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本在纸媒危机空前的时候改版创刊的杂志,第一期的编者话本应该有个更雄赳赳气昂昂的标题。但是说实话,我觉得鸡血还不如鸡汤,喝完鸡汤起码浑身上下都是暖的,打完鸡血一般都是空虚逆袭。
《OPEN PAGE》的前身是创办了20年的本土时尚与生活方式杂志《iLOOK》。我相信20年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社会是极具先锋性的—一种强调自我视角的独立态度,而这也是《iLOOK》一贯坚持的办刊宗旨。但是当中国人迅速进入了一个后当代的国际语境中,“iLOOK”这个暗含着西方自我意识形态的词汇似乎反而缺乏了一些说服力。新刊的名字我们想了很多,毙掉了很多—《Mint》觉得太小清新,《Garlic》觉得太窜,《Whatever》觉得太随性了—最后我们选了《OPEN PAGE》,一是觉得杂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平台,二是希望我们的杂志对于读者还是“开卷有益”的。
虽然怀揣着一份美好的憧憬,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做纸媒多少是件平庸的事了。我们依赖着既定商业模式的惰性(或者美其名曰“惯性”),利用着人们对于纸张多愁善感的怀旧,幻想着新媒体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丝生机,却依旧觉得自己本质上高人一等。说真的,我们做纸媒的得感谢这个时代,别人帮你把牌坊都立好了。
我倒不认为“平庸”是个贬义的词汇,我理解的“平庸”是存活于一个已经建立的模式和规则之下的状态。自互联网热潮兴起之后,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当然有些可能是夸大其词,有些大概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但是当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商品化的时代,潮流的兴起和衰落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而人们也开始反观一些长久既定的模式。比如说,最近出来的一款叫“咕咕机MEMOBIRD”的通讯产品,通过手机APP可以向拥有产品终端的好友“传纸条”,好友的终端通过热敏打印的方式在热敏纸上输出内容。这背后,还是书信相通的逻辑,而我觉得这款产品比任何纸媒都更好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了纸媒的意义。说真的,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太多次了。
这期杂志的专题是“老字号的少东家”,我们拜访了一些继承家业的实干者。如果稍显不逊地说,少东家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平庸”的,因为他们选择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是另扩一片天地,这有点违背舆论大潮流。(当然也有像伦敦Postcard Teas的创始人Timothy d’Offay这样改了父亲的老画廊、卖了Andy Warhol给他画的童年画像开始卖茶叶的)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为崇拜的,是北京爆肚老字号金生隆的现任东家冯梦涛,老北京的回族人,阿拉伯文学出身、赴日本研修比较文学、精通机车、雪茄、威士忌、手冲咖啡、打过拳击、热爱户外、游历世界……而最后他把看过的世界还是装回了那盘从小吃的爆肚里面。冯家是现今爆肚体系的创立者,在冯家将爆肚细分成不同部位类别之前,都是杂七杂八一同下锅。他的祖辈对于爆肚的革新不亚于移动互联网对于社会的革新,而冯梦涛说,几代人已经做得很好的,我没有必要再去改什么,而他所做的便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尽量好而标准化地延续祖传的味道。
我觉得在社会一股脑地要干点别人没干过的事儿的时候,能够接受“平庸”是件很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情。
所以踏踏实实做好杂志可能比绞尽脑汁儿地去巴结新媒体有更重要的意义,至少在想到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点子之前。这期杂志的好多选题都是在小饭桌小酒桌上聊出来的,人和人面对面的灵感碰撞依旧让人兴奋。有次和朋友说到这事儿,朋友戏称我是交际花,我说那叫社会观察,一个朋友跳出来说,还好你没说人类学。但是仔细想想,这三种状态的进阶好像是一本杂志应该努力的方向。
《大视野OPEN PAGE》的第一期能够顺利诞生,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这么多年一直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客户、干了二十年依旧愿意折腾杂志的晃姐、在纸媒行业集体人才流失的时候依旧坚持走下来的同事们、为新刊设计美术方案的殷九龙和邵年、为杂志撰稿拍摄的记者们—当然最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读者,就像当年金生隆开始把肚子的部位分开烹饪是为了满足挑剔食客的口味,一本杂志的进步也有赖于挑剔的读者。
既然我们还坚持纸媒,那么就会努力做得更好一点。
《OPEN PAGE》的前身是创办了20年的本土时尚与生活方式杂志《iLOOK》。我相信20年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社会是极具先锋性的—一种强调自我视角的独立态度,而这也是《iLOOK》一贯坚持的办刊宗旨。但是当中国人迅速进入了一个后当代的国际语境中,“iLOOK”这个暗含着西方自我意识形态的词汇似乎反而缺乏了一些说服力。新刊的名字我们想了很多,毙掉了很多—《Mint》觉得太小清新,《Garlic》觉得太窜,《Whatever》觉得太随性了—最后我们选了《OPEN PAGE》,一是觉得杂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平台,二是希望我们的杂志对于读者还是“开卷有益”的。
虽然怀揣着一份美好的憧憬,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做纸媒多少是件平庸的事了。我们依赖着既定商业模式的惰性(或者美其名曰“惯性”),利用着人们对于纸张多愁善感的怀旧,幻想着新媒体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丝生机,却依旧觉得自己本质上高人一等。说真的,我们做纸媒的得感谢这个时代,别人帮你把牌坊都立好了。
我倒不认为“平庸”是个贬义的词汇,我理解的“平庸”是存活于一个已经建立的模式和规则之下的状态。自互联网热潮兴起之后,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当然有些可能是夸大其词,有些大概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但是当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商品化的时代,潮流的兴起和衰落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而人们也开始反观一些长久既定的模式。比如说,最近出来的一款叫“咕咕机MEMOBIRD”的通讯产品,通过手机APP可以向拥有产品终端的好友“传纸条”,好友的终端通过热敏打印的方式在热敏纸上输出内容。这背后,还是书信相通的逻辑,而我觉得这款产品比任何纸媒都更好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了纸媒的意义。说真的,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太多次了。
这期杂志的专题是“老字号的少东家”,我们拜访了一些继承家业的实干者。如果稍显不逊地说,少东家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平庸”的,因为他们选择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是另扩一片天地,这有点违背舆论大潮流。(当然也有像伦敦Postcard Teas的创始人Timothy d’Offay这样改了父亲的老画廊、卖了Andy Warhol给他画的童年画像开始卖茶叶的)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为崇拜的,是北京爆肚老字号金生隆的现任东家冯梦涛,老北京的回族人,阿拉伯文学出身、赴日本研修比较文学、精通机车、雪茄、威士忌、手冲咖啡、打过拳击、热爱户外、游历世界……而最后他把看过的世界还是装回了那盘从小吃的爆肚里面。冯家是现今爆肚体系的创立者,在冯家将爆肚细分成不同部位类别之前,都是杂七杂八一同下锅。他的祖辈对于爆肚的革新不亚于移动互联网对于社会的革新,而冯梦涛说,几代人已经做得很好的,我没有必要再去改什么,而他所做的便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尽量好而标准化地延续祖传的味道。
我觉得在社会一股脑地要干点别人没干过的事儿的时候,能够接受“平庸”是件很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情。
所以踏踏实实做好杂志可能比绞尽脑汁儿地去巴结新媒体有更重要的意义,至少在想到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点子之前。这期杂志的好多选题都是在小饭桌小酒桌上聊出来的,人和人面对面的灵感碰撞依旧让人兴奋。有次和朋友说到这事儿,朋友戏称我是交际花,我说那叫社会观察,一个朋友跳出来说,还好你没说人类学。但是仔细想想,这三种状态的进阶好像是一本杂志应该努力的方向。
《大视野OPEN PAGE》的第一期能够顺利诞生,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这么多年一直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客户、干了二十年依旧愿意折腾杂志的晃姐、在纸媒行业集体人才流失的时候依旧坚持走下来的同事们、为新刊设计美术方案的殷九龙和邵年、为杂志撰稿拍摄的记者们—当然最重要的是关注我们的读者,就像当年金生隆开始把肚子的部位分开烹饪是为了满足挑剔食客的口味,一本杂志的进步也有赖于挑剔的读者。
既然我们还坚持纸媒,那么就会努力做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