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授课环境下的E-learning模式学习网站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ic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我市各类学校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改革试验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我们发现当前网络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相当匮乏,大多数学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仍然停留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层次上,很少有学校开发出利用E-learning学习模式与本学科进行课程整合的的课例,因此对E-learning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建设,使其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迫在眉睫。
  一、E-learning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1、设计策略
  E-learning学习网站是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学习专题而展开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加工和处理教学信息,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在线评价反馈。
  2、设计方法
  E-learning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围绕某门课程学习专题,收集某该门学科和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照学习者的特征合理地选择信息资源,并在系统中有机地组合,建立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提供通讯工具实现网上交流,提供评测系统进行在线自我评价。
  网络教学强调在线学习,强调利用网络作为自我评价的工具。在E-learning学习网站的设计中,要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征差异,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不同程度的强化练习进行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信息,作到评价和反馈的动态性。
  二、E-learning学习网站的实现手段
  下面我就Moodle(魔灯)网络课程平台为例,探讨一下网络课程设计方法。
  1、Moodle(魔灯)的安装
  安装moodle需要PHP环境的搭建,首先大家可以从网上获得以下所需要的moodel一体化安装软件包(可以从http://www.emoodle.org下载)。把安装包在win2000服务器版、win2003上按照说明文件的提示安装运行即可,注意,安装过程中系统要配置php运行环境、apache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因为是一体化安装,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老师都可以完成这个简单任务。
  2、Moodle(魔灯)中使用各项功能
  (1)在Moodle(魔灯)中创建自己的课程:当你在网站中取得了教师身份,就可以以教师身份登录,并可以看见“添加一个新课程”按钮,在单击了“添加一个新课程”按钮之后,在自动弹出的“基地附中Moodle:添加新课程”页面中,设置相应的课程信息。
  限于篇幅,不再详细介绍,请各位教师自己理解,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明白的。
  在完成课程信息的设置之后,单击“保存更改”按钮,即可以看到自己已经设置好的课程模块了。
  (2)网站管理:网站是由一个在安装过程设定好的系统管理者(admin)管理。
  (3)使用者管理:任何使用者在每个网站均使用单一账号,每个账号对每个课程均可设定不同的存取权。教师可以视情况需要手动加入学生。教师也可以视情况需要手动删除选课学生,或在一定期限内未上线上课就自动删除(由管理者设定) 。
  (4)课程管理:全职教师拥有全部的权限设定一个课程,包括限制其它教师。灵活的课程活动安排:讨论区、日志、测验、在线资源、选择、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工作坊等。
  (5)Assignment模块:学生可以上传他们的作业(任何档案格式)到服务器,而且记录交件时间。教师可以选择允许评分后重交作业(作业重新评分的依据)。
  (6)Chat模块(聊天):允许平顺、实时的文字沟通。所有的讨论都会被记录作为往后参考,而且学生也看得到。
  (7)Choice模块(投票):像投票区一样,可以用来对某些问题投票或从每位学生处获得回馈(如:研究同意书)教师可以检视一个相当直觉的表格,了解结果。学生可以选择性允许看到一个最新结果的图表。
  (8)Quiz模块(测试):教师可以定义题库以重复使用在不同的测验中。测验会自动评分,而且如果错误修正了可以重新评分。测验可以限制时间。教师的选项中,测验可以多次作答、也可以显示回馈或修正错误。测验问题和答案可以加以设定(随机显示)减少作弊。选择题支持单选或多选、简答题(字或句子)、是非题、配合题、随机题、数字问题(在允许的范围内)、问答题、嵌入描述文字和图片。
  (9)Resource模块(支持显示任何数字内容Word、Powerpoint、Flash、视讯、声音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Moodle(魔灯)网络教学平台为代表的软件包,作为E-learning学习网站的具体实现手段,以其本身的优点,在我们日常的课程整合教学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我们中学各学科教师手中的教学利器。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了共识,但如何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我觉得,关键是教
期刊
物理课程目标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物理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硬性规定,是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的,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一、由“讲”到“做”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重点,而新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
期刊
一朵清幽娇艳的小花是美,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也奇”固然能引起我们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也能激起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同样漫步于语文的天地中,也随处可以观赏到“美”,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对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自然美  在文学领
期刊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创新环境  1、提倡师生合作型的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由教师“实行三包”(包分析、包概括、包答案),尤其是对于理解性较强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或出错而放弃或拒绝回答问题。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要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
期刊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质疑打破了传统的师问生答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着机械被动的应答行为,朝着主动创新精神的培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
期刊
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及其教学功能  探究式教学模式,起源于萨其曼(Richard Suchman)对于“独立学习者发展”的信念。他认为科学家用来分析解决问题、探究未知世界的理性智慧可以传授给学生。该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试图模拟科学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课堂充分放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精彩并不预设,而更多的是生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而情境教学正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设情境,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运用情境教
期刊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之所以不怎么受学生的欢迎,原因很多,但学生参与不够或参与程式化是一个突出问题。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魅力呢?笔者结合自己任教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浅显的探索。  一、把尊严还给学生  魏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这颗生命的火种,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新的课程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