生提出疑问: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遇到困难后,它是怎么做的?妈妈有没有直接告诉小马能不能过河?她是要求小马怎么做的?通过这件事,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既能有的放矢,又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经过充分地思考、交流之后,笔者出示了“因为老牛__,所以__;因为松鼠__,所以__;最后小马明白了__的道理。”这样一个填空,让他们最终感悟出(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由于阅读伴随着思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 以表演为主, 感悟语言文字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动作、形象,也满足了学生爱模仿、喜幻想、表现欲强的心理需要。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担任课文中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蜘蛛织网》这篇课文中,第2-7小节是小动物们召唤蜘蛛出去玩的部分。配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文给小动物们配上了活泼的语言和动作,因而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小蜘蛛做事情一心一意的态度,笔者请他们先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动物们都说了哪些话,再对比当时小蜘蛛的表现,同桌互相读一读、,演一演,最后再请个别学生分角色表演读。一听说要扮演小动物,学生可开心了,读演小牛的学生把手放在头顶当牛角,边做边读;读演小羊的学生一声声“咩——咩——”叫,真像是大草原上的小肥羊来到了大家身边;还有调皮的小狗,演它的学生一边读,一边还做了个在草地打滚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台上的人演得尽兴,台下的人看得入迷。渐渐地,一个专心做事的小蜘蛛在学生的心里扎了根。
通过表演读文,学生充分体验了课文角色的内在情感,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对课文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就不再觉得枯燥,学习成了最快乐的事。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 优化课堂效果。
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可是,在使用这些多媒体资源时,如果不加选择,不择时机滥用,教学中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奋点,反而滋长了学生的贪玩心,课堂效率的提高就是空谈。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呢?
1 1、 在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触摸到的事物时运用。
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铠甲”、“降落伞”、“豆荚”等图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认识和理解到植物妈妈的外形,教师就不再去多费唇舌了,也节约了教学时间。
22、 在朗读、想象都无法达到的效果时运用。
如在教学《观潮》时,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丰富的想象都无法感受潮来时壮观、雄伟气势场面的时候,抓住时机插入多媒体课件,学生就很容易从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总之,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课堂上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尽享阅读的美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