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乐器,不仅有绵延的发展历程,还受到了人们的喜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古筝的发展环境有明显变化,古筝从事者如何顺应环境的变化,将古筝普及并进行传承,是重要的发展课题。
关键词:古筝 艺术普及 传承创新
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喜爱,这里面就包含着古筝。古筝是弹拨类乐器,不仅乐器名称比较优雅,曲目也是非常优美的,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与灵魂。古筝音域比较宽,演奏方法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都开设了古筝课程,将古筝普及并传承发展下去。
一、古筝的发展概况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开始被流传,那时候,古筝叫筑。到了汉代,筑与瑟越来越像,最终成为了古筝。古筝最开始流行是在秦国,在盛大节日,古筝就成为了一种伴奏乐器,因此,古筝也被叫做秦筝。从秦朝开始古筝不断发展,技术和形式也在不断演进。经过改造,古筝由原来的12弦变成了13弦,到了明清时代又变成了16弦。从20世纪开始,古筝的弦数越来越多,弹奏技术也在创新,吸收了不同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也让古筝艺术变得越发多元化。
随着我们国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给古筝这一乐器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自从20世纪,高等院校相继在学校中开设古筝课程。古筝教育学家曹正宇研究出了很多古筝曲目,挖掘古筝艺术的发展历史,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推动了古筝的普及,也推动了古筝事业的发展。经过不断普及,古筝在高等院校中有了新的发展,不少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決定将自己的知识投入到社会实践中。20世纪下半叶,学习古筝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不仅是专业学习者,连业余爱好者也在增多。国家也在设置古筝考级,学习者可以通过考级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这种考核制度也在不断推动古筝文化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政策,我国的古筝文化也在这一政策下得到了发展,很多古筝学习者都在不断钻研古筝的演奏和创作方法,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古筝作品,让古筝文化迎来了繁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的古筝文化也在不断借鉴西方国家的优良部分,创造出了很多古筝弹奏技法,对古筝演奏进行了改良。另外,古筝的讲课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古筝教育者要不断更新古筝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推动古筝文化的发展。
古筝是经过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首先,从古筝的教育方面看,从1949年成立新中国算,古筝在高校中教育中已经发展了70年,具备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社会古筝教育同时也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在高校中学习古筝的人进入到社会后也通过教育机构向社会中的人进行古筝教学,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得古筝人才越来越多。其次,从古筝创作方面看,改革开放是古筝创作的节点,创作者将心中的激情通过古筝创作表达出来,许多作曲家都在投入到古筝创作的行列中,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好的艺术作品。《黔中赋》《伊犁河畔》都是古筝创作的作品,正是因为这些多元化的作品,让古筝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可能。紧接着,从古筝表演方面来看,随着古筝体制的不断改进,很多演奏方法得到了普及,并创造了很多新的演奏方法,丰富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最后,从古筝的活动来看,一方面,在国家举办的一些乐器活动中都能看到古筝的影子;另一方面,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古筝也是代表乐器。古筝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对古筝从事者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二、 古筝普及、传承发展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问题
(1)文化传承问题
古筝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会运用古筝弹奏作品,属于高雅音乐的范畴。随着音乐教育制度的改革,古筝也在不断普及,古筝爱好者和从业者越来越多,社会教育机构中也有古筝课程,人们对古筝作品和文化了解得越来越多,这是值得欣喜的地方。但是古筝普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得并没有如期那么好,虽然在时间的积淀中,很多著名的曲目在不断流传,古筝创作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多。但很多创作者不知道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的关联,很多创作只是在旋律指法上进行创新,并没有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没有改变曲目的风格,导致古筝在文化传承方面出现了问题。
(2)专业人才不足
古筝的专业人才不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喜欢和学习古筝的人有很多,但很多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并没有系统接触、了解、学习古筝。古筝的专场演奏在我们国家也很少见,在音乐中没有不可替代性,可以在声乐演唱中充当伴奏,但多一半都是独奏。古筝的专业人才非常少,是不利于古筝这一乐器发展的。从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中可以看出,学习古筝的远远没有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得多,基本上学习古筝都得通过专业的途径去学习。社会培训机构中,报名古筝的学生也非常少,有时无奈需要放弃古筝的学习;在高等教育中,一般只开设比较知名、大众化的乐器课程,这对古筝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传播渠道窄
古筝的传播力量比较弱,大家对古筝了解得非常少。从传播效果来看,古筝的传播规模比较大,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是关注古筝的人数却非常少,很多人在生活中是很难接触到古筝演奏的,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各个行业的传播渠道在拓宽,但从大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古筝的学习者和爱好者,很少有人会关注古筝。所以,古筝的普及和发展是非常难的。
2.解决对策
(1)提升古筝的影响力
从多个角度对古筝进行传播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方式,要想扩大古筝的文化影响力,就是要从多个媒介对古筝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到古筝,感受到古筝的乐趣与魅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搜索引擎成为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途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筝,感受到古筝曲目的魅力,体味古筝曲目传达的思想情感。充分利用网络,移动终端建立古筝信息库,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制定不同的广告,将其他音乐专业中加入古筝元素,让古筝与观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加深观众的体验,实现大众传播的目标。 (2)培养古筝表演人才
古筝文化要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筝,将古筝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越来越多的古筝表演人才。除了在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中,也可以在小、中、高学校中增加古筝课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习到古筝,了解古筝的发展历史和曲目。通过教育推广古筝文化,能够由浅及深,让学生从古筝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中逐渐了解古筝文化,感受到古筝文化的趣味性,对古筝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加入到古筝的传承中,将传承古筝文化当作自己的任务。高等院校在开展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开设古筝社团,通过表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的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古筝社团中。
(3)重视古筝的创新发展
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运用信息技术传播古筝文化,通过重视古筝的创新发展。古筝是一种传统乐器,虽然非常优雅清淡,但是只有少部分人会喜欢古筝。如果想要更多的人喜欢上古筝,古筝应该从单一的表演转型,向古筝产业发展。古筝文化不能只是依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还要吸收各个时代的精华,从全方面多角度进行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符合更多观众的审美,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在古筝创作中,创作者要将古筝与瑜伽、书法等方式相结合,与其他文化共同发展。
(4)新媒体环境下对古筝进行传播
博客和论坛中都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聚集,一些人在博客和论坛中发布与古筝相关的信息,对古筝文化进行交流。古筝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流传下来的,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对古筝进行传播,在博客和论坛中,人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对古筝的感受,让古筝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普及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微信是人们当下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它的交互共享的功能,能够推动古筝的传播。名人通过微信,可以将古筝推广到大众眼前,让人们无形中受到古筝文化的熏陶。微信具有转发功能,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筝。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越来越多的推广古镇,尤其是发挥那些名人的力量,因为古筝是所有人的,需要大众精神的指引。
很多传统乐器都可以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传播,古筝艺术也可以登上电视节目。电视工作者邀请古筝从业者到电视台录制节目,或者将古筝拍成小视频进行传播。视频能够加深观众的体验,丰富古筝文化的内涵。古筝文化通过大众精神进行传播,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留下时代的印记,能够发展得更好。
三、古筝艺术普及与传承创新
1.古筝创作方面
任何艺术都是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作品越多元,发展的根基越深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筝创作的发展:其一,融合化,指将古筝与西方音乐结合起来。民族乐器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但是在文化越发多元的今天,为了让古筝走出去,应该不断创新古筝创作,在古筝创作中注入地方文化因素。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作品都可以证明,《汨罗江幻想曲》《幻想曲》《临安遗恨》都借鉴了西方音乐,将古筝与西方音乐紧密结合,加深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古筝的发展要追求一种平衡,既要符合古筝创作的规律,又要表现出民族精神,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喜欢上古筝,呈现出国际化色彩。其二,时代化。艺术创作离不开所处的时代。那些优秀的作品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时代的印记。比如,在古代,古筝一直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时代背景下创作古筝作品,出现了《寒鸦戏水》《粉红莲》等作品。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庆丰收》《丰收锣鼓》也表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古筝創作者应该多从时代背景进行古筝创作,创作出受观众喜欢的作品,让古筝作品成为时代的见证。其三,生活化。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母体。但是长期以来,观众都觉得古筝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非常远,这反映出了创作者在创作时没有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以后的古筝创作中,创作者要从生活中挖掘可以融入到古筝中的元素,创作出受观众喜爱的作品,通过灵活多样的创作方法,满足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做到雅俗共享。
古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古筝题材以战争为主,曲目优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创作者在创作曲目时,一定要在以往优秀的曲目上进行创造,学习以往的古筝文化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借鉴西方音乐中的优秀部分,从全方面、多角度进行创新。在创作曲目时,从题材着手,要增加古筝曲目的题材,丰富古筝艺术。
2.古筝教育方面
高校是古筝教育的主要场所,也影响着社会古筝教育。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古筝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古筝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一,教学目标上。教师应该在合理把握古筝教学的规律上进行教学,以市场需要为发展导向,培养出很多优秀,并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的学生,而不是自己将知识封闭起来。其二,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充分结合古筝对学科特点,不断在课堂中应用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比如,对话式教学法等。其三,师资建设上。学校要对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教师平常除了讲授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并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四,教学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度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让多个主体、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五,在教学实践上。学校要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课堂需求,还要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完善,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3.古筝演奏方面
在古筝演奏方面,演奏者要坚持对立和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古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分了很多流派,每个流派的演奏方面也有差异,这是古筝演奏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优点。但是,从古筝演奏的普及和发展方面来看,要坚持一种演奏方面,也要坚持音色的统一。从流派的独立演奏方面来看,每个流派都有代表自己的演奏方法,如浙江筝派的快四点,快四点既是浙江筝派的特色,也是它的局限性。所以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流派的特色,推动自身流派的发展。其二,统一的演奏方法。技术的规范化是古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古筝演奏的代表。在多元化的作品中,应该形成以科学为基础,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理论性和认同性的演奏方法,推动古筝演奏的方法,也给演奏者的演奏提供基础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都非常丰富,可以从多个方式、多个途径演奏出来。乐器是表达文化的一部分,古筝演奏也要不断创新,满足听众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丰富古筝的弹奏方法。另外,还要借鉴西方音乐演奏的先进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乐器演奏中。
4.古筝活动方面
其一,是专业的古筝比赛和活动。国家要多为古筝从事者提供专业性的比赛和活动,表现出活动及表演者的专业性,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其二,社会活动。从社会活动中看,主体是地方政府和群众。政府要鼓励社会活动的开展。地方文化部门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对这些社会活动给予财力和人力支持。社会活动最主要的不是推出新人,推出了多少歌曲,而是一种责任和态度,即地方政府是支持古筝发展的。群众也应该健全完善组织体系,使活动的开展得到更多的保障。一些地方高校也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也别是有音乐系的院校,要主动与社会各方紧密结合,比如与企事业单位中的人才一起演出。一方面,可以在社会活动中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
结语
古筝艺术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生命力非常久,还能受到每个时代的人们的喜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越发多元化,这给古筝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筝艺术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机遇,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创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满足社会需求,不断将古筝普及并进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爱华. 从浙派筝艺技法说起[J].艺术百家,2004(2).
[2]刘燕.管见中国古筝发展之轨迹[J].中国音乐,2003(4).
[3]胡世红.筝乐对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2(4).
[4]樊艺凤.审美变化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2(1).
关键词:古筝 艺术普及 传承创新
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喜爱,这里面就包含着古筝。古筝是弹拨类乐器,不仅乐器名称比较优雅,曲目也是非常优美的,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与灵魂。古筝音域比较宽,演奏方法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都开设了古筝课程,将古筝普及并传承发展下去。
一、古筝的发展概况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开始被流传,那时候,古筝叫筑。到了汉代,筑与瑟越来越像,最终成为了古筝。古筝最开始流行是在秦国,在盛大节日,古筝就成为了一种伴奏乐器,因此,古筝也被叫做秦筝。从秦朝开始古筝不断发展,技术和形式也在不断演进。经过改造,古筝由原来的12弦变成了13弦,到了明清时代又变成了16弦。从20世纪开始,古筝的弦数越来越多,弹奏技术也在创新,吸收了不同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也让古筝艺术变得越发多元化。
随着我们国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给古筝这一乐器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自从20世纪,高等院校相继在学校中开设古筝课程。古筝教育学家曹正宇研究出了很多古筝曲目,挖掘古筝艺术的发展历史,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推动了古筝的普及,也推动了古筝事业的发展。经过不断普及,古筝在高等院校中有了新的发展,不少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都決定将自己的知识投入到社会实践中。20世纪下半叶,学习古筝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不仅是专业学习者,连业余爱好者也在增多。国家也在设置古筝考级,学习者可以通过考级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这种考核制度也在不断推动古筝文化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政策,我国的古筝文化也在这一政策下得到了发展,很多古筝学习者都在不断钻研古筝的演奏和创作方法,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古筝作品,让古筝文化迎来了繁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的古筝文化也在不断借鉴西方国家的优良部分,创造出了很多古筝弹奏技法,对古筝演奏进行了改良。另外,古筝的讲课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古筝教育者要不断更新古筝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推动古筝文化的发展。
古筝是经过历史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首先,从古筝的教育方面看,从1949年成立新中国算,古筝在高校中教育中已经发展了70年,具备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社会古筝教育同时也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在高校中学习古筝的人进入到社会后也通过教育机构向社会中的人进行古筝教学,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得古筝人才越来越多。其次,从古筝创作方面看,改革开放是古筝创作的节点,创作者将心中的激情通过古筝创作表达出来,许多作曲家都在投入到古筝创作的行列中,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好的艺术作品。《黔中赋》《伊犁河畔》都是古筝创作的作品,正是因为这些多元化的作品,让古筝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可能。紧接着,从古筝表演方面来看,随着古筝体制的不断改进,很多演奏方法得到了普及,并创造了很多新的演奏方法,丰富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最后,从古筝的活动来看,一方面,在国家举办的一些乐器活动中都能看到古筝的影子;另一方面,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古筝也是代表乐器。古筝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对古筝从事者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二、 古筝普及、传承发展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问题
(1)文化传承问题
古筝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会运用古筝弹奏作品,属于高雅音乐的范畴。随着音乐教育制度的改革,古筝也在不断普及,古筝爱好者和从业者越来越多,社会教育机构中也有古筝课程,人们对古筝作品和文化了解得越来越多,这是值得欣喜的地方。但是古筝普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得并没有如期那么好,虽然在时间的积淀中,很多著名的曲目在不断流传,古筝创作的作品也在不断增多。但很多创作者不知道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的关联,很多创作只是在旋律指法上进行创新,并没有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没有改变曲目的风格,导致古筝在文化传承方面出现了问题。
(2)专业人才不足
古筝的专业人才不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喜欢和学习古筝的人有很多,但很多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并没有系统接触、了解、学习古筝。古筝的专场演奏在我们国家也很少见,在音乐中没有不可替代性,可以在声乐演唱中充当伴奏,但多一半都是独奏。古筝的专业人才非常少,是不利于古筝这一乐器发展的。从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中可以看出,学习古筝的远远没有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得多,基本上学习古筝都得通过专业的途径去学习。社会培训机构中,报名古筝的学生也非常少,有时无奈需要放弃古筝的学习;在高等教育中,一般只开设比较知名、大众化的乐器课程,这对古筝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传播渠道窄
古筝的传播力量比较弱,大家对古筝了解得非常少。从传播效果来看,古筝的传播规模比较大,影响力也非常大,但是关注古筝的人数却非常少,很多人在生活中是很难接触到古筝演奏的,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各个行业的传播渠道在拓宽,但从大数据中可以看出,除了古筝的学习者和爱好者,很少有人会关注古筝。所以,古筝的普及和发展是非常难的。
2.解决对策
(1)提升古筝的影响力
从多个角度对古筝进行传播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方式,要想扩大古筝的文化影响力,就是要从多个媒介对古筝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到古筝,感受到古筝的乐趣与魅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搜索引擎成为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途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筝,感受到古筝曲目的魅力,体味古筝曲目传达的思想情感。充分利用网络,移动终端建立古筝信息库,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制定不同的广告,将其他音乐专业中加入古筝元素,让古筝与观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加深观众的体验,实现大众传播的目标。 (2)培养古筝表演人才
古筝文化要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筝,将古筝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越来越多的古筝表演人才。除了在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中,也可以在小、中、高学校中增加古筝课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习到古筝,了解古筝的发展历史和曲目。通过教育推广古筝文化,能够由浅及深,让学生从古筝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中逐渐了解古筝文化,感受到古筝文化的趣味性,对古筝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觉加入到古筝的传承中,将传承古筝文化当作自己的任务。高等院校在开展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开设古筝社团,通过表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的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古筝社团中。
(3)重视古筝的创新发展
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运用信息技术传播古筝文化,通过重视古筝的创新发展。古筝是一种传统乐器,虽然非常优雅清淡,但是只有少部分人会喜欢古筝。如果想要更多的人喜欢上古筝,古筝应该从单一的表演转型,向古筝产业发展。古筝文化不能只是依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还要吸收各个时代的精华,从全方面多角度进行创新,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符合更多观众的审美,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在古筝创作中,创作者要将古筝与瑜伽、书法等方式相结合,与其他文化共同发展。
(4)新媒体环境下对古筝进行传播
博客和论坛中都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聚集,一些人在博客和论坛中发布与古筝相关的信息,对古筝文化进行交流。古筝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流传下来的,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对古筝进行传播,在博客和论坛中,人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对古筝的感受,让古筝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普及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微信是人们当下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它的交互共享的功能,能够推动古筝的传播。名人通过微信,可以将古筝推广到大众眼前,让人们无形中受到古筝文化的熏陶。微信具有转发功能,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筝。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越来越多的推广古镇,尤其是发挥那些名人的力量,因为古筝是所有人的,需要大众精神的指引。
很多传统乐器都可以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传播,古筝艺术也可以登上电视节目。电视工作者邀请古筝从业者到电视台录制节目,或者将古筝拍成小视频进行传播。视频能够加深观众的体验,丰富古筝文化的内涵。古筝文化通过大众精神进行传播,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留下时代的印记,能够发展得更好。
三、古筝艺术普及与传承创新
1.古筝创作方面
任何艺术都是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作品越多元,发展的根基越深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筝创作的发展:其一,融合化,指将古筝与西方音乐结合起来。民族乐器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但是在文化越发多元的今天,为了让古筝走出去,应该不断创新古筝创作,在古筝创作中注入地方文化因素。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作品都可以证明,《汨罗江幻想曲》《幻想曲》《临安遗恨》都借鉴了西方音乐,将古筝与西方音乐紧密结合,加深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古筝的发展要追求一种平衡,既要符合古筝创作的规律,又要表现出民族精神,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喜欢上古筝,呈现出国际化色彩。其二,时代化。艺术创作离不开所处的时代。那些优秀的作品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时代的印记。比如,在古代,古筝一直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时代背景下创作古筝作品,出现了《寒鸦戏水》《粉红莲》等作品。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庆丰收》《丰收锣鼓》也表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古筝創作者应该多从时代背景进行古筝创作,创作出受观众喜欢的作品,让古筝作品成为时代的见证。其三,生活化。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母体。但是长期以来,观众都觉得古筝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非常远,这反映出了创作者在创作时没有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以后的古筝创作中,创作者要从生活中挖掘可以融入到古筝中的元素,创作出受观众喜爱的作品,通过灵活多样的创作方法,满足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做到雅俗共享。
古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古筝题材以战争为主,曲目优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创作者在创作曲目时,一定要在以往优秀的曲目上进行创造,学习以往的古筝文化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借鉴西方音乐中的优秀部分,从全方面、多角度进行创新。在创作曲目时,从题材着手,要增加古筝曲目的题材,丰富古筝艺术。
2.古筝教育方面
高校是古筝教育的主要场所,也影响着社会古筝教育。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古筝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古筝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一,教学目标上。教师应该在合理把握古筝教学的规律上进行教学,以市场需要为发展导向,培养出很多优秀,并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的学生,而不是自己将知识封闭起来。其二,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充分结合古筝对学科特点,不断在课堂中应用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比如,对话式教学法等。其三,师资建设上。学校要对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教师平常除了讲授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并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四,教学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过度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让多个主体、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五,在教学实践上。学校要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课堂需求,还要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完善,培养出更多专业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3.古筝演奏方面
在古筝演奏方面,演奏者要坚持对立和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古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分了很多流派,每个流派的演奏方面也有差异,这是古筝演奏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优点。但是,从古筝演奏的普及和发展方面来看,要坚持一种演奏方面,也要坚持音色的统一。从流派的独立演奏方面来看,每个流派都有代表自己的演奏方法,如浙江筝派的快四点,快四点既是浙江筝派的特色,也是它的局限性。所以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流派的特色,推动自身流派的发展。其二,统一的演奏方法。技术的规范化是古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古筝演奏的代表。在多元化的作品中,应该形成以科学为基础,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理论性和认同性的演奏方法,推动古筝演奏的方法,也给演奏者的演奏提供基础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都非常丰富,可以从多个方式、多个途径演奏出来。乐器是表达文化的一部分,古筝演奏也要不断创新,满足听众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丰富古筝的弹奏方法。另外,还要借鉴西方音乐演奏的先进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乐器演奏中。
4.古筝活动方面
其一,是专业的古筝比赛和活动。国家要多为古筝从事者提供专业性的比赛和活动,表现出活动及表演者的专业性,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其二,社会活动。从社会活动中看,主体是地方政府和群众。政府要鼓励社会活动的开展。地方文化部门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对这些社会活动给予财力和人力支持。社会活动最主要的不是推出新人,推出了多少歌曲,而是一种责任和态度,即地方政府是支持古筝发展的。群众也应该健全完善组织体系,使活动的开展得到更多的保障。一些地方高校也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也别是有音乐系的院校,要主动与社会各方紧密结合,比如与企事业单位中的人才一起演出。一方面,可以在社会活动中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
结语
古筝艺术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生命力非常久,还能受到每个时代的人们的喜欢。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越发多元化,这给古筝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筝艺术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机遇,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创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满足社会需求,不断将古筝普及并进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爱华. 从浙派筝艺技法说起[J].艺术百家,2004(2).
[2]刘燕.管见中国古筝发展之轨迹[J].中国音乐,2003(4).
[3]胡世红.筝乐对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2(4).
[4]樊艺凤.审美变化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