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众多教师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变革教学方法方面,还是在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转变角色,适应现实的变革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不知所措。而一些政治教师仍然带着一种“怀旧心态”来要求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来教育和衡量下一代人,这些教师仍在沿袭过去的教学路子,一本书、一支笔、一口气讲到底。有的教师虽然萌发了改革意识,也有改革的设想,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限制和束缚,特别是受中考与高考的影响,实际上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阶段,“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结果是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战斗力。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往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只有对学生付出了,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理想、感动、热爱、激情从哪里来,就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来。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转变思想观念,保证新课改的成功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远离开放的社会生活。在教学思想上,强调一个“统”字,为了保护学生心灵的纯洁,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污染,把学生的思路死死地“统”在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上;在教学场合上,倾向一个“收”字,把学生的活动范围收缩在学校教室这样一个狭小的天地之中,不准越雷池一步;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于一个“灌”字,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似地强加给学生。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同我们的时代显然是不合拍的,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一旦接触社会,就会感到老师讲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是一纸单薄的空文。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和教学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极易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如此一来,学生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走进了死胡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改改革的成功。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学习必需的基本技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要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吸引心、眼;妙用漫画,寓教于乐;模拟表演,身临其境;开拓视野,延伸课堂,等等。还要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作为施教的前提条件,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这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为什么这门针对性这么强的课程却让学生认为是“说教”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上课时仍沿袭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教师“说教”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每上完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写篇小论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推敲,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又能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法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教材的“炒作”,形成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政治课要能吸引学生,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它能把过去单一的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能扩大知识面,增强主体参与的选择性;它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此外,学生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即真正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引起一场改革,而这场改革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角色,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乐于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
一、转变角色,适应现实的变革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不知所措。而一些政治教师仍然带着一种“怀旧心态”来要求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标准来教育和衡量下一代人,这些教师仍在沿袭过去的教学路子,一本书、一支笔、一口气讲到底。有的教师虽然萌发了改革意识,也有改革的设想,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限制和束缚,特别是受中考与高考的影响,实际上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阶段,“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结果是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战斗力。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往和心灵上的沟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只有对学生付出了,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理想、感动、热爱、激情从哪里来,就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来。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转变思想观念,保证新课改的成功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远离开放的社会生活。在教学思想上,强调一个“统”字,为了保护学生心灵的纯洁,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污染,把学生的思路死死地“统”在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上;在教学场合上,倾向一个“收”字,把学生的活动范围收缩在学校教室这样一个狭小的天地之中,不准越雷池一步;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于一个“灌”字,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似地强加给学生。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同我们的时代显然是不合拍的,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一旦接触社会,就会感到老师讲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是一纸单薄的空文。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和教学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极易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如此一来,学生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走进了死胡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改改革的成功。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学习必需的基本技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要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积极探讨,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吸引心、眼;妙用漫画,寓教于乐;模拟表演,身临其境;开拓视野,延伸课堂,等等。还要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作为施教的前提条件,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不惟师是从,这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为什么这门针对性这么强的课程却让学生认为是“说教”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上课时仍沿袭那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为了改变教师“说教”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每上完一单元之后,我就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写篇小论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推敲,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又能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法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靠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教材的“炒作”,形成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政治课要能吸引学生,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它能把过去单一的知识表达结构转变为立体的知识展示结构,能扩大知识面,增强主体参与的选择性;它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教学过程。此外,学生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即真正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引起一场改革,而这场改革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角色,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乐于改革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