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而阅读又是这一学科中基础的部分,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状况并不乐观,需要以新课程为背景研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本文的研究从笔者语文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提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为老师们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都需要语文老师的指导。小学阶段语文的内容极为丰富,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现阶段语文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于学生当下和长远发展都非常关键。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考试中重要的考察部分之一,阅读量的缺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而阅读理解能力的缺乏又影响育人沟通,基于此,重视阅读教学意义重大。
1.适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强化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语文老师能够优化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强化和重视阅读教学,能够适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改革相适应。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从教材文章的表现形式与语言形式着手。强化对小学生的阅读为学生审美和鉴赏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实现思想水平的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阅读部分的学习和整个语文学科学习息息相关,重视阅读能够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为口语交际部分打下坚定基础。课外阅读和课外阅读双管齐下,能够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内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1)实现背诵与默写的有机结合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的练习为主要任务,做好字词句和课文的背诵是练习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老师要重视背诵的意义。默写是强化学生记忆和语感的重要方式,单纯的背诵是“华而不实”的,以形式丰富的默写考察学生的把握状况,可以是以简单的填空形式,也可以是课文默写比赛的形式。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秋思》一诗时,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背诵后默写,能够将此诗句句烙印在学生脑海中,一方面可以助力学生在未来相关话题的写作中用此为点睛之笔,另一方面还能学生更好地体验学生对家乡思念之情,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愁。
(2)实现训练与引导的有机结合
实现训练与引导的有机结合,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梳理好各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小学生对之前文章会逐步产生模糊的记忆,需要老师把握单元的结构、重点篇目多次阅读,能够真正吃透重点文章。其次,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基础开展阅读方法的训练。小学生阅读的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语文老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练习以实现温故知新。阅读实践是将方法内化為个人阅读技巧的方式,语文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够锻炼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
2.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课内阅读主要依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而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诚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需要课外阅读的作用,激发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1)实现“情”与“趣”的有机结合
“情”与“趣”的结合中,能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语文老师需要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循循善诱”中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的体验有趣,小学生才会形成长期的阅读兴趣,将原本用于玩乐的时间“匀”给阅读一部分,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鲸》一文时,语文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鲸这种动物的外观,显著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造氛围,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实现阅读与交流的有机结合
单纯的阅读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素养,需要与交流相结合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第一,要培养小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阅读这种个人行为决定了其阅读范围的狭隘性,小学生的自主阅读需要与学生、老师沟通交流,分享想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阅读与交流交叉进行能够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激励小学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语文老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阅读之星评选”“阅读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阅读成果的机会。趣味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小学生阅读和交流的积极性,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3)实现阅读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人们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创造,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外阅读教学除了要发挥拓宽视野和提升审美的作用,更关键的是挖掘小学生的潜力。语文老师展现学生创造力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将学生阅读后创作的形式多样作品以壁报形式展示,以激发小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史实资料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表达所想和所感,实现阅读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4)实现阅读与展示的有机结合
年幼的小学生是单纯又可爱的,他们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语文老师适当地组织多样化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例如,针对小学生渴望表现自我的特征,老师可以设计“经典篇章我来读”的趣味活动,晨读阶段中拿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轮流表现自我,或诵读优秀的故事,或诵读优美的篇章。针对小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的问题,语文老师可以举办“今天我来推荐书”的活动,学生作为小小“荐书人”,用丰富的语言吸引其他同学阅读自己推荐的图书,在这样形式多样的展示当中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滋味,愈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阅读。
书籍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营养品。面对年幼的小学生,语文老师要把握教材中丰富的篇章,用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吸引学生深入阅读,突破教材的限制发挥课外阅读的魅力,学生能够在书海里遨游,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语文老师应责无旁贷地引导孩子去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参考文献:
[1]苏宏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下),2016(12):148.
[2]张红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2):231.
[3]张梅芹.深入解读文本,拓展阅读体验——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7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都需要语文老师的指导。小学阶段语文的内容极为丰富,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现阶段语文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于学生当下和长远发展都非常关键。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考试中重要的考察部分之一,阅读量的缺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而阅读理解能力的缺乏又影响育人沟通,基于此,重视阅读教学意义重大。
1.适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强化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形式,语文老师能够优化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强化和重视阅读教学,能够适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改革相适应。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从教材文章的表现形式与语言形式着手。强化对小学生的阅读为学生审美和鉴赏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实现思想水平的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阅读部分的学习和整个语文学科学习息息相关,重视阅读能够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为口语交际部分打下坚定基础。课外阅读和课外阅读双管齐下,能够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内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1)实现背诵与默写的有机结合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的练习为主要任务,做好字词句和课文的背诵是练习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老师要重视背诵的意义。默写是强化学生记忆和语感的重要方式,单纯的背诵是“华而不实”的,以形式丰富的默写考察学生的把握状况,可以是以简单的填空形式,也可以是课文默写比赛的形式。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秋思》一诗时,语文老师要让学生背诵后默写,能够将此诗句句烙印在学生脑海中,一方面可以助力学生在未来相关话题的写作中用此为点睛之笔,另一方面还能学生更好地体验学生对家乡思念之情,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愁。
(2)实现训练与引导的有机结合
实现训练与引导的有机结合,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梳理好各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小学生对之前文章会逐步产生模糊的记忆,需要老师把握单元的结构、重点篇目多次阅读,能够真正吃透重点文章。其次,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基础开展阅读方法的训练。小学生阅读的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语文老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练习以实现温故知新。阅读实践是将方法内化為个人阅读技巧的方式,语文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够锻炼学生阅读的思维能力。
2.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课内阅读主要依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而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诚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需要课外阅读的作用,激发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1)实现“情”与“趣”的有机结合
“情”与“趣”的结合中,能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语文老师需要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循循善诱”中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的体验有趣,小学生才会形成长期的阅读兴趣,将原本用于玩乐的时间“匀”给阅读一部分,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鲸》一文时,语文老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鲸这种动物的外观,显著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造氛围,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实现阅读与交流的有机结合
单纯的阅读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素养,需要与交流相结合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第一,要培养小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阅读这种个人行为决定了其阅读范围的狭隘性,小学生的自主阅读需要与学生、老师沟通交流,分享想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阅读与交流交叉进行能够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激励小学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例如,语文老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阅读之星评选”“阅读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阅读成果的机会。趣味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小学生阅读和交流的积极性,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3)实现阅读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人们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创造,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外阅读教学除了要发挥拓宽视野和提升审美的作用,更关键的是挖掘小学生的潜力。语文老师展现学生创造力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将学生阅读后创作的形式多样作品以壁报形式展示,以激发小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史实资料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表达所想和所感,实现阅读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4)实现阅读与展示的有机结合
年幼的小学生是单纯又可爱的,他们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语文老师适当地组织多样化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例如,针对小学生渴望表现自我的特征,老师可以设计“经典篇章我来读”的趣味活动,晨读阶段中拿出几分钟时间由学生轮流表现自我,或诵读优秀的故事,或诵读优美的篇章。针对小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的问题,语文老师可以举办“今天我来推荐书”的活动,学生作为小小“荐书人”,用丰富的语言吸引其他同学阅读自己推荐的图书,在这样形式多样的展示当中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滋味,愈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阅读。
书籍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营养品。面对年幼的小学生,语文老师要把握教材中丰富的篇章,用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吸引学生深入阅读,突破教材的限制发挥课外阅读的魅力,学生能够在书海里遨游,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语文老师应责无旁贷地引导孩子去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参考文献:
[1]苏宏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下),2016(12):148.
[2]张红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2):231.
[3]张梅芹.深入解读文本,拓展阅读体验——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