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需求。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成为教育者新的一个挑战。高中地理教育要顺应现在的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离不开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的研究以及探索。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策略,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路线探索有所启发。
关键词:研究能力;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地理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以高考获得好成绩为最终导向。这样的教育策略虽然能让学生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比熟悉,但也带来了教育的硬伤——思维固化。思维的活跃是创新的基础,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这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重要目标,所以教育的改革也正有序推开,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成为中学教育的工作重点,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是创新创造的必要基础。
一、研究能力培养型地理教学课堂的构建因素
要让学生从地理学习活动中学会主动汲取知识并发散思维,对学科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地理课堂教学方案与活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培养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课堂应注意如下因素:教学知识点的启发式情景引入、循序渐进的任务式教学培养设计和实实在在的实践式动手探究活动设计。启发式情景引入一般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启发学生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从生活的各种现象中思考,这样慢慢地就会培养起他们关注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连接敏感度[1]。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将生活的疑惑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去探究学科问题的兴趣。循序渐进的任务式推动教学方案可以帮助大多数学生确立研究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找到研究的方向;从而解决他们面对海量知识无从下手的难题,此外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研究能力暂时还比较弱的同学建立研究的自信心。设计循序渐进逐步加强任务的自主性和探索难度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也会让学生有不断升级进步的成就感。实践性的动手探索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适当的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此外,这种活动策划为团队合作式,不仅能够加强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推崇的。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具体案例
(一)生活情景切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去建立一种探索研究的情景,以此来推进教学进度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从生活中人们经历的昼夜交替现象来提出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去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好奇和心存疑问,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同学们谜底在高中课本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先大概了解一下里面的内容,看是否能找到答案。等学生看了相关知识后,他们多数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保留一些对新知识的疑问,此时教师再行对知识讲解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且充满兴趣。教师对这部分的知识可以使用地球仪配合一个充当太阳的灯泡来讲解,可以拉上教室的窗帘让灯泡的发光更明显。此外还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动手来帮“地球”实现自转。这样一来学生能在愉悦主动的氛围下将知识掌握,也会给他们以后的地理学习带来一些启发。毕竟生活与地理是息息相关的,而学生的好奇心也很强,这样的学习探索方式也会给他们以后自我探索答案带来很大的指导性帮助。
(二)任务式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
地理的学习除了自然规律外,还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人口的变化》这一章就是研究社会上的人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计的方式将知识分割成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研究。比如设计任务:收集5个国家10年内的人口数据,分析它们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拓展作业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数据收集方式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主动了解更多的资料来源及渠道,这是学生养成研究式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事实上,研究能力不仅是一种思维学习上的能力,还包括资料收集、筛选、分析等综合的学习素质。如果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之初,可以在他们自主研究的时候多加一些引导,比如告知学生常见的数据收集网站、数据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分析后形成的报告一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等。这样的提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入手去完成任务目标,不过这种引导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比如提前告知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师没有提到的方式来完成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明显具有一些创造性成果的同学分享他们的任务研究经验,以供大家学习、共同进步。
(三)合作式实践让研究活动真实落地
团队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一个重要课堂活动组织方式。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特别是校外活动的策划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方面集体活动让实践学习的安全性更高,另一个是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集体合作意识。在学习高中地理选修六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自主策划一个实践活动来体验地理学习就在身边的感觉。比如在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这一节时可以设计一个问卷调查活动,统计人们回收可循环物品、节约用水、使用公共交通等环保问题及收集人们觉得生活中存在的比较严重和普遍的环保问题等情况。这个活动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来进行,并设置奖励机制激励他们使用更科学的方式设计问卷、执行问卷发放和收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团队合作分工,还将逐渐形成更加科学的调研方式和积累更多的调研渠道,这无疑也是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结束语
在教育的路上人民教师都是一路同行的;教育工作者们除了要自己学会打破常规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的自主研究热情、逐步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外,也要多关注一些走在前沿的優秀同行者有怎样的新理念、新方式,吸收消化后化为己用。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要一起学习、互相促进和努力的。如此才能让教师的教育工作紧贴社会的要求和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00(003):42-43.
[2]李敏.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华传奇,2019(7):59-60.
关键词:研究能力;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地理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以高考获得好成绩为最终导向。这样的教育策略虽然能让学生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比熟悉,但也带来了教育的硬伤——思维固化。思维的活跃是创新的基础,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这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的重要目标,所以教育的改革也正有序推开,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成为中学教育的工作重点,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是创新创造的必要基础。
一、研究能力培养型地理教学课堂的构建因素
要让学生从地理学习活动中学会主动汲取知识并发散思维,对学科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地理课堂教学方案与活动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培养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课堂应注意如下因素:教学知识点的启发式情景引入、循序渐进的任务式教学培养设计和实实在在的实践式动手探究活动设计。启发式情景引入一般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启发学生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从生活的各种现象中思考,这样慢慢地就会培养起他们关注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连接敏感度[1]。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将生活的疑惑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去探究学科问题的兴趣。循序渐进的任务式推动教学方案可以帮助大多数学生确立研究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找到研究的方向;从而解决他们面对海量知识无从下手的难题,此外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研究能力暂时还比较弱的同学建立研究的自信心。设计循序渐进逐步加强任务的自主性和探索难度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也会让学生有不断升级进步的成就感。实践性的动手探索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适当的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此外,这种活动策划为团队合作式,不仅能够加强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推崇的。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具体案例
(一)生活情景切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去建立一种探索研究的情景,以此来推进教学进度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从生活中人们经历的昼夜交替现象来提出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去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好奇和心存疑问,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同学们谜底在高中课本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这一章,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先大概了解一下里面的内容,看是否能找到答案。等学生看了相关知识后,他们多数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保留一些对新知识的疑问,此时教师再行对知识讲解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且充满兴趣。教师对这部分的知识可以使用地球仪配合一个充当太阳的灯泡来讲解,可以拉上教室的窗帘让灯泡的发光更明显。此外还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动手来帮“地球”实现自转。这样一来学生能在愉悦主动的氛围下将知识掌握,也会给他们以后的地理学习带来一些启发。毕竟生活与地理是息息相关的,而学生的好奇心也很强,这样的学习探索方式也会给他们以后自我探索答案带来很大的指导性帮助。
(二)任务式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
地理的学习除了自然规律外,还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人口的变化》这一章就是研究社会上的人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计的方式将知识分割成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研究。比如设计任务:收集5个国家10年内的人口数据,分析它们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拓展作业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数据收集方式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主动了解更多的资料来源及渠道,这是学生养成研究式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事实上,研究能力不仅是一种思维学习上的能力,还包括资料收集、筛选、分析等综合的学习素质。如果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实施之初,可以在他们自主研究的时候多加一些引导,比如告知学生常见的数据收集网站、数据整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分析后形成的报告一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等。这样的提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入手去完成任务目标,不过这种引导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让他们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比如提前告知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师没有提到的方式来完成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明显具有一些创造性成果的同学分享他们的任务研究经验,以供大家学习、共同进步。
(三)合作式实践让研究活动真实落地
团队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一个重要课堂活动组织方式。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特别是校外活动的策划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方面集体活动让实践学习的安全性更高,另一个是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集体合作意识。在学习高中地理选修六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自主策划一个实践活动来体验地理学习就在身边的感觉。比如在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这一节时可以设计一个问卷调查活动,统计人们回收可循环物品、节约用水、使用公共交通等环保问题及收集人们觉得生活中存在的比较严重和普遍的环保问题等情况。这个活动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来进行,并设置奖励机制激励他们使用更科学的方式设计问卷、执行问卷发放和收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团队合作分工,还将逐渐形成更加科学的调研方式和积累更多的调研渠道,这无疑也是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结束语
在教育的路上人民教师都是一路同行的;教育工作者们除了要自己学会打破常规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的自主研究热情、逐步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外,也要多关注一些走在前沿的優秀同行者有怎样的新理念、新方式,吸收消化后化为己用。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要一起学习、互相促进和努力的。如此才能让教师的教育工作紧贴社会的要求和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霞.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研究——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00(003):42-43.
[2]李敏.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华传奇,2019(7):59-60.