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师资、综合实验的建设、双语课程的开设、学生课外实践的开设。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基础薄弱。学校是新升本院校,且以“工科”为主。因而学校更重视工科类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高,规模大;而文科类的实验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和软件,而在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比例很少,碍于各种评估和教学需要,处于“被”建设的状态,自然投入经费不足。
2.实践环节的监控不足。虽然高校都制定了实践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最终成绩评定的标准,但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平时理论课学习的态度和成绩来替代考评标准,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实践操作能力,缺乏统一的检查手段。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随着招生的学生数量增加,校外实践基地远远不能承担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集中性实践环节,由于实习时间短、经费少、人数多基地单位接收实习生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大多数是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在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也是检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现在引进的高校教师中,基本上是年轻化、高学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样虽然提升了教师的学历层次与学缘结构,但也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因为年轻的高学历者基本上一直在学校接受教育,缺乏职业技能的训练,而毕业之后基于教学任务重和职称压力大,他们很难有机会参加或愿意接受社会实践的意愿,更谈不上存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依葫芦画瓢,按照实践教学大纲逐步完成步骤就算完成了实践教学。只是完成量的要求,缺乏质的提升。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实践能力四个层次上,可以构建“以校内实践为基础,以校外实践为补充,以科研实践为提高”的“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或聘请。采取“内陪外聘”的方式,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顶岗、进修或科研合作,避免上课时照本宣科、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脱钩,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运用在教学中,从而提高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此外聘请兼职教师弥补高校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师资不足的问题,兼职教师是来源于行业、或企业的第一线,接触到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在所从事的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实用人才,这样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合作教学才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享有兼职教师的“溢出效应”,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2.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重基础、多方向、强实践、有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在升本之初,专业的实验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低,学院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学校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商务谈判、ERP综合实验室等,学生能有更多的参与到各种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模拟操作实务的能力。同时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并且落实实践环节:一是课内抓实,二是课外延伸,三是依托课题。
3.充分利用“双语”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首先聘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讲授,体验全英文语境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其次尽量让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口语标准的专业教师担任双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愉悦的交流,既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锻炼的口语,通过这些途径使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或竞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落实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突显课外实践性活动的特色。本学院以“高校贺卡文化节”、“青年创新大赛”、“青年志愿者协会”、“工管论坛”、“财政协会”等平台为载体,呈现了多渠道、多形式、规模化的发展态势,推动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利用假期“三下乡”和学年论文等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文写作的技巧等经验,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5.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以各种教学管理文件、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为基本要素,对实践教学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培养方案在各个环节上落到实处,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全校师生,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多渠道的实践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可以通过校外和校内两条信息渠道来进行,校外信息收集方式主要以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践教学基地为主;校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院(部)和教学督导团等。三是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同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教学也应建立院(部)实践教学工作评估、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三个方面的评估方案。
参考文献:
[1] 湖南工学院2014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性意见[s].湖南工学院教务处.2013.8.
[2] 张宇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以英国大学商学院为例[Jl.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5).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基础薄弱。学校是新升本院校,且以“工科”为主。因而学校更重视工科类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高,规模大;而文科类的实验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和软件,而在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比例很少,碍于各种评估和教学需要,处于“被”建设的状态,自然投入经费不足。
2.实践环节的监控不足。虽然高校都制定了实践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最终成绩评定的标准,但执行起来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平时理论课学习的态度和成绩来替代考评标准,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实践操作能力,缺乏统一的检查手段。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随着招生的学生数量增加,校外实践基地远远不能承担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集中性实践环节,由于实习时间短、经费少、人数多基地单位接收实习生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大多数是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在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也是检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4.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现在引进的高校教师中,基本上是年轻化、高学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样虽然提升了教师的学历层次与学缘结构,但也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因为年轻的高学历者基本上一直在学校接受教育,缺乏职业技能的训练,而毕业之后基于教学任务重和职称压力大,他们很难有机会参加或愿意接受社会实践的意愿,更谈不上存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依葫芦画瓢,按照实践教学大纲逐步完成步骤就算完成了实践教学。只是完成量的要求,缺乏质的提升。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初级综合技能、高级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实践能力四个层次上,可以构建“以校内实践为基础,以校外实践为补充,以科研实践为提高”的“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或聘请。采取“内陪外聘”的方式,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顶岗、进修或科研合作,避免上课时照本宣科、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脱钩,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运用在教学中,从而提高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此外聘请兼职教师弥补高校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师资不足的问题,兼职教师是来源于行业、或企业的第一线,接触到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在所从事的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实用人才,这样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合作教学才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享有兼职教师的“溢出效应”,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2.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重基础、多方向、强实践、有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在升本之初,专业的实验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低,学院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学校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商务谈判、ERP综合实验室等,学生能有更多的参与到各种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模拟操作实务的能力。同时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并且落实实践环节:一是课内抓实,二是课外延伸,三是依托课题。
3.充分利用“双语”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首先聘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讲授,体验全英文语境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其次尽量让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口语标准的专业教师担任双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愉悦的交流,既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锻炼的口语,通过这些途径使本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或竞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落实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突显课外实践性活动的特色。本学院以“高校贺卡文化节”、“青年创新大赛”、“青年志愿者协会”、“工管论坛”、“财政协会”等平台为载体,呈现了多渠道、多形式、规模化的发展态势,推动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利用假期“三下乡”和学年论文等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文写作的技巧等经验,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5.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以各种教学管理文件、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为基本要素,对实践教学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培养方案在各个环节上落到实处,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全校师生,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多渠道的实践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可以通过校外和校内两条信息渠道来进行,校外信息收集方式主要以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践教学基地为主;校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院(部)和教学督导团等。三是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同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教学也应建立院(部)实践教学工作评估、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三个方面的评估方案。
参考文献:
[1] 湖南工学院2014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性意见[s].湖南工学院教务处.2013.8.
[2] 张宇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以英国大学商学院为例[Jl.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