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夏天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两米半长的海蓝色冲浪板从越野车后面滑下来的时候,
  很明显,本周我的任务就是要玩得尽兴。“你带来的宝贝真是选对了。”凯院亨廷顿海滩度假村(Hyatt Regency Huntington Beach Resort)的接待员说。没等我提出请求,友好的侍应生便主动向我介绍了这里的冲浪环境。


  我从小在美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长大,对海洋这一超凡脱俗的生态系统充满热爱。长大后,当夏天来临,我常和我的小侄女们在海滩边的白浪花中戏水。现在,我来到永远18岁的乐土——南加州,这片海滩让我有种非要冲浪不可的冲动,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与海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呢?
  在亨廷顿海滩热热身
  亨廷顿海滩(Hurltington Beach)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作“美国冲浪之都”,把这里当起点挺好。在布鲁斯·布朗(Bruce Brown)执导的经典冲浪纪录片《无尽之夏》(TheEndless Summer)中,两位主角之一罗伯特.奥古斯特(Robert August)就来自这里,同时,这里还是许多现代职业冲浪选手的故乡,比如布雷特.辛普森(Brett Simpson)。我第一次充分见识到这座南加州冲浪小镇的悠久传统及文化,还是在多年前的美国年度冲浪公开赛时,现场五十多万人身着比基尼和冲浪短裤,全涌向海边,观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冲浪比赛,那一整天都洋溢着青春活力。从那以后,这座属于北橙县(North Orange County)的小镇就在我心里占有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这家凯悦酒店基本上就是一片多功能综合区——游泳池、水上滑梯、高端类和休闲类的餐馆,还有商场,都让这家酒店特别适合家庭入住,更不用说专为孩子们准备的夏令营活动了。当然,酒店甚至还在冲浪现场配备了自营的冲浪用品店,名叫“脚踏飞板”(Toeson the NOSC)。我已经在店里注册了一个冲浪教程,好让自己在亨廷顿海滩码头以南的浪头上学会弄清方向。我开始有点紧张,不过,店里工作的小青年们发誓,他们一辈子都住在这里的镇上,还从来没见过鲨鱼。他们给我穿上一套全新的潜水衣,然后告诉我,到街对面的海滩去找教练约翰尼。“长长的头发略带金色,你肯定能找到他。”他们说。


  果然,约翰尼乘风破浪而来;他身材高大,体格健硕,—头及肩的长发全湿了,被挽到一边——这是加州冲浪者的经典形象。他一边快速亮了一下沙卡手势(和中国人表示数字“六”的手势—样,沙卡是夏威夷人互相打招呼示好的肢体语言,这种手势在冲浪文化的南美巴西等地十分流行),一边朝我微笑。在沙滩上,我跳上冲浪板之后,他检查了我的表格,还给了我一些提示。在我反应过来之前,我就下海开始向前划水了,他在冲浪板旁边涉水前进。当天的海浪并不是太吓人,高度刚刚到膝盖和腰之间。差不多一眨眼的工夫,他就动手帮我转动冲浪板开始去追浪。他教我“划,划,划!”并提示我,一旦感觉到这头浪把我的板尾往上抬,就迅速上板。这只是我第一次尝试,还学不到全部。“对小孩子来说,基本上就比较容易,因为他们的体重很轻。”他说。这让我有些“懊恼”,当初我的父母要让我早些学冲浪该多好。
  又试过一趟之后,我终于成功地踏了两回浪;但有那么一刻,我的冲浪板滑走了,而我身上也没有绑拴住它的脚绳,于是我拼命用力追赶它。经过一整个冬天,我都没有下水,身体状况有些不适应出海了。约翰尼非常耐心,允许我在两套动作之间稍做休息,还大方地和我击掌,让我在这次课程之后,变得更自信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我开始重新感受到那种“激情”,那是一种只有冲浪等极限运动爱好者才深有体会的兴奋。


  蔚蓝之海和冲浪的“野孩子”
  第二天早上,为了赶一趟黎明快速巡逻(清晨冲浪),我和朋友来到布列奇斯(Blackie's),那是在纽波特海滩(NewportBeach)的一个浪点,浪高较小,适合长板冲浪。来这里只是想让身体里的“激情”继续燃烧,一直保持到出发前往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进行更多的水上运动。
  拉古纳海滩并不远,开车沿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Pacific Coast Highway,PCH)向南,只需约三十分钟就可抵达,这里给人的感觉和亨廷顿海滩的冲浪景观截然不同,没有海浪和绵延广阔的沙滩,眼前是30个海蓝色小海湾,十分惊艳,以至于镇上有传闻称,贾斯汀·比伯(Justha Biber)已经在此购买了一座海滨豪宅。我们不是来看豪宅的,拉维达拉古纳(La Vida Laguna)活动中心组织的皮划艇之旅才是让我们动身前来的原因。


  我们从渔人湾(Fishermans Cove)出发,这里向来较为平静,只是今天浪有点儿大。不过不论是什么情况,穿戴救生衣都是强制要求,以确保大人和孩子的安全。我的向导阿里能说些普通话,他是环球旅行家,也是一名悠闲的自然主义者。他和我们分享了拉古纳海滩的历史和现状,多亏了自然保护主义者南希.卡鲁索(Nancy Caruso),她一直在为恢复水下海带森林而努力工作,也让这片水域成为保护区。
  我们绕过新月湾(Crescent Bay)的海豹岩(SealRock),发现这块岩石上有几只海狮和一些鹈鹕、鸬鹚。阿里说,如果我想,大可以从皮艇上跳进海里。得知这里是该地区最纯净的水域,我们俩都迅速地沉到水里,感受着海水的冰凉。在橙县范围内,拉古纳保留的也许是最健康的水下生态系统,这让它成为南加州浮潜的最佳地点之一。(附注:每年五月至11月间应该是赏鲸的黄金季节。)


  皮划艇之旅结束之后,我来到下一个海滩肖湾(Shavg’s Cove)试试水。海浪非同寻常地汹涌,在我尝试游过浪点的时候,海浪不停地拍打我。一位名叫埃尔默(Elmer)的老先生过来协助我,他的浮潜经验丰富,主动带领我环游珊瑚礁,但那天水中的能见度恰恰不是特别好。我们索性把自己的潜水呼吸管和脚蹼扔到一边,沿蓄潮池开始散步。他现在退休了,妻子桑迪正在海滩上的阳伞下看书,享受清凉舒适,他们俩已经连续多年都来到这片安静的海滩,他一边说着,一边破开p.贻贝,把肉喂给海葵。


  相较于要让人碰些运气的大海,太平洋海洋哺乳动物中心(Pacific Marine Mammal Center)绝对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我对鳍足类动物的处境很感兴趣,也就是海豹和海狮。今天,他们有126只年幼的海狮孤儿和较大的海象婴儿尚在康复之中。这几年,这些幼崽陆陆续续地搁浅在加利福尼亚沿岸各地,据说,是由于海洋里充当它们食物来源的沙丁鱼和凤尾鱼正日益减少。这里的非营利组织不知疲倦地工作,以救治橙县沿岸发现的所有鳍足类动物,并帮助它们康复。尽管这里不一定是个“好玩”的地方,毕竟许多动物都病了,但对热爱野生动物的孩子们来说,它不失为有意义的一站。
  从拉古纳绕回纽波特海滩时,我们路过了一处叫作“楔子”的地点。这里的海浪算是真正的“粗糙”。天气好的日子里,浪可以达到九米高,之后重重地拍在沙滩上,像一只巨大的拳头。这里的条件N58_合人体冲浪(即不用冲浪板而将胸腹贴于水面滑行)和趴板冲浪,但你还是会在附近发现一些野蛮冲浪的人。在我身后,传来青春期前男孩们的声音,他们下午刚放学,聚集在这里一起活动活动,关于这片浪点哪里才是最佳入水点,已经争论了好—会儿。到最后,他们都开始陆续下水入海。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大概不到九岁,趴在儿童短板(Gramboard,小孩子专用的冲浪板,在冲浪行话里也叫“小童板”)上划水,却没有系脚绳,这表示,在这片身体被撞来撞去的浪点,他一点儿也不担心会弄丢他的冲浪板。对他来说,挺好。
  大概是受这群“野孩子”的感召,回到亨廷顿海滩后,我一头钻进亨廷顿冲浪运动店(Huntington Surf & Sport),考虑给自己配一个新冲浪板。店里一位销售人员名叫理查德,是夏威夷人,似乎无所不知,亲手挑了一个二手板给我。他看起来足够聪明,值得信任。况且他还去过许多地方,连我那远在四千多公里外的家乡,他都去冲过浪。不过话说回来,怎样挑一个用于进阶训练的新冲浪板,我决定再花一些时间考虑考虑。在我离开之前,他建议我说:“我希望,你能想象到,自己掉进一泼浪里,然后,回冲浪峰,进入管浪。”(管浪是指一波浪卷起形成的管状中空部分,是冲浪者的终极理想点。)换句话说,只有相信自己,我才会成为一个“好手”。


  在圣地亚哥追踪动物
  圣地亚哥的巴尔博亚公园(Balboa Park)是座仙境乐园,应有尽有。这里设有19座公共花园,17座博物馆,各种休闲区,包括步道、自行车道和射箭场。按照我本来的计划,是要到自然历史博物馆和鲁本舰艇科学中心两个地方参观,最后却被彻底卷进博物馆鲸展览的旋涡里无法自拔,该展览只开放到2016年9月6日。展览中,显而易见,新西兰的毛利人部落里都是鲸鱼骑手,即使是擅长大浪的弄潮儿在他们面前也会显得业余。在这场体验式的展览中,孩子们可以爬入模拟蓝鲸1,410磅心脏的模型,聆听抹香鲸、巨头鲸和驼背鲸的美妙歌声,还能亲眼看一看一副58英尺长的抹香鲸骨骼。
  巴尔博亚公园也是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所在地,不要和圣地牙哥野生动物园混淆,后者可不是你想象中的一般动物园。在这座占地120万平方米的非洲大草原式公园里,有三百余种野生动物漫布在6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些动物,比如从刚果救回来的一批西部低地大猩猩,生活在大型围场里。当我一接近大猩猩的栖息地时,那只名叫温斯顿(Winston)的银背猩猩散发出的刺鼻体臭味便渗透进我的每一次呼吸。她紧跟自己的“养子”弗兰克(Frank),寸步不离,以警告无礼的维拉要保持距离,她是这群大猩猩的奶奶,已年满58岁。与此同时,小宝宝乔安妮(Joane)正挂在她母亲伊曼尼(Imani)的背上。他们的家庭动态和人类是何其类似啊,真不可思议。


  动物园为本季的“夏季野外游览”开辟了亚洲板块。我们穿行于“苏门达腊”,为了能一窥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虎(全世界只剩不到四百只)。苏门答腊虎的虎崽,显然应该是一个游泳爱好者,我们希望在水池里一见它的芳容,但事实上,它正在自己栖息地的一角午睡。有一只母虎身上长有神奇的伪装花纹,需要十分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它正在树丛中休息,不过,后来它沿着其领地的周界阔步来回走动,使所有游客都能好好看看它。
  一位向导带领我们一队人马踏上历时两小时的“狮子和朋友之旅(Lion & Friends Tour)”。第一站是探望野生动物园的两位“形象大使”,位是名叫波奇(Porky)的非洲冕豪猪,身上带刺,十分壮观;另一位是一只体型迷你的小型马岛猬(类似于刺猬),只有手掌大小。我们从那里出发前往参观狮子,来到了它们的卧室,原来公园的动物们在一天结束的时候都会回到室内睡觉,可能是出于各种安全原因的考虑。从我参加的为期一天的旅程可以看出,圣地亚哥动物园全球协会对动物园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他们下属的环境保护研究所当前有130个项目正在运行之中,对于像我一样的动物爱好者而言,下次再来游览一趟显得很有必要。现在,我愿意相信,这里的生物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而且,来这里游玩,最重要的事可能是要记住通过教育获得知识。   沿着园内的“非洲平原”地区骑行,我们看到了许多长颈鹿和羚羊在一起吃草,但真正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南部白犀牛。我在那里看到了六只,而圣地亚哥动物园里还曾住着一只北部白犀牛,是当时全世界仅存的四只北部白犀牛之一,但遗憾的是,它在去年11月刚刚去世。这里的科学家们仍然在这场战斗里坚持努力,他们收集遗传物质和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希望用到最后仅存的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身上后,它们能够在某一天生出下一代北部小犀牛。
  我们的导游把好戏留到了最后。在“非洲”森林里的一个封闭区域,我观察到一只霍加狓鹿(Okapi),这是个濒临灭绝的物种,非常神秘而罕见,一些环保主义者奉献出毕生精力去拯救它们,甚至从来没见过一只野生的霍加狓鹿出现在刚果的丛林中,那里是它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生活栖息地。霍加狓鹿看起来像是斑马和长颈鹿的奇怪杂交种,实际上它们是长颈鹿的亲戚。导游允许我们给它们中的一只喂食菜叶和胡萝卜,其中一个孩子自告奋勇,它用又长又黑、黏糊糊的舌头擦过他的手,让他咯咯直笑,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有孩子们会是如此的反应吧。
  可爱的动物不仅仅生活在动物园里,凯夫街(Cave Street)通到海岸大道(Coast Boulevard)的转角处有一个瞭望台,从那里看去,拉霍亚湾(LaJolla Cove)很繁华。我走下去,想仔细看一看,有几只海狮正在那里玩耍,而游客们总是无法抗拒这样一个近距离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不顾一切地想和休息中的可爱动物们一起完成自拍。我有点为此情此景的剥削本质感到难过,所以索性放弃在这里游泳,不去打扰这些海狮。
  理查德的话仍在我脑海里萦绕:“我希望,你能想象到,自己掉进一波浪里,然后,回冲浪峰,进入管浪。”这句话促使我改变了行程,绕道圣克莱门特(San Clemcnte),为了到一家叫二手冲浪(Used Surf)的冲浪板店去看看,是否能找到我心目中的灵魂冲浪板。店里的小伙子们都很随和,那种面貌似乎再往加州的南部走一些才比较常见。孩子们如果钟情于冲浪的话,这里会是他们挑选人生第一块冲浪板的最佳场所。仓储式店铺里面,数以百计的各种板铺满了整个地面,有部分是全新的,但大多数是二手的,要习惯海上的颠簸,这些一般是更为经济的选择。总而言之,从初学者用的长板到高手用的短板,一应俱全。
  奔赴布雷亚做个小农夫
  除了海洋和动物之外,农场也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途径之一。从阿纳海姆(Anaheim)出发经过20分钟的路程,到达布雷亚,在那里能体验一次南加州最具创意的“农场直达餐桌”。根据这里亚当.纳维迪(Adam Navidi)厨师的设想,他们家的未来食品农场(Future Foods Farms)采用鱼菜共生体系,在这个可持续的体系之中,养殖鱼为水培种植植物提供养分。纳维迪的农场遵循以下这套工作原理。首先,他在循环水箱里培育本地罗非鱼,它们以浮萍为食,这种水生小绿叶会覆盖在水培植物床里的水体表面。浮萍的总量每天增加一倍,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这些特点使其可以持续地为罗非鱼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而罗非鱼似乎对这一食物也有着贪吃的胃口。这些鱼产生的废料中含有氨,经过细菌的处理会转化为氮气,可以净化水质,并帮助植物生长。就这么简单。而鱼菜共生本质上是一种有机体系,因为使用农药只会杀死这些鱼。
  纳维迪拥有十座温室,他在里面尝试种植肉桂、罗勒、萝卜,甚至还有圣马尔扎诺(San Marzano)的西红柿。说是尝试,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这家伙真是个名副其实的DIY天才。他利用树莓派(Raspberry Pi)开发板和Arduino的硬件加上软件,通过自编程的计算机系统监控他的种植园。他发现,生菜在垂直植物床里长得更大,这也能节约土地资源。在他的农场,生产一颗生菜,需要一加仑的水,相较而言,在地里种出同样的生菜,就需要10至15加仑的水。所有这一切,他理解为“在我家后院乱搞一气,构建一些培育系统……我烹饪起来也是这么回事。”
  此外,这片小型生态农场里还有荨麻、酸模、俄罗斯蓟,最后全都会走上附近他那家海陆共生(Ocean & Earth)餐厅的餐桌,我们下一站就会去那里。去之前,我们先要从鸡舍里采集六打鸡蛋,那间鸡舍里满是罗德岛红鸡(Rhode Island Red),它们那么欢快,咯咯叫唤,是我从未见过的。从那里出发,我们驱车八公里来到位于商业购物中心的那家餐厅。饭厅里有个大水缸,里面游着鲜活的龙虾和海胆,均来自海洋管理委员会(Marine StewardCouncil)认证的当地渔业。


  纳维迪到底有怎样的疯狂往事?基本上,他成为农夫和餐厅老板非常偶然。他原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专业的滑雪运动员,直到双手的腕骨受伤,迫使他退出这项运动。果不其然,这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南加州长大,内心深处也是一位弄潮儿。“我记得在《国家地理》上读过一篇文章,里面写道:未来20~30年,我们会如何失去世界上最好的那些冲浪场所”,他回忆道。他十分关注气候变化,曾答应他的母亲,会在家乡约巴林达(Yorba Linda)开一家餐厅,就叫“海陆共生”。“学习如何像这样种植和培育真正的食物,这很重要。”纳维迪说,而且,我们都认为把这些传授给孩子们才是关键,如果我们想要扭转一些已经对地球造成的伤害,他们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里菜单上的菜品甚至都同时兼顾水生和陆生的食材。前几天我在蓄潮池看到的景象,就是“潮汐探秘(Tasting of Tides)”这份菜单的灵感源泉:总共四道菜,分别是酸橘汁腌罗非鱼、蟹肉饼配金莲花蒜茸蛋黄酱、烤扇贝配香橙生姜浓汁和海胆壳装海胆、贻贝、龙虾,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此外,还有农场特选沙拉配藏红花小虾;当然,没有产生任何废物,就连虾壳都被制成纳维迪版的炸海鲜小点(Chicharon)。   告别纳维迪后,我回到此行的起点亨廷顿海滩,夜幕降临在美国冲浪之都,空气中便飘荡起烟雾的气味。少年们朝着海滩艰难跋涉,双手抱着毛毯、柴火和果塔饼干(S’morns)配菜。坑里的篝火开始熊熊燃烧,这感觉就像那些怀旧的加州之夜,留在你的记忆里永远挥之不去。
  旅行须知
  到达
  从北京、上海、广州出发搭乘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班机直达洛杉矶,随后便可租车游玩橙县。
  季节
  洛杉矶周边全年气温适中,一年中近三百天都阳光明媚。夏季是最佳旅游时间,此时可以在海边冲浪,去国家公园或州立公园享受自然。
  酒店
  橙县的大部分区域自驾都十分方便抵达,建议入住位于亨廷顿海滩的凯悦度假村(huntingtonbeach.regency.hyatt.com;双人间约¥2,700),这里的设施十分齐备,即便不想外出,酒店的泳池、水滑梯、海滩也能让孩子玩乐一整天。酒店的冲浪俱乐部还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冲浪经验组织不同的冲浪课程。夜晚气温凉爽时就能在户外享受烧烤,再闹腾的孩子看到烤棉花糖的时候也会开心起来。
  去处
  作为美国冲浪文化的重镇,亨廷顿海滩能让不同级别的冲浪手都有不错的体验。临近的纽波特海滩有不同的冲浪点,布列奇斯多较为宁静,适合初学者,另一处叫“楔子”的地方,海浪则更为“粗粝”,不过照样受热爱探险且技巧纯熟的少年喜爱。再拐去拉古纳海滩,那是一片纯净之地,皮划艇运动极为合适,作为加州保护最完好的海底生态区域,这里也是最佳潜点,孩子大可在向导的陪同下一头扎进蔚蓝的海羊。拉古纳的优势不仅在于海岸,其放荡不羁的艺术氛围也很出名。光是漫步森林大道(Forest Avenue),就能看到几十家画廊的展示店面。拉吉纳社区艺术推广中心(Laguna Outreach for Community Arts;locaads.org)提供“海滩水彩(Waterco ors by the Beach)”课程。上课时,他们会带领孩子们和大人们去海边的蓄潮池,然后在那里教他们怎么把他们看到的画下来。从6月24日一直持续到8月28日,都是“木屑艺术工艺品节(Sawdust &Craft Festival)”,期间在拉古纳峡谷中桉树林立的艺术村,每天都有超过两百个本地艺术家展示他们的原创艺术和手工艺品。7月7日至8月31日是“大师艺术盛会节(Festiva of the Arts Pageant of the Masters)”,这是一场超现实的舞台表演,忠实于古典和现代艺术作品的现场再创作是其一大特色,现场还有人充当模特摆出各种姿势。设计师店也能取悦家长。圣地亚哥是让孩子和动物近距离接触的地方,这里有自然博物馆和野生动物园。最后再试试席卷加州的“从农场到餐桌”的美食运动吧,这里不少餐厅都倡导在地食材,一些厨师更亲自培植食材。除了Ocean&Earth餐厅(oceansandearthrestaurant.com)外,夏威夷风情的North Shore Poke(norlhshorepokeco.com)也很不错,粉丝们都说在冲浪后来一套补充体力是再好不过了。招牌的日落碗套餐里面有黄鳍金枪鱼和秘制麻辣酱,外加牛油果,全铺在滚烫的白米饭上,简直完美!
其他文献
本月,伦敦迎来周末夜班地铁的首次开通,我们邀请伦敦的Duck&Waffle餐厅主厨Tom Cenci分享了他的夜食据点。  Happy Hour@ The Blind Pig伦敦人不少人都喜欢下班后去酒吧小酌,届时许多酒馆都会爆满。我自己爱去The Blind Pig,那是5隐秘的小酒吧,藏在苏活区Social EatingHouse楼上。酒吧入口的大门上有一个小小的猪头铜像,如果从门口经过的话,
期刊
我父亲15岁的时候,在纽约史德顿岛兼职做报童。他的一篇论文为他赢得了该报纸和Parade杂志联合赞助的“青年哥伦布大奖赛(Young Columbus Contest)”的入围资格,并有幸与全国遴选的另外92位报童一同前往葡萄牙和西班牙考察学习。记得那是1965年4月15日,连华盛顿市都没离开过的父亲被我的祖父母送到了肯尼迪机场TWA候机楼,这座由建筑大师Eero Saarinen先生设计的候机楼
期刊
试想两天一晚的周末短游,你不想挎上沉重的相机,又想即时分享风格迥异的摄影成果,在这几款利器的加持下,只带iPhone也能轻松拍出精彩照片。  Olloclip四合一摄影镜头(iPhone 6/6 Plus适用)¥628口哨般大小的镜头,往iPhone顶端一扣,就能拍摄鱼眼、广角、10倍微距和15倍微距效果的照片和视频。拧下外侧镜头,微距镜头巧妙地隐藏其下。建议拍摄城市景观、花乌鱼虫和人像时使用。 
期刊
不仅要穿得时髦,还要吃得时髦、住得时髦。  如果要说时尚业与酒店业的故事,也许1937年搬进巴黎丽兹酒店302套房的香奈儿女士是个好的开头。那些历经百年的豪华酒店总有几个声名显赫的老主顾来自时尚产业。  2000年,范思哲品牌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打造的第一间“范思哲宫殿”成为全球首间时尚主题酒店,此后阿玛尼、LVMH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这些品牌或是创建自己的酒店,或是和豪华酒店合作,推出“设计师套房
期刊
我们连线了“间隔年”规划专家Andrea Wien,这五个问题也许能解答你关于“间隔年”的困惑。如果你浏览过安德莉亚·韦恩(Andrea Wien)创建的“Gap To Great”在线社区就会明白,在安德莉亚看来,“间隔年”并不只是个听上去美好的概念,在这个平台上,你首先会看到三份问题清单,分别关于:  “开始间隔年之前你需要思考的问题。”  “间隔年对于家庭可能的影响。”  “你希望从间隔年中
期刊
“我们有城中最宽敞的入门级房型”一直是不少豪华酒店最引以为傲的卖点,但热衷引领奢华酒店革新风潮的四季在近期提出了全新观点。  正在大举翻修的纽约四季酒店用一款定名为“Studio 57”的全新房型颠覆了众人对客房面积的一贯认知。该房型在面积上大幅缩水(仅27平方米,去除了衣帽间、浴缸和起坐区),面积只有入门房型的六成,房价却未因空间锐减而下调,定价甚至超越了所有非套房。究其定价高昂的底气,或许源自
期刊
除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和坡子街漫长的口味虾宵夜,湘江旁的长沙正苏醒着自己骨子里的文艺气质。来自长沙北辰洲际酒店的首席礼宾司邹鹰为我们规划了一个全然不同的长沙文艺周末。  周五下午三点,长沙北辰洲际酒店2023号房间(cn.ihg.com/intercontinental/csxic/hoteldetail;约¥3,600)。浏阳河的最后一个弯到这里汇入湘江,自此,湘江向东汇入长江,奔向大海,一
期刊
“这简直是一种文明的终结。”  午夜,打着黑色蝴蝶领结的Fedon忍不住抱怨。  六小时以前,在Fairmont酒店工作了15年的帕里弗里诺带着意大利女人那种经典的半调情、半认真的媚眼埋怨:“瞧!现在,人人都来得起摩纳哥了。”由1,000个人带来的一亿元和一千万个人带来的一亿元虽然在总量上不曾发生改变,然而后者不书写传奇。  怀一场浮华大梦的旧  是夜,我们坐在蒙特卡罗赌场的欧洲大厅一角。蓝火车餐
期刊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广州柏悦开了以后,四季就不再是珠江新城最贵的酒店了。”我在一场雷阵雨之后走进柏悦的大门。一楼这两扇门一看就来自同一棵巨树,那棵树的胸径估计接近1.5米。门上不做任何装饰,凭取材胜。美丽的木纹、细腻的木质,是柏悦的做派。  这是柏悦在中国的第六家酒店。柏悦向来有“最会选址”的美名,坐落于广州的中轴线上,被新的广州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围绕,距离花城广场和“小蛮腰”(广州塔)不过步
期刊
四年的巴黎生活中,我从不吝啬在食物上花钱。三十岁的年纪和胃口,能吃且会吃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我食有所求:我有许多目标要去达成,比如好好体验高级法国菜。讲到这儿,我随时都能想起那顿在L’Arpege餐厅的悠长午餐:绝妙的菜肴一道接一道,当白兰地和茶点来收尾时,开始时的烈日当空也终成落日余晖。还有法餐里那些珍贵的食材,我真想一头钻进它们铺就的温柔乡中。我曾落座于莫里斯(Le Meurice)酒店气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