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角度选择与传播效果浅探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的传播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传播内容、传播技巧等,在纸质媒体中新闻报道就是传播内容,写作的技巧是传播技巧之一。如何选择新闻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播的技巧,也必然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因而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对于角度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角度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一篇作品质量。在多年的编辑实践中,笔者认为新闻角度的选择要体现出“小、巧、近”的特点,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更加具有贴近性和可读性,也会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角度选择 贴近性 可读性 传播效果
  一、角度选择的原则
  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①同一个新闻事件,记者切入的角度不同,会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为不同。在新闻写作中角度的选择要遵循小处着眼、巧妙入笔、贴近生活的原则,让作品出新出彩,增强传播效果。
  1、小处着眼,反映大主题
  作为地市党报,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报道是我们的政治使命,而这些东西很多是高屋见瓴式的,具有一定的高度,是普通受众不太关心或是受文化程度制约不便理解的。这时,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会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里所说的“小”必须是真新闻,“小”中能折射新闻事件的本质,“小”中能摸到时代的脉搏,“小”中有引人入胜的佳境。②因而找到这个“小”切口,方能成就精品大文章。
  比如2012年笔者编辑的作品《光明村里议“文明”》,这是一篇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篇作品,作品的主题与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高度一致,应该说是主题重大,本可以做一篇大的“官样”文章。但作者没有选择去政府的主管部门采访,没有用官方语言综述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而是深入到农村最基层,到百姓身边找线索,一次平常的村级讨论会吸引了作者的目光,并敏锐地与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从埇桥区桃园镇光明村支部会议室里一场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挂职村官、村民代表、妇女代表和龙头企业代表等参加的一场讨论会为切入点写起来。这是一次最普通最基层的会议,作品用参会群众的“嘴”说出了基层农村“生态文明”怎么搞,展望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作品角度虽小,意义不小,小事件反映大主题。角度选择成功的这篇作品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新闻价值,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并参加了当年安徽新闻奖的评选。
  2、精巧入笔,让新闻有新意
  美国新闻学者高普鲁说得好:“当你写一个马戏班子的矮子的时候,不必提他的周薪是多少,而要告诉读者,在这一切为‘高’人而设的世界里他生活遇到的困难。不要写一个百万富翁如何挥金如土,而写他进餐前看到菜单上的价目时是否面有难色,不要写北极地带到处都是熊和鹿,而写那里的居民如何洗涤衣服,这样才算抓住了特点,你的报道才有看头。”③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篇新闻报道,有没有看头,关键在于你选择的角度是不是巧妙。人云亦云,四平八稳地按老套路写不出好文章。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独辟蹊径,选取别人没有看到,没有发现的入笔处,才能写出好新闻,甚至是独家新闻。
  2011年本报获安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为了温总理的嘱托》就是这样一篇作品。作品写的是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夏刘寨村如何走科学发展之路,扩大高效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篇作品。作品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把这些发展的举措与2010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蚌埠市接见埇桥区夏刘寨村党委书记王化东时,对夏刘寨村发展提出的要求联系起来,两者的巧妙结合,使得一篇一般性的工作通讯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宏大的时代背景,因而新闻价值倍增。作品见报后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贴近生活,提高可读性
  新闻最终是要接受读者检验的,所以可读性是新闻作品必须关注的一个特质。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从群众喜闻乐见的角度切入,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可能接地气有灵气,才可能被读者喜爱,我们的很多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长期习惯于“打电话、拿文件、跑会议”,不深入基层,文章总是按着文件资料提供的空洞情况写出个一二三来,这种新闻因为不接地气,不是第一手资料,因而没有贴近性和可读性,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达不到应该有的传播效果。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轉改”活动正是为了解决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作风文风等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真正走进基层,与群众交朋友,心贴心,才能正确选择群众关心关注的新闻角度,才能写出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记者蹲点驻村,夜住农家,唠唠家常,听到的是老百姓的真心话,真情话,看到的是原生态的生产生活面貌,想到的是如何帮助群众共同走向幸福的生活。记者们用独特的视角进行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报刊发的《志言哥的春节》、《西仙桥社区里的“岳大妈”》、《社区里的“大明星”》等一批百姓视角的新闻作品,由于新闻选取了贴近群众的角度,因而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
  二、角度选择的方法
  1、了解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
  党报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必须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因而必须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大政方针,熟悉各项政策,只有这样,我们在选择角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运用自如。角度的选择最终要以新闻作品的形式表现,而新闻作品要达到宣传的目的,宣传的主题也就是当下一段时期内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因而贴近性和政治性的完美融合必须依托于新闻角度的选取。
  2、倾听群众呼声,让新闻作品接地气
  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交朋友,知道群众的喜与乐,忧与愁,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角度选择时有的放矢;选取群众关注的新闻着眼点,这样的作品才是群众需要的喜欢的,这样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培养新闻敏感性,抓活鱼写独家新闻
  新闻敏感性是一个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面对采访获得的众多新闻素材,如何从中选取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和最新颖的写作角度,常常会对一篇新闻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起到决定作用。因而在日常工作中培养新闻敏感性,学会抓活鱼写独家新闻是考验一名记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尺之一。
  三、成功的角度选择增强了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也就是传播活动对于受众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可见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受众,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最大范围内的受众接受这一信息,进而影响到受众的思想、行动等。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角度选择涉及到其中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进而会影响传播对象。新闻角度的选择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受众的接受度与否。角度好了,新闻价值得到了提升,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受众关注,必然会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本报刊发了很多角度选择成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因为接近性、可读性强,反映重大时代主题,写作手法新颖,而广受好评,并被新闻门户网站选用,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受众范围,对更多受众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这些成功的作品有力地说明了角度选择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一个好的新闻角度的选取,可以大大提升新闻价值,增强传播效果。
  因此,我们在新闻写作实践中,要在胸怀大局的前提下,关注受众需求,选取适当的切入角度,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更加接地气有灵气的优秀作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①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②郑加升,《浅谈新闻角度的选择》,云南报业网
  ③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拂晓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政治课教学尤应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成为有用之才。  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方面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端正人生态度,明确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分析、处理有关人生问题、价值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 要】随着网络视频《江南style》的走红,“使用与满足”理论又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课题。如今,网络媒介的迅速崛起,确实使许多事情成为可能,它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凸显。“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媒介中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江南style》走红为例,对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作一初步探析。  【关键词】网络媒介 使用与满足 《江南style》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它是把受
主持人语  开办一个常设栏目,向读者普及一些教育科学的基本常识,介绍一些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今天实现了。  选择本文作为《教育科学讲堂》的开栏选题,首先是因为师生美系问题、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德育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前所未有的师生矛盾和冲突。迫使我们对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重新掂量。并作出与时代要求一致的调整和改变。作为北京师范
【摘 要】河池电视台是桂西北欠发达地区电视台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河池电视台能够迅速崛起和持续发展既缘于对电视台先驱办台理念的传承,更在于其对本土电视收视环境和广告创收途径的研究,其发展路径主要归结于三点:一是坚持本土文化定位,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台;二是强化纪录片制作,夯实民族文化传播;三是扩展广告创收途径,实现媒体与产品双赢。  【关键词】河池电视台;民族文化;市场化;发展途径  【
绿城的深秋,树叶飘舞,秋风送爽。这是一个金黄的季节,一个从年轻走向成熟、从积累走向收获的季节。  灿烂的秋阳下,纬三路小学的孩子们正像欢快的鸟儿,叽叽喳喳叫着陆续飞出校园。带着孩子们笑脸所给予的愉快心情,我采访了刘娟老师。她穿一件黑色上衣,显得很苗条,披肩长发,弯弯的眉,眼睛明亮有神。  2000年,年仅24岁的她被列为河南省中小学“百、千、万园丁工程”百名教育教学专家培养对象,是全省最年轻的一个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为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传播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本文以深圳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作为研究案例,对其新闻报道作实证研究,寻求传统媒体提升影响力的对策。  【关键词】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媒体影响力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主观评价与量化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响力测评。测评的指标体系共包括7大板
【摘 要】电视选秀节目在经过一段低迷期后,被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新型节目所唤醒,在看到其赢得受众好评的同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求受众心理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制作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电视节目。  【关键词】受众心理 选秀节目 《中国好声音》  电视选秀类节目从2003年被引入到国内以来,曾经一度火爆电视荧屏,继而走过暗淡之后,现如今以《中国好声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用语体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教学语言的专业化和口语化,又要兼顾化学教学的美感和艺术性。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和谐教学氛围。在这个背景下,化学教师课堂语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精炼。所谓精炼,指讲话或文章没有多余的词句。化学术语的精炼,要求教学语言简练准确、条理严密,并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精炼的呢?宋代大文学
【摘 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短视频平台发展提供了沃土,大学生群体是短视频生产的活跃主体,其信息内容生产和传递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特征。通过对15位短视频内容生产者的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探究大学生参与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深层动机。经调查发现,创作心理意识、个体实施成本、社会参照、创作获得和媒介吸引这5个主范畴对短视频内容生产行为模式存在显著影响。探索上述5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短视频内容生产模式的作用机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此也催生了数字报刊关于采编模式的新思路。知识型讨论社区“知乎”于2013年推出移动客户端——《知乎日报》,通过整合知乎大量高质量问答的优质资源,用户真正代替记者,源源不断地为报纸输送大量资源,编辑则扮演着网络信息聚合者的角色,与用户进行“双重把关”,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报纸的原创—聚合新型采编模式。  【关键词】《知乎日报》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