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议会选举的力量角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伊朗政坛爆发了被认为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25年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伊朗议会选举危机。这次危机远未结束,其走向正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次由伊朗议会选举所引发的危机主要是由政坛中的保守派和改革派围绕候选议员的参选资格和选举日期而展开的。
  今年年初正值第七届伊朗议会选举。1月10日由保守派控制的宪法监护委员会(简称“宪监会”)取消了7900名候选人中的3600多人的参选资格。这些人中包括83名现任议员和许多知名人士,其中有现议会副议长、哈塔米总统的弟弟礼萨·哈塔米,副议长贝赫扎德等著名改革派人士。改革派表示抗议。在改革派的压力下,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要求“宪监会”进行复审。于是“宪监会”恢复了1160人的参选资格,但仍有2449人被取消参选资格。改革派进一步表示抗议,包括副议长在内的117名议员于2月1日向议长集体递交了辞呈。一些改革派议员甚至在议会里静坐示威。据传伊朗总统哈塔米也萌生退意,尽管他后来否认此事。2月2日,伊朗内阁紧急会议(改革派占2/3席位)一致通过决定,要求推迟议会选举。哈梅内伊不得不再次介入,要求“宪监会”进行重新审议,这场危机才暂告平息,第七届议会选举才得以如期举行。
  
  保守派·改革派·务实派
  
  这种你来我往的政治交锋实际上仅是伊朗社会政治矛盾冲突的冰山一角。外界习惯于把伊朗的政坛斗争划归为保守派和改革派之争。保守派强调精神领袖的绝对权力和“政教合一”的原则,捍卫伊斯兰革命的价值,主张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以及民主应有一定的限制等。改革派则主张全民参与,保障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民主,全面推动政治改革,支持哈塔米的温和外交政策。另外,人们还把伊朗政坛划分出一个相对中间的派别,即支持温和“经济改革”为主旨的务实派,该派主张所有人和政治组织之间的和平竞争,保护新闻的权利和扩大新闻自由,主张发展市场型经济。
  务实派是由于政见上的分歧逐渐从保守派阵营里分离出来的,他们也曾被西方的媒体称为“改革派”。后来为了进一步确立自己在政坛中的地位,他们扶植了被保守派排挤出议会的“激进派”,并形成了新的改革派联盟。这个联盟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推举哈塔米,使他成为伊朗总统。哈塔米上台以后对内主张新闻自由,实行政治改革,对外开展文明对话。他因此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其后,在2000年的议会大选中改革派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自从革命胜利以来长期由保守派把持的议会多数。这个结果给人们以加快改革的希望。但是,由于务实派内部发生分裂,伊朗的政坛由此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党派纷争与集团利益冲突
  
   党派纷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各集团利益的冲突。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经过各党派一系列的斗争,伊朗最终确立了以霍梅尼为精神领袖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体制。一切世俗的政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伊斯兰什叶派神职人员阶层的统治。然而,即便是神职人员,其内部也出现一些派别。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他们各自的利益划分日趋明显,相互间的分歧也随之加大。有的集团控制着宗教的资产,因此希望社会体制严格依照伊斯兰传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集团控制着国家重要的企业和对外贸易的一些特权,因此希望在经济领域实行有利于这些集团的改革;有的集团刚刚兴起,并且对国内外形势有较务实开明的认识,因此提倡国家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变革,并通过政治选举,获得更多的权力。
  为了巩固和扩大自身利益,这些集团力图把持伊朗国家的机构,依靠宪法所赋予的这些机构的权力来制约其他集团,加强自身的权力。为了在这次议会选举中获胜,保守派充分利用他们把持的“宪监会”,通过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核来阻止改革派进入议会,从而使保守派再次夺回其在议会的掌控权。
  
  精神领袖的权力与压力
  
  在分析伊朗各种政治势力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角色。按伊朗宪法的规定,精神领袖的决定可以作为最终的法律裁定,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精神领袖也不能轻率地对任何事情作决定,他必须对各方要求作谨慎的考虑,尽量顾及各派利益,维护伊朗各政治力量间的平衡,以便稳固现有的体制和自己地位。哈梅内伊的宗教级别不是最高的,在伊朗这个以什叶派宗教学者掌权的国家,他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在平衡各种力量中,哈梅内伊已成为伊朗政坛不可或缺的调解人。此外,他还是伊朗各方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到万不得已时,他还有权力调动军队。
  
  老百姓的希望与失望
  
  伊朗政治各派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伊朗国内民意。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以后,经历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尽管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伊朗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但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看依然是持续低迷。老百姓迫切希望自己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他们曾经对哈塔米总统和议会寄予厚望。哈塔米和改革派议员在选举中获得的高票支持充分显示了这点。然而,实际上老百姓对哈塔米政府比较失望。虽然哈塔米政府改善了伊朗的国际形象,但在国内经济建设和改善老百姓生活方面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政绩。老百姓认为他说得多,做得少。不过,当需要老百姓选择的时候,他们仍不会选择他们更不喜欢的那一方。
  
  危机后面的国际因素
  
  分析伊朗问题,也不能忽视国际因素对伊朗造成的影响。伊朗最大的敌人是美国。长期以来美国从经济上、政治上甚至军事上打压伊朗。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为伊拉克提供武器攻打伊朗。自从9.11事件以来,伊朗明显感到来自美国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为了摆脱不利的局面,伊朗主动签署了《核不扩散附加协议》;邀请联合国核查人员到伊朗进行实地考察;积极加强与欧洲大国的关系。当然,伊朗政府的一系列对外应变措施不一定会得到国内各方的普遍首肯,这无形中也会加剧他们间的冲突。另外,鉴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也不能排除伊朗议会选举危机有外国势力从中作梗的可能性。
  
  能预料的和无法预料的
  
  西方的一些观察家认为,尽管伊朗各派之间吵得沸沸扬扬,但是他们毕竟都在同一条船上。一旦危害到国家的根本时,他们会各自收敛,同心协力使现有的体制维持下去。鉴于目前情况,改革派要想在议会中获得像上次那样的多数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他们又回到议会中的少数他们也不会接受,这也许将引发谁也无法预料的危机。这次选举很有可能以改革派占微弱多数而收场。纵观伊朗历史,伊朗社会巨大变革的直接原因是外族的入侵,比如希腊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直到近代的英国人和俄国人。没有这些因素,伊朗的统治者及其政体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当然,从伊朗的现当代史来看,广大群众凭着满腔的热情突然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也不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往往让一些资深分析家们大跌眼镜。比如1953年推翻摩萨台首相的统治;1979年伊斯兰革命不费一枪一弹就推翻了拥有几十万美式装备的国王的统治;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也是出乎外界的预料。但是,无可否认其中都有外国势力干涉的因素。
其他文献
现在的关键是香港自己能否找到新一个阶段的支柱产业。找不到,再多刺激物业楼市的政策都会归于无效;找到了,就会是一只再生的浴火凤凰。  今年7月围绕“基本法”第23条立法问题在香港引发的风波已经过去。9月5日,香港“特首”董建华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重新检讨有关立法工作,并向社会各界作充分咨询。  7月19日,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会见了香港“特首”董建华。胡锦涛
期刊
这份假情报有两处“硬伤”;  尼日尔是不能作主把铀卖给它喜欢的人的。  今年七八月间,随着美英两国曝出“情报门”事件,有关伊拉克试图从非洲国家尼日尔购买铀原料的情报也被证明是伪造和虚假的。美国总统布什7月30日曾公开表示,他本人对今年年初《国情咨文》中有关伊拉克从非洲购买核原料的情报负责。那么,在沸沸扬扬的“情报门”事件中,“铀原料出口”一案究竟是怎样被炮制出笼的?非洲小国尼日尔的铀矿情况又怎样?
期刊
刚刚逝去的伊拉克战争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曾信誓旦旦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伊军为何一夜间竟作鸟兽散;“巴格达保卫战”为何没有发生;数万共和国卫队为何人间蒸发;“提克里特保卫战”为何成为笑柄……一出曾被认为充满悬念的“大戏”结局却是悬念全无。何故?谋略情报制造了悬念,隐蔽行动捅穿了悬念,在这条不见硝烟的隐蔽战线上,美伊都从己方利益出发通过秘密手段操控了某一事态的发展方向。由于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美方自始
期刊
卓南生,1942年生于新加坡。早年受教育于新加坡华中及南洋大学,1966年负笈东瀛,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新闻系,并获立教大学新闻学博士。卓先生曾任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委员、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教授,现任日本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长期以来卓先生关注日本问题,并以第三国人这一独特视角关注中日关系。今年是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25周年,为此本刊特将卓先生的一些关于中日关系的观点介绍给读者,以激发人们对
期刊
美国影星汤姆·克鲁斯曾拍过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生逢7月4日》。而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人物的传奇经历与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极为相似。   他曾经是美国的“越战英雄”,但回国后却改变了看法,投身到反战运动的前列,并不断参加政治活动。   这位61岁的主人公,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中戏剧性地脱颖而出,他就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   一个月前,在各项民意调查中,克里都落后于
期刊
为“百人斩比赛”的罪犯翻案;  为甲级战犯立碑;  “战争资料馆”颂扬侵略战争——  今年7月7日,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66周年的日子,日本法庭特意选在这一天开庭审理当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百人斩比赛”罪犯向井敏明的女儿以及另一个“百人斩比赛”罪犯野田毅的亲属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翻案的诉讼。联想多年对日本各地考察的体会,我深深感到,战争的幽灵仍在日本作祟。    甲级战犯阴魂不散    提起日本
期刊
1978年8月,多年悬而未决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中日关系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25年过去了,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的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就有了新的特点和产生了新的矛盾。怎样面对和解决,国内的日本问题专家亮出了他们的观点。    进入重新定位的过渡期    金熙德最近几年,中日关系进入到重新定位、互相探索这样一个过渡期。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但我个人认为今
期刊
“使沙漠变得如此美丽的,是它在不知什么地方隐藏着一眼井。”香港电影的魅力就是能让观众在一个不经意的刹那释放出感动,无论是言情片、喜剧片亦或黑帮片……    电影是香港经济、文化的一扇窗口,多年来与香港经济一道,同枯同荣。  纯粹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诞生于1913年。此后,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地域,却以年产上百部影片的速度,出品了近8000部影片,雄踞亚洲电影市场的显赫位置,并
期刊
英国BP公司与俄罗斯秋明石油公司的合作表明,要确保在俄罗斯这样缺少市场经济规则的国家获得一块蛋糕,并长期立足俄罗斯,与俄罗斯寡头资本“联姻”尽管充满风险,但却是难以绕过的选择。    今年六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英期间,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俄英双方将合作打造一条俄—欧海底天然气管道,这项耗资60亿美元的管线工程完工后,可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经波罗的海国家直接输送到欧洲大陆,经德国通往英国。同时,英国
期刊
无论是对朝鲜的援助,还是与朝鲜的政治对话,亦或关系正常化,在与朝鲜开展的各方面接触中,欧盟曾一度走在了美国与日本的前面。   随着2月25日关于朝核问题的新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朝鲜半岛。一直努力介入半岛事务、推动朝鲜融入国际社会的欧盟没有在会谈桌上找到它的位置,其内心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朝鲜最大的外援方之一    从1995年朝鲜首次呼吁国际社会救助至1998年,是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