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座大山的两侧有两个村庄,一个在A处,一个在B处.有一天,一个村民想测量一下A村到B村的距离,你能帮助他想一个好办法吗?
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看这样行吗?”他走上讲台,一边讲述自己的看法,一边在黑板上画了起来:“我过A、B点分别各引一条平行线,然后在它们的上面取相等的线段,连起来,只要量出所连线段的长度就行了.”紧接着,另一名学生也站起来说:“老师,我过A点引一条线段,在它的另一端做一个角等于该线段与A、B两点连线的夹角(即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A、B为其两个顶点),然后取这条线段的中点和B点连起来,构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不就得出A村到B村的距离了吗?”“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方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到黑板前,演示他们的方法,我既高兴又吃惊,因为在他们叙述的方法中,有很多竟是他们没学过的有关性质、定理的应用.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颇多:其实学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差”.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我们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学着去尝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一、 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为学生的学习行动,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和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学生的单纯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欢乐.
三、重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因此,我们在例题教学中,除了要精心设计例题外,还要展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并启发引导学生逐一排除阻碍,逐步顿悟,挖掘思维价值,越过思维障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近,我读到一本书,书中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这样的:
一位教师为了启发学生,在解题中常采用分析综合法,如要证A,经分析只要证得B就行;要证B,经分析只要证得C就行……最后要证的恰好是题设条件(求某定理、公理、定义),于是问题得证.但有一天,一个学生对该教师说:“分析法很好,但我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A←B←C←……A .” 教师告诉学生这叫“恶循环”,学生感到的困惑是:“为什么老师讲课时不会出现这种‘恶循环’呢?”教师坦白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能百发百中,因为我晚上备课了.如果不备课,或者你突然要我解一道难题,我的思维同样会受阻,会碰壁.不过,在碰壁前,我常常有预感——快要碰壁了.有时直觉还告诉我,应向左转或向右转,就能挣脱困境.”这时学生还兴奋地说:“老师,下次讲课,就讲您是怎样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就讲您是怎样预感到要碰壁的,讲您拐弯的经验,不要老是百发百中.”
是呀,我们教师怎么就没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呢?实际上,是我们教学时考虑学生太少了,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上这堂课.如果教学时,教师常常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样,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会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看这样行吗?”他走上讲台,一边讲述自己的看法,一边在黑板上画了起来:“我过A、B点分别各引一条平行线,然后在它们的上面取相等的线段,连起来,只要量出所连线段的长度就行了.”紧接着,另一名学生也站起来说:“老师,我过A点引一条线段,在它的另一端做一个角等于该线段与A、B两点连线的夹角(即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A、B为其两个顶点),然后取这条线段的中点和B点连起来,构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不就得出A村到B村的距离了吗?”“老师,我还有另一种方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到黑板前,演示他们的方法,我既高兴又吃惊,因为在他们叙述的方法中,有很多竟是他们没学过的有关性质、定理的应用.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颇多:其实学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差”.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我们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学着去尝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一道寻找真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一、 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为学生的学习行动,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和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学生的单纯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欢乐.
三、重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因此,我们在例题教学中,除了要精心设计例题外,还要展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并启发引导学生逐一排除阻碍,逐步顿悟,挖掘思维价值,越过思维障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最近,我读到一本书,书中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这样的:
一位教师为了启发学生,在解题中常采用分析综合法,如要证A,经分析只要证得B就行;要证B,经分析只要证得C就行……最后要证的恰好是题设条件(求某定理、公理、定义),于是问题得证.但有一天,一个学生对该教师说:“分析法很好,但我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A←B←C←……A .” 教师告诉学生这叫“恶循环”,学生感到的困惑是:“为什么老师讲课时不会出现这种‘恶循环’呢?”教师坦白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能百发百中,因为我晚上备课了.如果不备课,或者你突然要我解一道难题,我的思维同样会受阻,会碰壁.不过,在碰壁前,我常常有预感——快要碰壁了.有时直觉还告诉我,应向左转或向右转,就能挣脱困境.”这时学生还兴奋地说:“老师,下次讲课,就讲您是怎样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就讲您是怎样预感到要碰壁的,讲您拐弯的经验,不要老是百发百中.”
是呀,我们教师怎么就没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呢?实际上,是我们教学时考虑学生太少了,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上这堂课.如果教学时,教师常常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这样,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会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